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陳靜瑜:學習海賢老和尚光碟的心得匯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老法師:諸位同學,大家好。

  同學:陳靜瑜老師,老實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慚愧弟子靜瑜今天第一次老老實實看了三遍海賢老和尚的光碟,雖然只有三遍,但卻很受益,所以更堅定了每天薰修的信心。弟子今日反覆深入思惟海賢老和尚說的這句話,「老實念佛,成佛是大事,其他啥都是假的」。這句話確實簡單、明了的總結了恩師上人幾十年講經教學的重點,靜瑜現將今日學習海賢老和尚光碟的心得匯報如下:

  一、老實念佛。海賢老和尚念佛之老實,就像光碟中鐵腳僧贊歎的那樣,阿彌陀佛念了幾十年不拐彎。我輩凡夫念佛之不老實,就是在生活中心常拐彎、心常被外境所轉,即便是跟隨師父上人學習十幾年了,仍然常會被境緣考倒。順境來了,心不老實,會生歡喜貪戀;逆境來了,心更不老實,會生瞋恨煩惱。順逆境界自己都做不了主,為什麼?念佛功夫不得力。不得力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定課,或者起先定了定課,但是沒有堅定的毅力去執行自己的定課,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進一退十,隨著歲月蹉跎,日子久了,自己也漸漸沒有了信心。所以師父上人無比慈悲的教導我們,每日看三遍光碟的同時要堅持每天念一萬聲佛號,這就是師父上人指給我們堅定信願往生成佛的定課。並且師父上人在講經中不斷勸勉告訴我們光碟應該如何看,並肯定的告訴我們堅持一年下來的殊勝利益,給我們堅定的信心。在時間上,我們每天看三遍光碟是兩個半小時,念一萬聲佛號約兩小時,這四個半小時堅持一年下來,心決定會老實很多。用真誠心、恭敬心,在一天當中拿出這四個半小時來完成自己此生超脫輪回修行成佛往生極樂的大事,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從現在開始,弟子要學會老老實實的按照師父上人的教誨認真做一年。

  二、成佛是大事。每天想的是佛,念的是佛,往生去極樂世界成佛,我們來到這個世間,還有什麼比這個更重要。在每天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往往都迷失了方向和目標,看光碟學習海賢老和尚,每天都不迷惑,清清楚楚的知道每一天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憶佛念佛,行住坐臥、言談舉止都不離開這個大事。如《普賢菩薩行願品》中言,「又復是人臨命終時,最後剎那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親屬悉皆捨離,一切威勢悉皆退失,輔相、大臣、宮城內外,象馬車乘,珍寶伏藏,如是一切無復相隨,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弟子非常喜歡這段經文,常常念一念,特別幫助自己萬緣放下。的確,跟成佛相比,什麼事都是小事。贊譽也好,毀謗也好,都好,都不必放在心上。好事也好,壞事也好,都好,也都不必放在心上。自己常常想想這句話,自己就明白了,決定不錯過這一生這麼殊勝往生極樂世界的因緣。學習海賢老和尚,發願往生極樂世界一生成佛,這樁大事這一生決定要辦成。

  三、其他啥都是假的。這句話對我們修行最重要,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作而無作,無作而作?海賢老和尚可以非常精進努力在做,心地卻干干淨淨一塵不染,就是徹徹底底明白了師父上人常常開示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其實就是明白了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假的,明白了做起來就不難,當然可以做到,作善不著作善的相,斷惡不著斷惡的相。而我們為什麼做不到、這麼難?就是因為我們在六道輪回中迷得太久,迷得太深,認假為真,迷在虛妄的境界相中不能自拔,使自己的修行之路無比的坎坷。每天的生活都太當真,不能像佛菩薩一樣完全是舞台表演,清清楚楚知道這是假的。不知道這全都是虛妄的境界,在這裡分別計較、執著控制,從喝水、吃飯這樣的細微境界都要分別計較,更不用說大的境緣了。如果不是百千萬劫修來的因緣福報成熟了,今生能如此幸運聽到師父上人的講經說法,我們想回頭真的是太難太難了。

