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佛法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四集) 2005/3/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24
尊敬的師父上人,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諸位同修,今天也要好好睡,雖然明天要考試,不要太緊張,要平常心。剛剛講到:
【話說多。不如少。】
諸位同修,剛剛在吃飯有沒有感覺聲音變少了?不過當我們的言談當中,可以讓人家歡喜,讓人家生信心,講的都是利益語、誠實語、軟慰語、智慧語,你是口吐蓮花,舌燦蓮花,這個話可以多說,因為是對人有益。所以我們說話就抓一個標准,只要對人有益就說,對人無益,就好好念佛。
剛剛最後我們也提到,在團體當中,當開會的時候必須集思廣益,把各種情況反應出來,好做調整,做往後的決策,這時候我們就必須把實際情況反應出來。而在這個談話過程,是對事不對人,因為我們建立的共識,就是要把團體的事情辦好,甚至道場裡面所做的事都是利益眾生之事。既然我們有這個因緣擔任這些工作,就應該該講話的時候要直言不諱。等大家的意見都講出來,當然最後的決策不可能每個人都滿意,不可能照每個人的想法去做,總會取得一個協調、一個共識。當團體已經決定要這麼做,往後每個人離開這個門,口徑都要一致,都要一起去做,真正在做的過程中又有問題的時候再趕緊反應。當每個人都是做同樣的事情,同樣的決定,感覺起來團體就很有向心力、凝聚力。假如開會的時候都不講,然後出門以後意見都很多,這邊也講,那邊也講,搞這邊一團,那邊又一團。團體只要失和,就很難把眾人之事辦好,因為要家和萬事才會興。當我們處理事情都有這個共識,就能夠把事辦得比較理想,而不至於因為我們的言詞而讓事情搞砸,所以言詞也要相當謹慎才行。
因為在很多的朝代當中,都是因為太多的讒言造成了國家的敗亡,團體的敗喪,都是言語的禍害,所以禍之所生很多都是言語以為階梯跨上去的。君臣之間,君聽了讒言,「君聽臣當誅」,領導者只要聽了讒言,很有可能忠臣就要掉腦袋了;「父聽子當決」,父親假如聽了一些讒言,可能父子關系都會出現障礙;甚至於朋友之間聽了讒言會疏離;夫妻聽了讒言,可能就要分離。所以我們對於言語要有判斷能力,要相當謹慎。有一句詩也提到「讒言慎莫聽,聽之禍殃結;堂堂七尺軀,莫聽三寸舌,舌上有龍泉,殺人不見血」。
所以處公事當中大家可以直言不諱,但是私底下,假如讒言飛來飛去的時候,我們心要把持得住,所謂「謠言止於智者」。其實我們可以設身來思考一下,當一個人有德行的時候,他願不願意團體不和諧?不可能!他只希望朝一個如何讓團體更團結的方向去走,而且他會更清楚明白,第一步一定是從自己做好來影響,他絕對不可能講出讒言,去影響團體和諧。俗話講「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這些老祖宗的言語都有他很深的人生哲學,我們要用心去領會。下一句:
【惟其是。勿佞巧。】
就是事實就是事實,不要再去多做解釋、多做扭曲。其實在解釋的時候挺累的,不如承認「對不起,承認我錯了」,這樣反而更簡單,更贏得對方對我們的原諒、對我們的尊重。其實在政府單位,在商業團體,也都是相當重視言語的信用,這樣才能夠贏得人心,才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
在戰國時代,秦國變法,大家都知道商鞅變法。那時候因為秦國的政府可能在信用上已經失去人民的認同,所以商鞅要變法以前就做了一件事情。他就拿了個木頭,然後寫著「只要把這個木頭從南門移到北門,就可以得十兩銀子」。人民一看,有沒有人去動?都沒有人去動。從這裡也可以看得出來失去人民信心多久?今天我們在家庭、在社會當中,我們要重新建立信用,也要用很大的真心跟耐心去做。所以商鞅把錢從十兩調到二十兩,又調到三十兩,最後調到五十兩,才有一個男士走過來,想說不然搬一搬也好。後來搬了以後,果真給了他五十兩。人民看到這件事就相當驚訝,也感受到現在的政府言出必行;當然除了言出必行,也不能朝令夕改。所以國家也好,團體也好,決策人員要決策以前要相當謹慎,但是只要決策完之後,就不要輕易去改變,不然底下的人會無所適從。
