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與佛法修學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三集) 2005/3/10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52-118-23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阿彌陀佛!我們早上提到了五倫當中都要言而有信,也要信守本分,信守義務。朋友之間的信,言出必行,我們早上也提到在漢朝時候,張劭跟范式相約兩年之後相見,范式也如期到了張劭的家裡。後來張劭病危,他就跟他的太太說要聯絡范式,他一定會全心全力照顧他的家人。後來張劭去世以後,正要把他葬好,因為范式人還沒到,所以怎麼葬好像都量不准,後來范式趕到了,這個棺木才順利葬下去。范式也對於張劭的妻兒有很好的照顧、很好的安排。所以他兩之間的信義非常的濃厚。
我們可以從古代這些讀書人對朋友的態度,感受到他們的存心。在漢朝時代有個讀書人叫荀巨伯,剛好他去探望他的朋友,朋友也生了一場大病。很不巧,剛好有盜賊到他朋友居住的地方搶奪食物,所有村莊的人都趕快跑掉了。他的朋友就勸荀巨伯:這裡太危險了,你趕快走!荀巨伯願不願意走?不願意,他說我是來探望你、來照顧你,我怎麼可以捨下你離開,這樣的事我做不出來。荀巨伯就走到屋外,跟這些盜賊說:我的朋友已經病得很嚴重,你們不要傷害他,你們要傷害,就對我就好了。結果因為他很真誠,不畏生死,這分道義連盜賊都為之動容,盜賊的頭目就對他的這些同伙說:我們皆是無義之人,怎麼可以來搶這個有義的地方?因為他感受到荀巨伯的道義,他就一聲令下,把盜賊全部都撤回去。所以諸位同修,一個人的至誠心、道義之心,化解了一次大的災禍。而且假如荀巨伯那天沒有顧他的朋友,自己走了,會有什麼結果?當然盜賊肆虐,而他自己終身會良心不安。
古代人確確實實對於聖賢教誨都是常常放在心上,他們都能做到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而這分道義非常的細微,甚至於都沒有開口,他自己就期許自己一定要做到。在漢朝時候,有個讀書人叫朱晖,他在太學讀書的時候,他的同學叫張堪,張堪在旁邊觀察朱晖觀察很久,覺得他這個人很講義氣。所以張堪就跟朱晖講:我希望假如我有什麼三長兩短,你可不可以幫我照顧妻兒?他們兩個雖無交情,可是張堪這番話是把他當很信任的朋友。朱晖覺得很突然,所以話也沒有回答。結果過沒有多久,張堪就死了,很有可能他自己心裡有數。後來朱晖聽聞這個消息,他就帶了很多的財物去看張堪的妻兒。他的孩子跟著他一起去,很納悶,他就問父親:父親,你從來就沒有跟這個人交往過,為什麼你要來幫助他?結果朱晖就說:張堪能這麼樣的信任我,代表他在心上把我當知己,而他這樣的態度,我的心裡面也提起了把他當朋友看的心境,既然已經把他當朋友看,就應該盡心盡力。所以,古代人對於自己的一個念頭都不願意違背。
所以,朋友之間相交往,要互相提攜、互相成就,朋友對我們的影響也是非常潛移默化。有句話提到「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親附善友,如霧露中行,雖不濕衣,時時有潤」,這段話對朋友對我們的影響,敘述的也很微妙。我們身體得自於父母,我們的成長也是父母的協助,等我們出了社會,朋友的影響就日漸加大。親附善友就好像走在霧裡面,如霧露中行,雖然衣服看起來沒有馬上濕掉,但是時時刻刻都在影響,都在滋潤我們,所以「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我們希望自己能有好朋友,我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以後交到好朋友,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是不是每天到處去找朋友:你要不要跟我交朋友?