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應該警惕的,佛在經上教給我們,「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這四句意義非常之深。善惡變化是講什麼?講因緣果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造作的因緣強烈,現世就會看到果報,我們所講的現世報,現世報在佛法裡講叫花報。先開花,開花之後還要結果,果在哪裡?果在三途,那就更可怕、更苦。唯獨善惡業沒有辦法避免!古來祖師說過,「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世間一樣東西,你死的時候,你一樣都帶不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能夠跟著你走的是善惡業,你一生的造作。這個造作包括起心動念,起心動念無不是業,起心動念是「意業」,口裡言語是「口業」,身體造作就是「身業」,這個東西沒辦法捨離的。
「追逐所生」,牽引著你到六道裡去投胎,去輪回。所以這一生縱然是修善,善事做得很多,我們還要問你,你的心、語、身,善不善?這個善的標准是要依五戒十善做標准。五戒十善如果是真正能夠做到,不要說完全做到,能夠打個七十分,你所做的這些善(善業)會在人天得善報,就是人天富貴,會得這個果報。假如你的五戒十善連五十分都不夠,那麼你所做的這些善是在惡道裡面受報,惡道裡享福。你看到外國有些寵物,那真有福,愛護照顧無微不至;有福,前生修的福報。五戒十善不滿五十分,還有的在鬼道裡受報,有福的鬼報,像城隍、土地,我們台灣的媽祖娘娘、什麼王爺、公子之類的,都是鬼。前世做人的時候修的大善,做了很多善事,在餓鬼道裡面享福,搞這個去了,這是我們要知道的。所以說,追逐所生,道路不同,你往哪一道,那就看五戒十善的標准,你到哪一道去,一定要曉得。
彌陀大願利生說 (第三集) 19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