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佛曲

 

法華經演義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法華經演義(釋普門品)

  法華經演義卷十九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天台教觀 一松大師 講錄

  清東瓯釋氏 曉柔廣和 編定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若明此品之相生,由前如來,付囑諸大菩薩,欲其隨學如來之法,所謂當隨學於苦行,如藥王者,當隨學於神力,如妙音者,更有所謂普門示現,亦當隨學如觀音者,故知妙音品後,即有此觀世音普門一品之文也。觀世音菩薩之五字是人,普門二字是法,人法兼舉,故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就人中,言觀者,即是菩薩能觀之觀世音即是菩薩所觀之境,所以世間人,則於耳根,聞於音聲,此菩薩則不以耳聞於音,乃以妙觀,觀乎一切世間所有之音聲,故名觀世音也。然此中所言觀世音,與楞嚴所明不同,彼明因中所修自行,故雲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以既盡,動靜二相,了然不生,乃至雲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正明最,初修於耳根圓通,乃約因中所修自行,而得其名,此中則全其自行,而成化他,即是能觀十界眾生所有一切音聲,而現種種形,說微妙法,令得脫於苦惱,故得其名,此乃全約化他,所以不同彼之自行也。然如何觀於世間之音聲,所謂世間一切眾生,有處於七難而不能出離者,有住於三毒而不能解脫者,有懷於二求而不能滿願者,此等眾生,若不稱菩薩之名則已,若一稱其名,則菩薩觀其音聲,令彼處於七難者,畢竟能得出離,在於三毒者,畢竟能得解脫,懷於二求者,畢竟能得滿願,所謂機應境觀,無不冥合,故名觀世音也。言菩薩者,由於能以妙觀,觀乎世音時,而能令無量眾生,皆得解脫種種苦惱,則全其所有自行,而成於化他,故名菩薩也。次法中言普門者,普以周遍為義,門以出入立稱,若其門不遍不能廣化一切,則所有之門,是偏而非圓,是局而非普,今此菩薩,依實相理,開普遍門,能圓觀十法界,圓應九界眾生,皆令開佛之知見,度脫一切之苦惱,所謂以三十二身,遍應群機,無剎不現,無生不度,則其所有之門,乃是周遍圓融,而不可思議者,所以稱為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也。釋品題已境。

  品分文為二,初問答發明,二聞品得益,初二,初長行,二偈頌,初二,初問觀音人,二問普門法,初二,初菩薩問,二如來答,初二,初經家敘起。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菩薩發問此有二意,一者觀世音,能以妙觀觀於一切音聲,世間所有之機宜,則有冥機而當冥應者,有冥機而當顯應者,如是種種不同而是菩薩,皆能所應度,而度脫之,則重重無盡之者,故無盡意菩薩,為之發問也。二者觀世音菩薩,能以普門示現,流通此妙法華經者,若在人間天上,若在剎土微塵,自能在在流通,永永無盡,故無盡意菩薩,為之發問也。

  二菩薩正問。

  【「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二如來答三,初總答。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無量等者,謂汝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當知無別因緣,即是機應境觀,兩相冥合之因緣,而名為觀世音也。初若有等,明其受苦成機,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總是九界之中,就一界而言,即有如許之眾生也。此舉其受苦之人極其多,言受諸苦惱者,三途則有三途之苦,人天則有人天之苦,三乘則有三乘之苦,總之見思無明,為一切眾生苦惱之因,分段變易,為一切眾生苦惱之果,此明其所受之苦,亦極其多也。次聞是下,明其能成機感,聞是觀世音者,或從法師邊聞,或從知識邊聞,或從經卷中聞也,一心稱名,有事理不同,事一心者,謂不二於二,不三於三,專一其心,名事一心,理一心者,能所泯絕之處,而又不妨能所宛然,即名理一心也。觀世下,明其能應,即時者,稱名不在前能應不在後,即稱即應,不前不後,故言即時也。觀其音聲者,觀即能觀音聲即所觀也,皆得解脫者,雖受苦之人,與所受之苦極其多,而能皆得解脫也,所以能令皆得解脫者,由此菩薩,有大智慧力,有大神通力,既有大智慧,則能與一切眾生之樂,既有大神通,則能拔一切眾生之苦,故能令一切眾生,皆得解脫一切苦惱也。