這樣累不累?一切要隨緣,但是有一點很重要,我們要先擦亮自己的光圈,所謂眾星拱月,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月亮擦亮,這些星星自然而然就圍過來。《易經》裡面有提到「方以類聚,物以群分」,現在一般都講「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意思都是相近的。善的人就會吸引善的人,只要我們自己提升道德學問,我們自己都能信守朋友的一種道義,自然就會吸引很多善友到身邊來。
很多家長會擔心說,我的孩子出社會,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這種擔心?我們在推展中國文化的過程,很多家長也都反應,假如孩子教得這麼善良,出去一定被人家欺負的。這樣想對不對?我們學佛人要隨順佛菩薩教誨,隨順真理思考,不能隨順煩惱、隨順憂慮思考。我們剛剛也提到,善人才會吸引善人,只要孩子善,朋友就會善。我畢業也已經十年了,這十年來我們也沒有被欺負過,所以很多想法叫杞人憂天。而學習聖賢學問,當個善人,不是當個傻人。善人又不是處處分辨不了是非善惡,善人懂得察言觀色,懂得審時度勢,懂得什麼時候要趕快敬而遠之。
我的外甥他也是二、三歲就開始讀《弟子規》,我的姐姐也一句一句跟他從生活當中去教育。那時候他每次到自己屋外去玩耍,看到一些小朋友動手打人,有時候開口罵人。他在旁邊就會拉拉他母親,然後告訴他母親: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亂打人,這個小朋友不可以亂罵人。諸位同修,一個三歲多的小孩怎麼會判斷?當我們教他《弟子規》,告訴他孝是對的,那什麼是不善、什麼是惡,他會不會?什麼是惡?不孝!當我們告訴他,尊敬長輩、兄弟友愛是善,什麼是惡?沒有這麼難,不悌就是惡。生活很有規律,很懂得自我約束,生活不會亂七八糟,請問他知不知道什麼是惡?不謹就是惡。泛愛眾是善,那什麼是惡?不愛護眾人就是惡,所以他就善惡分明。
是非善惡絕對不是大學來教,是從小就開始扎根。現在很多青少年容易遇到一些惡緣,整個人就偏差掉了。也曾經看到一則新聞,他的孩子犯了很重的罪,警察用電話聯系他,他接到電話非常的驚訝,他說絕對不可能是我兒子,一定是同名同姓的。當他趕到警局去,還念念有詞。突然警察局的門一打開來,看到坐在那裡錄筆供的是誰?果然是他兒子,他馬上改口說「都是被那些壞朋友帶壞的」,一句話把責任推得一干二淨。其實壞朋友只是個緣而已,真正的因在哪?萬法因緣生,才會結惡果;因就在善惡不分,緣才是惡友,才會結惡果。他從小根本不知道對錯,然後一遇到這些壞朋友,自然而然沒有定性,一下就牽走,才結惡果。而這個因取決於家庭教育,最重要的因素。當孩子的根扎好了,善惡分明,縱使遇到惡緣,他也不會結惡果,他懂得趕快遠離這樣的因緣。
我們為人長者,與其在那裡擔心孩子以後會不會遇到惡友,不如現在好好的把教育扎好,讓他有判斷能力,讓他能夠取捨好壞。我們自己要交到好朋友,首先自己要做好一個朋友的角色,這樣就能擦亮光圈,讓眾人歡喜跟我們相交往。朋友之間應該時時互相提醒、互相勸誡,因為我們無法眼觀四面,耳聽八方,都需要身旁這些朋友給我們適時的提醒。所以,身旁有直言不諱的朋友,我們要好好珍惜。至於朋友之間如何勸誡,我們在「親有過,谏使更」,有比較詳細的說明。
朋友之間要互相關心、關懷,常常慰問,常常去了解他的近況,所謂見面三分情,就能夠彼此適時的協助。不只關心對方,還要多關心他的家人,當我們去關心他的父母,朋友會非常歡喜,只要我們有這顆心,朋友也可以感受到。有時候通電話的過程,我們也可以關心一下,你父母最近身體好嗎?代我問你父母好。假如剛好「我父母最近身體欠安」,我們了解之後,畢竟對方的父母也是我們的長輩,我們抽空也要去慰問一下,這樣朋友的情誼就會愈來愈深厚。
