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大德菩薩,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昨天我們將「勿棄字紙」這一句講完了,今天開始我們來看第五十二句:
【勿謀人之財產。】
在安士先生的注解裡面他說到,「各人之財產,由乎各人之福力,並非設謀之可得者」。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我們這一生有多少的財富、多少地位、多少功名、多少受用,乃至我們一餐吃多少飯,這都是由於前生所做的善惡業力決定的,如果前生沒有修福,這一生怎麼會有福報?所以每個人他的財產之多少,都跟他在前生所修的福報相關聯,這個沒有辦法去奪取別人的。如果是要設計謀奪他人財產,那是一種愚癡人所做的。因為什麼?他真的能夠設計謀奪來的財產,也是他自己命中該有的,他如果不用這些卑鄙的手段去謀取,照樣可以得到這些財富,他現在用這種卑鄙手段,只會減損他命中的福報。譬如說他本來命中應該有一千萬的財產,但是他機關算盡,謀奪別人的財富,把他命中的一千萬的財富打了折扣,變成五百萬,所以當他謀奪來五百萬的財富,他覺得很歡喜,他以為自己還很有能力、很有計謀,沒想到這統統都是冤枉做了小人。
所以你看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也說過類似的話,孔子曰:「富而可求,執鞭亦為。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孔老夫子,世間聖人,他對於因果的道理也能夠明了。他說到,富而可求,這說什麼?如果富貴可以求得的話,那麼即使是為人做執鞭之士,執鞭就是拿馬鞭,做聽差馬弁,他也會去做。如果求不到這種富貴,我就不必在那裡攀緣,我自己做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從吾所好,我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孔子喜歡讀書、喜歡禮樂,仰慕周公聖人,這是他的所好。所以你看看,明白這個因果道理之後,君子樂得作君子,小人就冤枉作小人。小人是不明了這個道理的,他以為富貴是靠他用計謀、靠他用損人利己的手段可以謀奪來的,那真的是冤枉造業。
這裡講到的,可求和不可求,這個富貴不管可求還是不可求,都要什麼?以道為標准,求之以道,如果求之不以道,孔子也絕對不做。道這是最高標准,除了道以外,還有德、還有仁、還有義、還有禮,道、德、仁、義、禮,這個是求的標准。如果是符合道的、符合德的、符合仁、義、禮,那可以去求,如果所求不符合道德、不符合仁義,連禮法都不符合,那絕對不能去求,因為求了反而是造重罪業,求到的還是自己本有的,根本沒有新得到什麼,但是得到的是罪業。所以這裡講,「求且不可,況於謀乎」?有求的心都不可以,為什麼?因為人一生的富貴,不是說你想求就求得來,這是過去生中善惡業力決定的。當然要求可以,聖賢人也教導我們,但是要求之以道,這樣子才能夠求到自己命中還沒有的。就像袁了凡先生,他命中無子,沒有功名,短命,他想求這些,求子、求功名,可是他不知道方法,後來遇到了雲谷禅師開導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於是他就明了了,原來求真正是要從斷惡修善那裡下手,福是從善那裡生的。所以要求之於道,要如理如法的求,這才能有求必應,如果是妄求、攀求,不如理、不如法,這個只會造罪業。
求都不可以,更何況去謀取?謀取這是卑鄙小人才做的事情。求,君子還有所求,但是求之以道。那聖人呢?聖人無求了,因為聖人真正明了宇宙人生真相,像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之人絕對不會要求什麼,一切隨緣。佛家講的就更具體,告訴我們要放下我執,把小我放下,回歸大我,大我是自性,自性裡面萬法具足。你看六祖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都是自性變現的,換句話說,整個宇宙就是我,統統是我,還求什麼?你都有了。只有執著我,小我,他才會有求的心。所以聖人教化,對不同的層次的人有不同的教誨,隨著眾生根性來施教,最終極的就是無求。你看看彌勒菩薩他現在在兜率天內院,將要下生成佛,他是賢劫第五尊佛。所有的補處菩薩,就是後補佛,都會在兜率天內院等待下生成佛。為什麼在兜率天,不在其他天?因為兜率天叫做知足天,補處菩薩真正知足,真的是一無所求,這才能成佛,還有所求,這個位置就下降了。那菩薩,菩薩也有所求,菩薩求度眾生。那佛,佛連度眾生的求都沒有了。你看《金剛經》裡講的,「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在佛眼裡面看,他有沒有度眾生?沒有度眾生,眾生本來是佛,哪有什麼度眾生。所以如來連度眾生的求都沒有了,這真正得大自在,所以示現在知足天等待下生成佛。所以聖人是無所求。世間君子呢?有所求,求之以道。小人呢?小人有所求,求之不以道,叫謀求、謀奪,那就是造作罪業,將來必定墮三惡道。