  師父上人常講,自性怎麼變現的?佛經上講一念不覺,就是彌勒菩薩講的一念。那個微細的一念,也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那個一念,那個一念一動世界就出現了。剎那生滅,每個念就是一個畫面,念念相續,每個畫面都是獨立的,沒有兩個畫面是相同的,真的是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既然不可得,還有什麼好執著的?還有什麼好分別的?雖然我們很難體會,也沒有親證這個境界,但就是要老老實實的完全相信佛所說的,師父上人所說的,海賢老和尚所說的,只有百分之百的信仰佛菩薩的教誨,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慚愧凡愚弟子靜瑜粗淺的心得敬呈恩師上人,啟請恩師慈悲指正。

  老法師:我們學習的興趣不斷向上提升,很多同學法喜充滿。這是好現象,證明古代老師要三個,三個老師是很有必要的。現在這三個老師在學校裡還有這個形式,但是實質沒有了,所以我們的成績比不上古人。古人三個老師是國家的三師,太師、太傅、太保,一國三公,這三個人地位是最高的,皇帝的老師。三個老師管三樁事情,第一個老師是太保,太保就像今天學校裡面,大學裡的總務長是太保,他管行政,管所有的人生活,要照顧到,衣食住行,管這個,管他的衛生健康,這樣長成;第二位是太傅,太傅管德行修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他在教,他不但教,他帶頭,像現在講的教練;太師是老師。太師、太保都是老師,老師所教的如何落實是太傅的事情,所以太傅是教練。帶著學生一起做,他要做出榜樣、要做出模范,所以太傅是相當辛苦的。最後是太師,太師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教務長,太傅是訓導長。你看現在學校分三個職務,三個人才能把這個學生教好。太傅是教學,幫助你開智慧,幫助你在日常復雜生活層面上懂得怎麼處理,而且處理到恰到好處,這是學問。佛門裡面就有這麼三個人,太師管教學,佛門裡稱為首座和尚,首座;太傅是叫訓導,是維那,維那管威儀,一舉一動都要給大家做榜樣,他做模范;第三個管一切總務的當家師,叫監院。名稱不一樣,他們的工作任務完全相同。中國三太,我們在《周禮》裡面看到的,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這就說明所謂的英雄所見大略相同,中國這個三太不是跟佛法學來的,但是佛法裡頭有跟三太完全相同的這樁事情。真正學,這才能成功,三個缺一個就麻煩了,一個都不能缺,三個老師。

  海賢老和尚為我們所表演的,他是個好學生,這三方面他都做得很圓滿,真有智慧,但是絕不輕易露出來給你看,在哪裡?在生活當中。他的工作是種田,表現在工作裡頭,表現在處事待人接物,活學活用。我們要會看,他每個動作、每樁事情、每句話都含著很深的意思在裡頭。仁者看到的是仁,義者看到的是義,我們綜合中國古人所傳的十二個德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每個字你都可以看到。在他日常生活當中,他應用得純熟、應用得自在,不是有心做出來給人看的。純熟到極處,跟性德完全相應,所以是性德自然的流露。教初學,初學的人是勉強在做,學著在做。做到純熟變成習慣,所謂習慣成自然。變成習慣,跟性德圓滿的相應,就叫明心見性。這個境界裡面充滿了智慧,充滿了德能,完全是從自性流露出來。所以他沒有思考,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怎麼做出來的?自性本來如是。佛經上有個名詞叫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由此可知,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是這個樣子,不幸的是沒有人教,也是不知不覺的學壞了,受外面境界影響。眼見色,受色的影響,耳聞聲,受聲的影響,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不受影響,受這些影響反應出來的與性德相違背,相悖了。與性德相違背就是造業,錯了。業有善惡,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這就是制造六道輪回。六道輪回是自己制造的,自己去受,自作自受。