有個商人他帶了十萬塊人民幣到深圳去投資,他是鋪地磚的,結果跟一家老板談好了要鋪他們的地磚。簽約已經簽完了,這個商人他才發現這個生意做下去一定是虧本,但是合同已經簽下去了。這個客戶是汕頭人,汕頭人很會做生意,這個汕頭老板一看,這個生意是鐵定虧錢,所以這個汕頭的老板就吩咐他所有的這些干部,要好好盯著這個商人看他有沒有偷工減料。結果工程也很順利就完成,然後馬上這個汕頭的老板就付給這個商人他的款項,這個商人一句話也沒有講就走了。
這個汕頭的老板覺得很納悶,為什麼他的商業技巧我看都沒看出來?太高明了,居然我看是絕對虧本的生意,他還能做!就趕快派人去把這個商人請回來,然後對他說:你坐,我想請教你,你的生意到底是怎麼做的,這麼高明,你這個生意賺錢沒有?這商人馬上回答:沒有賺錢,把我十萬塊錢本錢都虧完了。這個汕頭老板很驚訝,接著問他:那你是做了以後,快完的時候才發現虧本,還是簽約完就發現虧本?他說簽約完我就發現虧本了,但是已經簽約,我就要信守承諾,就應該把它做好。
這個汕頭老板聽了以後很感動,現在商場這麼爾虞我詐,還有這樣的老實人,所以他就對他說:今天晚上我請你吃飯。結果當天晚上,這個汕頭老板把他這些建築公司裡面的主管統統找來,然後對他們說:以後我們所有工程的地磚都給他鋪。這是一個朋友告訴我們的故事,當時候是走在就是那位商人鋪的地磚上面,走在這麼有信用人鋪的地磚上面,內心感到格外的踏實,絕對不是那些豆腐渣工程。所以為什麼傻人有傻福?因為憑著良心、憑著道德做事,他的福報遲早一定會現前。人算不如天算,人不要耍小聰明,『惟其是,勿佞巧』。
【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我們娑婆界的耳根很利,孩子假如看的節目言語很粗俗,或者是他的朋友當中講話很粗俗,很有可能就會被污染,所以我們為人父母要很謹慎去觀察,孩子在言詞上有沒有偏頗之處。只要你在家庭裡面言詞都非常的柔和,言詞都非常的恭謹,那孩子在家裡面的時間畢竟比較多,耳濡目染之下,他講話就很習慣這樣的態度。之後縱使入社會,別人講話比較粗魯,他也有免疫能力,自然而然會敬而遠之。
『穢污詞』,這是惡口,粗魯罵人。我們在茶余飯後絕對不要去批評他人,有時候還會把國家領導人、政府領導人拿起來開玩笑、揶揄,這些都很不好,這些讓孩子聽到,他對人、對領導者就沒有恭敬之心。所以我們要謹慎,不要做這些壞的榜樣。我們看下一句「見未真」,一起念一下:
【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
『見未真,勿輕言』,當他人給我們講的話,我們還沒有確定他講的是不是真的,絕對不能又從我們的口上傳出去。不能對別人說,我聽說怎麼樣怎麼樣,這樣有可能這個言詞上已經影響到他人的名節,你又不經意講出去,可能到時候人家責怪起來你也難辭其咎。有一次有個朋友他來找我,他就提到:因為我聽某個人談到你哪些事情,但是我覺得不大可能,所以我親自來問你。他是聽到別人講了一些我的不好,可是他並沒有就聽進去,而是直接來找我。我們也很客氣,就實際的情況講給他聽,所以這位朋友後來跟我的關系也很好,也一起在做中國文化的推廣。他處理聽到的讒言非常理智,他沒有輕傳,他會當面來求證。也很有可能,我們身旁很熟悉的人也很有交情,但是旁邊有人讒言一進來,我們好像就被影響。其實可能講讒言的人根本對他的認識都沒有我們深,我們還聽他講,這樣就不夠理智了。
曾經也有個故事提到,曾參的母親有一次聽到人家說曾參:曾子殺人!第一次聽的時候相不相信?不相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以後,心裡面都動搖了。所以我們對人要真正有所認識,交情才會深,了解到朋友做人做事的分寸、原則,我們自然而然不會因為別人的讒言,而去誤會、誤解這些好的朋友,好的同參道友。