  二別答三,初明七難,二明三毒,三明二求,初二,初正明,二結歎,初七,初大火難。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

  入火不能燒者,謂若能持名,自不入於大火,設使入大火中,而不為其所燒也。蓋世間人入火,而為火所燒者,總由不能持名,故起諸分別貪愛,則為煩惱之火所燒,造諸不善之業,則為結業之火所燒,輪轉生死,則為果報之火所燒,既為三障之火所燒,故亦為世間之火所燒也。今能持名,則自不起於貪愛,不造於惡業,不招於生死,則自不為煩惱,結業果報之火所燒,故亦不為世間之火所燒也。不但不為世間之火所燒,亦且能成於三德,以持名故,即能了達所有煩惱,當體全即般若,結業當體全即解脫,果報當體全即法身,由是等者,謂上來能不為三障之火所燒,且即三障全體三德,由觀世音菩薩有大威德之力故,所以能得如是也。

  二大水難。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

  即得淺處者,雖不能即達於彼岸,而亦得淺處也。若論大水,則亦有煩惱結業果報之水,人天離於三途,二乘脫於三界,乃至菩薩登於圓教初住,皆得名為淺處也。

  三黑風難。

  【「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砗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一人稱名諸人得脫者,此有二解,一者正顯菩薩有大威神之力,故雖一人稱名,而諸人皆得解脫於難。二者蓋彼諸人,既同入於海,同為黑風所吹,同漂羅剎鬼國,則其憂戚相關,而其求脫之心,亦必是同,由其求脫之心同故,雖一人持名,而諸人皆得脫難也。以是因緣者,總指上之三難,皆能稱名得脫之因緣,故名觀世音也。

  四刀杖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

  臨當被害者,臨於殺戮之害,及打擲之害也。

  五惡鬼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

  尚不能以惡眼視之,以其聞於稱觀世音名,則惡心轉為慈心,而惡眼亦轉為慈眼,故不能惡眼而視也。

  六枷鎖難。

  【「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

  檢系其身者,檢即封檢,系即系縛,系縛者,未必封檢,封檢者,則必系縛,故言檢系其身也。

  七冤賊難。

  【「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赍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眾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三千大千者,正顯多者尚能得脫,則少者可知也。言冤賊者,冤則必欲害命,賊則唯欲劫財,劫財者,未必害命,害命者,則必劫財。故言冤賊也。

  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诃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巍巍如是者,巍巍廣大之貌,謂其神力,橫則遍於十方,豎則徹於三土,若論所有七難,但在同居,而菩薩之神力,則不但徹同居,亦且徹於有余實報,遍十方而廣大也。

  二明三毒,夫三毒者,若自愛名欲,愛他名YIN,自恨為恚,恨他為嗔,於自不了為愚,於他不了名癡,若單言之,則但名貪嗔癡,此之三種,皆名為毒,如世之毒藥,必能害身喪命,今此三種,皆能害法身也。能失慧命焉,故名為毒,皆言多者,正顯多尚能離,則少者自不待言也。文分二,初正明,二結歎,初三,初貪欲。

  【「若有眾生,多於YIN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多於YIN欲者,蓋一切眾生,皆以YIN欲,而正性命,非YIN不生,非YIN不死,所以YIN欲乃是生死之根本也。故知自當斷除,若欲除之,必當以觀音而為依憑,故當常念觀世音菩薩,言常念者,約事而言,即不二於二,不三於三,專注一心,而無少間,名為常念。約理而言,即以我心為能念,以觀音為所念,全我能念之心,即是所念之觀音,全彼所念之觀音,即我能念之心,此則能所泯合,又不妨我心為能念,觀音為所念,而能所宛然,乃是常念也,便得離欲者,以由常念之機,而菩薩必為之應,以威神之力如是,自能離於YIN欲也。

  二嗔恚。

  【「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

  言嗔恚者,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則知嗔恚為萬惡之根本,故當常念觀世音,則能離於嗔恚也。

