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下載 :佛曲

 

解讀《四十二章經》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解讀《四十二章經》

  阿蓮

  《四十二章經》是佛陀對其弟子的言語行止做出規范的經典之作,經中指出出家人應如何立身行持及如何戰勝修持過程中的障道因緣,最終走上菩提之路。但是做為一個現代的在家人,也不防抽空讀一讀《四十二章經》,它對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也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下面本文從一個現代在家人的立場來略解其要義:

  一、明是非,知善惡

  佛言:眾生以十事為善,亦以十事為惡。何等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殺、盜、YIN。口四者兩舌、惡口、妄言、绮語。意三者:嫉、恚、癡。如是十事不/頃聖道,名十惡行。是惡若止名十善行耳。這段文字從眾生身、口、意三方面論述惡行的來源,有其中任何一條惡行的人,不但與道相違,而且連世間一個普通的人都不如。因此佛陀在各種典籍中都反復強調為佛弟子要從身、語、意三方面嚴格約束自己,慎勿觸犯惡行。

  而對於無意中染上惡行的佛弟子,佛陀諄諄教導他們要改惡向善,使惡業轉重乏輕。佛說人如果有眾多過惡,卻不知道自我悔過,使這種惡念當下熄滅,那麼他的罪業就會越積越多,就像陷入沼澤之中一樣難以自拔。假使有人發現自己的過惡,且主動地改過行善。他的罪過也就自然會消失,好比發熱的病人出了一身大汗,病情自然也就會消除了。

  佛陀說有許多行善做好事的人,往往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阻礙,因為他們由於自己的品行不端而忌恨那些行善的人,總是會想方設法阻止他人行善。而佛陀就此勸示行善之人,不要對這些惡人懷有嗔心並怨恨他們,對於如何對治惡人,佛陀以自己舉例說:有人聽說我嚴守道行,並且對苦海眾生行大仁慈,就十分惱火,他來到我面前罵我。我不與他對話,只是靜默,直到他安靜下來不再辱罵時,我才問他:如果你拿禮物去送人,而別人不收受,那麼禮物還是你的嗎?那人回答說:當然還是我的。我又問他:現在你辱罵我,而我也不接受,這些污言穢語是不是又回到你自己的身上了呢?要知道,做惡如同響之應聲,影之隨形一樣,最終都是難以脫開自身的。為了更形象地說明這個道理,佛陀又做了比喻說:惡人害賢者,猶如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至己身。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平時也應當注重自己的修養,在同事、鄰裡之間盡量不說惡言、不傳是非,要在靜坐時常想想自己有沒有什麼過失並及時的改正,即使別人比我們能力強,也不要生起嫉妒和怨恨的念頭,而是要以一種煩事“不計較”;凡事“不比較”的隨和態度來寬待一切。

  我們對治誹謗自己的人,也應當以佛陀的態度來對待。首先我們要明晰事態的是非對錯,不可躁怒沖動,要以冷靜的頭腦來應對那些不利我們的事物,錯的總歸是錯的,它不會變成對的,只要我們不受其影響,不因其改變自己的立場,它就左右不了我們的思想和言行。

  就如同我們在公司裡上班,有平時不滿於我們的人在上司的面前說我們的壞話,這時,有可能無論我們怎樣為自己辯解,都不能洗去惡言的傷損,那麼我們能做的只怕就是安之若素的繼續自己的正確行止,然後耐心的等待事情真相大白的那一天,要記住無論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

  “忍辱精進”永遠是最好的修持方法。因為純正的心,是不怕別人的毀謗的,只要我們做得正,做得誠,就禁得起任何考驗。

  二、行布施,多獲福

  佛在《四十二章經》第十章“喜施獲福”中說: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沙門問曰:此福盡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佛教的六波羅密把布施置於首位,布施分財施、法施和無畏施。財施是人最容易做得到的,且財施並不在於我們一定要施多少的金錢,它是依個人能力奉行的;法施則是讓沒有認知真理的人去體悟智慧的妙悅,其功德最大;而無畏施,則非常人所能及,那要求有一種為法獻身捨生的精神,如佛陀捨身喂虎、割肉喂鷹、捨命救災,常啼菩薩賣身肉送禮;轉輪聖王以身命供養法寶;須提羅王以眼布施等等。