  佛教導我們,目的是回歸自性。我們看到了,海賢老和尚回歸自性,他的母親、他的師弟海慶老和尚,這三個人我們都看到,他們回歸自性了,表演出給我們看。我們今天學經教,在嘗試回歸自性,所以我們學的興趣就很濃,才回歸一寸,才回歸一尺,就有一寸一尺的味道,法味出來了。然後我們想想,古大德有句話說,「世味」,世間的滋味,就是六道輪回的滋味,就是善惡的滋味,「哪有法味濃」,沒有辦法跟法味相比。法味是究竟圓滿清淨自在之樂,這個樂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六根見六塵不受外面六塵影響,生智慧,生功德,不生罪孽,多有味道。這個裡頭的妙訣就是放下,不能不放下。不放下的你仔細看,全是六道的輪回業。放下什麼?輪回業放下,十法界的業放下。實報莊嚴土沒有業,為什麼?實報莊嚴土的人不起心、不動念,他要起心動念他就進不了實報土。菩薩修到什麼程度證實報土?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他自然就見實報土。不起心、不動念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心性不動,心性沒有念頭。起心動念,心性裡面把心性變成阿賴耶,然後誰做主?起心動念做主,就是阿賴耶做主,阿賴耶變現十法界。十法界,四聖法界不錯,確實清淨莊嚴,佛的淨土。如果善惡當家就是六道輪回,善念當家三善道,惡念當家三惡道,無不是自作自受,絕不能去怪別人,別人與我們不相干。

  看別人要跟看待花草樹木、山河大地一樣的看待,平等心看待,清淨心看待,這些境界裡頭有善有惡,我們受它感染就錯了,不受它感染沒有一樣不是佛境界。學佛不是學別的,就是學在境界中不受境界感染,這叫真學佛。不是一定要念多少經,要學多少教,不是的。海賢法師他們三個人都不認識字,都不會念經,一生沒有念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堂課,講經說法沒聽過一堂課,他就是一句佛號,比學教的、比參禅的、比聽經的還容易開悟。為什麼?他專一。學禅學教、學顯學密,也是教你學定,你就定不了,為什麼?太雜、太多了。這些人他們的福報大,根機也很好,聽話,老師只教他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下去,他就念了九十二年。這叫一直念下去,有幾個人能活到九十二歲?這是鐵腳僧講的,一生沒拐彎,直路,一直去的,一句佛號。所以他很容易得定,得念佛三昧,得事一心不亂,得理一心不亂,一帆風順。聽老和尚說話,話裡頭有話。別人問他,您老人家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跟您說些什麼?他說我求阿彌陀佛帶我到極樂世界,老佛爺不答應,不帶我去,要我表法。還說,說我修得不錯,要我表法。他學得是不錯,一門深入不拐彎,這就是他學得不錯,我們都拐彎抹角,都不如他,表這是一條直路。這句話裡頭我們聽懂了就了解,他見阿彌陀佛不是一次,很多次,每次都要求佛帶他到極樂世界。你看他這個就是弘法利生,佛說他修行修得不錯,這句話重要!什麼樣修才叫不錯?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叫不錯。

  我們從經教上下手,要把經教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什麼意思?幫助你生信,你不相信!現在講透徹、講到底,人家還是不相信。為什麼?沒見過,他要他見過他才會相信。老和尚往生表演給他看,他信不信?不能不信。這句話你聽懂沒有?不能、不信,他還是不信。看到了,還是不信,為什麼?他相信科學,這沒有科學證據,所以不能,他還是不信,他沒看懂。所以教很重要,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為什麼?就是叫大家相信,信了他才會發願,真正有願他才肯念佛、肯干。所以「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信這個字太重要,我們搞了六十多年到現在才相信,談何容易。