下面安士先生為我們說明人為什麼會起謀求的心?這是小人之計。他說「謀人財產,大抵為室家之計,欲以傳諸子孫耳」。一般人,這是小心量,把自己一身、一家執著為自己,所以生起嚴重的分別、自私這種心理。凡是有利於自己身家的,他就盡量的謀求,不利於自己身家,他可能不聞不問,甚至會做出損害別人滿足自己這樣的行徑,這就謀人財產。這個發心都是為了自己家庭著想,為了自己子孫後代著想,希望留下一些家業傳給子孫,讓家裡人過得幸福一點、美滿一點,這是一般人都會有這種觀念。有這種觀念心量是窄小的,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儒家講這種人叫小人,小人倒不是罵人的話,小人就是心量窄小的人就叫小人。君子心量廣大,想到自己也想到別人。「至於為妻孥而作走狗,所弗計矣」。還有比這個小人更差的,這是什麼?甘心情願為自己的妻子兒女做走狗,我們說做牛做馬去造業。這種人確實不知道有多少,不計其數。做走狗,走狗就不是人,小人還算是人,走狗就不是人,那是畜生。為了自己的身家,做出傷天害理之事,這種人就叫衣冠禽獸。
下面引《毗婆沙論》,這佛經,裡面說到,「家中父母兄弟,妻子眷屬,唯增貪求,無有厭足。若識得子女是索債之人,室家是怨業之薮,則大夢頓覺,沉疴忽療矣。豈為其多結怨仇,廣行眾惡乎」?佛經上講都是宇宙人生真相,家裡的父母兄弟、妻子眷屬都是什麼?自己的冤親債主。他們沒有接受過聖賢教育,難免都是念念貪求,沒有滿足的時候。世間人真的,他如果沒有能夠學習到聖賢的教育,自私自利的心就很重,貪得無厭,這是難免的。所以我們覺悟了,要把這個事情看透,家中的眷屬都要能夠讓他們覺悟,不要念念增長貪心,這樣子他們不造業,我們自己也不會為他們造業。家親眷屬裡面的,可以說最大的債主應該說是兒女,如果識得子女是索債之人,他們來索債的,認識清楚這個家其實是什麼?怨業之處。現在這個社會裡面更加明顯,你看新聞裡面報導中說到,父母兒女互相殘殺的,兄弟之間成為冤家的,比比皆是,所以都是怨業之薮,薮就是這種山林之地。真正看破了這些家親眷屬、家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就大夢頓覺,這是一個覺悟的人。
沉疴忽療,這個疴就是重病,沉重的疾病忽然之間就治好了。什麼是沉重的疾病?迷惑顛倒、情執、自私,這個是重病。六道眾生裡面的,不管是在哪一道,多多少少都有自私心;六道裡面的天道、人道比較輕一點,三惡道的最重。因為得了這個病,就受這個煎熬。所以私心重就往下墮落。我們現在的病又比古人要多、要重,私心又比古人重,所以現在墮三惡道的人就比古人多。佛告訴我們真相,讓我們明了家親眷屬都是不外乎四種緣分,所謂是討債的、還債的、報恩的、報怨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外乎這四種。在人間裡面看似有父母、兄弟、朋友這些倫理關系,實質上都是互相在酬業而已,我們怎麼能夠為家親眷屬去造業?所以豈為其多結怨仇,廣行眾惡乎?怎麼能夠為著他們跟別人結怨仇,為著他們去造作很多的惡業?造作這些惡業自己肯定墮落,你為他們造的他們也有責任,所以為他們好他們真得好了嗎?他們反而會墮落,這都是愚癡顛倒。所以我們看到世間很多人,為子孫計、為妻兒計,做官的貪贓枉法,經商的唯利是圖,我們看到都覺得可憐,前途都是自己現世會造成破家亡身,來世必定是三惡道受報,所以總得要看得破。
下面安士先生引用了四則故事為我們說明謀人財產有什麼樣的果報。第一個是講「怨鬼訴母」,出自於《怨魂志》。這是在歷史上,南朝,南北時代的南朝,在劉宋元嘉年間,有一位叫諸葛護這個官員,他是一位太守,因為在任上病死了,他的家眷就護送他的靈柩回鄉,護送的人是他十九歲的兒子。這個時候諸葛護他的一個門人,叫何法僧,糾集了一個同伙,因為貪取這家主人的錢財,所以把他的兒子推到水裡面淹死,然後把他的財產瓜分逃走了。就在那天晚上,這個兒子的母親陳氏,忽然就夢到自己的兒子給她訴說父親死了以後的這種情況,以及自己被何法僧淹死的經過。當時這個兒子非常的悲痛,而且說自己要急急的趕路,也非常的疲倦,所以想暫時睡在窗前床上,他的頭靠著窗子那邊。他母親夢到非常的清晰,等她醒來以後她自己忍不住痛哭。結果拿燈去照一下床上,果然有個像人一樣這麼大小的濕印子。這是大概這個兒子他是滿頭大汗,又太累了,就倒在床上睡覺,汗浸濕了床的床單。他母親知道這個不是夢,真的是兒子的鬼魂回來了,於是全家大哭起來。結果陳氏她有一個表弟叫徐道立,是做交州長史,還有另外一個表弟徐森之,是做交州太守,兩個人就去調查這個案情,結果果然如夢中所說,抓到了這兩個凶手,繩之以法。所以真的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愚人以為造作了惡事,謀人財產,殺人奪財,天不知鬼不覺,沒想到天地鬼神在監察著我們,把我們的一舉一動看得是清清楚楚,哪裡能夠逃得過天地鬼神的制裁?