  生活中每當我們說起布施,大家好像認為那只是佛教徒應當去做的事,其實不然,生活在世上,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施行布施。比如我們走在街頭看到孤苦窮困的人,施他以餐食錢物:我們給希望小學的孩子們、給殘疾人基金會、國際紅十字會……捐出自己的書本、衣物、錢款……;我們節約水、電、紙張、糧食……;遵守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設施,

  自己不作惡且幫助他人止惡……很多日常中的看似簡單的小事,只要我們施以援手,或者順手做了,使其得到幫助和愛護,那就是布施,是並非只有到寺院裡投錢入功德箱才能得到福報。

  說到法施,寺院裡經常印送很多經文贈送結緣人,為的是讓更多大眾能夠受到法雨的恩惠,讓更多的受眾能領悟到佛在世間的真義。所以我們可以從自己微薄的收入中取出一些錢來,捐助印刊,或者,向大眾廣為傳播你手中的經論,使他們有機緣目睹、聽聞佛法,增加善的根性,減少惡的傾向。

  人並非一世都會順風得意,天災人禍的事情往往都是始料難及的,盡管你今日是個百萬富翁或達官要人,但是股市的變化可以讓你慘遭破產,官場的風雲會讓你兩手空空。今天高高在上,明日就可能一無所有,所以就要在自己有能力布施的時候,積極的施行布施,因為那福德可能在明日或將來落到你和你的後人身上,可以解你一時的燃眉之急,可以助你的後人免除失學之苦或在困苦中得到捐助……世事總是無常的,我們如果能得意,就必定會有失意,不妨以未雨綢缪的心態,以佛心來恩德眾生,眾生中必然已經包括了你自己和你的後人。

  而當沙門問佛: “這樣的福報會有盡頭嗎?”佛說:

  “布施的福報有如一只火炬被成千上百的人分別取了火種,並用這火種去做飯和除去黑暗,而火炬還是像原來那樣明亮,不曾因此而減少或者消失了光明。”所以最後佛下結論說:

  “福報,也如同這火炬一樣。”一個人做善事,行布施,就如同把福報的種子種到地裡去了,那麼經過雨水的滋潤,陽光的照耀,和風的吹撫,怎麼會沒有滿倉的收獲呢?

  三、活不易,做人難

  佛在第十二章中列舉了人生中的二十難來勸大眾知生存不易而修學佛法應知難而行。下面我就略舉其中幾難稍做論述。 ·

  這二十難中的第一難是貧窮布施難,有錢的人,做布施是很容易的,因為有。而若是沒有卻來行布施,這才叫難,叫不容易,因為沒有而做有的事,而唯有這樣的布施才是真正難能可貴的布施,用真誠的心來布施。這樣的例子如:一個貧窮的女子,一心向佛,以乞討得來的兩文錢供一燈於佛前,而佛感其真心,使其燈晝夜不滅,並獲得大福報得以成為王後。當然我們並不是說現實中人人都會以兩文錢得到這樣的福報去做王後,而是說你有沒有施行善事的真心誠意,即使只是在人窘態中給予一個體諒的微笑,或者只是伸手扶一下過馬路的盲人,或者只是從微薄的收入中取出一點捐助希望工程,或者只是把手中的食物施予一個饑餓的人…… 只要以這份真心誠意去做了,幫助雖然是微乎其微的,但卻是你盡你所能來幫助人了,這就是最大的努力。

