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文昌帝君陰骘文 研習報告 第5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請坐。我們繼續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們到今天是第五天的學習,講了八個小時我們還在講《陰骘文》的第一句話,「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這句話確實是意思很深廣。安士先生在為這句話注解了這些事理之後,後面又附了問答五則,就是五個問答,為我們排疑解惑,主要是圍繞因果輪回這個理論來進行答辯。這些問答確實也很好,有必要在這裡跟大家學習一下,加深我們對於三世輪回、因果報應這種事實的信心。

  我們來看他第一個問題,安士先生原文我們就不念了,為了節省時間,我們就把他的意思來說明,他第一個問題主要就是問輪回的說法是世上一種本有的普遍規律,不過這種說法主要是出自於佛經,佛教講的最多,當然道教也有說明,像《文昌帝君陰骘文》它就說到,可是儒教你看孔子就好像沒有說過,所以有這個問題,到底輪回真的有嗎?安士先生就有一段回答,回答得很精彩,他說只要是真理就應該相信、遵從,怎麼能夠去分別佛經還是儒書?如果說一定是要孔子本人說的我們才能相信,孔子沒說過的我們就不相信,那孔子說的東西很有限,他所說的有記錄的,現在並不是很多。《論語》是孔子言行的記錄,裡頭大約是一萬二千七百字,可是孔子他本人說的加起來也只不過是八千五百零三個字而已,這安士先生這裡頭有統計。如果說儒書上沒有記載的我們就不能相信、不能說,那麼問題來了,儒家的六經,就是包括《易經》、《周禮》、《樂經》、《詩經》、《書經》、《春秋》,這是六經,還有《四書》裡面,孔子沒有一句話是說到自己的父母,難道今天我們就不能夠講自己的父母嗎?所以我們讀書不能夠讀死書,要領會聖人的意思,雖然沒有明說,可是只要有這個意思,我們就應該相信。孔子他在《論語》裡面沒有提及他自己的父母,但我們相信他肯定有父母,而且他教我們孝順父母,我們就能夠推斷孔子有他的父母,應該孝順父母,這是舉一個比喻來說明。

  輪回孔子也沒有說,可是孔子在《論語》裡面對子路說,子路問「敢問死」,問死到底是怎麼回事?孔子跟他講,說「未知生,焉知死?」你對於生的學問、對於做人、對於倫理道德你還沒有明白透,你怎麼能夠明白死的學問?這一世的學問還沒弄清楚,你怎麼能夠弄清楚三世的學問?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是這個道理,不是說死了以後什麼都沒有了。在《易經》裡面孔子注解,他說到「精氣為物,游魂為變」,精氣是父精母血,父母的受精卵做為我們生命的載體,為物,游魂這就是我們的神識、我們的靈魂,孔子用游魂,不用靈魂,這更確切。為什麼?因為我們的神識去投胎根本不靈,沒有智慧,有智慧的人就不會再來六道輪回了,它就是沒有智慧,所以不能稱為靈魂,應該稱為游魂,它是飄蕩的,遇到有緣的父母它就投胎。游魂為變,就變成人的樣子,或者是投到畜生道,變成畜生的樣子,投到鬼,就變成鬼的樣子,這不就是說明輪回的道理嗎?

  「中庸」,這是《四書》裡面講的,講到誠,它用物之終始,「誠者,物之終始」,它不講始終,講終始,先說終再講始,不正是強調了先有終、後有始這個循環的道理嗎?再有,《周易》裡面的六十四卦,它不以既濟為結束,既濟是最後,沒有了,它以未濟為最後一卦,未濟卦,未濟是沒有結束的,未來是無窮的。這都給我們講得很清楚,人生、宇宙就是這樣的循環不休,況且儒家聖人他是入世的聖人,入世的人或者是對出世的學問並不是非常了解,或者是即使了解,現在眾生的根機他不能接受,就不能這麼說。所以「中庸」裡面都說到,說到了最高的真理,即使是入世的聖人,也有不知道的地方。所以這樣看來,三世輪回這個事實我們就沒有什麼疑問了。

  現在科學家們已經用科學研究提供了很多的這些事實證明,就像美國著名的維吉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伊恩.史蒂芬森教授,他這一生就用三千多個案例證明輪回真有。我看過他的一些著作,他曾經到過印度做調查,他的案例當中就有一個這樣的案例,是印度的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很小就有記憶前生的能力,她說她自己是印度另外一個城市居住的,她的父母是誰誰誰,她有一個先生,還有一個兒子,兒子的名字叫邁利,這個女孩子本人叫絲娃拉特,她從四歲開始就能夠描述她前生。一開始她的父母覺得她只是小孩子說胡話,不以為然,有一次她父親帶著這個女孩到了她前生的城市去旅游,也是路過那個地方,結果這個女孩就說:「爸爸,這個地方我很熟悉,這就是我家,我帶你回家去喝個茶。」她爸爸說:「你這個孩子是不是神經病,我們家不住這。」結果這個女孩說得非常的認真,她父親覺得好像不是假的,於是就請了心理學家、心理醫生來給她治療,以為她是有問題。

  這些心理醫生他們了解了這個狀況,就聯系了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史蒂芬森教授,讓他來一起調查。結果這位教授跟他的一個工作組開始調查,按照這個女孩子的指引,很順利的找到了她所說的前生的家。到了那裡,對這個女孩進行測試,說哪一位是你以前家的親人?她都能夠看見這些人能說出名字。這個女孩這一生絕對沒有來過這個家,完全是不認識這個家族,看見她過去的先生,(先生當然年紀很大了,還在),就認出來,叫出他的名字。教授就想再嚴格的試驗,把她前生的兒子邁利叫過來,然後故意就騙她,說這是另外的一個某人,企圖要擾亂她的思惟,看看她會不會認出來。結果這個小女孩一看見自己的前生的兒子,馬上表現出做母親的那種對孩子的關懷,然後叫著他說:「你就是我的兒子,你的名字叫邁利。」一點都沒有受到思想干擾。而且這個女孩子竟然還說出她先生過去的一段隱私,原來她先生在過去曾經拿走了他太太錢箱裡的一千二百盧布,這個錢是女方的私房錢,拿走了以後就沒有還給她。後來這個太太去世了,這個事情誰都不知道,只有她先生自己本人清楚,連她兒子都不知道,可是這個女孩子竟然能夠說出來。後來她先生也承認了,很不好意思。所以可想,你這一生拿走了人家的錢,她還記著,別以為死了就了了,欠債總得還的,逃不過去的。