第二則故事是講「執槍自刃」,這是出自於《繡虎軒次集》。這是在清朝發生的事情,有一位叫梁石柱的富戶,家裡很富有,他有個兒子他很疼愛,在順治末年,兒子十九歲那年就得了重病,結果梁石柱非常的悲痛。正在悲痛的時候,就聽到兒子突然直呼他父親的名字,就告訴他,說我前世就是徐州的某某人,有三百金,跟你在一起做生意,有一次我得了痢疾,中途上廁所的時候,你就趁機用利刀刺進我的胸膛,我因此就死了。為了掩蓋罪狀,你當時還自己把自己的手割破,出了血,然後向我的家屬證明說我們是遇到強盜而被殺死的,這樣你就逃脫了罪名。但是我是懷恨在心,我死了以後就投胎到睢陵,就是當時梁石柱的地方,投胎到一個姓王的人家,你還記得二十年前的王某,那就是我。你比我遲三年死,也在睢陵這地方投胎,那就是現在的你。所以他們已經是第三世投胎。我這一生就來做你的兒子。怎麼樣子找到你的?他說有一次到縣裡面去繳納銀錢,在櫃台上面就看到你,當時,就是這個王某,看到了這個梁石柱,馬上不知不覺不知為什麼怒火填膺,就握起拳頭就去打他。當時因為他說我跟你是素不相識,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做,但是因為你當時沒有介意,反而我覺得悶悶不樂,所以我幾天就死了。死了之後,就是我當時是王某,這王某死了以後投胎到你家裡就做你兒子,所以我這是第三世,到今天已經十九年,我是來向你討債的。
我出痘的時候花了你的一些錢,另外你幫我聘請老師,我也花了你一些錢,你還幫我娶個媳婦,我也花了你的一些錢,後來考試拜門生也花了一些錢,還有一些零星的花費,合起來差不多跟我前世被你奪走的三百金差不多,所以我現在這個錢的債務就算了了,但是你還欠我一條命債。但是因為你現在對我特別好,又是我的父親,我實在不忍心殺你,所以打算就離開你到別的地方去。不過你前生造作的謀財害命這個業,陰間地府還是不會寬恕你的。你看這兒子就說了這番話,說完就斷氣了。結果梁石柱因為非常疼愛這個兒子,日夜痛哭,他也不相信兒子講這番話,他對別人說,這只是兒子很孝順、很聰明,他怕我悲痛,所以編出這一通謊話來安慰我的,天下哪有這樣的好兒子!
結果沒有多久,他有一天在家裡磨一支長槍。有人問他,你為什麼磨這個槍?他就對人說,今年是災荒年,我們這窮鄉僻壤,恐怕會出盜賊,所以准備一支槍做為自衛。結果有一天他把槍磨好了,把這個槍柄就插在牆裡頭,那槍鋒就對著自己的胸膛,然後大喊一聲說,兒啊,你讓我自己撞上去吧!然後就用盡全身力氣向這個槍鋒上撞過去,這槍尖就刺進了胸膛,一直刺到了脊椎骨,就這樣死了。這是一個真實發生的故事,因為前生謀財害命,你看這個冤親債主一直跟著他,跟到第三世。所以欠債、欠命沒有不還的。
安士先生在這一段的評論當中如是說,「陽間有負恩之人,冥府無不償之債」。在人世間有忘恩負義的人還能得逞,可是在陰間陰律不可能原諒他,欠債必須還債,欠命必須還命。「人知今生之債重,不知來生之債尤重。索現世之債者,居於門首,不敢入內,主人猶惡之嫉之。獨至索宿生之逋,則債主直入內房,安然高臥,使欠債者夫婦兩人,百般珍惜,乳哺懷抱。迨至年既長大,立將家捨田園,盡行盤折,不留一針一草。回思半世營營,無非借本求息,枉為他人作馬牛,豈不愚而可哀哉」!這段評論真的是道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人只知道今生欠債,欠的債務這是重的,很重的,不知道欠來生的債就更重。所以以為債主死了之後就沒事了,沒想到日後還起來要連本帶息的還,時間隔得愈久還得要愈多。世間人看到索債的人,你看索現世之債者都是非常的討厭,因為他不想還,所以見到索債人來了都會厭惡他,都甚至忌恨,索債的人也因此不敢入內,所以只是在門口,有所忌諱。可是如果索來生債的、宿生債的,那這個欠債的人就看不出來了。所以到索宿生之逋,這是過去的債務,這個債主變成一個什麼?你家裡的人,直入內房做你家的兒子,安然高臥,他成為一家最珍愛的寶貝,天天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很自在,在床上高臥,使這個欠債者夫婦兩人,這父母兩個人來還債,而且還得服服貼貼,百般的珍惜他,乳哺懷抱他,把他視為掌上明珠,懷中珍寶。等到他長大了,立即就把自己的全部家產,房產、財富統統都交給他,不留一針一草。你看做父母的不都是這樣嗎?一輩子辛辛苦苦,這裡講回思半世營營,半生操勞,做什麼?就是為了還債,還這個債主的債。所做的無非是借本求息,枉為他人做馬牛,枉是冤枉,為著別人去做牛做馬,辛苦得腰也彎、眼也花、耳也聾,頭發斑白,做得做不動了,然後把自己全部的所得雙手奉獻給自己的債主,豈不愚而可哀哉!這真的是愚癡顛倒,令人哀痛。所以宋朝的司馬光先生說到,積財給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為子孫計。真正聰明的人不會念念積累財富給子孫,而是什麼?真正為子孫積陰德,多做布施,廣行善事,子孫才有福,自己也有福,自利利他,何樂不為?
