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看見別人的過失,你就要趕快去忏悔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忏悔,這就是修行。

  古人常"一日三省吾身",惕厲自己不要迷失自我。反省是自我心靈的審視,常常反省,可以防止我們帶"病"工作,不會使我們最後"無藥可救"。常常反省自己,終使自己的心靈明靜一些。

  有一次,魯國公問顏回:"我聽到你的老師孔子說,同類的錯誤你絕不犯第二回。這是真的嗎?"顏回回答說:"這是我一生都在努力做到的。"魯國公又問:"這是很難的事情啊。你是怎樣做到的呢?"顏回說:"要想做到這一點並不難。我經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哪些是對的,哪些是錯的;做對的要堅持下去,做錯的要引以為戒。這樣堅持久了,就能夠做到無二過。"魯國公贊歎地說:"經常反思,從無二過,這可以說是聖人了。"從來不犯錯誤的人是沒有的,從來不犯過去曾犯過的錯誤的人也是不多見的。顏回這種經常反思的精神十分可貴。在每一個人的內心深處,多少都隱藏了一些不易察覺的弱點,這種內在的弱點常常會驅使一個人做出危及自己的行為。譬如,生活漫無日標,整日無所事事,只會嫉妒別人的成就,自怨自艾為什麼好運永遠不會落在自己的頭上;嗜酒如命、沉緬於藥物、貪財成性、飲食不知節制、消費成癖、縱情聲色等等,這些都是自身的弱點。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缺點渾然不覺或者不知反省,結果就會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災禍的境地。一個人應時時反省,檢討自己,惕厲自己。

  反省讓我們更清醒地認識自己,在安靜的心靈狀態下,我們可以看清事情,包括我們自己對問題應負的責任、做事情的新方法,以及我們擋住自己的方式。反省讓我們察覺到自已所設下的限制,以及我們思考中的某些盲點。一個人如果失去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更不能自救。美國總統富蘭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說自己犯過十三項嚴重的錯誤,其中三項是:浪費時間、關心瑣事及與人爭論。睿智的富蘭克林知道,不改正這些缺點,是成不了大業的。所以,他一周訂一個要改進的缺點做目標,並每天記錄贏的是哪一邊。下一周,他再努力改進另一個壞習慣,他一直與自己的缺點奮戰,整整持續了兩年。難怪富蘭克林會成為受人愛戴、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反省是心靈鏡鑒的拂拭,是精神的洗濯,它涵蓋了我們整個生命的全部內容。佛雲"觀照",就含有反省、省察自我的意思,反省、省察自己的思想行為,目的是使自己生起忏悔心,不再去犯同樣的"錯誤"。修學佛法者,應在起心動念之時就開始省察自己,使自己起心動念就符合佛法要求。通常意義的反省是指事後的審查,而佛法中的"觀照"應是如影隨行的,時刻伴隨自己言談舉止,這才是反省的深遠意義。

  人都有過失,但人所最不容易看見的就是自己的過失。有過失自己卻看不見,當然更沒有希望離棄它們了。怎麼辦呢?我們可以從別人身上照出自己。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忏悔,這就是修行。

  每逢看見別人的過失便立時反省自己有沒有這個過失,這樣每逢看見別人的過失,便是自己一個長進的機會,同時我們自然也就不會過嚴的去責備別人了。從別人身上看自己,比從自身看自己看得還要清楚。

  反省的過程就是一個人心智不斷提高的過程,是一個人心靈不斷升華的過程。自省得到智慧,生命的智慧屬於會自省的人們。

 

上一篇:宏海法師:念佛之“念”的狀態和功能
下一篇:善惡自己選擇,生命自己掌握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