  三愚癡。

  【「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

  多愚癡者,非一無所知為愚癡,若執斷常,發無因果,誹謗大乘,皆所謂愚癡也。此之愚癡,果能常念觀音,亦得離也。所以若YIN欲,若嗔恚,若愚癡,而能念觀音,即皆得離者,蓋眾生之心,只得一心,無有二用,總由不能常念觀音,故多於YIN欲嗔恚愚癡,若能常念觀音,則心常在於觀音,又得觀音威神所被,故得離也。

  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大威神力者,如是二字,即指上能離三毒之威神也。以其有大威德智慧,則能圓觀一切,以其有大神通誓願,則能度脫一切也。多所饒益者,即是能令眾生離於三毒也。常應心念者,以眾生之心,念念無非三毒,不念於貪,即念於嗔,不念於嗔,即念於癡,若能常念觀音,自不念於三毒也。

  三明二求三,初正明,二結歎,三釋疑,初二,初求男。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福德智慧之男者,若但有福德,而無智慧,則雖多諸財寶,而不能名聞遠達,若但有智慧,而無福德,則雖能名聞遠達,而不能多諸財寶,今言福德智慧,不唯多諸財寶,亦且名聞遠達也。

  二求女。

  【「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端正有相之女者,若但端正,而無有相,則但為人之所愛寵,而無有祿敬,若但有相,而無端正,則雖有祿敬,而不能為人之所愛寵,今言端正有相,不唯為人愛寵,而且更有祿敬也。

  二結歎。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力。】

  有如是力者,即是能滿二求之力也。

  三釋疑。

  【「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福不唐捐者,謂現有求男女,而不得男女者若何,乃釋雲,未必志心禮拜,設有志心禮拜,不得男女,致其福德,無有虛棄也。

  三勸持三,初直勸。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

  是故者,即是能度七難,能離三毒,能滿二求也。以其有如是之故,所以一切眾生,應當持名也。

  二格量三,初如來問。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雲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之名,是舉其名之多盡形是持名之久,四事供養,是論其供之勝也。

  二菩薩答。

  【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三正格量。

  【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

  受持觀音名,是舉其名之少,一時是明其時之暫,但禮拜是明其供之劣也。言正等無異者,雖則持名有多有少,經時有久有暫,所供有勝有劣,而此二人之福,悉皆無量而平等無異也。所以無異者,蓋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亦不過證此實相,觀世音亦是證此實相,以其所證同一實相,實相之中,本無多少久暫勝劣之可得,故此二人之福,正等無異,又無異者,由一多無礙,久暫不二故也。

  三總結。

  【「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上問觀音人已竟。

  二問普門法二,初菩薩問。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觀世音菩薩,雲何游此娑婆世界?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方便之力其事雲何?」】

  謂觀音之人,能住普門之法,而度脫一切眾生,若度生時,則必意業以為鑒機,口業以為說法,身業以為現通也。故今還約三業,而問普門之法也。言雲何游此娑婆世界者,是問其身輪,雲何而為眾生說法,是問其口輪,方便之力其事雲何,是問其意輪也。

  二如來答,又分為四,初別答,二總答,三勸供,四總結。此中之文,若與前對論相反,宜知上之七難,並三毒二求,乃是顯機而冥應,此中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乃是冥機而顯應,則上下文互顯耳。決無無機有應,決無無應有機。又上先總答,次別答,下先別答次總答。上勸持名,下勸興供,文亦互明,詳之可見,初別答,為二,初明聖身。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現辟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應以佛身得度者,以意業鑒機也。即現佛身者,以身業現通也。而為說法者,以口業說法也。又應以佛身,此答其方便之力其事雲何,意業之問也。即現佛身,此答雲何游此娑婆世界,身業之問也。而為說法,此答雲何而為眾生說法,口業之問也。佛身有三種,謂應以現勝身得度,即現勝身,應以劣身得度,即現劣身,應以劣勝合身得度,即現合身也。此說法者,不同楞嚴應以何法即說何法,此乃惟說妙法華經,鹹令法界眾生會歸一佛乘也。又此不言菩薩身者,有人雲,合在佛身中明,當知三十二應,是所現之身,菩薩是能現之身,雖有三十二身之不同,而同是菩薩一身之所現,則身身皆是菩薩矣。故雖不現菩薩身,而其義實是具也。若例上之妙音所現,亦未嘗無。今但略耳,自辟支佛下去亦然,一一皆具三答,而所說之法,皆是妙法也。