所以我們看到宋朝的范仲淹先生就是這樣,這是宋朝的著名的宰相,你看一生廣行布施,真是傾盡所有的去布施。他布施的方面很多,譬如說周濟貧窮,幫助家族培養年輕人讀書,為國家培養人才,推廣傳統儒釋道的教育,也興建寺廟,到最後他走的時候,家裡統統都布施光了,所以連買一口棺材的錢都沒有,但是他的子孫賢孝。你看他的兒子范純仁,也做了宰相,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是有道德、有學問的賢士,一直到民國,八百年不衰,這都是有智慧的人。財產不一定是好事情,要懂得用財產去真正為世間苦難的眾生去做點好事,否則那真的就是苦心積慮,最後全都是還債用的,真的是像《紅樓夢》裡面講的,「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自己分文帶不走。而且這些財富給子孫,子孫大多都是成為纨褲子弟,把你一生所積累下來的財富短時間就敗光了,這些事情自古以來多得不勝枚舉。
好,我們來看安士先生第三個故事,也是從《繡虎軒次集》裡面選出來的,叫「三次投胎」。這個是講到清朝在康熙年間桐城縣,就是我們安徽省桐城,離這不遠,那裡有個儒生叫姚東朗,他有一個兒子,十歲了,病得快要死了,父母當然非常悲痛,就說你難道真的沒有緣分做我們的兒子嗎?結果這兒子忽然就用北方人的話,安徽這邊還是屬於南方,他用北方人的話就說,我原來是山東的一個僧人,積存了有三十金,被師兄偷偷看到,於是把我推落到水裡,我當時大呼觀世音菩薩求救,結果看見觀世音菩薩,對我說,說你的命數到了,現在是你前生的業報,於是我當時就溺死了。地方上就有人告官,當時你就是縣令,這兒子對他的父親說當時你就是縣令,我的師兄於是就用這三十金賄賂你,於是這事情就算是停息了。因為我沉冤未雪,心裡有怨恨,所以首先投胎做了你的弟弟,就是你前不久死的弟弟,十年前死的,這個弟弟叫姚嵩紹,就是他們家的,這個弟弟一直到二十多歲一直都追著你想要討債,可是沒討到,於是死了。死了之後還不甘心,又來做你的兒子,到今年已經十年了,這兒子十歲了,這十年來算是討回了三十金。我現在要走了,當然現在還有一點留戀,就是很想我們家裡一個拄杖,一個拐杖,希望你能夠燒了之後送給我,這樣子正好滿足當時你欠的三十金的數目。我這個師兄也是討債來的,現在他是做你的大女兒,已經嫁出去了,嫁到姓潘的人家,現在懷孕快生產了,他說我現在死了之後將要去做她的兒子向她討命,這兒子說完之後就斷氣了。
這個故事讓我們聽了之後毛骨悚然,你看來這裡做兒子的,原來都是過去欠他的債,他已經投胎做過自己的弟弟,做了二十年沒討債,討不成,死了之後又來做兒子,終於討債討完了。那邊那個債務還沒了,他過去那個師兄把他殺害了,他又去那邊投胎做他的兒子。這個師兄已經變成一個女的,就是他父親的女兒,就是自己的姐姐,現在他投胎做她的兒子,將來就要殺她。你看兒子殺母親原來都是過去有這個因緣。所以《楞嚴經》上面講,「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做人不能夠欠債,欠的錢必須要還,欠了命更要還,就是這樣討債還債,而在六道裡面不斷的生死輪回,佛把真相告訴我們。
安士先生在這一段的評論裡面說到,「可見六親眷屬無非怨對,方其未說破時,則眼前膝下,皆我骨肉,若被明眼人點破,乃知前後左右,無非索逋之人」。這是講到我們的六親眷屬,父母、兄弟、夫妻,都是什麼?怨家、債主。沒有債務、怨仇的關系,很難感應到一起來,他要有緣。尤其是現代社會,來討債、來報怨的多,來報恩的少。原因是什麼?因為我們自己沒有常常施恩於人,常常施恩於人,這個緣自然會感得報恩的人來到身邊。如果常常跟人結怨,有意無意樹敵,有意無意冒犯了別人,這是什麼?結怨,那周圍都是怨家債主。所以沒有說破的時候,看到眼前這些家親眷屬,眼前膝下都好像是我的骨肉。這是什麼?表面上的關系是這樣的,實際上?你從因果裡頭看,明眼人就能看破,看破了之後,告訴你,前後左右都是來索債的人。所以真正明了了之後,心生畏懼,不可以再跟人家結怨,跟人結怨這個怨恨輾轉增重,那真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所以對於六親眷屬我們都要以柔聲和氣以待,如果他來討債,我們也歡歡喜喜的還,絕對不要再心生怨恨,知道這一切都是因果注定的。那麼自己呢?自己要好好修行,斷惡修善,爭取這一生了脫生死,往生淨土,不要再回到世間來搞這些還債、報怨這些事情。安士先生說,「世人必欲為索逋者積財斂怨,誠屬何心」?這世間人都是糊塗人,念念只是為了給來索債的人來積財,謀人財產,斂怨,跟人家積這個怨恨,這是屬於什麼心理?這個心太愚癡了!
