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任何時代,慈禧時代、宋美齡時代或是今天的時代,人們對富貴的執著是一樣的,但當你了解了它的無常性,就不會那麼執著了。龍猛菩薩在《大智度論》中說:“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定。”財富雖然可以給人帶來快樂,但這是暫時的、無常的,終將被他人享用;而且,錢財總是讓人心思散亂、心神不寧。
今天在座的有很多是兩岸商會中的有錢人,所以我想提醒大家:在你死之前,最好對財富的分配有個准備。
人什麼時候死很難說。有法師說:“我們暫時不會死。”這是不了義的。禅宗裡是有“不生不滅、不來不去”的境界,一切都是鳥語花香,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但在了悟這種境界之前,誰能那麼灑脫?我們要真切地面對死亡。然而,當你死的那一天,再一條條去安排,可能就來不及了。
前段時間李開復在微博上說:“世事無常,生命有限。原來,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喬布斯也說:“記住,你即將死去。”他確實把每天都當最後一天對待。可能絕症就有這種作用:你知道活不久了,你醒了,於是理性地看待生命。
其實理性不一定要在這時候才開始,越早越好。
我們不是鋼鐵制成的,我們身體裡有的只是血、肉、骨頭,哪一樣都不堅固。到時能不能燒出捨利?很難吧,要修行。但這個無所謂,最重要的,就是你活著時有沒有找好接班人?有沒有發現更有意義的事情?說這些也沒什麼不吉祥的,因為我們一定會離開,而且,說不定非常突然。
人什麼時候死是不好說的,很多大企業的總裁就是年富力強時離開的,突然離開了,均瑤集團總裁死的時候只有38歲,留下了39億。當時人們都覺得突然,但佛教認為這很正常,因為一切法的存在離不開因緣:
因緣聚合了,生;因緣離散了,滅。
這就是無常,客觀事實,任何人都無法顛覆。對於這種事實,我想,我們認識它不難,但要正視它,很難。
——上海佛學文化社會化傳播高峰論壇演講(節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