其實縱使我們聽到他人對我們有所批評,我們也應該就這些批評的話語,先反躬自省,是不是有如他所說。縱使他說的真實性只有十分之一,只有百分之一,我們也應該反省這十分之一,這百分之一。而當別人有讒言的時候,我們也不需要受影響,也不需要動怒,因為他在幫我們消業障,不然無始劫的業障怎麼消?當對方在講讒言,事實上他的內心也很空虛、也很痛苦,所以我們念念當中也要把功德回向給他,這樣無形當中就可以把這段怨結慢慢化解開來。不然當他講你的讒言,你馬上也回應他,可能就會愈來愈復雜,愈來愈糟糕。
當你說我講的是事實,我要去解釋,會讓事情更簡單、更清楚嗎?所以要忍得下來,讒言就好像「舉火焚空,終將自息」。而當有讒言你不去辯駁,等事情過了以後,反而會贏得大家對你的尊敬。所以百丈禅師說,「是非人我以不辯為解脫」,不用去辯解,所謂日久見人心。所以「見未真,勿輕言」。縱使今天我們聽到的確實是事實,是講到朋友的不好,而當這個不好會影響到他一生的名譽,我們能不能傳出去?也不應該傳出去。假如是真正的事實,我們應該在私底下好好勸導他;假如這些讒言不是事實,我們去安慰安慰他,互相鼓勵:沒關系,消業障。
下一句,『知未的,勿輕傳』。很多事理假如我們了解得還不夠透徹,也不能輕易告訴別人,不然有可能會誤導他人的觀念。「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從這句話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人對於不好的言語,好像一聽就會很容易受影響,所以我們的耳根都很輕。應該慢慢提升自己對言語的判斷能力,常常帶動是隱惡揚善的社會風氣,我們多談他人的好,少談他人的缺失、缺點。因為這個社會就是常常都是這些負面的事例太多,才會造成人心不安。所以諸位同修,我們常常打開報紙,沒看還覺得心情不錯,看了以後覺得怎麼這麼亂!
我曾經在看一篇報紙的時候,看到大半的篇幅是在報導一個十大槍擊要犯,講得很清楚,怎麼樣的過程都寫出來。在這個版面的邊邊角落當中,一個很小的空間也報導了另外一件事,就是一位老者,數十年造橋鋪路不為人知。幾十年做好事,報這麼小的空間,然後一個十大槍擊要犯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現在的社會工作者不了解到,他們的言語對整個社會風氣影響深遠。所以社會教育要抓住一句核心的重點,就是要隱惡揚善,揚善才能夠讓眾人去學習;而當揚惡的時候,反而副作用太大了,都學到這些逞強斗狠。社會的風氣要能轉化,就必須要有這些正確的觀念。您以後有晚輩、有孩子要從事所謂的大眾傳播、社會教育工作,一定要提醒他們抓住這個正確的方向。我們的一言一行也都在影響著整體的社會風氣,當每個人都能夠舌燦蓮花,多多肯定別人,與他人學習,相信社會風氣的轉變也會相當快速。
下一句,『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當我們要答應他人的事,也要先三思而後行,不可以輕易答應,到頭來自己又做不到,所以「盛喜中勿許人物,盛怒中勿答人書」。當你很生氣的時候要不要寫信給人家?很可能那時候會意氣用事。不可以寫信,可不可以打電話?可能那時候脾氣發過去,好像覺得舒服了一點,可能後來就很難收拾。所以盛怒中勿答人書,勿與人交談,最好是心情平靜下來,然後你也會比較清晰這件事該怎麼做。而當你很喜悅的時候,也不要人家要求什麼,你就說好,我買給你。很多家長就是盛喜中都答應孩子,到最後可能養成孩子要什麼你就給什麼,把他的一些奢侈、欲望都調動起來。所以給予孩子東西,切記一定要只是需要的時候再買,這很重要。