下面安士先生又舉了一例,叫「以客作子」,都是清朝年間,這是在江蘇太倉鎮有一位姜君弼,他開了一個米鋪,賣米的,有一位客人叫馬淳溪,把一百金托付給他。兩年過去了,到了第三年,姜君弼他就起了歹心,這個錢在手上久了,讓他還他就捨不得了。所以他就說米有拖欠,現在錢很緊張,明顯的就不想還這個錢給馬淳溪。結果馬淳溪明白了這個朋友他這種歹心,又沒有辦法,所以心裡恨恨的,就得了病,不久就死了。這個姜君弼一直來都沒有兒子,馬淳溪死了以後不久他的太太就懷了孕,到生產的時候,鄰居忽然就見到馬淳溪走進了姜家,然後就過來詢問,怎麼那個人死了,我明明看到他進了你家?這一看,有個兒子剛剛出生。這個是在清朝發生的真實的故事。所以可見得,謀人財物,以為得了便宜,這就是《太上感應篇》所講的,「負他貨財,願他身死」,他死了之後就可以不還了。真的不用還嗎?這個債主變成你自己的兒子,讓你還得心服口服,這種兒子就是來討債、來報怨的。所以我們想要杜絕這種冤親債主找上門的這個機會,我們不想身邊是冤親債主,最好的方式是什麼?不要謀人財產,做事要循著天理,要順著人心,要多布施、多施恩惠,這樣子來到你身邊的都是報恩人。
好,下面我們來學第五十三句:
【勿妒人之技能。】
就是不要妒忌別人的技能。安士先生在注解當中說到,「財產是奪得去之物,故用謀,技能則無所用其謀,唯有妒而已矣」。所以財產跟技能,一個是身外之物,一個是自己身上自帶的技能,身外之物可以奪得去,所以這裡講謀人財產,它是可以謀奪得去的。實際再講,謀奪也謀奪不去,前面講的很多的例子,這一生暫時給你奪來的,來生還得還,一分一毫都沒有差錯。這裡的技能更不能夠奪取了,所以沒有辦法去謀的,別人學到的技藝,那真的是別人的,自己不懂就是不懂,自己不如人就是不如人。本來天生萬物,各有所長,各有所用,古人也講「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如果在這世間無有所用,無有福祿,沒有福報,也不可能生到這個世間來。所以既然來到世間,我肯定有我立足之地,那我何必要去妒忌別人?妒忌別人的,以為可以把人家壓下去,其實根本不可能的,反而是什麼?增加自己的煩惱。
所以這裡講,「究之妒人技能,於己何益?徒自增其煩惱耳」。究之就是我們仔細想一想,我妒忌別人技能,對自己有什麼益處?妒忌人的才能自己也不能增加才能,反而損傷的是自己的道德,減損了自己的福報,增加了自己的煩惱,加重了自己的惡業,這也是愚癡人。所以佛你看在《華嚴經》上面告訴我們,要去三重障,三種重大的障礙,這三種大重障會讓我們墮惡道。第一種是傲慢,第二種是嫉妒,第三種是貪欲,這三種都要放下,它是毒,貪瞋癡三毒。嫉妒、傲慢屬於瞋。這統統都是什麼?不知道宇宙本來一體,而深深的形成了一種人我的錯誤觀念,把人和我對立起來,這對立之中還加上了惡念,一定要把人壓下去,自己要超過別人,這就是妒忌。別人比我好,我心裡就不高興,別人有好事、有喜事,我心裡就不自在,這都是妒忌,當我比別人好又生傲慢。所以傲慢和妒忌都是同根的,煩惱的源頭都是一樣的,就是深深的我見,這個很麻煩。所以儒家聖人教導我們,縱然不能夠完全消除我見,也要做到「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不要有人我的這種執著,要把人我看成一體,至少要把人人看成自己的同胞、骨肉、手足,希望別人都能好,別人好就是我好。這就是佛家普賢菩薩講的隨喜功德,我隨喜別人的好處。《太上感應篇》上講的,「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這個是什麼?慢慢的形成人我一體的這種愛心,真正把人我對立放下,我見沒有了,那就是轉凡成聖了。所以佛家的聖人,你看阿羅漢就沒有這個觀念,沒有人我的觀念,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都放下了。不要說阿羅漢,連須陀洹,初果的聖人,都沒有這些相。所以放下妒忌心,這也是修道入門要把這個障礙消除。
這裡不妒人家的技能,「技能有二:有有益於世者,有無益於世者」,人的技能有這兩類。「有益之技能,當敬而法之」。我們存什麼心態?如果有益於世的技能,真的對百姓有幫助、有利益,那我們應該生起恭敬心,應該去效法、去學習,希望我也能夠掌握這個技能為大眾服務,這是善心,怎麼還可能嫉妒他?自己不能夠為大眾服務,還不讓別人為大眾服務,這種心太惡。所以大凡嫉妒別人的人,下場都很悲慘,不是自己得那種見不得人的重病,就是導致自己家破人亡。為什麼?因為嫉妒是心靈的腫瘤,心壞了,所以他的身、他的家自然會招致惡報。對於無益之技能?這個技能對世間沒有什麼好處的,沒有什麼利益的,我們「當憐而戒之」,要可憐他,並且要引起警戒,不要學習他,這是無益之技能,學來沒有用,浪費時間。如果是有害的技能,那就要禁止,這是對社會帶來危害的。這樣子,「非唯不當妒,並亦無所用其妒也」。你看你把心擺平了,因為你道理明白了,理得心安,你想通了,有什麼可以嫉妒?不僅不應當嫉妒,實在講,沒什麼好嫉妒的。