  我們是個過來人,了解信心不容易建立,首先真的要嘗到法味,法味嘗不到,信心就沒有;嘗到法味,喜歡學習。我跟方老師、跟章嘉大師在一起,什麼好玩的地方我都感覺得沒有跟他們在一起那個樂趣,完全是清淨的,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雜念,看他一言一笑、一舉一動,聽他說話,你才看得出來。現在難,真難!為什麼?現在學生心浮氣躁。我們那個時代年輕人,一般年輕人心浮氣躁,老師都看不順眼,你想學,老師不願意教,教你太難了,要跟你開辯論會,老師哪有這個時間?不聽、不信,不教了。我在年輕人當中比較老實,跟海賢不能比,海賢是百分之百的老實,我不過是有百分之三十,但是一般人連百分之三十都沒有。現在年輕人更糟糕,怎麼教法?不要說多,一個小時,靜下來聽一個小時的課,很難做到。現在的學生叫他老老實實聽十分鐘大概還可以,十分鐘以上他心就動了,妄念、雜念就起來了,他自己控制不住。

  所以在國外很多密宗、禅宗的老師,他們在星期假日開禅修班,沒有說一句話,大家到禅堂來靜坐,坐一、二個小時,很多外國人喜歡參加。那是什麼?他平常心太煩了,希望能有一個時間,短時間,長時間他做不到,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到那裡去坐一下。很有道理,比講經收的效果快速,但是他不能扎根,要長時期的去坐禅,每個星期一次效果很薄弱,得天天坐。真正有了定功,學教就能聽懂,能聽出味道。所以用這種方法接現代人初機,年輕人、中年人很管用,我親自去看過。他們不要聽經,聽不懂,也沒這個耐心。真正心地清淨,聽經有味道,他能聽得懂。這個聽經是第二步,第一步用這個方法收心。

  章嘉大師講的看破、放下,哪一個在先?根性不相同,有人心地清淨,就是看破優先;有人心很亂,沒法子聽經,先放下。根性不一樣,要因材施教。所以從前的私塾,老師對學生一對一的教。沒有輪到你怎麼樣?沒有輪到你,背書,一遍一遍背書,背書修定。所以一個老師能教多少人?大概十個學生。二、三十個呢?二、三十是小的,小的容易。小的,完全教他句讀,教他念書;年歲大的,要跟他講解。講解要知道學生的理解的能力,他思惟敏捷,很聰明,可以多講一點,可以講得深一點;魯鈍一點,根性差一點,少講一點,講淺一點。老師不容易,頂多大概三十幾個學生,太多老師負擔不了。那樣的教學真能傳道。現在學生都放在一個教室,程度都一等,沒有私塾好。私塾好像是獨立的,隨你自己發展,自由發展,你長得高、長得胖,隨便你長。現在學校就是把它切齊了,整整齊齊,大家都一樣,所以不容易出人才。教學也要懂得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根性我們知道,不是一生一世成就的,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福德。所以同學們都有感悟,都有體會,漸漸都能用到自己生活工作上,真實受用。好,一遍一遍聽,遍遍不一樣。如果前遍跟後遍是一樣,表示你沒有進步,你停在這個地方。說真話,古人那句話講得太妙、太好了,你會麼?你要是會,沒有一法不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穿衣吃飯都是佛法,一言一笑都是佛法,活的,你從每個人身上都能看到,從每樁事情你都有感悟。不會呢?佛給你講經也不是佛法,你不懂。要明白這個道理,然後再學佛法,真妙!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不是假的,所以感老師恩,要不是他,我這一生會過得多辛苦,哪會來的樂?今天這個社會你怎麼樂得起來?學佛不一樣,看法、想法統統改變了。六道眾生看法、想法全錯了。法身菩薩、法身如來他們完全正確,絲毫錯誤都沒有,那叫佛法。所以認真干,信心天天增長,願心加強,往生極樂世界一點都不懷疑。所以看來佛寺的光碟比聽經還得受用,這你會看的話,還得受用。看一遍,一遍的受用,看十遍有十遍的受用。現在我勸你,看上瘾,我叫你停,你都停不住,為什麼?嘗到味道了。

  資料摘自:無量壽經科注第四回學習班 (第三十九集)

 

上一篇:索達吉堪布:當你的身心遇到解決不了的病苦時,不妨去交給佛來醫。
下一篇:陳靜瑜:為什麼要學習海賢老和尚的光碟?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