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環境、文明、情感與道德——游落筆洞漫想
2015年3月29日上午,我落筆書院21名師生相約前往落筆洞清理垃圾,參與者有:陳強老師,陳彥軍老師,馮建章老師,黃俊,洪曙萍,陳文,魯藝,錢香萍,陳松,張穎,張聖鑫,蔡汝友,唐嘉希,邬烈鑫,夏靜秋,林祥玉,陳俊儒,阮元龍,阮元龍之友,崔佳寧,余佳芯,李玉妍。
從直接的效果來說,我們此行的成果很小,歷時一小時,不過稍稍撿拾落筆洞附近一小片區域的垃圾。如果說我們的行動還有別的意義,則大致可以歸納為幾點:
一、 使我們體會到知行合一的神聖感,增強我們的奉獻精神、行動能力;
二、 加深我們一眾師生間的友誼;
三、 告訴世人世間存在著美好的東西,對社會公益、人心向善有一定的好處;
四、發現古跡保護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合理意見。
自然環境與文明。
文化之厄。落筆洞位於落筆峰下,常年有人游覽與祭拜,洞中石刻不僅飽受風化剝蝕,還受游客拓印損傷,尤其嚴重的是有人刻劃“XX到此一游”,至於塑料瓶、塑料袋、衛生紙則遍地可見。五四以來,傳統文化深受批判,文化革命,傳統文化受滅頂之災,至於今日,我們已經幾乎不可能創造如前人一般優秀的文化了,即我們只能守著祖輩的文化遺產(甚至都做不到)。古跡碑刻是古人所為,而對於古人來說他們是當代人,宋明的當代人制作了落筆碑刻,如今的當代人卻沒有制作此類碑刻的才能,文化衰落如此,豈不寧人神傷?但是我們至少可以保護落筆石刻,即便我們不能繼承先輩的文化,至少也不要損害先輩遺留下的文明痕跡。
仙境不復。從落筆洞中的詩我們得知,從前的落筆峰雲霧萦繞恍如仙境,而現在的落筆峰只是一座寂寞的石峰。雲霧是蒸騰的水汽,水汽需要濃密的植被維持,陽光使地上的水分蒸發為雲霧,雲霧冷凝到植被上又成為露珠,這種循環保障著雲霧的存在。落筆峰周圍數裡盤繞小山,將落筆峰環於期間,形成一個盆地,從前的時候,植物提供水汽,盆地保持水汽不流散,從前的雲霧仙境是存在的。只是如今人們大肆砍伐樹木、開墾土地,使得落筆峰附近赤土裸露,水汽再也不能形成雲氲霧繞的景象了。
愚蠢的現代人。想要破壞一處“仙境”很容易,五指山從前亦雲霧缭繞,而隨著沒有節制的旅游、開發,五指山一帶雲霧越來越少。作為以旅游為主要收入的海南島,旅游業不可以荒廢,不過海南的古跡、民俗都由環境承載,必須得保護自然環境才行。自然環境主要是靠植被維持的,海南的植被有自己的特色,不論是海邊的紅樹林,還是山上的熱帶灌木叢,有史以來,這些植被一直維持著海南的生態平衡。至於今天,大量的原生植被被墾為建築用地和果蔬園,連不適合種植的山坡,只要坡度稍緩,也大量被墾為芒果園。金錢是人類對物資、勞動力的一種衡量方式,只可惜,金錢亦僅僅是人類的一種衡量事物的方式,人的意志是未必符合自然規律的,我們為了謀求眼前的金錢,破壞了自然環境,帶來的危害是很可怕的。《孟子》裡面告誡君王要有節制的砍伐樹木,打魚不用細眼絕戶網;《呂氏春秋》告誡世人竭澤而漁、焚薮(山林)而田是自絕的行為。社會的進步源於於少數人的引領,盛於多數人的支持。現代科技進步非常大,這進步主要是科學家導致的,大多數人在學識和思想上處於低層次,不過世人常將他人的成功歸為“我們的成功”,於是“我”也是成功的了,這其實很可笑。現代人容易陶醉於“進步”的喜悅中,而遺忘了對環境的保護、對自然規律的敬畏,這點,現代人是不如古人的。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獲利是愚蠢的,現代人犧牲環境以獲利,由此可知,現代人是愚蠢的。
過時了嗎?古老相傳的守則未必就是過時的。之所以說古人的經驗教訓對我們有用,是因為人類及人類社會的三大核心沒有變,一是人的身體構造沒有變,二是人類對環境的依賴關系沒有變,三是人類的群居關系沒有變。因為人體不變,所以古人傳下來的養生知識、醫療知識仍然有效;因為人類仍然依賴環境,因此保護環境、有節制的索取仍然是人類需要做的;因為人類仍然群居,所以人類必須要遵守一些行為規范。因此,古代的醫術、經驗和倫理道德是不可以完全拋棄的。不過,古時候的知識經驗常有這樣一個特征:知道事物的原因和結果,卻不知道其過程,於是古人可能會用一種我們覺得“荒謬”的理論來解釋其過程。在今天,科學研究的方法不僅探討事物發展的因果關系,還探求事物的發展過程,在此情況下,科學研究人員可能會因為古人“荒謬”的理論而忽視其經驗的價值。
