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修學佛法之感言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一、自己到南傳佛教國家參學的動機:

早期個人在佛學院上《原始佛教》與《部派佛教》課程時對佛教的歷史背景、傳播與發展,始有初步的認識,然而在時空的背景下,仍然采取保留的態度。後來,逐漸熏習佛法,基礎也漸扎實,並且幸有同學的切磋與印順導師大作的理論說明與思想引導,使自己逐漸了解佛教發展的始末與佛法核心,而有想要拋棄包袱(過去不正確見解與失真、變質的佛教),向佛法(根本)核心學習的動力。當在研讀義淨三藏的《南法寄歸內法傳》時,感到時空的無常變遷,從佛世到唐代的印度佛教已經大大改變了。雖然如此,卻還可以看到許多近似佛世僧團的生活方式、痕跡與榮景。自感出生在佛法邊地,離佛世遠,心中自有一股仰慕純樸佛教的驅動力。另一方面,由於學習律法而知道在比丘戒方面,自己實未得戒。因此,為追求原始樸實的佛法與求受比丘戒,而獨赴南傳佛國修學佛法。

二、 為什麼要去南傳佛教國家參學?

在學術上,學者們多以上座部分別說系的銅牒部來稱呼現存在錫蘭、緬甸、泰國等巴利語系的南傳佛教,但他們則以傳統的上座部自居。

今天的南傳佛教國家仍然佛教興盛,高人輩出,有三點理由說明非常值得我們去參學:

(1)有善知識:在南傳佛國中,仍不乏有熟悉三藏與注疏,而且通達禅法與教授業處善巧的善知識,他們有修習禅法的傳承,知道禅修的次第與善巧,這正是我們所最缺乏的。

(2)教典原始與完整:站在學術的角度,巴利聖典不敢說最為原始與全部佛說,但其完整性與原始性是經得起考驗的。而且在現在的巴利聖典中,有豐富的注釋者,而南傳佛教所依據的教典正是巴利聖典。

(3)禅法次第分明:在《清淨道論》和三藏注疏中,依照三藏而詳細解釋禅修的過程、方法與次第,而這些方法在南傳佛國中,有繼承修習禅法的阿阇梨一代代的傳承。

三、修學佛法的幾個條件:

據《雜阿含經》記載,有四預流支(趣入預流果的四種條件):(1)親近善知識,(2)聽聞正法,(3)如理思惟,(4)法隨法行。

對於修習、培育禅法的成功與否,個人覺得有四種條件很重要:親近善知識,有適當的修習環境,過去的修善根(波羅蜜),持之以恆的努力。

(1)親近善知識:

所謂“善知識”最好能具有下面四種條件:1、通達三藏與注疏,熟悉業處的理論與方法。2、有豐富的修習業處經驗,最好曾經親近其他阿阇梨,師師相傳,是繼承傳統的阿阇梨。3、對於教授禅修方法與修習次第具有善巧。4、具有慈悲心,是一位欲令正法久住、利益他人者,能毫無保留而慈悲地教導學習者。

對於想要修禅的佛弟子而言,親近有經驗並且善巧於教授禅修方法的阿阇梨是很重要的。現今,我們大都是經由道友間的推介,才去親近某位阿阇梨,至於哪裡有善知識?誰是善知識?則眾說紛纭。

對於教法的理解雖然可以自己閱讀,但對於修習禅法的善巧、次第與方法卻很難自己去摸索、體會。況且在禅修的過程中,每一個人的禅修體驗常有不同,有些甚至是千變萬化、起起落落的,如果不依循教法次第,並尋求善知識的指導,而自負地盲修瞎練,是很難進入正道的。何況在注疏中有很多義理,我們並沒有能力去閱讀。假如我們幸能遇到通達教法並且對教授禅法具有豐富經驗與善巧的善知識,則只需依循方法修習,即有證得聖道的機會。

(2)有適當的修習環境:

適當的禅修環境最好能具備五種條件:1、環境安靜而不太愦鬧。2、少蚊、蟲等妨難,而且氣候溫和而不太炎熱。3、人事外緣和工作不太多。4、容易獲得衣食等資生具。5、有詢問業處的阿阇梨。