朋友之間要互相稱贊,互相贊歎,佛教也常常提到「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佛法如此,聖賢教誨亦如此。古代文人相輕,這是不是好現象?讀書人互相輕視,覺得他的道德、學問也比不上我,我比較好,這樣的情況只會讓自己墮落,因為嫉妒心一起,德行就不相應。不只讓自己墮落,很可能在這相輕的過程,又毀謗了對方。假如對方德行確實很好,跟著他學習的人被我們的毀謗所影響,到最後他們都不跟他學了,我們造的罪業就相當的大。這是斷人慧命,果報在哪裡?阿鼻地獄。不只影響到當時候,假如這個文人相輕的風氣太明顯,可能又會影響到往後讀書人的態度,所以謹言慎行。其實當我們在贊歎對方,見人之善的時候,自己有沒有受益?有沒有提升?那是絕對有的。猶太教裡面也提到一句話,他說:什麼是聰明人?是向每個人學習的人是聰明的人。我們時時互相贊歎,讓更多的人對於德行有信心,讓更多的人歡喜來跟這些有道德、學問的朋友相接觸、相交往。
朋友之間還有不言家丑,不可以講對方家裡的一些私事。因為朋友相交,可能交情比較久了,有些比較隱私的事會告訴我們,我們要謹慎一點,不能不經意把這些話語講出去,到時候這些話又變成他人的話柄,這樣就可能會傷了彼此的感情。其實家裡面的隱私適不適合跟他人講?不適合!你把家裡,比方說把先生的一些事到處講,講到最後,這些你講的話會流到誰的耳朵裡面來?到最後反而又流到你先生的耳朵來,那他一定會氣得半死,我在外面的名聲都被你毀掉了。所以,家裡面有事家裡面自己要做好溝通。其實當我們自己道德、學問有提升了,自然面對很多問題都能夠提起理智去應對,就可以化解掉,不需要到處宣揚。
最後一個,朋友之間要有通財之義。東北有句話叫「三貧三富過一生」。這句話也流露出來,人的一生難免會有什麼?起起落落,所以當朋友有危難之時,我們應該極力幫助他,通財之義。可能父母剛好出了狀況需要一大筆醫藥費,我們當然要盡心盡力協助。通財之義也要懂得權變,我們昨天也提到,學問除了要屹立不搖以外,也要懂得視情況通權達變。假如朋友常常去喝酒、去玩樂,來跟你借錢,要不要借給他?不能借,那是害了他。這個時候他來找你也是緣分,錢可以不借,但是也要給他一些勸導,一些引導。假如他肯受教,說不定慢慢他的觀念就轉了。
除了要通財以外,也要通比方說我們把自己人生的一些經驗,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告訴他,也可以幫助他,讓他的做事能力慢慢提升起來,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俗話講「救急不救貧」,當他思想貧窮,你是不可能長期一直去協助他。當一個人思想貧窮,最重要是引導他破迷開悟,引導他正確的人生態度,進而再把很多的做人做事能力告訴朋友,這樣才能根本協助他把人生經營好。當我們時時能記住這些朋友的道義,相信我們身旁一定會聚集很多同道中人。
在這五倫關系當中,我們也要記住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假如我們對兄弟很好,心裡面常常想著我對他真好,他也應該對我好。當我們是用有求的心去盡做人的道義,很有可能會造成什麼結果?患得患失,甚至於還會抱憾終身。諸位同修,不知道有沒有遇過?比方說當大哥的人,年輕的時候很照顧他的兄弟,後來兄弟娶了老婆以後,跟他有沖突,結果兄弟之間,二、三十年老死不相往來。但是時時他就在那裡氣得半死,我對他這麼好,他怎麼可以這樣對待我!有沒有這種情況?有,假如我們有這樣的長輩,我們要給予勸導。我就會這樣跟他說:你當大哥照顧你的小弟,你當得很正確,你問心無愧,你干嘛氣得半死?你自己又沒有好處。而且你當大哥對他好,那是你當大哥的本分,又不是要去談交易,他一定要對我好。你已經是盡心盡力,就應該自在放下了,不應該念念在那裡生氣;那是弟弟錯,又不是你錯,變成你很痛苦,他沒事。