有個小女孩她的父親跟她走在路上,那孩子才五、六歲,一路上有幾家冰店,經過第一家的時候,這個小女孩就說:爸爸,好熱。爸爸沒什麼反應。走到第二家的時候,小女孩又說:爸爸,好累,我們休息一下!結果爸爸還是沒有反應。走到最後一家的時候,小女孩說:爸爸,這已經是最後一家了。你看現在孩子很聰明,他一定會使出混身解數把你口袋裡面的東西掏出來。說到這裡我也很慚愧,小時候要買玩具,我也沒有說話,我就坐在地上不起來,我的父親就會買給我。但是我母親很厲害,雖然我母親脾氣很好,但是她很有原則。我記得有一次我也跟母親要一個東西,母親也沒回答我,就自己在那裡看書,然後我就開始在地上打轉,在那裡耍賴。我媽媽確實,那時候還沒學佛,不過我感覺她已經達到如如不動,不管我在那裡又叫又滾,都不管我,後來我自己很累就走了。家長有原則的時候,孩子就往你的原則去遵守,所以要沈得住氣,「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進退錯」。
我們成人在工作上、在很多事務上,當我們要答應別人以前,首先一定要考慮我們的能力夠不夠。假如能力不夠,你勉強答應,那你可能到時候很有好心還會被人家誤會。當你的能力夠,你也要考量到這件事情成不成熟,不然很可能你的能力確實有,但是這個團體裡面已經是非滿天飛了,你可能一進去也被攪進去了,到時候你就想出來也出不來;所以一來自己能力要夠,二來要觀察這個緣分成不成熟。當裡面已經有爭端了,我們就要適時趕快退出來;當了解到這個團體非常和睦,做的也是很有價值的事,這時候我們當然要當仁不讓,要全力去付出。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這是說到一個人談話,應該講話平穩,有抑揚頓挫,講到重點的時候聲音重一點。假如我們談話統統是同一個音調,會怎麼樣?可能對方聽了都快要睡著,所以「重且舒」。「勿急疾」,講話不要太快,諸位同修有沒有發覺現代人講話很快,好像見到人就是一見如故,話都停不下來,這是太急了。其實一個人要改變急躁的個性,從說話最簡單。諸位同修,看我的身材就知道我也是很會緊張、很急躁的人,看得出來嗎?你們實在太慈悲了。其實我的個性能夠比較緩和下來,這確實是師父上人的功勞。因為我們在聽老和尚講經,老和尚不急不徐,我們急躁的個性就在這個點點滴滴當中慢慢伏下來。然後因為我們聽師長講課的頻率很高,對這個音聲、對這個速度就愈來愈熟悉,你在講話當中,你會無形當中慢慢放慢講話的速度。而當你講話的速度放慢以後,這個習慣又會慢慢改變你的情緒,你的性格。所以練習講話也是相當的好,「勿急疾,勿模糊」。
我們假如有心要出來講課,講《弟子規》,出來弘法利生,最好的練習在什麼時候?絕對不是到台上來才是練習,我們時時刻刻有機會跟人家介紹佛法、介紹聖賢學問,都是練習的機會。而且從今以後不要再說廢話,你講話的頻率就接上,時時都是沒有廢話,都是正知正見。我們在與人交談當中,就已經在提升自己講課的能力,包含講電話都是同樣的態度,我們只講智慧語,只講軟慰語,只講利益他人的言語。平常這樣去積累,當有機會上台的時候,你也會比較有把握、比較沈穩。
下一句,『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團體當中難免都會有說長道短,從一個國家來看,歷史上也常常出現黨爭之禍,朝廷裡面分兩個黨,甚至於分更多的派別。這樣好不好?都一定會搞到最後意氣之爭,兩敗俱傷。從小也有察覺到我們在與同學相處,也都會有一種拉力,你是那一邊的,還是我們這邊的?諸位同修,你都站哪一邊?最好兩邊都不要站,那是最明智的。兩邊要不站,容不容易?不容易,有個功夫一定要練,叫傻笑,你都不要插嘴就好了。你講一句「對!」你就完了,你插一句嘴,他們就覺得你跟我同伙的,然後另外一邊就覺得你已經跟他們同伙了,所以傻笑就好,「話說多,不如少」。
曾經我就遇到這種情況,有一邊的老師覺得要擁護校長,另外一邊的老師就覺得校長做得不正確,在批判校長,我們就站在中間,不要動。但是不是傻站在那裡?要干麼?要傻笑,傻笑是笑一下而已,該干的事還得干。這時候我們還是把本分事做好,因為當人在意氣之爭的時候,他就沒有心思把事做好。我們該改作業,該好好帶學生,照做。當我們站在中間,站久了以後,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這個罵領導人罵得很凶的人,他就會覺得自己太過,其實人難免都犯過與不及。太過的這一邊,我們還會找些機會,比方說他們罵了可能會口渴、會餓了,我還會送餅干過去給他們吃:你們辛苦了,來,吃點餅干。結果他們就會有點不好意思,他說你看人家蔡老師都沒說話。我們繼續傻笑,不表意見就走了。