在南傳佛國有很多禅修道場以修禅為主,並舉辦長期或短期的密集禅修課程,有些道場甚至全年無休!或許諸位可以考慮嘗試去禅修道場居住一、兩年或三、五年,體驗一下修禅樂。在那樣的環境下共修,其氣氛和我們獨自修行是不一樣的。

(3)過去的修善根(波羅蜜)

在藏經裡,常常看到佛陀對弟子們講述自己和弟子們的本生故事以及修行事跡;在注疏中,古代的阿阇梨們也常常敘述某些佛弟子在過去世時的修行事跡。當個人在緬甸參學時,也曾遇到有些修行者修禅特別順利、進步很迅速,當他(她)們修到“緣攝受智”時,由觀照名色而透視過去世因緣,廊賴囊蚬叵怠T谡庑┤酥校瀉芏嗳嗽诠ナ朗痺徐藁』蛘呶烊恕?/P>

在團體中一起禅修,常看到有些人一閉眼專心禅修,就可以看到很明亮的禅相;有些人經過短期的密集禅修,就能進步得很快,並證得禅定;有些人則長久修行,甚至連禅相也看不到,何況證入禅定!雖然其中有種種因素,但這與宿習善根有很大的關系。因此,有些人看到別人的禅修進步很順利,而自己卻修不好而灰心,其實他應該恆心且加倍地努力才對啊!

(4)持之以恆的努力:

修習禅法培育定力就好像鑽木取火和煮熱開水一般。當木棒不斷地轉動摩擦時,接觸點的溫度會逐漸上升而至出煙、生火;當木棒中途停止轉動時,則溫度會逐漸冷卻。同理,當心專注地保持在禅修對象時,定力即會逐漸增強加深;當心散亂於種種塵境時,定力即會減退,密集禅修克期取證就是這種道理。

個人親身體驗以及看到那麼多人長期密集禅修,而能很順利地進步的禅修者也才一小部分而已,何況雜修和散修呢!其成功率將大大地降低。行者除了行、住、坐、臥都把心專注在禅修所緣上精進地努力外,長時而有恆地努力也格外重要,這對定力的保潤和證入聖道的助緣——禅定,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4、參學態度與建議:

到南傳佛國修學佛法,個人提出幾點與諸佛子共勉:

一、敞開心胸虛心學習:自我為是、傲慢加上封閉的心,是修行進步最大的障礙。我們無始以來的邪見與戒禁取,如果不用佛法來修正,則容易墮入邪途,無緣證入道果!一路走來,個人覺得自己不斷地進步的原動力,在於自己不斷地修改不正確的見解與肯捨棄包袱。行者宜當看清自己的弱點與別人的長處,既然立志去跟善知識學習,就應該暫時放下自己過去所學的見解與偏見,放下頑固與傲慢,敞開心胸、虛心學習,接受善知識的勸導,如果還自認自己有滿杯水,又何必出去參學呢?

二、為法而學:修學聖道應該了解佛法的輕重本末與終極目標,學習純樸而原始的佛法正是南傳佛教的一大特色,出國參學不要僅是走馬看花或是純為觀光而行。

三、少欲知足:南傳佛教國家在經濟上大都比較貧窮。佛弟子本當少欲知足,生活方面過得去就好了。不要太計較衣食等資生具,才容易居住下去。

四、不妄宣己所證:佛陀規定僧尼不得向未受具戒者說自己證得過人法,而禅定、道、果、涅槃等都是過人法。若有所證,只宜私下勸勉同參,不宜大肆宣揚,以免遭人忌妒、惡謗,壞少欲德。何況由於定境非常寂靜、輕安,而常被不識者誤以為自證道果,這點尤須留意!