  二明凡身四,初現諸天身。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現梵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帝釋身得度者,即現帝釋身而為說法。應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應以天大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天大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毗沙門身得度者,即現毗沙門身而為說法。】

  天大將軍身者,即散指大將也。自在天身者,即欲界魔王天也。為其說於妙法,令其了達魔界如,佛界如,一如無二如也。毗沙門,此雲多聞,即北方天王也。

  二現人類身。

  【「應以小王身得度者,即現小王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身得度者,即現長者身而為說法。應以居士身得度者,即現居士身而為說法。應以宰官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即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應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得度者,即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而為說法。應以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應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現童男、童女身而為說法。】

  現小王者,須兼輪王及以粟散,輪王則金輪為大,余三為小。粟散則正統為大,附庸為小。小者尚現,大則可知,故但現小王身,長者,有長人之德也。居士者,清心寡欲,以道自居也。宰官者,宰以主政為義,官以功能為義也。

  三現八部身。

  【「應以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

  四現護法身。

  【「應以執金剛神得度者,即現執金剛神而為說法。】

  執金剛神者,以其手中常執金剛寶杵,故以為名。若論其因緣,昔過去一國王有二夫人,一夫人生千子,悉皆成佛,即始自毗婆屍,終至樓至佛也。一夫人生二子,一願勸請千兄轉*輪,一願護持千兄之教法,今執金剛寶杵神,即第二夫人所生次子,願護千兄之教法者是也。以其欲護佛法,故常執金剛杵,已上總是明觀世音菩薩,能依實相理,開普遍門,三十二身,十九說法,以為別答竟。

  總答。

  【「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

  種種形者,即十法界形也。既言種種,則不止於三十二身也。游諸國土者,即十方國土,既言諸土,則不止於娑婆同居也。是則上雖言別,但文廣而義實略,以上明三十二身,此土同居故也。又此雖言是總,但文略而義實廣,此中又具上三答,以種種形,以之一字,即意業鑒機也。答方便之力其事雲何,言種種形,即身業現通,答雲何游於娑婆世界也。度脫眾生,即口業說法,答雲何為眾生說也。

  三勸供六,初如來正勸。

  【「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是觀世音菩薩摩诃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號之為施無畏者。」】

  二菩薩興供。

  【無盡意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今當供養觀世音菩薩。」即解頸眾寶珠璎珞,價值百千兩金,而以與之,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寶璎珞。」】

  無盡意因如來勸,故即解頸璎珞,以為供也。頸表實相,璎珞表行,價值百千,即是表八萬四千波羅蜜也。蓋菩薩依實相理,而起乎行,則全性起修,全理發行,稱性施設,無所造作者,故即解璎珞,以表也。言受此法施者,若是璎珞乃是財施,何言法施,蓋能了達實相,無非妙觀,故財即法也。所謂於財等者,於法亦等,於法等者,於財亦等,如藥王真法供養,故即財施,而是法施也。

  三觀音不受。

  【時觀世音菩薩,不肯受之。】

  言不肯受者,有二意,一者無盡意,有如來勸供之命,故興於供,觀世音,無如來勸受供之命,那可受之,故其不受也。按下文可見矣。二者彼所供之璎珞,全表因行,今觀音亦在於因,同在修位,若因則是當克果,無有因還克因,修還克修者,故不肯受也。

  四菩薩重請。

  【無盡意菩薩復白觀世音菩薩言:「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愍我等者,無盡意,與觀世音,雖同是因位,然不無初心後心之別,則後心者,應愍於初心,故言愍我,等者,等於一切天人四眾,是知菩薩奉供,不但為已,兼為人也。

  五如來命受。

  【爾時佛告觀世音菩薩:「當愍此無盡意菩薩,及四眾、天、龍、夜叉、乾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謂彼既愍眾而供,則汝亦當愍眾而受也。

