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真禅法師:佛法與人生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法與人生

真禅大師


佛法與人生,它的內容非常之豐富,可以從多方面去理解。

可以從佛法對人生問題的看法上去理解。例如:佛法對我們現實世界人類的生、老、病、死怎麼看?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應該怎麼看?對世界人類所發生的事情,如善與惡、親與仇、戰爭與和平等等,應該怎麼看?甚至對於我們人類本身是怎樣形成的,佛法也有一定的看法。

也可以從佛法與世間人生的關系上去理解。例如:佛法究竟與我們人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具體地說,它對我們世界的進步,社會的發展,人類對幸福的追求等等,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關於佛法與人生的關系,近代一些高僧大德對此都有所論述。如中國佛教協會第一任會長圓瑛大師,早在1943年就於上海靜安古寺的星期佛學講座,作了“佛教與作人”的講演,認為嚴持五戒是佛教的做人之法,廣修六度是佛教大乘所說做人的道理。太虛大師也於1943年作過一次“佛教與人生”的講演,認為“佛法實在是人類的救星,最低限度,佛法值得我們在日常生活上借鏡”。

什麼叫佛法?佛法就是釋迦牟尼成道後所說的一切教法,它包括了各種教義,以及這些教義所表達出來的佛教真理。

什麼叫人生?人生就是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對於生活應該持有的一種態度。換句話說,就是人生在世,究竟應該怎樣生活?也就是說,一個人究竟應該如何立身處世?應該如何對待周圍的環境?應該如何掌握自己的命運?

佛法與人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禅宗實際創始人慧能在《壇經》中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覓兔角。”這說明佛法是離不開人世間的。這是因為,佛陀出生在人間,說法度生在人間,佛法是源出人間並要利益人間的。佛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廣度眾生,利益人群。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佛法主要是解決人生問題的,並不是在人生問題之外再去解決什麼問題。當然,人生問題也並非僅僅是一個生死問題而已,它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容。這裡簡要地提出幾點:

首先,佛法要求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國家,正確地對待人民群眾,因而提出了“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基本教義。所謂“莊嚴國土”,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把建設好自己的國家作為自己的神聖職責,在今天來講,就是要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國家;所謂“利樂有情”,就是要求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給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利益和快樂,也就是要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

其次,佛法要求我們正確地對待自己,正確地對待人民群眾,因而提出了“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的教義。

所謂“五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所謂“十善”,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欲、不嗔恚、不邪見。這“五戒”、“十善”,就是要我們不做任何壞事、惡事,我們佛教叫作“諸惡莫作”。能夠做到這樣,就是淨化了自己。

所謂“四攝”,即布施攝(若眾生樂財則施財,樂佛法則施佛法)、愛語攝(隨眾生的根性善言慰喻)、利行攝(做利益眾生的種種事)、同事攝(親近眾生,共其苦樂,隨機教化)。這是為了攝受眾生,使之生起親愛之心而歸依佛道應做的四件事。

所謂“六度”,即布施度(對治悭貪,消除貧窮)、持戒度(對治惡業,使身心清涼)、忍辱度(以治嗔恚、使心安住)、精進度(對治懈怠,生長善法)、禅定度(對治亂意,使心安定)、智慧度(對治愚癡,開真實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谛)。這是大乘佛教六種成就佛道即從生死之此岸到達涅槃之彼岸的方法或途徑。

這“四攝”、“六度”,就是要我們廣作利益人群的一切善事、好事,我們佛教叫作“眾善奉行”。能夠做到這樣,就是利益了人群。

第三,佛法要求我們以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人間樂土,因而提出了“農禅並重”的教義。

“農禅並重”,是中國佛教的優良傳統之一。“農”系指有益於社會的生產和服務性勞動,“禅”系指宗教學修。兩者必須並重,不可偏廢,我們佛教徒,在進行宗教學修的同時,要發揚古德提倡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積極參加生產勞動和其他為社會服務的勞動。作為佛教徒個人,要依靠自己的勞動和工作,做到自食其力。作為寺廟,則要依靠生產、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做到以寺養寺。

同樣,在進行生產勞動的同時,作為佛教徒,還必須堅持早晚課誦、過堂用齋、修禅學禅、講經說法、半月誦戒、冬季打七以及在佛教傳統節日舉行法會等。通過種種修持,來淨化自己的身心。

這種“農禅並重”的教義,主要是對我們佛教徒講的,但其基本精神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適用的。如“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原則,依靠自己的勞動和工作,做到自食其力等等,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做到的。

第四,佛法要求我們發揚大乘佛教慈悲眾生的精神,因而提出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教義。

所謂“四無量心”,就是“慈無量心”,即考慮如何為眾生做好事,給眾生以歡樂。“悲無量心”,即考慮如何撥除一切眾生的苦難。“喜無量心”,即見到眾生離苦得樂,感到喜樂。“捨無量心”,即對眾生無憎無愛,一視同仁,平等對待。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本是佛教徒為普度眾生而應該具有的四種精神,但對一般人來說,這種精神也完全適用的。如果我們的社會,人人具有了慈、悲、喜、捨的精神,都能為別人做好事,給別人以歡樂,千方百計解除他人的痛苦,見到他人離苦得樂就歡欣鼓舞,對待一切人都不分親疏,那這樣的社會,該是多好啊!

第五,佛法要求我們廣作資生福利事業,因而提出了“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的教義。所謂“四重恩”,即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和三寶恩。所謂“三途苦”,即火途苦(地獄道苦)、刀途苦(餓鬼道苦)、血途苦(畜生道苦)。這裡所講的“報眾生恩”、“濟三途苦”,都是資生福利事業。《法華經》說:“資生業等,皆順正法。”《大智度論》也說:“一切資生事業悉是佛道。”這都是說,從一切衣食住等資助他人之生命者,就是佛所說的正法,也就是成佛之道。

資生福利事業,不僅直接利樂眾生,而且有助於道德的提高和完善。我們佛教徒救濟傷殘、衰老、孤兒、寡母等不幸者的義舉,不僅是佛教慈悲情懷的流露,也體現出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和捨己為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展現了人生的美好與尊嚴。所以,資生福利事業,是內益於己、外益於人、生益於時、死益於後的偉大事業,它既體現了佛法的根本精神,也適應了新時代的道德要求。因為,通過這一利生實踐,有助於形成有難共當、有苦共擔的社會風尚,有助於創造和樂共處、相親相愛的社會氛圍,可以引導人們向善、向上,從而使整個社會變得更文明、更美好。

關心和支持資生福利事業,是我們每一個佛教徒的神聖職責。有的人只看到出家人脫離世俗的家庭,一般不問世事,不參加國家和社會的工作,就認為出家人與世無爭,對國家和社會沒有什麼貢獻。實際上這種看法是片面的。前面談到的資生福利事業,關心殘疾兒童、救濟貧病、災民等,這對社會、人生能說沒有積極作用嗎?佛法宣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等等,難道對完善社會道德、建設精神文明沒有一點兒積極作用嗎?出家人也不是對國家、社會漠不關心的,出家人是以:“出世的精神,作入世的事業。

當然,我們也看到,佛法對社會、人生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我們現在所做的還遠遠跟不上形勢對我們的要求,要使佛法更好地適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關鍵在於我們佛教自身。因此,出家人今後應當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即加強信仰建設、道風建設、教制建設、人才建設、組織建設。要求每個出家人都具足正信、勤修三學、遵守戒規、嚴肅道風。這樣,佛法對人生、對社會將會起到更大的、更好的、更積極的作用。

摘自《佛教知識》  

上一篇:王靜蓉:分別心
下一篇:最高的價值:智慧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