五、遵守戒律:南傳佛國各宗派間的持戒尺度雖稍有不同,但當僧尼和居士們赴佛國參學時,宜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做好自己的責任。

六、熱心地學習:信為五根之首,清淨的信心是修學佛法的一大動力。行者應該提起信心,誠懇熱切地學習,由不斷地努力才能達到參學的最終目標。

七、不要半途而廢:行者宜應以持續的恆心和耐心修學佛法,切莫半途而廢。常見聞有些僧尼因飲食、資具環境等因素而住不下去,非常可惜!在修學佛法中,堅定的毅力是很重要的。參學時,在一座道場能夠居住一年以上是比較理想的。

八、做好准備:赴佛國參學前,應該先把個人的種種事務處理好,做好身心准備,以免參學時心裡牽掛,不但修不好,而且住不下去。

九、不要讓自己後悔:佛陀曾教導弟子們:“生命在呼吸之間。”我們應該常常自省:“如果自己在三天後將會死亡,自己現在要做什麼?在臨死時會不會後悔呢?半年後、三年後、十年後死亡呢?現在有佛法、有善知識、有學習的機會,這些都是很難得的,假如自己有證得道果的潛力而不去修習、培育與開發,當死亡降臨時,自己會不後悔、懊惱嗎?”依照佛陀的遺教,佛弟子們應該精勤努力地修行,直到證得阿羅漢為止。為了不使自己將來後悔,個人建議諸位:請給自己一個機會,利用三到五年的時間,放下一切,精勤努力地專心禅修。如此一來,當死亡降臨時,由於已經給自己開發潛力的機會了,應該死而無憾才對吧!

二、四種保護業處與觀察資具

1.四種保護業處

在《清淨道論》的〈說取業處品〉提到兩種業處:共通(一切處、普通)業處和應用(特殊)業處。共通業處是指每位禅修者每天必修的禅修課程;應用業處是指依禅修者性行差別而適用的各別禅修方法。共通業處在《清淨道論》中,指出為:慈心觀和死隨念,或者加修不淨想。在《清淨道論》的〈說地遍品〉和〈安般念〉一節等,提到行者在修習地遍、安那般那念前,先“憶念三寶功德,令心喜悅”。因此,在南傳佛教的比丘們,通常每天都必須修習四種保護業處,即佛隨念、慈心觀、不淨觀和死隨念。

所謂“保護業處”,顧名思義當然是保護行者克服身心障礙,而能安穩地修行。尤其對住在阿蘭若的比丘們,更應該修習保護業處,以免生起懈怠、恐懼和遭受非人等干擾。有些禅師建議行者每天在禅修前,對每一種保護業處先各修習約兩分鐘(共約八分鐘),接著才修習自己特定(應用)的業處,當然也可以增加一些時間。

(1)佛隨念:行者應先讀熟《清淨道論》中〈佛隨念〉一節佛世尊九種德號(漢譯本分段成十種)的意義。修習時憶念:“彼世尊亦即是阿羅漢、等正覺者、明行具足者、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如此不斷地憶念佛世尊的功德。也可以只取一種德號,如:“阿羅漢,阿羅漢”的憶念。修習佛隨念,有種種功德,尤其可以生起喜悅、輕安和堅固的信心,並能克服種種怖畏和恐懼。由於樂是定的近因(親近的助緣),而喜悅、輕安與樂都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先修習佛隨念有助於其他業處的開展。

(2)慈心觀:如果行者以慈心觀為專修業處,則他必須依照《清淨道論》所教導的次第,修習五百二十八個安止定。

如果只為修習保護業處,則可以先憶過去自己所曾證得第三禅的喜樂,或回想自己過去曾經獲得最喜悅、最快樂的情景而作意:“願我幸福快樂”;接著對同寺內的比丘僧伽散播慈心:“願這些善人幸福快樂”;其次對同境界內(附近)的天人修慈;其次對附近的首領人物修慈;接著對附近的人民修慈;最後對一切有情散播慈心:“願一切有情幸福快樂。”如果修行時間太短,也可以作意:“願我幸福快樂”;接著對一切有情散播慈心:“願一切有情幸福快樂”,並破除界限,擴散至十方,對十方一切有情修慈。