  這個案例很清楚的證明這個女孩確實是過去這個家裡的太太轉世。這個女孩還清楚的記得她前生死的那年是一九三九年,她這一生出生是一九四八年,當時這個案例調查,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那我們就會問,她那一生去世是一九三九年,這一生出生是一九四八年,中間還隔了九年的時間,這九年她上哪兒去了?後來這個女孩自己說,她回憶她那一生死了以後她又投胎,投到孟加拉國的一個小村莊,孟加拉國是在印度旁邊的一個鄰國,在那個小村莊裡也做一個小女孩,但是那個小女孩九歲就因病去世。所以正好這時間接上了,那邊一去世,這邊就投胎。那怎麼樣去檢驗?教授們發現,原來這個小女孩很喜歡唱一首孟加拉國的鄉歌,而且隨著唱歌她自己會翩翩起舞,這種歌舞沒有人教過她,連她父母都不知道怎麼唱、怎麼跳,而且語言都不通。這個歌詞是用孟加拉語唱的,她父母、整個家族裡的人都沒有人會孟加拉語。後來這些教授找了一位懂孟加拉語的人把這個歌詞記下來,這個歌詞是專門描寫大自然美好的風光,而且是農民在豐收時候那種喜悅的心情。這個歌詞也發表在史蒂芬森教授的論文裡面,我都看過。

  那麼這些教授們就帶著這個女孩,跟著女孩的描述去找,這個女孩就講她的村莊在哪裡,於是就順著那裡找,終於找到了。找到那個村莊以後發現,果然那個村莊裡的人很喜歡唱這種鄉歌、跳這種舞,唱的歌和跳的舞完全跟這個女孩唱的、跳的一樣,這證明了這個女孩確實是從那個地方轉世來的。所以史蒂芬森把這個案例發表出來,當時也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少的轟動,這之後史蒂芬森就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他是在美國心理學研究協會裡面現在來說也是一位很知名的學者,專門從事這種輪回、靈性生命的這種類型的研究。兩年前還在美國著名的一個心理學刊物上發表論文,總結他這一生在這方面從事的研究。所以這都是證明了,科學家們證明了輪回真有,不僅是儒、釋、道三家聖賢人說的,而且現在有科學根據,難道您還不相信嗎?

  第二個設問,他是問到,佛教傳入中國是開始於東漢。我們知道正式傳入的時候是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這個時候正式傳入中國,當然這之前已經陸陸續續從民間有傳到中國來。那麼他問到,輪回的說法在東漢之後才有,在東漢以前,像夏、商、周三代,好像沒有聽說過。所以又問了,輪回到底是不是事實?安士先生他的回答是這樣的,他說你提出這個問題,證明你沒有真正讀古人的書,其實古書裡面,就是正史,也記載著很多輪回的案例,更不要說民間的轶史了。安士先生在這裡舉了八個案例,一般佛法裡稱為公案,就是故事,這都是真人真事。這八個故事要講起來時間很長,我們抽取其中三個比較精彩的故事來跟大家分享。

  他講的第一個故事是在《史記》裡面的,《史記・正義》裡面有提到,齊襄公見到他本國的公子彭生成為了大豬這樣一段故事。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春秋時期,齊國的國君齊襄公,他的妹妹叫文姜,雖然他們是親兄妹,可是他們之間有私通,就是亂倫。後來他妹妹就嫁到了魯國,魯國的國君是魯桓公,魯桓公娶了文姜以後,可是文姜她的心不在魯君,還是想著她的兄長。有一次魯君就帶著他的太太到齊國去赴宴,等於是結好,因為齊國和魯國是接壤的,齊國大,魯國小,齊國邀請,魯國不敢不去,不去就怕失禮,得罪於齊國。所以魯桓公就帶著他的太太文姜等於是回娘家,結果文姜就好幾天都住到齊襄公的宮裡,而沒有回到招待魯桓公的公寓。魯桓公其實他也早有聽聞自己太太行為不軌,現在回到了齊國,就老是晚上不回來,當然心裡就非常火,所以就責罵了他的太太。

  結果文姜受到他先生的這種責罵,心裡就不平,回去就跟他的兄長齊襄公報告。齊襄公就暗暗動了殺機,第二天就請魯桓公來赴宴,招待得很殷勤,把魯桓公都灌醉了,完了之後送他回客棧。然後齊襄公就暗自吩咐了一位大力士公子彭生,在路上把魯桓公殺害。所以等到彭生他扶魯桓公上車,可是這麼一扶,因為他力氣很大,把魯桓公的肋骨全都拉斷了,所以這個車回到了客棧以後,發現魯桓公已經死在車中。結果魯國的這些大臣就非常的氣憤,紛紛譴責齊國,說你這齊國怎麼能夠謀害我們的國君。其實大家都知道是齊襄公干的,也知道他為什麼干的,當然這些事情也不好明說,因為說得太過火了,可能引起齊襄公惱羞成怒,狗急跳牆,興兵討伐,就不好了。所以就要求齊襄公要把凶手公子彭生殺掉,就這麼個要求。結果齊襄公一看沒辦法,為了對輿論有個交代,所以就只好下令把公子彭生殺掉。臨刑的時候公子彭生氣得咬牙切齒,罵齊襄公說,你這個人自己YIN蕩,反而把我拿去給你做這個事情讓我做了你的替罪羊,我死了以後我一定來向你索命。