所以這是安士先生幾句話給我們開解,讓我們放下嫉妒心。道理明白了,還要懂得因果的道理,這個事實。所以後面安士先生引徵了《遷善錄》裡面的一個故事,為我們說明嫉妒招致什麼樣的果報,讓我們引以為戒。這是講到「十子異疾」。宋朝有一位大夫叫蔣瑗,他有十個兒子,結果這十個兒子沒有一個是好的,第一個兒子駝背,第二個兒子是瘸子,第三個兒子四肢萎縮,第四個兒子雙足殘疾,第五個兒子是瘋瘋顛顛,神經病,第六個兒子是癡呆症,第七個兒子是聾子,第八個兒子是瞎子,第九個兒子是啞巴,第十個兒子犯了罪,後來死在獄中。結果當時同朝的有一位朋友公明子皋看到了這樣的情形,就問蔣瑗,就問他,說您平時會有什麼樣的行為,導致有這樣的奇禍?你看十個兒子沒一個好。蔣瑗自己反省說,平時我也沒做什麼惡事,只是喜歡嫉妒別人,勝過自己的人就嫉恨他,奉承自己的人就喜歡他,聽到別人的善行就會生懷疑,聽到別人的過惡就很相信,還很高興,看到別人有所得就好像自己有所失,看見別人有所失就好像自己有所得。你看他倒過來了,不是「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他是見人之得如己之失,見人之失如己之得。所以蔣瑗自己反省,我就是做了這些事而已。結果子皋聽了之後很感歎說,大夫,你有這樣的心態,那不得了,馬上會有滅門之災,你怎麼竟然還無所謂,好像還沒覺察到什麼似的,你這十個兒子得的這些奇怪的病和災禍,恐怕還不止這些。你看古人都懂得因果報應,知道嫉妒心這是最大的惡念,是會遭天譴。蔣瑗聽到之後就大驚失色。子皋又說,天雖高遠,卻明察秋毫,如果你能夠痛改前非,就一定能夠轉禍為福,現在改還不算晚。蔣瑗聽了之後,很難得,真正改惡修善,從內心裡面轉變自己的惡念,對自己的嫉妒念頭提高警惕,沒有過幾年工夫,他這些嫉妒的念頭統統都改正過來,結果他的兒子的病一個一個的都好了。這就是佛家講的正報可以轉依報,依報是我們的生活環境,包括我們的這些親戚眷屬,也包括我們自身的身體,都算是依報。正報?正報是自己的心,當自己的心轉善了,這個依報環境自然也就善。最怕自己的心壞了,把本來有的福報全部一個個的都減損了。
安士先生在注解裡面用春秋時期衛國人石祁的一席話說,轉凶為吉。這一席話是什麼話?這是當時,這也是個典故,在春秋時代,宋國有一個作亂的人,叫孟獲,就逃到了衛國,結果宋國人就請衛國把孟獲歸還。衛國當時不太想歸還,於是這個臣子石祁就說,不行,說普天下的邪惡都是一樣的惡,在宋國作惡的人如果在衛國得到保護,這會導致國家的災難,保護他有什麼好處?我們不能夠為了一個人失去一個國家,交結邪惡的人而丟掉了友好的國家。結果石祁這一席話,衛國的國君就決定把孟獲歸還給宋國,這樣子也就使到衛國得到了安全,轉凶為吉。蔣瑗聽到了他朋友的一席話也轉凶為吉。所以一言能夠改變人的命運,所以善言多麼的重要。因此我們在平時待人接物當中要常存著一個度化人的心,啟發人斷惡修善、破迷開悟,有可能對方因為你這一句話,從此改造了他的命運,那你這句話就功德無量。
下面又說到,宋景公三言火星轉移的故事。宋景公是春秋時候宋國的國君,有一年有一個火星,大概是天上的隕石,掉下來了,剛好落到宋國這個地方。宋景公就很擔憂,請了會看星相的臣子子韋來看。結果子韋就說這是個災星,最好把這個災禍轉移到宰相身上。宋景公就說,宰相好比我的胳膊、大腿,我怎麼能夠轉移給他?子韋又說,那可以轉移給百姓。景公又說,國君所依靠的就是百姓,怎麼能夠嫁禍給他們?結果子韋又說,那可以轉移到年成上,一年的豐收與否,轉移到這上面來。景公又說,年成歉收,百姓會困苦,我這當國君的怎麼能夠坐得安穩?所以也不願意轉移到年成上。結果子韋後來說,上天他很高明,能夠覺察人的心理,你這三句話可以說堪稱明君,這個火星我看不需要轉移它自己就會走了,結果過了沒多久果然見到這個火星就轉移了。這都是說明什麼?依報隨著正報轉,人心從惡轉為善的時候,這個境界馬上就轉善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真肯轉。要轉先從最重的煩惱轉,最重的煩惱就是剛才講的,傲慢、嫉妒、貪欲,貪欲就是前面講的,謀人之財產,這屬於貪欲,妒人之技能屬於嫉妒,從這裡去檢點內心,看看有沒有這些心態。如果有,立即改過來,因為不改過來,它會讓我們命運產生很多坎坷。正如《太上感應篇》所講的,「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你要改了,一改的話,那就是「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從古到今歷史上嫉妒產生的果報那都是慘烈的。在戰國時代有一個很有名的例子,這是孫膑與龐涓的相爭,這個故事脍炙人口。孫膑跟龐涓都是同一個師門出來的,他們的老師鬼谷子深通兵法,教給他們這些學問。