  第七難是見好不求難,這個恐怕是我們世人都會經歷到的一種難處。見到自己喜歡的事物或者與已有利的好處不動心的怕是沒有人能夠做到,佛說這一難的本意在於讓人戒除貪心,一個人吃不過一張嘴,睡不過一張床,然而貪心卻是無限的大,能夠把整個世界都裝進去還會猶嫌不足。所以只要擁有了自己該得的那份就要懷有一顆知足感恩的心,不要再挖空心思,機關算盡地再去貪求多余的不屬於自己的東西,那樣做其實有可能會失去已有的幸福。

  第九難是有勢不臨難,有勢,就是手中握有權勢的時候。臨,就是把這種權勢欺壓到別人身上去。有勢不臨,就是不仗勢欺人。仗勢欺人的人,說到底自己也是一介平民,卻到處宣稱自己與眾不同,偏要借助於權力作威作福,欺壓他人。這種人其實是最沒有出息和最不懂做人的人,他們往往只看重眼前的一點利益,也不懂得將來會受到什麼樣的惡報,他們的下場是很可悲的。西漢時,霍去病被漢武帝封為骠騎將軍,為擊破匈奴立下大功,他的弟弟霍光因此也受到朝延封賜,官至大司馬並接受武帝遺诏輔佐太子,霍氏家族顯赫一時。然而霍光貪戀權勢,為人跋扈專橫,又放縱家人仗勢為惡,最後招致朝廷上下的不滿,尤其是對皇族權力構成了威協,最後終於被滿門抄斬。所以《勸忍百箴》中有一段話說:迅風駕舟,千裡不息;縱帆不收,載胥及溺。其意是說順著強勢之風行舟,日行千裡,豈不快意!但是倘若一味如此,忘記適時掌握船的方向,也難逃覆舟淹滅的命運。

  第十難是觸事無心難:觸事,就是遇到什麼事情。無心,就是不放在心上,心不被擾動。也就是說,無論你在生活中遇到好事或者壞事,都要能夠一切隨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是時刻保持一顆淡泊寧靜的心,讓自己沒有煩惱。三國時代有兩個名士,他們是管寧和華歆,兩人是好朋友。有一次,兩人一同在菜園裡鋤草,看見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照舊揮動鋤頭,跟鋤掉瓦塊一樣,華歆卻把金子拿在手裡,再扔出去。還有一次,兩人曾同坐一張席子讀書,見有人乘著華麗的車輛從門前經過,管寧照舊讀書,華歆卻擱下書本出去觀望。於是管寧割開席子,分開座位,說:

  “你不是我的朋友!”這就是“割席斷交”的典故。在這裡,管寧做到了真正的觸事無心,而華歆卻不能夠做到。這是因為管寧的內心沒有雜念,不為外物所動,因此才有了淡泊、超脫的心境。

  第十五難是不說是非難: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與人相處不要總是求全責備。經常以“難得糊塗”來自勉,能容人,你就會有許多朋友。如果眼裡不揉半粒沙子,過分挑剔,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論個對錯曲直,容不得人,最後人家也會躲得你遠遠的。所以古時候的君子,力求在別人的過錯中尋找沒有錯的地方,那樣人們之間才會沒有怨恨。

  當然社會上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愛非議別人。一種是出於妒忌,看到別人取得了成就,超過了自己,就妒火中燒,非要從別人身上挑出毛病來,加以誇張渲染。有的甚至無中生有,造出許多謠言來中傷他人,

  目的無非是造成對別人不利的社會輿論,從而使自己獲得某種心理平衡。一種是和別人結怨,出於報復心理,播弄出一些流言蜚語來貶損別人的人格,降低別人的聲譽。但是誹謗他人,搬弄是非,這個人本身的人格和德行就已經壞了,不能夠讓人信服,最後也不會得到什麼好的結果,因為總有一天,真相會大白於天下。倒不如在他人犯有過失或者得罪我時,以一顆寬容體諒之心來對待,同時反省一下自己有沒有不當和過失之處,這樣內心也就不會再那麼計較和不平了,矛盾也就能夠化解,你自己的心也因此會從煩惱中解脫出來。