這些比較站在領導人這一邊的人,他們慢慢也會察覺,一味的袒護對他有沒有幫助?畢竟領導人錯還是得去承擔,因為你在那個位子就要有那個擔當。你一味的袒護他,只會讓領導人沒有正視他的錯誤,這樣不是幫他而是害了他。所以後來我也跟這些跟領導者走得比較近的同仁,跟他們溝通這個觀念,也跟他們交流,你們應該多多提醒領導者,不然我們這一段情誼可能就浪費掉。「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後來我又重新回到這個學校的時候,有些當時候對領導者罵得比較激烈的老師,他也走過來跟我握握手,他就說當初我們這樣做確實太過了。
所以每個人在做一件事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目標在哪裡。縱使我們是要講出領導者錯在哪,他的真正目的也是要把事辦好,也是要把團體經營好,絕對不能到中間的時候意氣之爭。所以當「彼說長,此說短」,我們要敬而遠之。這時候就好好把自己本分做好,老實念佛,讓我們的表現能夠喚醒每個人他的慚愧之心,也懂得應該做的是團體利益,是每個人的本分事,而不是把時間耗在這些無謂的口舌之爭上。我們看下一句: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這個「見人善」的態度,對道業的影響相當的深遠。其實這一句經文,就是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可以圓成佛道的修學方法,因為他不管見到善人,見到惡人,都是他的菩薩學處。他看一切人皆是諸佛菩薩,只有一個人是學生,就是他自己,所以才能夠「德日進,過日少」。當然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有這樣的態度,他假如從小不會欣賞別人,只會批判他人,他會過得很辛苦。而當他常常是看到別人的過失,他會不會有很多朋友?你看,一個態度對自己道業不利,對自己往後的人際關系都不利。所以懂得欣賞他人,隨喜他人,這對一個人的人格相當重要。諸位同修,我們教孩子了沒有?這就相當重要,你在家庭當中就可以形成一個互相肯定的風氣,互相欣賞的一種良性循環。當然我們在稱贊、在欣賞對方,還是要抓住性德,而不是一些外在的虛榮、外在的才華而已。只要你是稱贊、欣賞他的性德,他就會愈來愈好。
有個很優秀的博士,他二十歲就拿到了數學博士,在讀書過程跳了好幾級,優不優秀?優秀,而且大學破格讓他直接升為副教授,可以算是那個學校裡面的一個特例。但是他從二十歲做到三十歲,整整十年當中,發表了很多論文要升教授,但是十年下來還是升不上去。剛好我有個朋友也是數學博士,跟他是同事,才了解到他所發表的論文很精辟,內容都是哪個教授的論文有什麼缺點,哪個教授哪裡講的是錯誤的,他每篇文章都是談別人錯在哪。確實也寫得很正確,但是統統在中途他的論文就被刷下來,他自己也很苦惱。後來我的朋友就告訴他,不然你就換個寫法,寫說哪個教授哪裡好,哪個教授哪裡寫得很圓滿,你就從這個角度去發表論文,說不定就會有轉機。這位博士聽完以後,眉頭都皺起來,他覺得很困難。後來確實也寫出來,就拿給我這個朋友看,結果他說他一邊看,雞皮疙瘩都掉下來,很不自然。
一個人要想很真誠的稱贊、欣賞別人,還真是要很習慣才做得出來。我們也看到,假如去接受一些訓練,訓練都告訴他,你都要常常稱贊別人,對別人微笑,就可以跟人家做很好的生意。往往這些上完課回來的人對你笑的時候,你會覺得怎麼樣?很奇怪,很不自然。所以這個「見人善,即思齊」確實是一種心理的狀態,我們要打從內心歡喜去欣賞、去贊歎他人。而善事,我們也要去引導別人一起來做,與人為善。在與人為善的過程,我們也要記住,有一句格言說到,「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這些人生的哲學跟中庸之道都很相應。