面對比較年長的長者,我們說「老者戒之在得」。年老了都在這裡患得患失,我們也可以善巧方便,引導長者把這些執著放下來。我們自己也時時抱持著這樣的態度,做人只管自己對不對,只要自己對了,就問心無愧;而他人怎麼樣回報我們,我們隨緣就好,不要去計較,所謂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假如又開始患得患失,開始抱怨計較,那又造新殃。這輩子敦倫盡分就好,時時不忘提起佛號,放下這些恩恩怨怨,就沒有恩恩怨怨拉住我們的手,拉住我們的腳,這樣愈念佛,心裡就愈笃定愈有把握。我們進入經文來看,「凡出言」,我們念一下: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
『凡出言,信為先』,這句話很好用。我們跟學生之間,只要他說答應了,我們馬上把這句說,「凡出言,信為先」。古代人確實對自己講出來的話非常的信守承諾。在春秋時代,有個人叫做季札,季札他代表吳國要出使魯國,他算是外交工作,在出使的過程,經過徐國,徐國國君就請他吃飯。在這吃飯過程當中,徐國國君就一直盯著季札腰帶上面的這把寶劍。季札看到徐國國君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很喜愛這支寶劍,這是「視思明」,看了以後他就明白。但是因為按照禮儀來講,代表國家都必須佩戴寶劍,所以他心裡就想等我完成任務以後,再把這把劍送給他,他自己在心裡暗暗這樣想。
後來他出使完魯國又經過徐國,他就去要把劍送給徐國國君,結果不巧徐國國君已經去世了。季札馬上就到他的墓前給他行禮,行禮完以後,就把他的寶劍掛在墓旁邊的樹上,他的僕人一看,就對他說:主人,你這樣做太過了,因為你也沒有答應要把劍給他;而且縱使你已經答應要給他,他也已經死了,所以根本不必要再把劍掛在那裡。季札接著就說,「始吾已心許之」,我的心已經起念頭要送給他,「豈以死背吾心哉」,怎麼可以因為死,而違背了我心的承諾?古代人的信用是在起心動念上修。我們聽到這樣的故事,自己也覺得很慚愧,有時候失信,第一個念頭還會想說怎麼去解釋一下,所以我們比起古人,確實感受到有一段差距。但是因為有差距才有進步,我們也時時去體會聖賢人做人的存心跟分寸,自然就能「德日進,過日少」。所以諸位同修,往後我們也要對得起自己的起心動念,當你是這樣的態度,感應會很快。
另外,在漢朝東漢時代,有個官員德行很好,叫郭伋。郭伋他擔任一個地方的地方官,當他在巡視人民的一些情況,突然有一群孩子跑到他的面前來,就對郭伋講:大人,你下次什麼時候再回來?郭伋就算了一下時間,然後對小孩說,我哪一年哪一天會再到我們這個地方來。說完孩子送他走了,也都散了。下一次郭伋又到這個地方來,跟孩子約定的時間還差一天,提早了一天,郭伋就跟僕人講,我們今天不能進去,因為這樣就失信於小孩。所以郭伋就在村外的野亭子過了一晚,隔天他才走進去,而那些孩子都在那裡等著他。郭伋是做到了童叟無欺,縱使是再小的小孩,他也不願意失信於他們。所以光武帝非常贊歎郭伋的德行,稱他是「信之至矣」,他的信用已經達到極處。我們也要效法這些古聖先賢的精神,要做到「凡出言,信為先」。
接下來,『詐與妄,奚可焉』。「詐與妄」,在我們佛家就算是妄言,所以這段話裡面包括了妄言、绮語、兩舌、惡口,不可以欺詐、不可以妄言。假如我們去欺瞞別人,早晚紙包不住火,而且往往一句謊言出來以後,還要再用更多的謊言去掩飾前面的謊言,那會累死。
我在前年帶了一班的學生,其中有個孩子他父母離婚,爸爸又娶了個後母,他跟後母處的狀況就不是很好。我剛接這個班,也很關心他們的狀況,這個孩子因為已經兩個月沒有繳營養午餐,我就找他過來了解清楚,為什麼都沒有繳錢。結果他就講,他們家情況很不好,很窮,他都因為弟弟沒飯吃,都把這個營養午餐的錢拿去買面包、買牛奶。講得我眼淚都快掉下來,恨不得馬上就沖到他們家給他買一堆東西。結果我說:今天老師跟你一起回家。這個孩子馬上很緊張:老師不用了!這個孩子的口才確實很好。我聽了以後覺得有點不對勁,後來又打了一通電話給他後母,他後母把他講得很不好。兩邊的說法差距太大了,所以不可聽片面之詞。