  結果彭生被殺了以後,後來齊襄公有一天到貝丘山去游獵,貝丘山在山東博興縣南邊那個地方,在游獵的時候,忽然就見到一只很大的野豬,正向著齊襄公的車奔過來,齊襄公大驚失色。旁邊的人竟然對齊襄公說:「你看你看,那是公子彭生來了。」旁邊的人看到的是公子彭生,而齊襄公看到的是一只大野豬。這個時候齊襄公就知道這是妖孽來干犯,馬上拔出佩劍大吼,他說:「彭生,你怎麼敢來犯我?」於是就手拿著弓箭連向著野豬射了三箭,可是都射不中,最後看到這只野豬前蹄立起來,就像人似的站在那裡,放聲的哀號,那個嚎叫讓人毛骨悚然。結果齊襄公受驚了,被它這麼一嚇就暈倒在車裡,而且跌傷了左腿,左足的一只鞋子就掉了,就看到這只大豬就把這個鞋子銜走了,忽然之間就不見了。游獵回來以後,齊襄公也是受了這場驚嚇,可以說是驚魂未定,自己掉了一只鞋子,只有一只剩下來,馬上就找人去找那一只鞋子,怎麼找都找不到,被那只大豬給叼走了。

  結果有一天晚上,齊襄公的一個堂弟叫公孫無知,因為被齊襄公流放,心裡就懷恨不平,就想著,聽說齊襄公他打獵腿受傷了,於是就想趁機進行政變,把齊襄公給殺掉。於是請了一些殺手,殺手到了齊襄公的宮裡埋伏下來,後來就襲擊齊襄公,齊襄公措手不及,他的旁邊也沒有什麼人,有兩個太監也就被這些殺手殺掉,齊襄公嚇得就躲到了門後縮成一團。這些殺手就進到宮裡去找齊襄公,怎麼找都找不到,正在納悶的時候,忽然看見有一只繡花鞋,正是齊襄公在打獵的時候掉的,被那只大豬銜走的那只鞋,那只鞋就放在門的前面,好像在指引這個殺手門後可能有人。於是那個殺手就馬上過去把門打開,果然看到齊襄公縮成一團躲在那裡,就手起刀落,把齊襄公斬成幾截,於是齊襄公就這樣子不明不白的死掉了。這個故事在《史記》裡面有記錄。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得很清楚,公子彭生被齊襄公謀害,等於是他做了替罪羊,懷著怨恨來報復,變成一只野豬,然後後來還指引殺手把齊襄公給殺掉報仇。這也看得到,造了殺業,冤冤相報,那真的是很麻煩的事情。齊襄公他也是罪有應得,為了自己的私欲,自己亂倫,完全不守禮節、不守道義,而且還想出毒計殺死魯桓公,讓彭生去做替罪羊,到最後自己也是死於非命,這是一報還一報,真的是因果絲毫不爽,這是一則故事。

  第二則故事安士先生舉出的是《左傳》裡面的,《左傳》裡面講的是周宣王的故事,這個故事也很精彩,這個故事記錄的很多,在《墨子傳》裡面有記錄,在《東周列國志》裡面寫得就更詳細。《東周列國志》也是一部史書,這是記載著周幽王沒有什麼理由把一個大臣杜伯殺死,結果杜伯還有他的朋友左儒,左儒也因此而死了,他們兩個人變成厲鬼來要了周宣王的命。周宣王這是武王之後第十位周朝的皇帝,周宣王他為人比較暴躁,做事比較魯莽。他有一次出訪的時候聽到街上有一些兒童在那裡唱歌謠,這個歌謠的大意就是說,月將升,日將沒,周朝亡國沒有很久了,大概是這個意思,而且有提到可能周宣王是死於弓箭。結果回來就跟這些大臣就問了,到底這個歌謠唱的是什麼意思,大臣有一些比較懂得推算、懂得占卦的,他們一占卜就說,這個歌謠裡面講的「月將升,日將沒」,月是屬陰,日是陽,這講的是陰盛陽衰,就是說明可能周朝會亡在女人手裡,周宣王您老人家會死在弓箭之下。

  周宣王一聽就非常的害怕,說怎麼會有女人來奪權,我這個宮室裡面大家都挺好的,沒有哪些人有這種圖謀不軌的跡象。至於弓箭,弓箭既然是對我有危害,那我就下令不准這些平民老百姓拿弓箭進城。結果號令下了,下了以後他回到宮裡,結果回到宮裡之後,就見到了自己的太太姜後,姜後就大驚失色的前來禀告,說昨天晚上有一位老宮女懷孕懷了四十多年,到昨天才生了一個女兒,所以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很怪誕的事情。周宣王聽了這個事情,正好白天聽了那個歌謠,說周朝是喪命於女子手上,又聽到這麼奇異的現象,馬上就問這個女嬰在哪裡?女嬰因為她可能是個妖物,已經把她裹起來扔到清水河裡頭。周宣王就說,這樣子,那趕快派人去找,就把那個老宮女也叫來,問怎麼回事。

  這個老宮女說,是她在先王,就是宣王之前,厲王,在他先王的時候做一個宮女,當時才十幾歲,因為先王有一個裝著龍的唾液的盒子,這個唾液相傳是在夏朝,夏桀,就是暴君桀那時候,遇到了兩條龍,這兩條龍不祥,當時夏桀就想把這兩條龍殺掉,當時這個龍就吐出一些唾沫,流到了地上,就飛走了。有人就建議把這個唾沫裝到盒子裡封好,這樣龍也就不能夠作怪,於是就把這個唾液封在這個盒子裡面。結果從夏朝,歷商朝,好幾百年,到了周朝,周朝也傳了十代,到了厲王,突然有一天這個盒子就放光,周厲王看了覺得很奇怪,命人打開這個盒子,結果一打開,唾液就從裡面流出來了,流得滿地都是。當時大家都很害怕,結果這個宮女一不小心踩到了這個龍的唾液上面,結果身體一震動,從此就懷孕了。結果肚子很大,一直都沒有生出來,當時皇上就覺得這個人怎麼會懷孕,肯定是行為不軌,於是把她打入冷宮。結果四十多年都沒生出來,到昨天晚上生出來了,這麼一回事。