當我們在指出別人的缺點的時候,可不可以暢所欲言?不行,可能講到最後,他心髒病都要發作了。應該一點一點慢慢講。而且,當我們要指出別人的缺點以前,首先要先講他二、三個優點;勸別人的缺點,一定要優點大過缺點,就是「你這些做得很好,不過假如這裡再好一點就更好」,這樣他人就容易接受。
「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當我們修學念佛法門,我們的親人不反對,你都要覺得他善根深厚。你不要常常在那裡:氣死我了,勸都勸不聽,教他們這麼好的東西都不接受。我們要了解,假如你一講他就接受,那不得了,他的根性就是當生就要作佛的根性。換一個角度看,當我們學佛,你的親人不阻止你,他已經相當有善根,他的我執不重,他沒有控制、沒有占有,這樣的親人往往都是上根利智。這時候我們不能太急躁,一急躁反而壞了他學佛的因緣。這時候更重要,我們自己要把招牌擦亮,擦不亮不行。所以在這一年多以來,我父親從有點擔心我出去,到現在他覺得佛法確實不可思議,我們的成長就是給予親人最好的一個推力,一個善緣的增進。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我們要從他的角度設想,怎麼樣給他循循善誘過來。
記得有一次我帶著一個小朋友到我們中心底下撿垃圾,一邊撿就看到另外站了一個小女孩,差不多也四歲左右,她就一直站在那裡看我撿,她一動也不動。這時候我們就一邊撿就往她的方向走過去,我就對這個小女孩說:請你幫老師把那個撿起來好不好?她就隨手蹲下來把這個垃圾撿起來,眼睛還在看我。她一撿起來,我們馬上給予肯定:真是太謝謝你了,來,我們一起撿。這個小女孩就開始跟著我們一起撿,結果一撿,她也很歡喜。撿了之後,因為沒有垃圾袋了,這個小女孩就沖進她家裡面拿出來一個垃圾袋,我們就一起繼續撿。撿完兩個,她又沖進去拿出第三個,要拿第五個的時候我趕快阻止她,不然不知道要撿到半夜了。我說好,好,今天就撿到這裡,謝謝你。
所以你看我們順勢讓她來參與,她也覺得做得很歡喜,看到整個庭院都撿整齊了,我們是跟小女孩已經撿到馬路上面去了。後來我就趕快叫中心這個小男生,還拿了新強的葡萄干去請她吃,給予她正面的肯定,這個小女孩後來有機會也會上來跟中心這些孩子一起玩。我們要讓人一起來行善也要因勢利導,不可以強加於人,一定要他馬上要做到什麼樣的情況。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跻」,當我們看到好的榜樣,我們也要了解到,我們跟他的差距在哪?應該如何提升?這個也相當重要,這就是要善學。我們都聽過在《淨土聖賢錄》裡面,有個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叫做王打鐵。王打鐵應該也不識字,他的工作就是每天打鐵,只要一天不打一天就沒飯吃,所以他覺得人生很苦。當一個人覺得人生很苦,代表他有善根。剛好有一位出家師父走過去,他就馬上跑過去,恭恭敬敬請師父到家裡來坐,但是他又沒有錢,就請師父喝杯開水。喝了以後,他就跟師父講:人生這麼苦,有沒有離苦的方法?師父馬上告訴他:有,方法就是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結果這個王打鐵他就跟師父講到,他說我已經忙得要死了,哪還有時間念佛?師父就建議他:你只要一邊打鐵,敲下去的時候,就「阿彌陀佛」,這樣念就可以。他心裡想,這樣也很有道理,不跟他的工作沖突。好,這節課我們先講到這邊,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打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