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如何報佛恩、師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文摘恭錄—無量壽經  (第五十九集)  1992/6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12-59)

【當孝於佛。常念師恩。】

  佛不在了,怎麼個孝法呢?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提醒諸位同修的,我們的心同佛、願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德同佛,這就叫『孝於佛』。如果跟佛不一樣,那就不叫孝了。所以這個「孝」之一字在中國文字學裡面屬於會意,「六書」裡頭屬於會意。這一個符號,你體會這個符號的意思,這個符號上面是個「老」,下面是個「子」,我們今天講是兩代,兩代合而為一叫孝,所以取它這個意思就是合而為一。我們能跟佛合而為一,這叫盡孝;不能合而為一,這就是不孝。這個字的意思是無盡的深廣。老一輩的,他還有老一輩,過去無始;下一輩的還有下一輩,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是一體。不但父子是一體,祖孫是一體,盡虛空遍法界情與無情統統是一體,這個孝就圓滿了。圓滿的孝道就成佛了,那就叫佛。所以佛法裡面講孝比儒家講得更圓滿、更透徹。《華嚴經》上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那是孝道圓滿之相。這個地方「當孝於佛」是這個意思。

  換句話說,在本經經題裡面就是平等心、覺心,這是孝。你有分別就不平等了,有分別、有執著就不平等了。離開一切分別、執著,盡虛空遍法界是一體,這個境界也叫做「法身」,所謂清淨法身,清淨心就見到法身了,這個孝心是從這個地方生出來的。換句話說,孝心在事相上表現的是平等心,是智慧大慈悲心,大智慧、大慈悲心就是孝心的起用,孝心的作用。一切諸佛如來他們做到了,所以佛教我們如何成佛,這一點要知道。

  第二,『常念師恩』。這個老師不是當前教我的老師,我這個老師還有老師,那個老師還有老師,師師相承。在我們這個世間第一個老師,我們稱他作「本師」。第一個老師釋迦牟尼佛,代代相傳,傳到我們這個老師,所以這個「師恩」不是報一個師恩,要報代代相傳的師恩。那麼諸位要知道,我們這一代,再推上一代,也許還會有一點印象,再往上去,一點印象都沒有了。對於歷代祖師這個恩德我們念念不忘,眼前老師的恩德怎麼會忘掉?那麼我們要問了,怎樣才是真正「常念師恩」?要把老師的教誡,如說奉行,還要把它發揚光大,這才能報師恩。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這個經,這是開端,這是第一個本師。

  佛的本願是教我們「為諸有情長夜利益,莫令眾生淪墮五趣,備受危苦」。我們要把本師的願望做到了,叫真念師恩。「這些我們做不到」,不是做不到,你沒去做。「我去做也做不到」,佛法裡面盡心盡力就叫圓滿功德,你就做得很圓滿,你心力都達到了。縱然去做,不是盡心盡力的去做,這個功德就不圓滿;做得再多,做得再大,也不是圓滿功德。由此可知,修積圓滿功德是每個人都平等的,隨著個人智慧德能、福報因緣之不同,所以各個圓滿功德,就看我們是不是真的盡心盡力去做了。

  【當令是法久住不滅。】

  這兩句話就很明顯教給我們要弘揚這部經典,不能讓這一部經、這個法門在我們手上斷絕了,這個不可以的。所以要知道弘經是報佛恩,弘經是報歷代祖師之恩。今天弘揚的方法比從前進步,比從前多。從前的弘揚只靠兩種方法,一個是書寫,一個是口頭的傳述,所以相當困難,不容易普遍。現在我們利用科學的工具,進步的印刷術,大量的印送,如果有力量利用廣播電視,就能夠快速的遍布到全世界。這是剛才講了,福德、因緣之不同,我們今天沒有那麼大的福報,廣播電視要財力,我們沒有那麼多錢、沒有那麼多機會。雖沒有,我們有這個念頭,有這個意願,就已經盡心了,力達不到,力達不到是福德、因緣不具足,不是沒有心,不是不想做,所以這也叫圓滿功德。

  【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

  這幾句經文我們看了之後會毛骨悚然,真正不可思議,為什麼?這個經是五種原譯本的會集本,自古至今會集本經的有四個人,前面三個人都有『增減經法』,好像佛這一句話就是對這些人說的。所以對這個經典的修學要『堅持』,決定不能動搖。

  『無得毀失』,「毀」是毀壞,「失」是喪失。這個裡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我們依照這個經典修學,把佛的意思錯解了,我們錯修了,這是毀失。另外一個意思,是我們流通這個經典,依照自己的意思,依照世智辯聰,流通得不如法,會叫別人對這個經產生誤會,以至於不能往生,這也是毀失。或者是使這個人修學墮落在邊地疑城,讓他受五百年的冤枉,這也不是個好事情,也是過失,這些是毀失。

  「無得為妄,增減經法」,這兩句話實實在在講,好像是專指這些會集人的。確實前面三種會集對於這個經文都有增減,取捨不當,並不是把五種原譯本的全部會集起來。全部會集,重復的部分都不要,這一部經裡頭所說的,那些經裡面沒有的,這是一定要取。取捨有個標准。所講的意思完全相同的,那就看哪一個本子文字優美,看起來的時候很順暢,那你就取這個,所以這個取捨的標准要精嚴。

  一直到夏老居士這個本子,我們看起來就歡喜了。你看看,它比王龍舒的本子,比魏源的本子,確實像梅光羲居士所講,精當確實,真的是會集了五種原譯本的大成。特別是在文字上,他這個結集的文字,深奧的、繁雜的全都捨掉了,取這個說理說事、說因說果精簡易於通曉的經文,他取這些,使我們今天讀起來的時候沒有一點困難,每一個人讀都能生歡喜心,這是會集得好,當然也是三寶加持,所以你接觸到這個經本能生歡喜心。像這些都是教給我們怎樣去報佛恩。
 

上一篇:淨空法師:哪一部經是究竟圓滿?
下一篇:淨空法師:為什麼一切諸佛如來要特別提倡念佛法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