有一天我開車要回家,突然在網咖店前面停下來,我說這家網咖是當地最大的,我就進去看一看!結果這麼一進去,到了這個網咖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了我那個學生。他一看到我,整個臉都綠掉了。我最氣人家欺騙我,所以他也很警覺,我就把他帶出來。當然憤怒解決不了問題,我們還是要在這個時候趕快念佛,平息下來才能把事情處理好。我就告訴他,你這樣欺騙老師,不對!我就馬上把他帶到家裡面去,也跟他的後母道歉,但是在這個道歉的過程,我們確實也感受到後母對他還是比較不好一點,對自己的孩子比較好。小孩都很敏感,你對他不是很親,慢慢那個距離就疏遠。可是畢竟孩子已經六年級了,我們還是要引導他反省自己,修正自己。
後來這個孩子慢慢就跟我愈來愈熟,我也分配一些工作讓他做,讓他管理整個我們班的圖書,還有到圖書館要借書都跟他登記。所以這個孩子有事沒事還會走到我的書桌前面,對我說:老師,今天有沒有什麼事要叫我做?確實我們真誠對孩子,一定可以轉化。我就把他叫過來,那時候這件事真相大白,他拿錢都是去打網咖。我就告訴他,我說這段時間你都在說謊,好不好受?他說很難受,每天好像老師是警察,他是小偷一樣,這個日子不好熬。我們也進一步引導他,絕對不要欺騙別人,那太痛苦了。他還覺得我這個老師很像福爾摩斯,還會探案,我們當小學老師真的什麼都要管。
說謊是個習慣,什麼時候養成的?又是哪些情況會讓孩子說謊?我們就要善於去從根本、從因上去把他導正,去謹慎觀察。撒謊很有可能是這些情況,第一個,覺得好玩。像現在很多一些綜藝節目,主持人言語都非常輕浮,都會亂開別人玩笑,小孩子看了以後也覺得很好笑,但是他知不知道那是不對的,不知道。我們甚至於當老師的,看那些綜藝節目笑得半死,兒子也在旁邊陪著他笑。我就問我的同事,我說你笑,知不知道他不對?他說我當然知道,他這樣是錯誤的,但是還是很好笑。我說你兒子知不知道他不對?他沒想過這個問題。所以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講話都這麼隨便,這麼冒犯?都是點點滴滴學來的。
現在很多家長還覺得說,孩子年紀這麼小就這麼聰明,我每次聽到這個都會起雞皮疙瘩。小孩小聰明好嗎?老實忠厚才好,聰明的話,都用錯地方。記得小時候也有個故事,叫「放羊的孩子」,大家有沒有讀過?代表你們的童年都很溫暖。這個放羊的孩子就是覺得好玩,他就大喊,狼來了!狼來了!農夫都很淳樸,一聽到他有危難,都拿了這些耕作的武器來幫助他。結果一看,根本沒有來,他自己還在旁邊在那裡大笑。第二次他又大喊,狼來了!狼來了!一半的人來幫忙,另外一半可能覺得他是不是又騙人!結果又是假的,他還在旁邊笑,農夫很無奈,也回去了。第三次,狼真的來了,他在那裡喊半天,有沒有人來?沒有!所以這些狼就怎麼樣?跟孩子講故事,可以讓他想像一下,他就會覺得很恐怖,這個狼一定會把羊吃了,甚至於把這個放羊的孩子都吃掉。所以,孩子絕對不能因為開玩笑而撒謊,這我們要謹慎。
再來,不能因為逞能撒謊。孩子現在攀比心很重,有時候同學說我們家有什麼,他馬上說,我們家也有,我們家還有更多什麼,在那裡比來比去,言詞就會愈來愈誇張,這個要謹慎。所以善護口業,口業相當重要,只要口業守不住,他就沒有真誠心,他就是虛偽的心,是非的心。
在宋朝時候有個名臣司馬光,有一次他跟他姐姐在剝青核桃。在剝核桃的過程,他姐姐剛好離開了一下,他們家的僕人就對他說,你只要用熱水燙一下就很好剝了。後來他姐姐一回來,看他剝得特別快,剝了很多,她就問他,你怎麼剝得這麼快?你怎麼知道要用水燙一下?司馬光馬上說,我自己會的。他的父親聽到了,很警覺,馬上告訴司馬光:自己有多少本事說多少話,不要欺騙別人去逞能。父親慎於始,第一次逞能撒謊,就把他糾正過來,才成就司馬光的德行。司馬光曾經講過「平生所為之事,無有不可語人者」,誰的功勞?父親家教的功勞。所以,逞能也要注意。我們在孩子面前講話也要謙卑,不要常常說大話,不然孩子也會學壞。
