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犯下的過失,稱為“錯誤”;故意去做的壞事,則稱為“罪惡”。
“過失沒有功德,但能忏悔清淨是它的功德。”相反,假如有了過錯卻故意掩飾、文過飾非,這只會讓自己又增加一條罪惡。
常言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不犯錯是不可能的,但錯了以後,要勇於面對並及時改正,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如此一來,過失就會漸漸歸於無。
所以,有了過失就要忏悔,古人雲:“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佛經中也說:“過失沒有功德,當能忏悔清淨是它的功德。”相反,假如有了過錯卻故意掩飾、文過飾非,這只會讓自己又增加了一條罪惡。
無心犯下的過失,稱為“錯誤”;故意去做的壞事,則稱為“罪惡”。有些人不是存心做錯事,之因考慮不周,為人處世方法欠妥,以致所做的事情不圓滿,這種情況叫“錯”,而不叫“惡”。
犯錯其實每個人都會有,但能正視它、改正它,並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孔子曾贊歎顏回:“不遷怒,不二過。”顏回每次犯錯,都會深刻反省,並立即改正,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
有些人也想如此,犯了一次錯誤,就在我面前信誓旦旦:“請再給我一次機會。您看著吧,第二次再犯,我不是人!”
但沒過多久,他有犯了。這時問他:“你還記得原來的話嗎?”
他歪著頭想想:“嗯---可不可以再給一次機會?”
一次次地犯錯固然不好,但掩飾錯誤更不應理。古人雲:“小人之過也,必文。”“文”就是掩蓋。其實,做人應該光明磊落,如果自己真的錯了,就應該不覆不藏,把過失全部說出來,之後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倘若一個人知錯能改,讓自己總處於善心的狀態中,這對身體也很有益。
日本有位博士叫江本勝,他自1994年起,以高速攝影技術來觀察水的結晶。結果研究發現:“善良、感謝、神聖”等美好訊息,會讓水結晶呈現美麗的圖案;而“怨恨、痛苦、焦躁”等不良訊息,會讓水結晶出現離散丑陋的形狀。
我們人體的組織結構中,大部分都是水。所以,若能時時改過自新,讓自己處在快樂和歡喜之中,身體自然也會長壽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