結果龐涓他的才華、能力比孫膑要差,心裡就暗暗生起嫉妒心,但是這個人他是非常的狡猾,內心的陰暗面從來沒有讓自己的同門師兄知道,表面上都是非常的恭敬,非常友好,好像是患難兄弟一樣。孫膑人心是比較善良,也沒有覺察龐涓的嫉妒心理,所以兩個人關系非常好。結果後來兩個人學成了,就准備要為天下做一番事業。正好這個時候魏國正在廣納賢士,龐涓是魏國人,所以他就先下山,告別老師,告別孫膑,並且臨走的時候還揮淚說,我此行如果真正得到魏王的重用,我一定向魏王推薦你,讓你也來跟我一起做一番大事業,於是下山了。龐涓確實有一定的才華,所以很快就得到魏王的重用,聘為大將軍。當他成為大將軍之後,他就想到自己對師兄孫膑有過承諾,可是孫膑確實才華出眾,比我要高,如果我把他請來了,將來他騎到我頭上怎麼辦?你看妒人之技能。如果不請他,將來孫膑被別的國君請了來對付我們國家,那我們不就更慘了。所以思前想後,最後決定向魏王做個介紹,但是他沒有很好的介紹,他就把孫膑請來了,請來之後,孫膑當然以為,同門師弟,信守諾言,就很高興的就來了。結果在龐涓家裡住下,住了一個多月都沒有任何說要去見魏王的機會,孫膑有點納悶。結果沒幾天突然他就被一群兵士綁起來,然後送到一個官員那裡,這個官員就判他,給他安了一個罪名,就把他的兩個膝蓋骨給挖掉,而且還在他臉上刺了罪人的印記,這個印記表明他這一生都要蒙羞,而且他膝蓋骨給挖掉了,成為了殘廢,不能走路。孫膑這才醒悟,是他這個師弟妒忌他,來害他。
因為變成殘廢,以後就不是龐涓的對手了。所以這個時候孫膑就想了個法子要逃跑,怎麼辦?他就裝瘋,然後在一個豬圈裡面,龐涓命人把他關到豬圈裡面,他就在裡面一天到晚就在豬糞裡面打滾,人來了之後,還把豬糞往口裡塞,裝得是瘋瘋顛顛的樣子。龐涓看到這個情況,知道孫膑確實是瘋了,他心也安了,知道天下沒有人再跟他成為對手。結果後來有一次齊國的一個使節來了,孫膑他知道了,他就抓緊機會,表達了自己受屈辱的這個狀況,而且願意到齊國效力。剛好孫膑也是齊國人,於是齊國的使節就把孫膑偷偷的就運走了,帶到了齊國。到齊國之後他投奔大將軍田忌,剛開始因為他是殘廢人,大家對他也不是很重視,結果孫膑有一次幫助田忌賽馬。這什麼?田忌他很喜歡跟齊王賽馬,但是他的馬不如齊王的好,每次都賽輸,一連三場都賽輸。結果孫膑就給他一個建議,說你這樣子,這三場是上等馬、中等馬、下等馬來比賽,你第一場用你的下等馬對齊王的上等馬,你輸一場,然後你再用你的上等馬對齊王的中等馬,再用自己的中等馬對齊王的下等馬。結果果然田忌將軍,贏了兩場,輸了一場,就獲勝了。齊王就覺得很奇怪,你每次都是輸給我的,這次居然贏了,就問,你用什麼計策?田忌就把這個事情告訴他,說是孫膑的主意,於是乘機就向齊王推薦孫膑。
這個時候正好魏國的龐涓率兵攻打趙國,因為趙國來向齊國求救,齊王就問孫膑的建議。孫膑就說了,現在最好是什麼?直接出兵去攻打魏國首都,因為重兵現在都被帶去打趙國,魏國裡面國力它的兵力空虛,我們不要直接去救趙國,而應該去打魏國,這樣子就迫使他們侵犯趙國的軍隊要趕快回來,而且是奔波勞頓,這個時候我們以逸待勞,必然能打勝,出了這個主意。結果齊王聽了就很歡喜,於是就這麼做。這就是有名的叫「圍魏救趙」這種兵法。結果果然一攻打魏國,朝廷馬上班師回朝,命令龐涓立即回來救護。結果龐涓帶著兵日夜奔赴回到首都,結果回來之後,正好遇到齊軍伏兵,打得個落花流水。所以那場戰役齊國是大勝,而且把龐涓都捉住了。孫膑他心還是很好的,他就沒有殺龐涓,沒有報仇,反而把龐涓給放了。後來十年之後又有一次戰役,這是魏國攻打韓國,齊國還是圍魏救韓,結果在這個戰役當中,龐涓的兵最後也是被打得落花流水,龐涓就自刎而死。所以從這個歷史的故事我們看到,龐涓以小人之心妒忌孫膑的才華,結果自己也是落得個不得好死,這是很可憐。所以真正君子要大心量,絕對不能夠妒忌別人的技能,而應該善用別人的技能幫助社會、幫助國家。別人有一技之長,他去做這個好事,不等於我做一樣嗎?為什麼一定要我自己去做?這是勿妒人之技能。
在妒忌裡面一般來講多數都是同門之間會產生妒忌,或者師生之間會有妒忌,如果沒有這樣的緣分他也無所妒忌,你看不同門的,他就不犯這個比肩。所以在同學當中我們一定要懂得隨喜人家的善事,隨喜人的功德。譬如說見到別人修行進步,我們要由衷的歡喜,看見別人得到名聞利養,我們也不能夠生嫉妒,而應該隨喜他,而且祝願他在名聞利養當中不要墮落。你看這是善心。剛才講的龐涓妒忌孫膑的歷史故事,妒忌人最後自取滅亡。