  這個老宮女說完之後就跪在地上求饒,罪該萬死,周宣王說這是先朝的事情,與你無關,你先退下。馬上命人到清水河那裡去看看這個女嬰到底有沒有溺死,結果怎麼找都找不到。到第二天早上周宣王就把這個事情跟大臣分享,大臣就說,我昨天看到宮裡面妖氣雖然出了宮,但是還沒有真正消滅。周宣王也就悶悶不樂,之後他就更加嚴格的把關,凡是帶有弓箭的人不能夠進城,而且下令到處去尋探這個女嬰的下落。正好就有一對夫婦,他們是城外來的村夫村婦,城裡發生什麼事情他們都不知道,他們是背著一些弓箭來城裡去賣,結果剛到了城門口,就看到了一大群軍隊把他們圍住馬上拿下。這個先生見勢不妙,趕緊就跑了,他走得快,他的太太就被抓住了,抓到了當時的一個臣子左儒那裡。左儒是周宣王的輔臣,為人也是非常的忠烈,看到這個婦人拿著弓箭,知道這是犯國法的,馬上就把這個婦人抓到周宣王跟前,說這個婦人違禁在造這些弓箭來賣,應該處死。周宣王一看,她又是個女人,正好女人可能是讓我們周朝滅亡的,又賣弓箭,好,趕快殺掉。於是就把這個女人殺了,這個女人也是死得不明不白。

  結果這個先生跑了以後,一路跑到了很遠很遠,到了清水河邊才停下來,在河邊突然就發現一包東西,走近一看,原來包裹的裡面是一個女嬰,這個女嬰還在熟睡著,沒有死。這個村夫想著,自己的太太現在被官府抓拿,凶多吉少,有一個女嬰,以後養大成人也可以養老,於是就把這個女嬰撿起來帶走。這個女嬰是誰?就是以後周幽王的妃子褒姒。我們知道歷史上幽王寵愛褒姒,褒姒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大美女,把幽王(幽王是宣王的兒子)迷惑得神魂顛倒。幽王為了褒姒露出微笑,竟然用放烽火來戲弄諸侯,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烽火戲諸侯」。因為烽火是在過去警報,如果有外敵入侵,把烽火台的火燃起來,那是狼煙,燃起來煙很大,在很遠的諸侯國他們看到了,馬上會帶兵來營救。結果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一笑,故意放這個烽火來玩,把這些諸侯的軍隊騙來,騙來以後就說:沒事了,你們回去吧!結果讓褒姒就笑起來了。後來犬戎叛變,興兵來犯,結果再燃起烽火,所有諸侯軍隊都不來了,周幽王因此就死在戰亂當中,西周從此就滅亡。後來平王繼位,改換了國都,從鎬京,鎬京就是現在陜西西安附近,遷都洛陽,就成為東周,這麼一段歷史。確實周朝是亡在一個女人手上,但是不是在宣王,是在他的兒子幽王。

  話又說回來,周宣王當時處死了這個婦人以後,心裡也比較安了,可能這個問題不大了,問題解決了。結果後來過了好一段時間,他突然就想到,這個女嬰怎麼現在還沒找到,於是馬上就傳令負責緝拿女嬰的大臣杜伯來見他,就質問他,為什麼我下令讓你去找女嬰,你還沒找到?杜伯趕緊回話說,當時抓了這個婦人,她又帶了弓箭,當時您不是已經把她處決了嗎?這個問題不是說已經解決了嗎?所以我就沒有繼續去勞師動眾去尋找女嬰,因為再勞師動眾,可能會引起人民的謠言。結果周宣王聽了之後不但沒有接受,反而很氣,他說我給你下令的,為什麼你就不了了之,你這是藐視天子,拉出去砍頭。結果旁邊的大臣左儒,左儒是杜伯的好朋友,見到周宣王就這樣無緣無故的要把杜伯拉出去砍頭,馬上跪下來替他求情,說杜伯他是情有可原的,因為國家還是以德政為重,不能夠因為這一點謠言而去殺害大臣。

  周宣王聽了之後就氣上加氣,火上澆油,就問左儒說,難道你能夠為了你的朋友來忤逆國君嗎?結果左儒他也是個忠烈之士,他講話很直,他馬上就說,假如天子有過,那麼我可以為朋友而逆天子;如果是天子正確的,那我當然是順天子而逆朋友。結果這句話就激怒了周宣王,說你既然給他求情,我偏要殺他,趕緊把杜伯拉出去立斬。左儒在旁邊又更急了,他說要殺你把我也一起殺了!結果周宣王還是把杜伯殺了,結果左儒回到自己的府上以後就自刎了,就等於為了他的朋友自盡。結果這一死就兩個大臣,周宣王事後也覺得好像有點後悔,當時太沖動,可是沒辦法,這已經發生了,從此他也就郁悶不樂,過了很久這種郁悶的病才慢慢的調好。

  有一天他就突然想著說去宮外打獵散散心,於是就帶著很多的侍從、衛隊出去打獵,大家也是興致勃勃,周宣王也很久沒出宮了,這個時候也是精神很健朗。結果正在大家高興的時候,忽然之間周宣王就看到遠方有一輛小馬車正在飛馳而至,周宣王定睛一看,這車上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杜伯,一個是左儒,正是他殺的兩個大臣,他們手上都拿著紅色的弓箭。周宣王一看心裡就很害怕,這是兩個厲鬼索命來了,他就馬上拔出佩劍,就大吼說:你們兩位罪臣,敢來犯上?結果定睛一看,那個小車也沒有了,忽然之間又看到旁邊,自己身邊這兩個人又出現了,這明明就是厲鬼。這個時候就發現杜伯和左儒,杜伯彎弓搭箭大吼一聲說:你這個昏君,你不修德政,枉殺無辜,今日你大數已盡,我們就專來報怨的,你還我命來!結果話音剛落,一箭就射過去,正中周宣王的心窩,周宣王大喊一聲,就暈倒在車上。旁邊的人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因為只有周宣王自己看到兩個厲鬼,其他人都沒看見,正是打獵打得興致勃勃,突然大叫一聲就昏倒在地,趕緊接回宮,這個時候周宣王已經是奄奄一息,沒多久就真的去世了。