修慈能令人、非人生起柔和之心,使同住者和合共住;天人與非人不但不加惱害,而且如法守護;外護生起信心,如法供給資具;一切行處皆無妨難,不會生起恐懼、怖畏之心。此外,修慈還有安眠,安寤,不見惡夢,為人愛敬,為非人愛敬,諸天守護,不為火燒或中毒或刀傷,心得迅速等持,顏色光彩,臨終不昏迷,不通達上位而得梵天界等十一種功德。

(3)不淨觀:不淨觀有幾種修習方法,在此提出兩種:一、觀想三十二身分的不淨:思惟:“我這身體從腳掌以上,頭發的頂端以下,以及皮膚為周圍,充滿種種的不淨,即:這身有發、毛、爪、齒、皮、肉、腱、骨、骨髓、腎髒、心髒、肝髒、肋膜、脾髒、肺髒、腸、腸間膜、胃中物、糞、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淚、膏、唾、涕、關節滑液、尿。”這樣地觀察這身體的三十二部分為不淨與厭惡性。

二、觀察死屍的十種不淨相。其內容有:膨脹相、青瘀相、膿爛相、斷壞相、食殘相、散亂相、斬斫離散相、血塗相、蟲聚相、骸骨相。行者可作意思惟:“厭惡的膨脹相,厭惡的膨脹相。”等方法,依照各人貪行差別,而選擇並修一種死屍的不淨相。

修習不淨觀可以暫時降伏貪欲,不致被貪欲占奪其心而破壞定力,使他能安穩、順利地修行。

(4)念死:行者可以作意思惟:“我必然會死,我必然會死。”行者思惟生命的無常,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將因壽盡、業盡、生病、車禍等緣,都可能奪去這條脆弱的生命,死亡必將來臨。如此修習會生起悚懼感,這種悚懼心能夠警策行者不敢太放逸,而能精進地修行。

這四種保護業處詳細的修習方法和功德,諸位可以閱讀《清淨道論》和帕奧禅師講述的《如實知見》。

2.觀察(所受用的)資具

在《清淨道論》的<說戒品>提到四種遍淨戒: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和資具依止戒。因為人們最基本的生存和種種活動,是依賴於衣服、飲食、住處和醫藥等必需品,所以稱為資具。如理地觀察、抉擇、省思所受用的“資具”,即是資具依止戒。

(1)為何觀察資具?

一、 行者能經由省察而看到資具的過失與功德。

二、由於看見資具的過失,行者能捨離資具的貪求,而以正當的方法獲得資具。當行者捨離邪求而以正當的方法獲得資具時,同時也成就了活命遍淨戒。

三、由於觀察所受用的資具而采取適當的受用,他將捨棄沉溺於欲樂和苦行等不如理行道,而行於中道。

四、由於觀察每一種所使用的資具,他清楚地知道使用資具的目的,能以利益自他而行道,並能因其正念、正知而增強觀察力、明覺心和省察慧。

(2)如何觀察受用資具?

一、衣服:“(我)如理省察所受用(穿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御寒冷、炎熱、為了防御虻、蚊、風吹、日曬、(蛇、蝼、蜈蚣等)爬蟲類的接觸,只是為了遮蔽羞處(隱私處)。”

二、飲食:“(我)如理省察所受(食)用的團(飲)食,不是為了嬉戲,不是為了驕逸,不是為了裝飾,不是為了莊嚴,只是為了這個身體繼續維持,為了停止傷害,為了支持梵行,如此:我將因此滅除舊受(饑餓之苦),不產生新受(吃太飽、消化不良之苦),我將維持生命,沒有(饑餓引生的)過失,而且安樂地生活。”

三、住處:“(我)如理省察所受(居住)的住處,只是為了防御寒冷、炎熱,為了防御虻、蚊、風吹、日曬、(蛇、蠍、蜈蚣等)爬蟲類的接觸,只是為了避免氣候(引起)的危險,而好獨處(禅思)之樂。”

四、醫藥:“(我)如理省察所受(服)用(治療)生病所必需的藥品,只是為了防御(治療)生病的苦受,為了徹底沒有身苦(身體健康)而已。”

觀察資具有兩種情況:在獲得資具時的觀察和在使用資具時的觀察。如果行者在使用時未加以觀察,則他必須在睡前或黎明前作總觀察,如此則成為三種情況。其觀察文句稍有不同:

一、獲得資具時的觀察:“我如理省察所獲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御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二、使用資具時的觀察:“我如理省察所穿著的衣服,只是為了防御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三、每天最後的總觀察:“我如理省察今天所穿著而未經省察的衣服,只是為了防御寒冷、炎熱,……”等的方法觀察。

以上三種觀察各還有兩種觀察法:

(A)依界差別觀察:“所獲得的衣服,只是地、水、火、風四大種等的組合而已”,以類似的方法觀察其他資具。

(B)依厭離想觀察:“所獲得的衣服當接觸到污穢的身體後,也會變得惡臭、污穢不淨”,其他資具也是以類似的方法觀察;對於食物的省察則與食厭想一樣。

(3)四種受用(有四種人使用資具) :

一、盜賊受用:破戒人使用資具就好像盜賊的行為一樣,所以稱為盜賊受用。

二、負債(借)受用:持戒的人使用資具,如果沒有作適當的省察,就好像欠債一樣,所以稱為負債受用。如果持戒者如法地觀察所受用的資具,則能對治負債受用而轉成繼承受用。

三、繼承受用:持戒者觀察資具而受用和(從須陀洹道至阿羅漢道)七有學的資具受用為繼承受用。雖然比丘們所受用的資具是由信眾所布施,但因為這些資具是由世尊所允許的,所以仍然屬於世尊的所有物。七有學為真佛子,所以他們的受用(資具)為繼承受用;持戒者如理觀察資具而受用,表示他們正邁向有學之路,所以他們也屬於繼承受用。

四、主受用:阿羅漢已經超越渴愛的奴隸,能自主地控制心念而受用資具,所以他們的資具受用為主受用。

為了不犯負債(借)受用,行者宜應每天慎重地觀察自己所受用的資具。對於在家居士,每當到寺院幫忙或修行時,如果自己所使用的飲食和房捨(住處)等是由信眾所布施的,則最好也能如法地觀察。觀察資具時不要僅讀誦文句而流於形式,宜應確實地觀察、反省、思惟所受用的資具,並懷著感恩心,感謝前人、執事者和信眾等的努力與護持,我們才能如法地修行。

三、教典之研習

1、為什麼要研讀教典?

一、由聽聞而趣入正法:聞、思、修慧中,聞為初門,由聽聞正法而趣入正法、理解佛法。我們可以從善知識處聽聞佛法,也可以自己閱讀佛典,而研讀佛典是最方便趣入佛法、理解佛法的途徑。

二、培養佛法正確知見:八正道中正見為首,正見就好像一個人的雙眼。由聽聞佛法、研讀佛典可以理解佛法義趣,培養佛法知見,確立正見,修正無始以來的邪見和不正確觀念。

六、導引正確的人生觀:由研讀教典、聽聞正法而理解佛法,進而將佛法融入生活之中,無論為人處事與人生態度都能以佛法為依歸,提升生活品質。

七、了解佛法本末:在末法之際且又佛法邊地修學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由於教內雜亂與教法失真,使得佛弟子很難掌握佛法核心與根本。所以必須以開闊的心胸、拋棄成見,研讀適當的教典、聽聞正法,才能了解佛法核心,以根本佛法為依歸,捨棄枝末、外道化與變質的佛教。

八、令正法久住:佛法從佛世展轉相傳至今,世尊正法的存續有待佛弟子們的研究、修行(實踐)與弘揚,如此正法才能久住、利益來者。

2.由佛教歷史發展看教法核心

根據近代佛教學者們的研究,共同推定佛教發展有幾個階段:一、根本佛教期:指自世尊成佛到佛般涅槃,這段期間的佛教。二、原始佛教期:指自世尊般涅槃到佛滅後一百多年部派開始分裂,這段期間的佛教。三、部派佛教期:指約從佛滅後一百多年部派開始分裂到西元前一世紀左右的佛教。四、大乘佛教期:指約從西元前一世紀到西元六世紀以後,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發展期。五、秘密大乘佛教期:指自西元五世紀到西元十二世紀以後,秘密大乘佛教的興起與發展期。