再來,貪圖利益也有可能會撒謊。有個教育官員他就提到,他一個朋友給他說了一段話,說到我的兒子很聰明。為什麼很聰明?因為有一天他來跟我說:爸爸,你給我兩塊錢。他爸爸拿起一張兩塊錢的鈔票就交給他,接著他兒子說:爸爸,你給我兩張一塊錢。同樣是兩塊,為什麼要兩張一塊的?他爸爸就問他。他接著跟他父親講:因為你給我兩張一塊的,我可以兩次都拿到訓導處去,說是我撿到的,拿一塊就計十分,拿兩次計二十分。聰不聰明?他的爸爸聽了還在那裡哈哈大笑,還告訴別人說我兒子很聰明。這個教育官員覺得很無奈,這個家長教育敏感度太低了,公然在引導他孩子撒謊。因為要貪圖什麼?貪圖功勞,貪圖學校的稱贊。所以這也是要謹慎的地方。
第四個,掩飾自己的過失也有可能會撒謊。當父母長輩的,眼光要很銳利,當孩子第一次撒謊要掩飾過失,絕對可以從他的臉上看出來。有個小孩他就把衣架弄壞了,其實那個衣架子弄壞,很簡單,再把它弄回去就好了。但是小孩子他弄壞東西,自己也很驚恐,就趕快把它藏起來,不講。結果其他的同學有沒有看到?看到了,當然就報告老師。老師看到這個情況就跟學生講,他說你犯了兩個錯,第一個錯是把東西弄壞,第二個錯是沒有承認。但是第一個錯叫「無心非,名為錯」,第二個錯是「有心非,名為惡」,第二個錯比第一個錯嚴重很多。你假如欺騙老師一次,往後可能就無法贏得老師的信任,而「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增一辜」。所以往後只要犯錯,要勇於承認,不可逃避。
最後,榜樣,家裡面大人做了不好的榜樣。有一部電影叫做「手機」,這部電影統計出來,一個成人,我看是年輕人比較多,老人家比較老實。一個成人一天在電話裡面講的謊言,他們說有二十五次之多,二十五次;家長都公然說謊,孩子當然會學。很有可能這個孩子正在房子裡面在玩耍,媽媽拿起電話來,可能是要找他父親,說:你先生在不在?我先生不在!他爸爸就坐在那裡,怎麼會先生不在?小孩子聽了一頭霧水,就覺得大人不知道在搞什麼?這樣好不好?這樣不好,這樣是錯誤的。我們之前也有提到要懂得拒絕,絕對不要用撒謊的方式來拒絕他人。當是用撒謊的方式,久了以後會不會出狀況?孩子出狀況,可能我們也會被人家誤解,所以我們還是要學會拒絕。拒絕可以用哪兩張王牌?父母,還有妻兒。對不起我有職業病,當老師的都喜歡考試。所以「詐與妄,奚可焉」,絕對不能欺詐,不能講妄語。
『話說多,不如少』。我們去思考一下,一個人一見到你馬上就喋喋不休,都停不下來,請問他的內在狀態怎樣?很浮躁,很沒有安全感。所以「吉人之詞寡,躁人之詞多」。一個人看起來很吉祥,他的話語不多,心很平靜;一個很急躁的人,內心很焦躁,話就會很多。諸位同修,不要聽完以後都不講話了,話是該說的時候一定要說,不該說的時候老實念佛,所以「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剛好你給這個朋友講了佛法,講了幾句,他的眼光都發亮,你可不可以告訴他,今天我就講到這裡就好了,那就太不慈悲了。所以言談當中也要觀機而行,當我們談佛法,已經談的他兩眼發白,這個時候要趕快退,所以緣分我們要動態處理。
確確實實言多必失,因為言語的謹慎度也要隨著我們的歷練才會慢慢的提升。在不熟悉的場合之下,盡量先保持沈默,多看、多聽、多付出,這個很重要。另外在團體生活當中,在企業、甚至於在道場裡面,我們要注意到假如是為了一些決策,為了一些發展的問題,我們在開會當中可不可以「話說多,不如少」?不行!一定要就我們所觀察到、所了解到的情況,大家要暢所欲言。因為是為了把這個事情、決策做好,在討論過程當中來取得共識,這個時候就不能不講話。很多情況是開會的時候都一句沒有,開完會以後話很多,這就不是正確的方式。好,我們先上到這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