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尊敬的師父上人,各位法師大德,慚愧弟子甘肅骊靬古城金山寺佛學班開弘匯報的題目是「信願念佛,求生淨土」
甲一、法門殊勝
經雲:諸佛如來,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為令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故而釋迦世尊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余會。普令群生返妄歸真,復本心源。
印祖《文鈔》雲:眾生根機有大小之分,迷悟有深淺之別。如來慈愍,以種種法藥,各隨機宜,令彼得益。所說之法,多如恆河沙。但其中至圓至頓、最玄最妙,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得效速,普被上中下根,統攝一切諸法,上聖與下凡共修,大機與小根同受者,莫如淨土法門之殊勝超絕也。又雲:「一切法門,雖則頓漸不同,權實各異。皆須修習功深,乃得斷惑證真,出離生死,超凡入聖。是謂全仗自力,別無倚托。倘惑稍未盡,則仍舊輪回矣」。「惟有淨土法門,不論富貴貧賤、老幼男女、智愚僧俗、士農工商一切人等,皆能修習。由阿彌陀佛大悲願力,攝取娑婆苦惱眾生,是故較余門得果為易也」。淨土方便之法,既可以免除斷惑之困,又不必費多劫長修,但辦肯心,當生成就。此乃人人可修,個個能成之大道。又其他法門,唯靠自力斷惑證真,方可出離生死,似螞蟻上於高山,既困難又費時。淨土他力法門,仰仗彌陀慈父大悲願力,不必斷惑,帶業往生。如風帆揚於順水,穩當且迅速。
《文鈔》又雲:「淨土法門乃十方三世諸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成始成終之法門。故華嚴入法界品,善財蒙普賢加被開示,已證等覺,普賢乃令發十大願王,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復以此普勸華藏海眾。而《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下生,乃五逆十惡將墮阿鼻地獄之人,蒙善知識教以念佛,或念十聲,或但數聲,即便命終,亦得蒙佛接引往生西方」。觀此,則上至等覺菩薩,不能出此法外,下至逆惡罪人,亦能入此法中。「皆承彌陀接引之力,皆為淨土所攝之機。可見法門廣大,了無棄物,佛願宏深,等視眾生」。實上聖下凡,上求下化,速成佛道之一條捷徑。諸佛諸祖,善度眾生之一只慈航。「於此不生信心或信不真切,便是業障深重,不合了生脫死,超凡入聖。永世永劫在此世界,常輪六道,無有出期。縱得人天,為時甚少,如客邸寄居。一墮三途,則其時甚長,如安住家鄉。每一思及,衣毛皆豎,不惜苦口,懇告同人」。印祖常有聯曰:「捨西方捷徑,九界眾生,上何以圓成佛道。離淨土法門,十方諸佛,下不能普利群萌。」
古德雲: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中國難生,明師難遇,生死難了。我等今幸得人身、聞佛法、生中國、遇明師,不幸者,自愧業障深重福薄慧淺,無力斷惑,速出輪回,了生脫死。然而又幸得聞,我佛如來徹底悲心,暢顯本懷,道出心聲,所說之究竟圓滿方便,令博地凡夫帶業往生之淨土法門,又遇到夏老會集的《無量壽經》,大慈念老的《大經解》,師父上人講的《大經科注》,和海賢老和尚之殊勝表法,實在是莫大之幸。若非宿植善根,怎能聞此不思議法,遇此殊勝因緣。當頓生真信,發願求生淨土。
甲二、信願持名
《大經科注》雲:「當今末法,眾生福慧淺薄,垢障深重。唯賴此方便法門。但憑信願持名,便能功超累劫,往生極樂,徑登不退。若無如是微妙法門,凡夫何能度此生死業海,而登彼岸?故大悲慈父,兩土導師,憫念我等,開此淨土法門,妙顯苦樂二土,激揚沉迷眾生。此大火聚,彼清涼池,寶蓮在前,刀山在後。於是自然生起勝願,厭離娑婆,求生極樂,既生信願,更持名號,便得度脫」。
乙一、真信切願
印祖《文鈔》雲:「念佛法門,唯以信願行三法為其宗要,三法具足,決定往生。若無真信切願,縱有真行,亦不能生。蕅益所謂: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乃三世不易之常談,三根普被之妙道也。」
何謂真信?蕅益大師雲:深信吾人本有心性,清淨廣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終日隨緣,終日不變。無量虛空微塵世界,皆吾心性所現之物,但以無量劫來,迷惑顛倒,遂致枉受輪回諸苦,今苟一念回心,決定往生自心本具之極樂,更無疑慮,是名信自。深信釋迦如來必定不說诳語,彌陀世尊必定不發虛願,十方諸佛之廣長舌必定不至二言,是故隨順諸佛真實教誨,決志求生,更無疑慮,是名信他。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議,其散亂稱名,猶為成佛種子,何況一心不亂,安得不生淨土,是名信因。深信已生淨土之清淨海眾,皆從念佛三昧得生,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影必隨形,響必應聲,吾人念佛,決定功不唐捐,是名信果。深信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實實在在有極樂世界,清淨莊嚴,實實在在有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決定不是寓言權說,是名信事。深信十萬億佛土,並不在吾人心外,以心無外故,又深信心作心是,西方一切依正主伴,皆吾心之所現,如是我心遍,佛心亦遍,一一眾生心亦遍,重重交攝,圓融無礙,是名信理。
印祖雲:「所言信者,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娑婆之苦,無量無邊。總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謂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此八種苦,貴極一時,賤至乞丐,各皆有之」。專修淨業,求生極樂。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則蓮花化生,無有眾苦,壽等虛空,身無災變。老病死等,名尚不聞,況有其實?追隨聖眾,親侍彌陀,水鳥樹林,皆演法音,「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樓閣堂捨,皆是七寶所成,不假人力,唯是化作。身有大神通,心有大智慧。「故經雲: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娑婆之苦,苦不可言;極樂之樂,樂莫能喻。深信佛言,了無疑惑,方名真信」。