由於在佛世時,教法並沒有用文字記錄,僅由阿難等長老們展轉傳誦,所以根本佛教和原始佛教時期的教典沒有能完全地保留下來。現今我們所能追溯和研讀的文獻,大都只是部派佛教時期和後期所結集的教典。以歷史的觀點而言,教法的根本核心在於四部《阿含經》與《律藏》,這是一般所共許的。

3.建議研讀之佛典

掌握佛法核心,理解佛法的根本義趣,非常重要!在浩瀚的佛典中,很多佛弟子總是不知道從何著手研讀,所以個人在此提出一些建議。對於出家眾而言,如果有充裕的時間,能夠閱讀整部《南傳大藏經》當然是最理想的,但並非每個人都有那樣的毅力與興趣,所以只列出幾種佛典,介紹給諸位研讀:

一、《佛陀的啟示》:本書作者為錫蘭的羅睺羅化普樂法師,他的佛法基礎扎實且深厚。此書是作者在法國巴黎研究大乘佛教時,為西方人介紹基礎佛法所寫的入門概要書。本書分為八章,其中以四章的篇幅詳細地介紹四聖谛,此外也討論到無我和緣起等論題。四聖谛是佛法的核心;緣起與無我則為佛法中不共外道的特色。雖然本書經過翻譯難免有些失真,但還是非常值得研讀。

二、《佛法概論》:本書作者為印順法師,他以《阿含經》為(根本)核心,提倡人間佛教,是漢語系佛教難得的法音。本書乃作者以他所編寫的《阿含講要》為底稿,再改編成二十章。本書從序文到最後一章,章章精彩,扎實且重要。

三、《清淨道論》:本論作者為西元五世紀的覺音尊者—復興巴利語系佛典的最大貢獻者。本論乃作者依據三藏和注疏,綜述南傳上座部佛教義理與思想,是一部對教理、修行方法與次第最詳細、最完整、最著名的論書。本論以戒、定、慧三學為主軸,次第敘述七種清淨和十六階觀智,詳細描繪一條直達涅槃的解脫道。其中,在修定方面提出四十種禅修方法(業處),而且對每一種禅法無論在理論、修習方法與次第方面都敘述得很詳細。本論是南傳佛教修行體系非常注重的依據教典。

四、四部《阿含經》或四部《尼柯耶》:《阿含經》代表教法的核心。然而,現存《阿含經》的各種漢譯本是部派佛教留下來的產物。例如:《雜阿含經》和《中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所傳誦;《長阿含經》屬於分別說系的法藏部所傳誦;《增一阿含經》屬於大眾部的支系所傳誦。

由於《阿含經》的傳譯較早,所以它們的譯文較為簡潔、艱澀,也許諸位可以和《南傳大藏經》本及英譯本相互對閱,如此可能比較容易掌握其義理。由於時代與部派傳誦的失真,在對照時諸位也可以發現它們的同異。

四、建立僧團

(1)我們修學佛法不宜分黨分派、互相斗爭,應該以佛法為依歸。

(2)理想的僧團應該是民主的,尊上座、敬大眾,以正法律為准則,沒有獨裁,專制,特權和個人主義,應該發揚六和敬的精神。

(3)有些僧尼特別好樂(喜愛)研究教理、禅修、教化信眾、營修執事和修福等,我們應該尊重他們的個人意願,提供修行環境並善加護持。

(4)有些比丘們如法奉行不持金錢,有些則好樂修習頭陀行等,我們應該予與鼓勵、尊重與護持,注重僧團和合、安樂與團結。

(5)如果有人欲提供現成道場或建地,那是最好的。我們不宜太張揚而到處募化、集資或花費太多信施,不宜耗費太多社會資源。

(6)我們修學佛法不宜追求名利,應該自我充實,為自他利樂和正法久住的目的而努力。看到別人有自私心,我們應該警惕,學習並
發揚佛陀無私無我的精神。 (完)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修學的旅途
下一篇:共修學佛團體中如何對待別人的過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