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
月溪法師講述
目錄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
圓覺經大義
在開講經之前,先講經中大義,然後全本經皆可明白。釋迦佛說的大乘法寶,猶如箱內的寶貝,《圓覺經》如同開箱子的鑰匙,全部經的意思,是教我們如何開箱子,得箱子的寶貝。中國哲學家認箱子是寶貝,西洋哲學家分兩方面:一方面認箱子為寶貝,一方面站在箱子面前猜箱子內是什麼寶貝。小乘聲聞分兩種:一種是定性,一種是不定性。定性聲聞生纏空,認鎖是寶貝;不定性聲聞認纏空不是寶貝,再去問找寶貝。二乘緣覺分兩種:不回心者、回心者。不回心者迷正知見,認空無所有,不執著空,認箱子為寶貝;回心的二乘緣覺再去問找寶貝。大乘人研究用什麼方法,將鑰匙如何開箱子,得箱子裡的寶貝。這一部經完全是開箱子的方法,一部經就是全部經綱要,先將經題解釋明白。
(附表解見後頁)
“大方廣”就是佛性的體用。“大”是指佛性光明,遍滿虛空,充塞宇宙,超出時間空間;“方”是指佛性的體,用是由佛性的體發揮出來;“廣”是佛性的用,是時時加庇我們眾生的,猶如太陽光明一照,將一切昏塵照破,照著我們眾生,就是《華嚴經》裡說的:“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圓”就是指佛性遍滿虛空,圓滿不漏;“覺”就是指本來絕對的大覺,不是指對迷而覺得覺、相對的覺。
“無始幻無明”,就是說無始以來,無始無明同佛性是同時有的。經裡面說:“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無始無明是無始以來同佛性有的,是可以破的,我們不能見我們的佛性,就是被無始無明遮障佛性,如同空中有烏雲遮障太陽的光明,將烏雲吹散,太陽的光便能顯現;將無始無明打破,本有的佛性就可以看見。無始無明,就是《華嚴經》裡說的“破無明黑暗”、《勝鬘經》裡說的“斷無始無明”、六祖說的“無記空”、臨濟祖師說的“湛湛無明,黑暗深坑,實可怖畏”。這一部經主張的,就是破無始幻無明,一破便可看見佛性。
見聞覺知、一念無明、六根就是經裡說的:“四緣假合(四緣指見、聞、覺、知),妄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經裡主張破無始無明,應遠離四種禅病。佛說:“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四病就是:
一、是止病 將一切思想勉強止住不起,如海水不起波,無一點浮漚。小乘斷六根、道家“清淨寡欲,絕聖棄智”,皆此病也。佛性非“止”而合。
二、是作病 捨妄取真,將一個惡思想改為一個好思想,背塵合覺,背覺合塵,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老子“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孔子“正心誠意”、宋儒“去人欲之私,存天理之正”,皆此病也。佛性非“作”而得。
三、是任病 就是思想起也由他,滅也由他,不斷生死,不求涅槃,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照而常寂,寂而常照,對境無心。儒家“樂天知命”、道家“返自然,歸嬰兒”,皆此病也。佛性非“任”而有。
四、是滅病 就是將一切思想斷盡了不起,空空洞洞,如同木石一般。中乘破一念無明、老子“惚兮恍兮,窈兮冥兮”、莊子“坐志”、宋儒“我心宇宙”,以及印度外道六師,皆此病也。佛性非“滅”而有。
釋迦牟尼佛的辯證法,用功有此四病,就是經裡邊說的:“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谄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四相就是:
一、我 相 即我執。小乘人斷六根時,“小我”已滅,入於“大我”境界,此時心量擴大,有充滿宇宙之象,清淨寂滅。宋儒所謂“我心宇宙”,莊子所謂“坐忘”(出<大宗師>篇),希臘哲學家所謂“大我”、“上帝”,老子所謂“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皆是“我相”境界。
二、人 相 即法執。起後念以破前念,譬如前念有我,乃起後念之“否認我”而破之,繼而復起一念以破此“否認我”之念,如是相續,以至無我,破見仍存,悉為“人相”。莊子所謂“吾今喪我”,即此相也。
三、眾生相 亦是法執。凡我相、人相所未到之境界,是眾生相,所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是也,儒家所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書經》:“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此“中”字即“眾生相”境界。