何謂切願?即厭離娑婆,欣求極樂。蕅益大師雲:以深知娑婆五濁眾苦充滿,生死海深,三途劫長。五欲六塵,皆為造惡之誘餌;三苦八難,無非親遭之現報。是故知苦斷集,誓度眾生,誓斷煩惱。乃於娑婆深生厭離,更無貪戀。所謂但求一日之速脫,不欲須臾之暫留。是名厭離。由深信極樂清淨,諸善聚會,長生不死,受諸快樂。鳥鳴樹聲,水流花香,皆是彌陀化身說法。不退補處,多有勝進功果。是故慕滅修道,誓學法門,誓成佛道。遂於極樂,切願欣求,更無二志。所謂求生之心已定,雖萬牛而莫挽。是名欣求。印祖雲:「既知娑婆是苦,極樂是樂,應發切實誓願,願離娑婆苦,願得極樂樂。其願之切,當如墮廁坑之急求出離,又如系牢獄之切念家鄉」。又雲:「念佛一事,最要在了生死。既為了生死,則生死之苦,自生厭心。西方之樂,自生欣心。如此則信願二法,當念圓具。再加以志誠懇切,如子憶母而念,則佛力法力、自心信願功德力,三法圓彰。猶如杲日當空,縱有濃霜層冰,不久即化」。
乙二、一向專念,淨土正行
印祖雲:「念佛一法,乃背塵合覺,返本歸元之第一妙法」,「以吾人一念心性,猶如虛空,常恆不變。雖常不變,而復念念隨緣。不隨佛界之緣,便隨九界之緣;不隨三乘之緣,便隨六道之緣;不隨人天之緣,便隨三途之緣。由其緣之染淨不同,致其報之苦樂迥異,雖於本體了無改變,而其相用固已天淵懸殊矣。譬如虛空,日照則明,雲屯則暗,雖虛空之本體,不因雲日而為增減,而其顯現障蔽之相,固不可以同年而語也。如來以是義故,普令眾生緣念於佛,故曰: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又曰念佛一法,「乃如來果地所證之無上覺道。由其以果地覺為因地心,故得因該果海,果徹因源」,從果起修,直趨覺路,「即生作佛,轉凡成聖」,「超過一代時教一切法門之上」。
經雲:「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彌陀要解》雲:「然於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於一切念佛法門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莫若信願專持名號」。又經雲: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極樂國土。《大經科注》雲:「一心專至,稱念彌陀,則易使熟處變生,生處變熟」,「方有可能於臨終苦迫之際,提得起這一句佛號。感佛接引,而得往生也。是故善導大師示曰:大聖悲憐,直勸專稱名字者,正由稱名易故,相續即生。若能念念相續,畢命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無外雜緣,得正念故,與佛本願相應故,不違教故,順佛語故。若捨專念修雜念者,百中希得一二,千中希得三四」。
為何不念別佛而要專念阿彌陀佛?師父上人講到:釋迦本師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應當依從本師教導,順應釋迦本懷。又阿彌陀佛四字是梵語,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合起來就是無量覺。蓋一切諸佛皆是覺者,是故念阿彌陀佛即是念一切諸佛。又經雲:阿彌陀佛,又號無量壽佛,又號無量光佛。《彌陀要解》雲:「光則橫遍十方,壽則豎窮三際,橫豎交徹,即法界體。舉此體作彌陀名號,是故彌陀名號,即眾生本覺理性,持名即始覺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古德所謂:「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即念佛是也。
海賢老和尚自從二十歲出家,師父教授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其一直念去,九十二年沒拐彎。老人家常說:「阿彌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又說「世上無難事,只怕心不專」。老人家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自在往生,圓滿功行,給我們做了最好的證轉。
丙、結語
大慈念老雲:「倘不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一向專念。而欲往生,無有是處。敬祈當世行人,慎莫初聞淨宗易行,便生輕慢,信心虛浮,志願弛緩,口談淨業,心戀塵緣。如是求生,當待驢年。」古人雲:「死生亦大矣,可不悲哉!竊謂徒悲,究有何益?須知生死大事也,信願念佛大法也。既知死之可悲,當於未死之前修此大法。則死不但無可悲,且大可幸也。何以故?以淨業成熟,仗佛慈力,直下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得以超凡入聖,了生脫死。永離眾苦,但受諸樂。漸次修習,直至成佛而後已」。
慚愧弟子初學,無德無能,幸蒙齊老師慈悲接引,不棄冥頑。能和眾師兄們一起學習《大經科注》,恭聆師父上人諄諄教誨。此恩此德,弟子唯有老實、聽話、真干,信願念佛,求生淨土,方能報答師父上人諄諄教誨和齊老師慈悲護持之恩於萬一。
以上是慚愧弟子粗淺的學習報告,定有許多錯誤之處,敬請師父上人和諸位法師、大德批評指正,不勝感恩,阿彌陀佛。慚愧弟子開弘頂禮叩呈。
老法師:開弘法師的報告,是一篇最好的念佛開示,引用祖師大德的教誨,把淨土信願行三資糧,講明白、講清楚、講透徹了。這個很難得,所以這篇東西也可以大量流通。
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一五四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