  這正是應了童謠那裡所講的,說周宣王是死於弓箭,東周它的滅亡是宣王的兒子幽王寵褒姒而亡國,這童謠其實都是很正確的語言。這也證明什麼?因果我們看到都注定了,如果不是真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你很難改造命運,你自己的命運改造不了,整個國家的命運你也改造不了。所以周幽王他企圖用自己的那種想法來維護自己的政權,濫殺無辜。你看那個婦人真是死得不明不白,杜伯、左儒也是死得不明不白。當然左儒、杜伯他們倆也有他們的因果。為什麼他被周宣王處死?因為他當時等於是在他的權職范圍之內處死了這個婦人,這也是一報還一報,結果他們到頭來又把周宣王給殺死,索命,這都是記載在正史上面。那我們看到,還有把褒姒這個女嬰揀回來的這個村夫,因為他的太太被周宣王殺害了,他養大了這個女兒,將來就滅了周朝。這都是因果報應,一報還一報,絲毫不爽。那麼安士先生舉這個例子就是為我們說明,人死了以後他還有神識在,杜伯、左儒他無故被殺,他這個神識帶著怨恨,成為了厲鬼,這不正是說明有因果輪回報應嗎?

  還有第三個故事,這是講到,也是在春秋時代,因為問題是問,在佛教沒有傳入中國以前,就是東漢之前,因果輪回這些記載好像沒有,所以安士先生舉的都是東漢之前的春秋的這些故事。還有這些更早的,包括大禹治水,禹的父親鲧後來死了之後變成黃熊這些故事。說明輪回不是說佛教傳來之後才有的說法,早在我們中國正史上已經有記載了。這個故事是講到春秋時期晉國晉景公的故事,晉景公他是晉國的國君,因為這個人他比較聽信讒言,所以當時就殺害了趙氏家族裡面的趙朔、趙同、趙括,全家都處死,這是他造了很重的殺業,這《左傳》裡面有記載。結果後來有一天他就夢到有一個厲鬼,披頭散發的,用手拍著自己的胸暴跳起來,這個身很高,身體高大,非常的恐怖,就在夢裡面指著晉景公罵說,你這無道昏君,我的子孫有何罪過,為什麼你濫殺無辜?你不仁不義,我已經向上帝訴說了冤情,我現在已經得了上帝的批准來索你的命!這種夢他是夢了好幾次,於是他就請了一個懂得巫術的巫人,就是有點通靈的,來看到底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巫人他看了一下之後,就把這個情形說出來,說的這個情形跟晉景公在夢中所遇到的情況一樣。當時晉景公就問,那我是不是沒救了?巫人就說:大王,這個厲鬼怨氣太深,他沒辦法放過你,可能你今年的新麥子都吃不上了。晉景公也就悶悶不樂,後來就請了秦國的良醫,這位良醫是當時神醫扁鵲的高徒,我們知道扁鵲是神醫,他的一位高徒來給晉景公看病。結果這個良醫到了宮廷之後,晉景公他前一天晚上,就是醫生還沒有開始給他治病的前一天晚上,他就夢見他身上的病化為兩個童子,這兩個童子就在互相的討論,說:良醫到了,對我們非常不利,我們應該怎麼辦?另外一個童子就說:不要緊,我們一個就躲到膏上,一個躲到肓上,(膏就是心髒上面的一塊脂肪那個地方,肓就是我們說的膈,就是胸腔和腹腔之間的那個器官),我們躲到那裡,良醫也對我們沒辦法。結果後來第二天早上良醫給他診脈,診完之後良醫就搖頭說:大王,您的這個病我沒法治了,因為已經病入膏肓了。大王聽了之後很佩服,晉景公說您真是良醫,因為我昨天晚上就發了這個夢,說這個疾病已經到了我的膏肓裡頭,真的沒辦法救。於是自己就非常的悶悶不樂,也很痛苦。

  到了那年的六月,忽然之間晉景公就想吃新麥子,就命人收割這些新麥,突然想到巫人曾經對他說過,您今年可能吃不上新麥,他就想到這個,就把那個巫人叫來,就告訴他,你看看,你說我不能吃新麥,我現在就吃給你看。說完之後就命人把巫人拉出去斬首,然後回到自己的桌子上,正准備端起碗吃新麥的時候,忽然之間就覺得自己肚子很痛,趕緊去廁所,結果沒想到膏肓這個地方就很痛,自己站立不穩,就摔到了廁所糞池裡面,就這麼死掉,真的他吃不上新麥子。這個疾病的兩個童子是誰?就是趙同、趙括,就是他曾經殺害的趙同、趙括以及他們的家族,你看他竟然化成疾病的童子,這個厲鬼,來向晉景公索命,這也都是《左傳》上記載的。《左傳》是左丘明等於是開解《春秋》的這麼一部歷史傳記,《春秋》是孔子所作。因此從這些歷史故事裡面我們看到,真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而且這個報應是三世輪回的,不一定就在今世,你這一世把他殺死了,他來生變成厲鬼也會來索命。

  所以我們讀中國的歷史,實際上從頭到尾讀下來,讀了個什麼?因果二字,哪能是假的!所以古人講,讀史明智,你讀史書就開智慧了,開什麼智慧?真正明白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凡是孝悌忠信這種義士,他都能夠得好報,他都永垂青史;凡是作奸犯科,昧著良心干壞事的人,他的結果都不好。他的結果不好,這看到是現報、花報,他死了以後還要墮惡道,那是果報,到畜生、地獄、餓鬼裡面受罪,那個報應就更慘烈了。

  安士先生第三個設問,他講說忠臣孝子自然應當千古不滅,帝君一十七世輪回轉世,當然這是我們可以相信,可是至於一般的庸夫俗子,他們死了以後魂魄都該散了,怎麼能夠永世長存?他是分別人有好人、凡人,魂魄,好人能夠永垂青史,永遠長存,一般人魂魄就該散掉了,難道真有輪回嗎?你看還有不相信。安士先生回答說,不要說人,哪怕是六道的眾生,外形雖然不一樣,像人是人的身,那動物?豬、狗、牛、羊,這些都是畜生身,六道都有不同的形體。雖然形體有不同,智慧上是有智、愚、賢、不肖,可是他們的本性上沒有不同。《三字經》也講「人之初,性本善」,人本來這個本性就是純善的,跟聖賢、跟忠臣孝子這些義士完全一樣。那他們為什麼能成為忠臣義士,我們為什麼成為凡夫俗子,原因在於什麼?「性相近,習相遠」。這個本性雖然一樣,但是習性有不同,這個習性就是後天你受到什麼樣的教育,你會有什麼樣的污染,你污染重的,習性就壞了,離本性就遠了,就成為一個凡夫俗子,甚至更糟糕的,成為一個逆子奸臣,這些都是在習性上講有不同,本性上講都一樣。