四、壽者相 即空執。一切思想皆已停止,一切善惡是非皆已忘卻,其中空無所有,如同命根,六祖說是“無記憶空”,二乘誤認為涅槃境界,其實即“無始無明”,禅宗稱為“無明窠臼”、“湛湛黑暗深坑”,道家所謂“無極”,即此相境界。
錯用功就是犯作、止、任、滅四病,結果認我、人、眾生、壽者四相為佛性,其實不是佛性。經中佛說:“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照著經裡邊所說的三種法門用功,便不落於四病。
經裡又提到有三種法門可以破無始無明,就是“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奢摩他”中國音叫做“寂靜”,就是六根齊用破無始幻無明;“三摩缽提”中國話叫做“攝念”,就是一根統領五根破無始幻無明;“禅那”中國話叫做“靜慮”,就是修大乘的六度第五度靜慮,六根隨便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
破無始幻無明用功,用六根的隨便那一根,我們南贍部洲(即是這個地球)的人,以眼、耳、意三根為敏利。如用眼根,眼睛就不向外看,而向內看,其余五根也不攀緣外境,清清淨淨的看,向腦根裡面來看,看來看去,看到山窮水盡的時間,達到黑黑暗暗、一無所有的境界,這時不可停止,再向前看,看得多叻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無明一破,豁然貫通,柳暗花明又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佛性了。或者六根齊用,清清淨淨的將一切外緣放下,眼根反觀觀自性,耳根反聽聽自性,鼻根反聞聞自性,舌根反嘗嘗自性,身根反覺覺自性,意根反念念自性,這樣用功得多,機緣成熟叻的一聲,就會破無明見佛性的。又或者隨用一根統攝五根,好比用一主帥統領兵將來進攻敵人一樣。譬如用意根來做主將,其余五根向無明窠臼來進攻,眼、耳、鼻、舌、身都到意根上去,放下萬緣清清淨淨的,起一個純淨的思想來向心裡去研究,研來研去,研究得多,功夫純熟叻的一聲,無明就會破的。又或者我們沒有時間靜坐用功,就無庸收攝六根,眼由他看,耳由他聽,意由他想,但是於其中要執一個念頭來照顧佛性,不論何時何地,片刻不忘,好似失去寶珠,必要將它尋獲一樣,如此觀照,機緣一到叻的一聲,也可以見佛性。
經裡邊說:“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考查古今禅宗明心見性的人歷史事跡,統統照此三個法門修的。
可破與不可破辯論 無始幻無明譬如盜魁,一念無明譬如股匪,六根譬如賊匪所用的武器。欲為民除患必須剿賊,但擒賊要擒王,所謂“殲厥渠魁,脅從罔治”,盜首已除,股匪無主,則其受撫也必矣。若捨其魁首,而擒其附從,不特擒不勝擒,即使一時擒盡,他時賊王再招新匪,是賊患仍未平也。六根煩惱、一念無明,皆從無始幻無明而來,無始幻無明者,根本就不明亮,而迷昧本來明明自性也。小乘之斷六根,六根何罪?特工具耳!而斷之,是何異奪盜賊之刀兵而毀之,遂以為盜害既除也?豈知害固在盜,而不在兵器。夫兵器靡特不宜毀,且當資之以攻盜賊;六根豈獨無庸斷,反應利用之以破無明。中乘之務斷一念無明,而不知斷根本無明,是猶擒賊不擒王也;大乘用一念無明破無始幻無明,猶如以毒攻毒然。一念無明是起一個思想為法執,根本無明是空空洞洞,是空執,法執是不可破的,空執是可破的。
真妄辯論 照外道所見,思想斷滅便為真心,思想一起即是妄心,起了又斷,斷了又起,妄心變為真性,真性變為妄心,反反覆覆,何時了止?我今說一比喻:有婦人焉,夫亡守節是為貞操,設若再醮是失貞操,後悔再嫁之非,復歸故夫之室。是寡婦者,有貞操乎?無貞操乎?若雲貞操未失,豈通人情!斯喻何解?寡婦譬如腦筋,守節譬如思想不起,貞操譬如真性,再醮譬如思想又起,復返夫家譬如再斷思想,“思想再斷,真性恢復”之見,何異於寡婦再嫁之喻哉?夫根本既錯,修亦無益也。昔祖師有<真妄偈>雲:“真法性本淨,妄念何由起?從真有妄生,此妄何所止?無初即無末,有終應有始。無始而無終,長懷懵茲理。”就是說佛性本自清淨,那裡會起妄念?起妄念是腦筋,不是佛性。假使妄念是從佛性起,那末根本就有妄念了,止它何益?是止不勝止的。因為無初就無末,有終才有始的,若果“無始無終,相對是假,絕對是真”這個道理都不明白,那就不能夠解悟佛法的。學佛錯用功夫,猶如以沙煮飯,飯終不成。
我們見、聞、覺、知,一念無明的妄念一動分為兩方面,就是正念與不正念,不正念是妄,正念亦是妄。如妄念從外面來,與你不相干,又何必去斷呢?如妄念從裡邊生出來的,比喻龍潭出水的水源,時時有水生出來的,斷了又生,生了又斷,無有了期。修行斷妄念,這個道理實在不通!古人雲:“王道不外乎人情。”佛法亦不外乎人情。
