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第六,念一下!來!當我們修行並在修道之路上有所精進時,我們必須記住,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利益他人,保持謙卑。謹記你的所有努力與廣大無邊的菩薩行相較,都顯得輕而易舉,正如父母深愛子女一般。
好!所以既然要修行在大乘佛教,我們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為了利益別人、為了利益眾生,所以我們沒什麼好驕傲的,保持謙卑。所以各位要給自己磨練的機會,到精神病院去住住、到孤兒院、到那身體殘缺、發臭的地方,幫他們抹一抹洗洗澡,因為我們活著就是為了這個。你不能嫌髒、嫌臭,因為他的痛苦就是我的責任!為什麼?你愛你兒子,他大便、小便,你會幫他擦得很干淨,那個時候你都不會嫌棄他,這才知道說因為你愛他。所以,我們發願要做菩薩,你要學菩薩,所有眾生,都是你關懷的。不過,我告訴各位,雖然沒辦法做得很圓滿,至少你救一只流浪狗、救兩只,你要做一些。你不能說,對……我出錢就好,出錢有出錢的一些福報,沒錯!但是你親力親為那又不一樣,你盡量去做,所以這樣以後你才會了解佛菩薩的心態。
第七,來!我們絕不能認為自己已經為別人做了很多,或已經足夠。即使我們最後讓所有眾生證悟成佛,我們也只能這麼想:我們的願望已圓滿成就,絕不能有一絲想要獲得回報,利益自身的念頭。所以,只要還有一個眾生,還在受苦,我們的努力絕不停止。所以,不希望別人回報你什麼,因為這是你的願,當願眾生!離苦得樂!同成佛道!大家都在發願,所以我們必須盡力再盡力,從這裡面就可以消除自我,又可以累積廣大的資糧。
第八,來!超越我執,全心全意為他人奉獻,即是菩薩行的精髓。行菩薩行取決於心,而非顯露於外的行動。這一句話就包括佛陀所有的教法了,超越自我就是智慧了。全心全意地為他人奉獻就是慈悲,所以悲智合一、悲智雙運,就是菩薩行的精髓。要努力去做,但卻不執著,空性跟緣起,智慧與慈悲。所以行菩薩行取決於心,我們的心要保持這樣的狀態,應無所住而生起大悲心,外在的行動是為了培養我們這一顆心,而不是在比外在多跟少。
第九,來!真正的慷慨是沒有執著,真正的戒律是沒有貪欲,真正的忍辱是沒有嗔恨。所以布施的目的是要消除我們的悭貪、執著。這個錢本來就不是我的,錢是眾生的、錢是媽媽給我的,媽媽現在在生病,我可以傾家蕩產,只要媽媽不要痛苦,我們沒有一點說我給媽媽的意思。所以布施可以消除金錢、欲望的執著,你才達到真正的布施、真正的戒律,就是我們沒有對眾生有欲望或傷害的心態。真正的忍辱,忍辱度嗔恨!所以你要達到真正的忍辱,透過忍辱你才可以把嗔恨、生氣斷除掉。各位,這個記住,如果你這個人愛生氣你就會相貌丑陋、聲音不好聽、福報不好、人緣不好、法緣不好,怎麼行菩薩道?死後還墮落地獄!修忍辱的人,各位要背,來!相貌莊嚴,辯才無礙,福報增上,人緣廣闊,死後生梵天,生清淨的上帝。所以各位要作個決定,學佛就是作決定:我從今天開始,別人怎麼傷害我我都不恨他、不氣他,你要作決定,你不能等他變了,你也來變。今天有一個女生說:師父,我要結婚了,你要跟我交代什麼?我說:可以!從今天開始,既然你要嫁給他不要後悔,不管對方發生什麼事情依然愛他、照顧他、接受他,你結婚你就有保障。你不會因為他有小三、有外遇,不因為他罵你、賺錢少一點,你就抱怨。
你要自己作決定,你要不作決定,你會痛苦。就像各位,當你生下一個兒子、女兒,你心裡已經決定了:兒子、女兒我要愛你一輩子!我要讓你健康!讀最好的書!我會買房子給你!也類似這樣。因為你不會捨棄他,行菩薩道你也要這樣發願,來對待所有的眾生,所以功德大就大在這。你對你兒子一個就一分功德,你對無量無邊的眾生發這個願,這個才叫波羅蜜,無量的資糧。所以我想,每個人可以從心裡面去做到這個,從心裡面去做然後行動上隨緣,對不對?你有一分力,出一分力!他有十分力,出十分力!沒關系!最主要是這個心態,不要跟人家比外在的。你的腳不方便,沒辦法拜,但是人家在拜,我合掌觀想,你有時候比拜的還認真。拜的人,如果內心沒有虔誠的心,他都沒有你一合掌的功德,因為你虔誠很重要!只是什麼樣的心態我們要抓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