  所以怎麼能夠分別說只有忠臣孝子他們才永世長存,凡夫俗子死了之後就什麼都沒有,不能這麼分別。即使是帝君,你看他一十七世轉世,他不也做過凡夫俗子嗎?他還做過蛇。他做了劉邦的兒子如意,被呂後殺害了,投胎變成蛇,後來變成龍,興風作浪,濫殺無辜,最後就被天帝懲罰,受地獄之苦,他不也是魂神不滅嗎?所以每一個眾生都有升沉,沉浮不定,只要沒有離開六道,神識就在善道、惡道裡輪回,遇到什麼樣的緣,他會造什麼樣的業,就得什麼樣的報。所以帝君如是,我們每個人皆如是。

  他第四個設問,他說如果我們查閱歷史,用我們中國的史實來看,確實看到有三世因果的事實,這個也能承認了,但是我們看到過去讀書人,特別是儒家的,沒有不看朱子《小學》的。《小學》就是孩童課本,像我們現在的《弟子規》,都屬於小學。朱子在《小學》當中說,死人的軀體既然已經腐朽消滅了,那神識也應該飄散了,那這樣子,朱子難道說得不對嗎?安士先生他是這麼回答,他說《小學》裡面就引用了范仲淹先生的一句話,說一個人如果獨享富貴,卻不去周濟他的親族,那麼來日怎麼有臉面去見地下的祖宗?這是朱子引用范仲淹先生的話,說明朱子也認同這個話,地下的祖宗,說明祖宗的魂神沒有滅。再者,我們要依法不依人,朱子他雖然也是一位儒家的賢人,可是他對宇宙人生真相也沒有徹悟,他也是知的不圓滿,你不能夠用他的話來代表整個儒家的學說。

  你看孔子,我們舉個例子來說,孔子在《孝經》當中就為我們說到,生的時候要對父母盡孝,父母死了以後,我們要對父母祭祀。「為之宗廟,以鬼享之」,這是《孝經》上的話,這個鬼就是祖宗的魂神,我們祭祀他,這些祖宗的魂神來享用,這不是證明了祖宗也有魂神不滅嗎?所以《弟子規》教我們「事死者,如事生」,死的人和生的人要一樣的去盡孝。而且孔子他自己也有這樣的經歷,他彈琴的時候常常能夠跟文王相會,他能夠在夢中常常夢到周公,文王和周公距離孔子八百年了,兩個人沒見過面,可是他們的魂神竟然能夠相會,超越時空,這不正說明了魂神不會散滅嗎?安士先生說的這個道理確實非常明晰,邏輯也非常強。

  第五個設問,他說神識不滅,還會轉生,這是現在我們終於能夠接受了,如果說人轉生為畜生,畜生轉生為人,這個我就很難相信。現在科學家們就有這樣的疑問,因為西方的很多這些學者在研究輪回方面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像維吉尼亞大學史蒂芬森教授為代表的,對於未成年的兒童來進行的研究,這些兒童往往都有前生的記憶,這些記憶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慢慢就消滅掉,孩子小的時候他記憶得比較清楚,這是一類的研究。第二類的研究是用催眠的方法,孩子長大了他會忘掉,為什麼會忘掉?我們學佛我們就了解,心不清淨,接觸的人事物多了,受的污染多了,裡頭念頭很多,就把原來的記憶給壓下去了,就想不起來了。為什麼我們人愈老記憶力愈衰,就是這個道理,你接觸的事情愈多,你就會記憶力退失,心不清淨。所以孩子小的時候他能記起前生,一般都是這樣,等他長大了就忘了。

  但是催眠的方法可以幫助大人也能夠記憶前生,為什麼?因為催眠是讓我們的心清淨下來,定下來,這個能夠幫助我們恢復過去久遠的記憶,像美國的布萊恩・魏斯博士為代表,很多這樣的學者證明確實人有輪回。但是他們發現這些輪回的案例,好像都是過去生中是人,好像畜生的很少,我只看過有一例。這是有一位心理學家他做過一個催眠,是一個婦女,她在深度催眠以後,發現自己過去是在史前是一只史前的那種甲蟲,昆蟲。她說自己在催眠當中覺得自己就是一只昆蟲,這個蟲的構造、它的樣子,以及在蟲的身體裡的感受,她都說出來了。後來心理學家找到研究歷史的,就是古化石的這些研究,終於找到了這些證據,確實有這麼一種史前的蟲類有出現過,正如這個婦女所講的一樣,這是證明這個婦女過去真的是當過這個蟲。她對史前的昆蟲根本不了解,她能說出來這麼准確,證明不是編的,見到有這麼一例。

  當然我也見過有一個案例,是催眠當中他發現過去是一只海豚,是在深海裡的一條海豚。它是怎麼死的?它是有一次跟著一群海豚正在找食的時候,忽然就發現有一種殺人的,就是吃肉的鯨魚,叫殺人鯨,正向它們襲擊。這只海豚很聰明,它的感覺非常靈敏,發現了這只殺人鯨來意不善,趕緊通知另外的一些海豚趕快跑掉,可是其他的海豚都沒有理會它,還顧著自己找食,於是唯有這只海豚它自己跑掉了,剩下的海豚都被這一群殺人鯨給吃掉了,剩下這一只海豚就在大海裡面很寂寞孤獨的了此余生。所以這個人他這一生就有一種心理病,很怕孤獨,很怕寂寞,常常找朋友去Party解悶,自己一個人就覺得很難受,這是他過去生中留下來的這種心理,這是醫生在催眠當中發現的。這些案例雖然不多,但也有,證明人和動物之間可以互相輪回。