  四、遠聲名,離財色

  《四十二章經》第二十一章之“名聲喪本”中,佛說:人隨順著自己的情欲,一味地去追求名聲,結果等到名聲大振或者名聲顯赫之時,他自己也老了,離死也不遠了。

  人生在世,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對好的名聲孜孜以求,因為名聲會帶來很多好處:名人有所謂的“名人效應”,企業也有所謂的“品牌效應”,這在激烈的競爭中容易占據先機。但是過分地追求名譽和聲望是不可取的,為了這種心理,人會整日追逐著虛名,或為之歡欣,或為之煩惱,往往還會摻雜弄虛作假和沽名釣譽在裡面,那樣人就處在十分危險的境地之中,一旦身敗名裂,反而比不上普通人。

  佛陀要我們要看淡聲名,不要過分執著,因為這是一種貪心的表現出,一個人只要有了貪心,就會失去生活的智慧。北魏時期,有兩個叫李崇和王元融的高官。一次他們隨從太後視察左藏庫,太後下令賜隨行人員布匹且讓他們自己挑選。李、王二人惟恐拿得少了,拼命地往身邊背,結果由於物品太重,他們一個閃壞了腰,一個摔斷了腿。貪心使得他們成了千古笑談。

  居家的人如果貪心,就會對什麼都不滿意,很難開心起來;做官的如果貪心,就會貪污受賄,那麼他的政治前途就喪失了;做生意的如果貪心,那麼就會盯著利益不放,看不清前行的方向,那必然會失敗。

  對於財色,佛在二十二章財色招苦中也有言:財色於人,人之不捨,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兒舐之,則有割舌之患。其意為財之於人猶如刀刃上有蜂蜜一樣,雖然不夠吃一餐,但是小孩子卻喜歡它的甜美而舐,結果會有舌頭被割破的危險。

  《歐也妮·葛朗台》是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系列中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作品中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塑造了既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在金錢的控制下,老葛朗台時而憂,時而喜;時而如羊,時而如虎;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離不開他的神聖職責:占有金子,保住金子。

  作品中有幾處細節描寫,如老葛朗台為了表示對女兒歐也妮的疼愛,每年在她生日的時候都咬著牙送她一枚金幣。又如他對家中一切開支都非常吝啬,每天都要仔細考慮後才拿出全家要吃的幾塊方糖、幾塊黃油、一條面包,11月中旬前不許在屋裡烤火。屋內設備簡陋,生活十分艱苦,陌生人絕不會想到這裡的主人會是一個巨富。又如當他得到自己的侄子查理已經破產一無所有時,毫不猶豫地把他打發去了印度,爾後得知歐也妮把自己的私房錢六千法郎送給查理後,變得像野獸一樣凶殘,把歐也妮鎖在房間裡,罰她只吃冷水和面包。結果他妻子嚇病了,公證人說如果葛朗台妻子死了,歐也妮可以以女兒的身份分走他的一半財產,葛朗台害怕了,才將女兒放了出來。後來葛朗台偶然看到女兒手中拿著查理送的首飾盒,居然要搶過來把上面的金子拿走。

  作品的最後描繪當老葛朗台老了不能走動時,還坐在輪椅上指揮女兒把一袋袋金幣藏好。貯藏室的鑰匙他貼身放著,不時用手撫摸。臨死前,他還要女兒把金子堆在桌上,

  自己貪婪地看著。神甫來作臨終法事,把一個鍍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邊親吻,葛朗台見了金子回光返照,拼命想抓住。這一下的努力最終使他送了命。

