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我們要講一個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何為念佛,在講念佛之前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叫念?念佛的念,在這個佛法裡面我們常說,你要守好自己的念頭,你要覺照自己的念,你心中有一念,你這會起心動念了。其實這個念,認識它,我們說極其簡單,但是也特別難。
大家想想,說沒說,只要我們有念,起心動念,那麼我們就是有情,就是眾生。也可以說我們主觀能動性,那麼我們所有這些念頭,它是隨著外界的妄想錯覺的狀態進行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個凡夫。如果我們把自己這種妄念能看清楚,不受其左右,不受其擺布,悟到這個念頭不生不滅不動的話,那我們就是善良的。
所以說一切的法門也罷,一切的行門也都是針對我們這個念頭,讓他清淨,讓他明白,所以大家可能理解到佛法裡面講到,佛講到現前的一念心性,現前的一念,大家好好悟這個,什麼叫做現前一念呢?它的功能作用巨大極了,直接導致了我們的前因後果,直接牽引著我們的六道輪回,就是用這個念來管的,看你每天大家設想一下,我們現在起心動念,能知能覺的靈動之念。看你每天念到哪裡?你念的是什麼內容?你念一個影像,那麼這一念它就是一個種子,好比我們現在有時候體會一下,說我們到這裡,你看我們現在在北京,這是騰訊大廈,有時候我們去過天安門,我們心裡念一下天安門,馬上天安門的場景,人民英雄紀念碑,人民大會堂。如果我們去過上海,意念一下南京路,東方明珠,外灘。去過香港,心裡念一下,維多利亞港灣。
只要你的念頭生起來,那麼這個影像就出現。在我們的前生後世的這種現前境界感知中都是一個念又一個念不斷地連貫,連貫,久習成性,把它凝固化了以後,我們就呈現出外在一切情景,一切世間。所以在《楞嚴經》裡面說一切,這個世界因心成體,就是說到這個念。念頭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比如說我們現在每天我們都演在眼前的一幕,我們現前眼前看到是我們的錄音棚,是我們的攝像器材,旁邊還有來聽法的同修。那麼我左轉一下這邊是一個場景,右轉一下這邊是一個場景,在右的時候,已經左邊的場景不在了,在左的時候右邊的場景看不見了。前後顧盼之間,我們隨著我們整個感知功能的轉化,就出現在眼前的情景就不一樣。這其實就是我們一念又一念,念念差別形成的落謝種子變現出來的境界。
所以大家想想,我們的現前境界,我們的當來果報,我們的過去所作全由念為主導在這裡進行關聯和變現,這就是《地藏經》裡面講到“南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剎那剎那都是這個念,包括如果高度集中來看整個宇宙的形成,每一個眾生的出現都是念力爆破而呈現出來的境界。念的這種數量的積累就可以完全導致世界上,世界這個質的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比如說我們念力的作用下,如果你都是煩惱種子,都是分別種子,那麼你依舊是一個凡夫,每天在這兒,那麼就到不了那兒。做這個,就必須從這個做到那個呈現出來一個過程。如果我們在這個念裡邊種的是解脫種子、無礙種子,能把這個念,不是被念轉,而是轉念的時候,這就是為什麼說即有殊勝功能的作用,可以應念。
極樂世界裡面為什麼七寶缽器,隨意而至。百味飲食,自然盈滿。它都是自然盈滿,應念就可以把它變現成質的改變,以念頭作為主導,反作用,想怎麼樣怎麼樣。我們現在是隨著念,外在的世界的激發,我們才必須怎麼樣怎麼樣。這就是凡聖的差別,所以說修行就是從念上下功夫,把錯誤的念改為正確的念,把染的念改為淨的念,把凡的念改為聖的念,把迷的念改為悟的念,僅此而已。但是這個念的力量,剛才我們講了,它是非常巨大的。
對於念,需要我們一些悟性,大家聽了這個法以後仔細再想想,你看我們每一天從早到晚,所經的事,所見的人都是一幕又一幕,那麼我們要觀照一下,正當現在的一幕,就是現在的情形在發揮一念而顯現的時候,我們的前一念已經到了哪裡呢,我們的後一念又在何方呢?這一念又一念,一幕又一幕中,我們屬於哪一幕呢?這全是念的作用,所以我們來學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我們在經題裡面最重要的是講念佛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