  所以,這個問題問了,安士先生當時沒有這些科學證據,安士先生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人,如果到現在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可以擺出事實了。可是安士先生的回答也回答得很好,他從理上給我們分析。他說外形是隨著內心來變化的,比如說你一念仁慈,你就生人天道,你一念凶惡,你就投胎到鬼畜。其實我們不用看來生,就看當下現在,你照照鏡子,你生起一念慈悲心,想著眾生。比如說你聽說四川汶川大地震,死了這麼多人,生起了慈悲心,馬上去捐一萬塊錢,這是慈悲,完了你照照鏡子一看,你的慈悲相顯現了,這一念仁慈你就是人天道,你心裡跟眾生連在一起,其實你這時候很安樂的、很自在的。當我們一念凶惡,比如發脾氣,對某人發了一頓脾氣之後,怒氣未消,你這時候照照鏡子,這不就是地獄相嗎?一臉的怨氣,臉色都是又紅又紫,這就是惡道。所以人的形體確實是隨著內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善惡既然是互相夾雜在一起,那麼人與獸這種變化當然也就不固定了。所以你投胎,投胎看你最後一念是什麼,你這一念是仁慈的,上生天道,你這一念是凶惡的,是貪瞋癡的,下墮到惡道,所以這都不一定。不是說人死了一定是人,畜生死了一定是畜生,這種在佛法裡叫做常見,這是一種錯誤的知見。

  有兩種錯誤的知見,一種叫斷見,一種叫常見。斷見就是人死如燈滅,死了之後靈魂就滅了,什麼都沒有,這叫斷見。常見是什麼?人死了以後還做人,畜生死了還做畜生,互相之間沒有對換,斷、常二見都是錯誤的。所以輪回的生命形態它是不固定,完全取決於你的臨終一念是什麼,善道是善心自然感召的,惡道是貪瞋癡感召的。貪欲感召的是餓鬼,瞋恚感召的是地獄,愚癡感召的是畜生道,看你那一念是什麼念。就像安士先生他引用了一段對話,是有人問一位出家人,說人的身體為什麼是直走的,就是站立著,直著,動物的身體為什麼都是橫著的,你看狗、豬、牛、羊都是四腳站在地上橫著走,人是兩條腿站在地上走,直著走,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稀奇古怪的問題都不少。

  結果這位出家人回答得很好,他說因為心直,所以人的形體就直,心橫,動物的身體就橫。什麼叫心直?正直,你為人正直,你遵守禮法,不要胡作妄為,這是直。心直你的形體就直,你就變成人道,你有人的身體。所以如果不遵守禮法的,我們一般怎麼說?叫他做衣冠禽獸,有沒有?雖然穿著人的衣服,實際上已經成為禽獸之心,他心都不直了,那麼這個形體不會直幾天,再直幾天他真的就直了,他就墮惡道了,腿一直他還要到惡道去輪回,他就變成畜生了。所以現在我們學習倫理道德,這就是人跟動物的區別,動物不講求倫理道德,人有別於動物就在於我們有倫理道德、有這些聖賢教育。那麼動物它的心橫,我們講橫行霸道、蠻橫、不講理,凡事只想著自己,自私自利,這是愚癡的表現。為什麼它是這樣?不明因果,這不就是愚癡嗎?造作惡業,所以它就得到畜生的報應,他就得橫著走。所以變人、變獸全在我們這個心。心,你看它是頃刻之間都在變化,念念不定,可以說時而為人時而為獸。我們想想,一天到晚,假如是生起慈悲的念頭,生起五戒十善的念頭,生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德的念頭,這就是人天之心,忽然之間,比如說有人來冒犯我,我生氣了,起了貪瞋癡了,在逆緣裡面起瞋恚,在順境裡面起貪染,一下子人天的念頭失掉了,就變成三惡道的念頭起來了,這心已經墮入三惡道當中。

  所以我們了解這個三世輪回,最重要的就是觀察我們的心念,看看我們的心念是在善道裡面多,還是在惡道裡面多,明白了之後,我們就能夠預測將來我們到善道的機率有多少,到惡道的機率有多少。這個事情不用問人,不用占卜,不用算卦,完全就從當下自己念頭觀照就能夠得知。所以這五個問答給我們闡明了輪回報應真實不虛。

  到這裡我們終於把《陰骘文》的第一句話,「吾一十七世為士大夫身」,講解圓滿了。底下我們繼續來看第二句,第二句是:

  【未嘗虐民酷吏。】

  從這一句開始一直到底下:

  【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骘。上格蒼穹。】

  這一大段都是講帝君這十七世做士大夫身他的這些功德。安士先生他的一段發明,就是道理的闡明,「此下至『上格蒼穹』,皆帝君自言十七世以來功行,以為訓人張本也」。所以這一大段實際上就是用自己的這些心行來給我們做一個好樣子,用身教、用言教來訓人張本。訓人就訓導人民,教導人民斷惡修善。張本是什麼?就是讓我們本性本善開張出來。其實這些善行每個人都有,人之初,性本善,只是我們被物欲蒙蔽,被貪瞋癡慢的煩惱覆蓋,所以本性本善不能彰顯。只要我們回頭,像文昌帝君那樣子,真正斷惡修善,廣行陰骘,這個本性本善就能夠彰顯出來,佛法裡講的性德就能夠流露。

  下面說「下六句,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下面六句是指『未嘗虐民酷吏』底下這六句,就是『救人之難,濟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骘,上格蒼穹』這六句,是有諸己而後求諸人,就是自己先做到,再教導別人,這是教育要達到真正的效果必須要這樣的。《太上感應篇》講的「正己化人」,正己是第一步,你自己要先做到,然後你教導別人才有說服力,別人才能聽你的。自己沒做到,你讓別人做,怎麼能夠讓人服氣?很多的父母抱怨孩子難管難教,學校老師抱怨學生不聽話,那麼我們要看看帝君是怎麼教學的,有諸己而後求諸人。