在外國也有相同的故事,這是一個老師妒忌學生的故事。這是在歐洲丹麥,在十九世紀的時候,當時歐洲的科學發展得很迅速,發明電、電動機那都是在一八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事情。丹麥的皇家科學學會,當時會長叫大衛,是一位著名的科學家,他在物理、化學這方面的貢獻都很大。他有個學生叫法拉第,法拉第就是著名的發明電動機的科學家。當時大衛看到自己這個學生法拉第很快就表現出在物理學上的天賦,卻沒有去扶植他,反而嫉妒他。法拉第當時已經可以獨立的去做電的實驗,但是大衛卻處處去阻礙他,總是把他摁在一個只是助手的這麼個位置,不讓他獨立的工作,限制他的才華。後來法拉第就靠自己努力,終於發現了通電的線圈在磁場裡面可以自己轉動這個實驗成果,然後他發表了論文,這是電動機的原理。結果大衛心裡就很不高興,而且還發表一篇論文說,這個實驗其實是他另外一個同事早就已經看到的,換句話說,法拉第他這個實驗是一種剽竊,就給法拉第戴上黑帽子。當時也引起了一些科學家們的不平,就紛紛聯名要推選法拉第做為皇家科學學會的成員,他當時還不是成員,只是大衛的助手。結果大家都很賞識法拉第,結果投票選舉,只有一票反對,這一票就是他的老師大衛投的。法拉第後來真正做了成員以後,也受到他老師處處的限制,一直等到大衛去世以後,法拉第才能夠真正全身心投入發電機的研制實驗。所以這使整個科學的發現進展晚了十年之多。
所以你看老師嫉妒學生,雖然嫉妒他,對於這個學生來講,確實給他心理上有打擊,實在講,損害他事小,損害人類事大。這個大衛他由於這樣嫉妒,他五十歲就去世了,短命。本來五十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紀,可以干一番事業的,但是他福享完了,這個福被他的嫉妒心給破掉了,所以他變成短命,他的成就就沒有那麼高,所以他的名聲倒不如他自己學生法拉第那麼高。這是科學技術,你看嫉妒都會產生這樣的果報,如果是正法,如果是嫉妒去障礙正法的流通,那個果報那種慘烈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得到的。佛在《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裡面就講到這個故事,這是在很久以前,釋迦牟尼佛沒出世之前,有兩位說法比丘,兩位出家人,法師,講經說法,度化眾生。結果有一群持戒比丘,這些比丘他們是持戒很精嚴,但是心裡煩惱放不下,見到了這兩個說法比丘法緣殊勝,大家供養得多,名聞利養很充足,那群持戒比丘心裡就不平,生起嫉妒心,於是就編造了一種謠言,說這兩個說法比丘破戒,這樣子聽法的人對法師失去了信心,結果因此斷掉了法身慧命。那持戒比丘最後,他們這一群,總共五百人,一起干的這個惡業,那一生結束以後就墮到阿鼻地獄。從阿鼻地獄出來又到等活地獄,然後黑繩地獄等等,在不同的地獄裡面輾轉受生,受盡苦報,總共按人間的年頭數算,一千八百萬年,罪才受滿。然後從地獄裡出來,投胎做人,也是什麼?身盲無目,六根不具,殘疾,殘疾人。還有余報,一直到釋迦牟尼佛出世,他們又回到人間來,這才遇到佛法,而且還有一些余報,當生不能成就。到了末法時期又來到人間,這個罪報算是都受滿了。受滿了之後遇到淨土法門,這個時期就是我們現在時期,末法時代,說不定我們就是其中一個,就在這裡面學佛、念佛,發心求生淨土,最後佛預言統統也能往生,到極樂世界。
但是這個罪報那真的是漫長,你看就是當時因為嫉妒心,嫉妒說法的法師,編造謠言毀謗,對這兩個法師來講沒有什麼損害,因為法師不求名聞利養,有緣就做,就為眾生說法,沒緣,沒緣就走了。所以對法師而言對他們損失不大,這個結罪是對那些聽法的眾生來結罪的,本來聽法的眾生可能就在那一世統統都能夠覺悟,甚至能夠了脫生死,可是這麼一障礙,法緣斷了,慧命也跟著中斷,所以這些眾生不能夠在那一生得度。斷人身命罪小,斷人慧命罪就大了,所以果報都在阿鼻地獄。這些比丘當時聽到佛跟他們講這宿世的因緣,痛哭流涕,知道自己嫉妒心,太不對了。嫉妒心,以為能傷害別人,其實根本不能傷害別人,只是最後傷害自己,傷害不了那兩位說法的法師,只能傷害那些信眾,而自己要承受這個果報。所以他是在這個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的會上向世尊忏悔,發願改過,永遠不看人過失,永遠敬重說法的人,永遠不能夠以自己修行有一技之長生傲慢,永遠不能夠看到別人比我在哪一方面要好就生嫉妒。所以佛聽到他們的忏悔,贊歎他們,給他們授記,將來必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換言之,如果心裡面有嫉妒煩惱、有傲慢心,傲慢和嫉妒是連在一起的,有這些煩惱的話,往生就成了大障礙。所以佛反覆強調放下三重障,貪欲、傲慢、嫉妒,這三者也是連在一起。你看這群比丘為什麼毀謗?根本在於貪欲,貪圖名聞利養、貪圖別人恭敬,自己得不到,看到別人得到他就生嫉妒,自己持戒精嚴生傲慢,毀謗別人不持戒,這三者都是連在一起。所以文昌帝君在此地為我們講,「勿妒人之技能」。確實這個雖然是語言很簡練,可是這裡面的道理、因果、事實真相那是極深極廣,我們要認真的依教奉行。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十八集) 2008/12/16 華嚴講堂 檔名:52-297-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