  不過,雖然巴爾扎克刻畫出的老葛朗台如此貪財吝啬,到死也不肯放手,但是他的女兒歐也妮卻成為了整部作品中的唯一的亮點,她沒有因為父親種種愛財的行為而影響了自己的人生觀,盡管最後沒有嫁給自己心愛的人,也生活得不很幸福,但她還是用150萬法郎償還了叔父的債務,讓堂弟查理過著幸福、榮耀的生活。她還辦了許多公益事業:一所養老院,幾處教會小學,一所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可以說這是一個光明的收尾,讓人知道這世上還是有不愛財的人,也讓人知道,不把財物據為已有而是做義舉才會獲得心靈的安慰。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積存更多的財富,可是晉代的石崇卻因為財富太多,遭人妒忌,以致於招來殺身之禍。看看媒體報道,再看看歷史典故,

  自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因為一個財字而起紛爭,也不知有多少人因為一個財字而犯罪,更有甚者丟了性命。民間有句俗語“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可見財對於人有多麼重的危害。

  再說色,史上最為有名的莫過於夏朝君主桀因為寵愛美女妹喜,導致了夏朝的覆滅。周幽王因為寵愛褒姒,最終導致了亡國,春秋時,晉國五世大亂,都是由骊姬蠱惑挑撥造成的。吳國的滅亡,是由於西施,安史之亂,緣於楊貴妃……而現代社會中亦有很多高官顯貴,為了養情人,包二奶,討小老婆歡心,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把大好前途毀於石榴裙下……所以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不捨者必然受其害。

  五、從心來,從心滅

  第二十八章“意馬莫縱”中,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意思是說你不要任由自己的意念來行事,如恣情縱意就會惹出禍害來的。

  人的思想有時候是很可怕的,倘若不能夠控制得住,而是想到什麼就去做什麼,只怕人不光會犯罪,還會有牢獄之災。譬如你愛上一個人,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為這人做很多的事,討這人的歡心,並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人也會同樣的愛你,但事實上這人若不愛你呢?於是在被拒絕被嘲弄被傷害之後必然會心起怨恨,生起報復的念頭,繼而就會做出仇恨的舉動……這就是放任自己思想的最大壞處。所以我們一定要慎重對待自己的思想,不要強求與己一致,凡事宜三思。

  既然許多錯誤的意念來自心中,那麼如何把它們消除掉呢?佛又在第三十一章“心寂欲除”中舉例子說:比如有人患有YIN欲的毛病,但是自己制止不了,於是就想把自己的男根斷除,想以此來自己熄滅欲望,但是佛對他說:你把自己的器官割掉還不如把你的妄想心割斷。因為人的心就如同一個領導一樣,領導停止了,那麼跟著他做的工人都會停止。同樣的道理,你的邪念不止住的話,光是斷了器官是沒有什麼用處的。

  要知道一個人的行為往往是思想的延續和發展,你的思想不清淨,心裡也就不會清淨,行為就更不會清淨。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要調伏自己的內心,心裡的欲望消除了,思想的欲望也就會消除,那麼就不會再有不好的行為出現了。怎樣消除心裡的欲望呢?那就是讓思想安靜下來,讓心意沉靜下來,不去計較,不去貪婪,不去糾纏,不去享樂……慢慢地,你就會看清一切喧嘩浮躁的表象,而進入一種清明真切的實相之中,煩惱和痛苦也就自然消失了。

  六、生命在呼吸之間

  佛問沙門: “人命在幾間?”對曰:“數日間。”佛言: “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 “人命在幾間?”對曰: “飯食間。”佛言:

  “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 “呼吸間。”佛言:

  “善哉,子知道矣!”這段話的意思是佛告訴大眾,生命是無常的,須時時刻刻把生死大事放在心上才能悟出人生的真谛。

  有一位比丘修行,心常為外境牽動,佛陀就告訴他修行的方法道:

  “比丘啊!你在修行的時候,心容易散亂,都是把‘死’沒有放在心頭的緣故,如果你能知道人生無常,一切聲色外境都不能誘惑你了。”

  佛陀的話,給一位國王聽到,國王心想,只要記得一個“死”字,就會不被外境的聲色所動,真有這麼簡單的道理嗎?因此他就想試試。正巧,國中有一個人誹謗比丘,那人說:

  “比丘也是人,身雖出家,難道心就不貪戀五欲之樂嗎?”