  所以師父上人讓我在此地帶班跟大家一起學習,我自己從來不敢以老師自居,充其量是跟大家做同學,實際上是末學。你要真正帶領一個團體,怎麼帶?有諸己而後求諸人,你自己先做,你要人家落實弟子規,你自己先落實,你讓人家落實感應篇,你自己先落實,你讓別人修十善業,你先修,你做到了才講,你沒做到沒資格講,這真正教學。為什麼古人講教學相長,你教別人實際上先要教自己。所以我在此地講課,講這《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常常跟大家報告,我說什麼?我講這個,我是做學生的,你們大家在台下聽的都是老師,老師聽學生做心得報告,交這個考卷,看能打幾分,看能不能合格。你做到一分,你講出來的才能夠有一分感人,這就是古聖先賢有諸己而後求諸人這個道理。

  底下又說,「此一句是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此一句就講的是「未嘗虐民酷吏」。這個未嘗是從來沒有過,虐民酷吏,虐待百姓,對於下屬、下級苛刻要求、虐待,甚至是殘酷對待,帝君十七世做士大夫,做這些政府官員,從來沒有過的,他沒有這麼做過,他講出來才能讓人信服。所以無諸己就是自己沒有這個過失,才能夠要求別人改這個過失,自己有這個過失怎麼能讓人改?所以我遇到一對父母,他覺得孩子很難教,我勸他,你先得帶著孩子一起落實弟子規,他就回去做,真正落實,帶著孩子去拜爺爺、奶奶。這個孩子就問了,我干嘛要拜爺爺、奶奶?父母過去肯定是馬上就會罵孩子:「叫你拜就拜,問個什麼!」現在落實弟子規,你看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自己先做。他們想到,孩子有這個問題也難怪,為什麼?他從來沒見過我們拜父母,那我現在就要做給他看,做給他看之後,我向父母跪拜、請安,孩子他也就老實了,也就不問了。為什麼?本來就該這樣,還問個為什麼做什麼。所以教育的效果,身教重於言教,所謂「身教者從,言教者訟」,你身體力行給他做好榜樣,他就跟從你一起做,他也不會問為什麼,他覺得這很自然,本來就該這麼做,你看從小到大父母都這麼做,我也應該這麼做,他不問為什麼。可是你要不做,你要他做,你是言教,沒有身教,言教者訟,訟是爭訟,這起辯論了。所以帝君在這裡是先給我們做出好榜樣,現身說法。

  底下這一段,這一段比較長,我們用白話稍微解釋一下就好了。它主要的內容是講為什麼不能夠虐民酷吏,而且虐民酷吏要把它杜絕,從哪一方面去用心。它的大意是說,百姓對官員,你是做一個地方官,地方的百姓都把你看做父母,你是父母官,你真的要為人民服務,所以你對他們暴虐,虐使之則不仁,那你就不仁慈了。你的下屬,這是吏,這些下級,你的這些隨從,他們侍奉你,把你看做他們的君長,對你忠心,那麼如果你用嚴酷的手段,苛刻的要求,太過分了,這就非義。所以不仁不義,這怎麼能做?

  下面列舉了什麼叫虐,虐民、虐待?這個虐待不一定要用峻法嚴刑才叫虐待,當然峻法嚴刑,就是很嚴酷的刑罰,很嚴肅的法律來要求,逼得百姓喘不過氣來,這當然是虐待,可是絕不止於這個。底下舉出幾個例子,比如說「徵取錢糧,而催科無術」,你橫徵暴斂,徵稅徵得很多,而且要徵稅徵得很快,百姓繳錢糧繳不上來,那你對百姓就是虐待。還有「私加色目,而羨耗有余」,這是講你對待百姓沒有好臉色,仗勢欺人,或者是橫眉怒目,氣勢洶洶,而且你的用度又很過量,你用的是百姓的稅錢,你不能夠節約,不能夠廉政,你就是虐民。

  還有底下說,「或凶荒不能速報」,在荒年的時候,有凶災的時候,像地震、災難的時候,你不能夠立即上報,讓國家迅速來籌集人力、物力資源來解決問題,可能因為你拖報軍情,導致很多的傷亡,這也是虐民。還有一種就是「或民隱壅於上聞」,百姓的疾苦,他們的隱情,你瞞著不讓上頭知道,不去解決,這也是虐民。還有「或決獄無聽斷之明」,判案子沒有用心,斷案斷錯了,冤枉無辜。「或兩造多株連之累」,這是株連這些無辜的人民,使到很多人被牽連進去受累。還有是「或因小事而化為大事」,這個小事你把它造大了,本來做官要息事寧人,讓百姓得到安寧,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這就好,偏偏要小事化大,無事找事,這叫做虐民,讓百姓沒有寧日。「或限今日而改至來朝」,這是可能說的是你給百姓的這些分配的物質,或者給百姓的恩惠,應該及早要交到百姓手裡,不能等到第二天,拖延時日,讓百姓因此受累。所以這些帝君說都屬於虐民。

  底下講「酷吏」,這個酷字,殘酷的酷,「非必恣情鞭撲也」,鞭打、責打下屬,這也是殘酷,「或因小失而誅求」,下級小的過失,就追罰個沒完。「或以過誤而譴責」,稍稍一點過失,就大肆譴責。「或任一時喜怒,而役使不均」,稍稍有不高興,馬上就動怒,或者喜歡誰,就給很多恩惠,不平等。還有「或聽萋菲浮詞」,這些流言蜚語,「而厚薄唯我」,聽信流言蜚語,而對下屬厚薄待遇不均。「或出遠而多隨人役」,出遠門了,大隊人馬,勞師動眾。「或驅使而罔察饑寒」,你給人派的這些命令這些任務,你沒有看他能不能接受,看他的饑寒,這些都屬於酷。所以,「當權若不能行方便,如入寶山空手回」,本來做官,公門裡面好修行,修功德的好機會,可是你錯過了,就像進了寶山空手歸。帝君這十七世就沒有做過「虐民酷吏」的事情。

  今天我們時間到了,我們先分享到此。有講得不妥當的地方,請各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文昌帝君陰骘文》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五集)  2008/9/26  

 

上一篇:陳靜瑜:隨喜諸功德,發大菩提心
下一篇:海濤法師:往生者?會怕!你就超度不了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