  六觀音受供。

  【即時,觀世音菩薩,愍諸四眾、及於天、龍、人非人等,受其璎珞,分作二分,一分奉釋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寶佛塔。】

  觀音因如來之勸受,故即受之,則上之不受可知也。分作二分者,表其所有之行,全依實相,則不見有少法生,亦不見有少法滅。全體不生不滅,實相之行,奉二佛者,表克不生不滅之果也。以釋迦現在,唱欲滅度,故表不生,多寶滅度,塔中曾歎善哉,故表不滅也。又表因行自克於果,雖因佛命而受,故還奉之於二世尊也。

  四總結。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自在神力,游於娑婆世界!」】

  二偈頌,此頌非秦本所有,乃阇那笈多譯也。後補入秦本,慈雲大師,約義釋之,科注所集,即其釋也。今分為二,初菩薩問。

  【爾時,無盡意菩薩以偈問曰:「世尊妙相具,我今重問彼,佛子何因緣,名為觀世音?】

  重問彼等者,謂上雖已問,而如來為之一一答示,然我等今欲更詳其義,故還說偈重問何因何緣故,三業如是,我今一句,乃總頌問也。佛子二句,以別頌問也。

  二如來答二,初總答。

  【具足妙相尊,偈答無盡意:汝聽觀音行,善應諸方所,弘誓深如海,歷劫不思議,侍多千億佛,發大清淨願。】

  汝聽等者,意謂汝問以何因緣,名觀世音。我今更當為汝說之,汝以谛實而聽。觀音行者,觀世音具大慈悲智慧,能起不思議妙行,以其善應諸方所故也。諸方者,橫則遍於十方,豎則徹乎三土,以其十方三土,無剎不現,故能尋聲救苦,度脫眾生也。言善應,以其了達諸法實相,法法皆真,相相皆實。則十方國土,全即惟心,一切眾生,亦惟自性,乃惟心觀音,現惟心之國土,自性觀音,度自性之眾生,稱性施設,不假造作,故善應也。此乃明其妙行,弘誓下,乃明其誓願,言弘誓深如海者,以其所發之誓,上則欲弘諸佛之道,下則欲化九界之生,所謂上窮下徹,故雲如海也。歷劫不思議者,謂其經歷時分,而極其多,此不可思議,於不可思議劫中,奉侍多千億佛,於多千億佛之所,復能發廣大清淨之願也。前言弘誓,此又雲願者,前是總誓,此是別願也。以其有大智慧之行,故能圓觀一切,以其有大清淨之願,能廣度一切也。

  二別答二,初頌答示,二頌勸持,初二,初頌觀音人,二頌普門法,初二,初總頌。

  【我為汝略說,聞名及見身,心念不空過,能滅諸有苦。】

  為汝略說者,謂彼之因緣甚多無量,我亦不能一一為汝廣明,但當為汝略而說也。言聞名等者,或有聞其名而受持者,或有見其身而禮拜供養者,或有常念恭敬而心不空過者,則其機已誠,必感於應,即二十五有之苦,或處七難,或遭三毒,或在二求。以聞名見身及心念者,感應相交,皆得除滅隨願也。

  二別頌二,初頌七難並加余難,二頌三毒以及二求,初分十二,初正頌大火難。

  【假使興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觀音力,火坑變成池。】

  念彼觀音力者,既我能念之心,即所念觀音,全所念觀音,即我能念之心,原無彼此,當知雖無能所,不妨能所宛然,而我心為能念,觀音為所念,能念是感,所念是應,所以無彼此中,而分彼此也。初二句遭難,三一句持名,四一句蒙應,下去十一行,皆有三義,分文亦然。