  國王就把他叫到面前,說他侮辱聖者,要處以死刑。那人嚇壞了,向國王請求免死。國王就說:

  “如果你要想不死,就必須在頭上頂一盛滿蜂蜜的缽,然後周游街市一圈,倘若一滴蜜都不灑出來,就赦免他,否則,死罪難饒。”

  國王事先在街市路旁,布置了許多音樂歌舞,那悅耳的琴聲,那如雲的美女,無不讓人心動神往。可是那個獲了罪的人,因為心中有個死字,一心不二,不敢把蜜灑一點到缽外去,因而戰戰兢兢,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頭頂的缽上。

  當他回到國王面前的時候,國王問他道: “在街上你有沒有聽到什麼聲音?”罪人回答說: “沒有。”“那你有沒有看到什麼?”國王又問。 “沒有。”國王說:

  “街上明明有音樂和舞伎,你怎麼會沒有聽到也沒有看到?”

  那罪人答: “大王,我因為頂了那滿滿一缽的蜜,若滴灑一點就要死,所以心中只惦記著死無心外面有什麼了。”

  國王一聽,若有所悟,心想:

  “佛陀說得不錯,把‘死’放在心,知道人生無常,一切聲色都不能誘惑人了。比丘是人,因為心中知道世事虛幻,哪裡還會貪戀五欲呢?”那人也深有所悟,伏在地上,說:“大王,我知道錯了,以後再也不毀謗聖者了。

  ” ’

  看到這個故事的朋友,請你想一想,佛陀的話是不是很有道理呢?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心靈常常被世事困擾,在成功的時候歡笑,失敗的時候痛苦;賺了十萬還想著百萬,住著兩居室還計算著更寬敞的房子;得不著愛著的人憂傷,被不愛的人喜歡又煩惱;從孩子一出生就計劃其將來上大學的事情,不想做的事情卻因為面子而勉強接受;為一只寵物貓的丟失茶飯不思,被人責備就怨恨在心,殊不知,我們都會有“死”的時候,一旦死亡來臨了,所有的一切就將煙消雲散去。到那時,我們還爭什麼?怨什麼?愛什麼?恨什麼?那些在活著時候看不透,緊揪住不放的利益和功名還都有什麼意義呢?

  故佛又在《四十二章經》中最後一章中說:

  “吾視王侯之位,如過隙塵;視金玉之寶,如瓦礫;視纨素之服,如敝帛;視大干世界如一诃子……”佛平等地觀察一切諸法,故能看破一切世間浮名虛利,也就沒有什麼妄念執著在心,所以見如未見,得如未得,一切都沒有什麼不同。

  倘若我們時常提醒自己身處無常之中,一切的物體都會有生有滅,能夠放下一切煩惱,那麼心中還會計較那些榮辱、得失和喜樂憂傷嗎?生活難道不會淡泊且從容許多嗎?

  作為一個現代人,生活非常的忙碌和充滿激烈的競爭,人的思想上難免不會出現诟病,而醫藥雖然能夠醫治身體,卻不能治心。還有很多人物質上雖然很富足,可是思想上卻很匮乏,常常感到生活得很茫然和煩惱重重。所以我建議大家不妨抽些時間讀些佛書,以此來淨化自己的心靈,引導自己的思想,自然能夠在生活中超脫自己。

  正如《菜根譚》所言:纏脫只在自心,心了則屠肆糟塵,居然淨土。不然,縱一琴一鶴,一花一木,嗜好雖清,魔障終在。語雲: “能休,塵境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上一篇:自然環境、文明、情感與道德
下一篇:講《四十二章經》體會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