道德教化。有人說軍人的天職是服從命令,即便此語正確,卻也不能照搬到學生身上來。若說服從是“守規矩”,則儒家強調“明事理”。兵法有雲“三軍之事,主帥獨知”,這是出於對戰略的保密,兵家豈不講事理嗎?孫子論兵,開篇言道。什麼是道?“上下同欲者也”,上下一心團結一致方能取勝。如何讓上下一心?愚民政策和暴力統治都是不可取的,民愚則國少賢才,暴政則民心思亂,唯有以真誠的心播散道德,公正的分配利益,才能使民眾心悅而誠服(從)。嚴謹的制度和嚴格的監察可以讓人民不敢做違背制度的事,但這些制度的制定必須具備以人民為核心的合理性,否則必然催生暴力、虛偽和抵抗。
情感與道德。
情感。人是一種情感動物,但是普遍來說,人的情感是不純壹的,而且是易變的。我們的情感,源於先祖的行為方式在我們的基因中打下的烙印。身體需要能量,則我們腹饑欲食;身體缺水,則我們口渴欲飲;男女成年,則我們思慕異性;男女相配必然要相互親愛,繁衍必然要照顧子女成長,子女必然要依賴父母存活,於是愛情、愛幼、慕親之情生矣;人類喜歡講信用的同伴,討厭奸詐的同伴,於是誠實守信生矣;凡此種種,構成了人類的情感。人類這些趨利避害、生息繁衍的天性,被大自然用各種激素讓我們產生“高興”與“厭惡”的感受從而分類,記憶進我們的大腦。人類因為基因中的趨利避害、生息繁衍因素影響,在人類社會中必然會出現一種符合你我大眾利益的價值標准、道德體系,而各個地區的道德之差異,則主要是因為各地的土地、氣候、歷史等導致的,但是大體來說,道德標准必須要符合人類的生息繁衍規律才能流傳開來,即才能真正的產生。一個國家一所學校的法律、條規不也要符合其群體的利益才合理嗎?當激情消退,當考驗來臨,我們如何選擇,對自己甚至對別人和社會是很重要的。《禮記》說“聖人治七情,修十義”,即是我中華民族的先祖根據人性歸納的規范世人情感的方法。隨著人生經歷的增多,我們的情感亦隨之復雜,所謂復雜,是指各種的利益、恩仇、愛恨、是非交織在一起,使得我們的行為小心翼翼。可惜的是,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擇偶時選擇美貌還是美德”,“為恩義而死還是偷生”,“要利益還是道德”等等。
奉獻。當一個人把自己的關懷與愛護投射到某個人、某個群體、某個國家上的時候,他是較容易為之奉獻甚至犧牲生命的。如果這些受到關懷的個人、群體、國家對奉獻者回報相應的禮遇,則這種奉獻行為就是完美的;而如果這些受饋者僅僅是表達口頭上的感激,而沒有情感上的激動並預備“報恩”,則這種奉獻行為是不對等的。很神奇的是,奉獻者未必真的需要實質上的回報,奉獻者受到受恩者力所能及的禮遇就會感到很滿足了,但是奉獻者如果知道受恩者准備為自己犧牲生命,他反而會加以阻止,由此看來,雖然人類必須要有物質才能生存,但是情感對人還是很重要的。奉獻者的行為需要受恩者的禮遇才完美,但是對於一個奉獻者來說,如果他是以推己及人的思維幫助別人,只需要想像或者看到別人因自己的善舉而受惠就很快樂,那麼,這個奉獻者就會得到更多的快樂。如果這個奉獻者是為了別人的回報而奉獻,則他可能會陷入“期待過多,而所得甚少”的痛苦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人類的愛情。
愛情。因為女性的身體構造使得女子只能在至少一年中為一名男子生育後代,至少在此階段中,臃腫虛弱的女性必然非常需要丈夫的保護與關愛,而且,一般也只有丈夫保護她與她腹中的胎兒;女子為丈夫生育後代,意味著女子放棄了為別的男性生育後代的機會,即放棄了受到別的男性保護和提供資源的機會;另外,女性的生育是有年齡限制的;同時,為別的男性生育過子女的女子,在與沒有生育過子女的女子競爭別的強壯而擁有資源的男子時,是處於劣勢的,因此,一名女子選擇了一名男子,即意味著將自己的所有交給了該男子,即托以終身。這種以生育為核心產生的異性情感即是愛情,普遍來說,愛情在發生過程中,是專一的。至於濫情,那也是一種由來已久的繁殖策略,只是一直受到人類中至少二分之一的女性的譴責。人與人的情感是容易相互影響的,因此不排除大部分男性的專一愛情觀是受到女性的影響,因為女性必然是希望男性專一於自己的,於是必然對男性有此類的要求。
對等。全世界的人類,普遍遵循對等原則,“借錢要還”、“受恩要報”,而這些對等原則催生了我們的倫理道德。對等原則是一種自然法則,只有遵循之,種群中的個體才能得到同伴的幫助和保護,動物學家已經發現:大猩猩更樂於幫助熱心的同伴;吸血蝙蝠會相互借血,而懂得回報的蝙蝠能再次得到同伴爽快的幫助。儒家說“禮尚往來,來而不往非禮也,往而不來亦非禮也”,這裡的“禮”,即指對等原則。
倫理道德發源於人的天性,人類文明不可以無倫理道德,環境是文明的載體。人不變,人對環境的依賴不變,於是人類對自己行為的規范仍然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