  二正頌大水難。

  【或漂流巨海,龍魚諸鬼難;念彼觀音力,波浪不能沒。】

  三加墮須彌難。

  【或在須彌峰,為人所推墮;念彼觀音力,如日虛空住。】

  四右墮金剛難。

  【或被惡人逐,墮落金剛山;念彼觀音力,不能損一毛。】

  五超頌冤賊難。

  【或值怨賊繞,各執刀加害;念彼觀音力,鹹即起慈心。】

  六追頌刀杖難。

  【或遭王難苦,臨刑欲壽終;念彼觀音力,刀尋段段壞。】

  七追頌枷鎖難。

  【或囚禁枷鎖,手足被杻械;念彼觀音力,釋然得解脫。】

  八加頌毒藥難。

  【咒詛諸毒藥,所欲害身者;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

  有人疑雲,還著本人,似乎有虧菩薩大悲,然被害人既念觀音,而得脫難,則知本人,若念觀音,亦必得脫,又何虧於大悲乎。

  九追頌惡鬼難。

  【或遇惡羅剎,毒龍諸鬼等;念彼觀音力,時悉不敢害。】

  十加頌惡獸難。

  【若惡獸圍繞,利牙爪可怖;念彼觀音力,疾走無邊方。】

  十一加頌毒蛇難。

  【蚖蛇及蝮蠍,氣毒煙火燃;念彼觀音力,尋聲自回去。】

  十二加頌雹雨難。

  【雲雷鼓掣電,降雹澍大雨;念彼觀音力,應時得消散。】

  蓋非時之雷雨,亦是其難,總由眾生惡業所致,況能念觀音,則業自轉,而難自釋,故應時得消散也。

  二頌三毒以及二求。

  【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被困厄,即被三毒二求之所困厄。然三毒以有者為苦,二求以無者為苦,有無雖殊,其困厄一也。能救三毒二求之苦耳。已上頌答觀音人竟。

  二頌普門法二,初總頌。

  【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

  二別頌三,初頌答身業。

  【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

  言種種等者,總指九界,以為惡趣,唯佛界為善也。地獄一句,別舉三途也。以漸令滅者,令人天滅於三途,令二乘滅於三界,令菩薩滅於三空,如是漸滅,竟竟令入三德秘藏也。

  二頌答意業。

  【真觀清淨觀,廣大智慧觀,悲觀及慈觀,常願常瞻仰。無垢清淨光,慧日破諸暗,能伏災風火,普明照世間。】

  觀能顯理故言真,又能破惑故言清淨,顯理而理無不顯,破惑而惑無不破,故言廣大智慧,此自行也。若化他之時,而欲運大悲以拔苦,亦不離此觀,故言悲,欲運大慈而與樂,亦不離此觀,故言慈也。如是則九界眾生,念念時時處處,願其垂應而瞻仰之,故言常願常瞻仰也。無垢二句頌智慧,蓋上言觀,此言智,觀無所觀,智為觀耳,所以雲智慧觀,以今對上,則知五觀皆智慧也。

  三結答與拔。

  【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诤訟經官處,怖畏軍陣中;念彼觀音力,眾怨悉退散。】

  明其悲之拔苦,慈之與樂,法法互相交參者也。天之欲雨,必先震雷布雲。菩薩現身說法,欲拔眾生苦,欲與眾生樂,亦須布雲震雷而身為現通,澍甘露雨,而口為說法也。

  二頌勸持。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妙音者,有人指前品妙音菩薩為妙音,此甚非也。以由觀世音菩薩,以妙觀觀乎世音之時,能法法皆真,相相皆實,所有音聲全體實相,故言妙音觀世音也。又妙音所觀境,觀世音能觀智,若境若智,同是菩薩一念心體,故境為妙音,智為觀世音也。梵音者,了達所觀之境,全體空寂,乃離欲而清淨也。海潮音者,一觀其音,即為現身說法,如海之音,不失時候也。觀世音淨聖者,以其本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已得究竟之者,今乃為度眾生,倒駕慈航,逆流而出,示有一分生相無明,而實已能盡者,故雲淨聖也。

  二聞品得益。

  【爾時,持地菩薩,即從座起,前白佛言:「世尊!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普門示現,神通力者,當知是人,功德不少。」佛說是普門品時,眾中八萬四千眾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初持地贊歎,次大眾得益,初中觀音品自在之業,是舉其觀音之人,普門示現神通之力,是舉其普門之法也。次佛說下,正明得益可知也,釋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竟。

 

上一篇:一行法師:佛之心法,八正道之正語
下一篇:心皓法師:《法華經》重要偈頌解讀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