漸修頓悟之分別 漸修是由修小乘斷六根,修中乘斷一念無明,但六根與一念是不能永斷的,修大乘用一念六根隨一根,破無始幻無明,由小、中、大是為漸修;頓修指小乘,中乘皆非,直修大乘,是名頓悟。
“大方廣圓覺”、“無始幻無明”、“見聞覺知”、“一念無明”、“眼耳鼻舌身意”,這五種不能說先有圓覺後有無始幻無明,亦不能說先有無始幻無明後有見、聞、覺、知,亦不能說先有見、聞、覺、知後有一念無明,又不能說先有一念無明後有眼、耳、鼻、舌、身、意,經裡邊說:“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復如是。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經裡邊又說:“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維猶幻化,何況诘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未曾見佛性以前,思想、人生、宇宙萬物皆是生滅相對的;認為心中一樣不想是絕對,因為自己不明白是相對中的絕對,並不是真正的絕對。打破無始幻無明以後,見絕對的大方廣圓覺佛性,思想、人生、宇宙萬物統統變為絕對的佛性,變為絕對的法身淨土。
經中又說:“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但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雜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受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只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以後我們的人生處世 經裡面又說:“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YIN、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這就是《華嚴經》說的:“佛法不異世間法,世間法不異佛法;世間法即佛法,佛法即世間法;不能於佛法中分別間法,不能於世間法中分別佛法。”別種經就是叫做經,惟有《圓覺經》叫做經中了義經,與別種經不同。經裡面說:“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此經以圓覺為“體”,以見、聞、覺、知頓悟破無始幻無明為“宗”,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為“用”。此經是頓教法門,如來五時說法,此經是說華嚴時(五時即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
三種法門在未曾用功以前,要先明白以下的條例:
○ 佛性與靈性的分別 佛性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無生無滅,無來無去,如如不動,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恆守本性,無有改變,不受熏染,不起妄念(出《華嚴經》),佛性人人的都是一樣。
靈性,新學家謂之腦筋,舊學家謂之靈魂,內外合成,內是見、聞、覺、知,外是眼、耳、鼻、舌、身、意。分兩方面的能力:染緣與淨緣。染緣有善、惡、是、非、愛、喜、怒、哀、樂、欲、煩惱、思想,種種俱全,是受熏染、有漏的,人人的不是一樣;淨緣,靈性裡面只有清清淨淨的一念。染緣是起妄念,淨緣是斷妄念。我們的眼睛看見印象在靈性裡面見的一部份,耳聽得的印象在靈性裡面聞的一部份,鼻子所嗅的、舌頭所嘗的、身子所感觸的印象在靈性裡面覺的一部份,意思所想的印象在靈性裡面知的一部份,所有印象在靈性見、聞、覺、知四部份收藏。
○ 無始無明與一念無明之分別 不同之點:一為無知無覺,無生無滅,空洞黑暗,一無所有,是可以破的;一為有知有覺,有生有滅,就是從靈性裡面起一個妄念,謂之“一念無明”。無始無明是無知無覺,無始有終,可以打破;一念無明是有知有覺、無始無終,是不可破,悟後變為佛性。
○ 佛性與無始無明不同之點 一是有知有覺,無生無滅,遍滿虛空,光明普照;一為無知無覺,無生無滅,空洞黑暗,一無所有。
○ 《指月錄》雲:“未見佛性以前,佛性不受熏染;見性以後,靈性、一念無明、眼、耳、鼻、舌、身、意,皆變為佛性。”
○ 修小乘、中乘、大乘及一佛乘之分別 小乘是斷六根,靈性裡面只有清清淨淨的一念,譬如一面明鏡,將灰塵打掃帚得干干淨淨,就是腦筋裡面的淨緣(即修四谛法門)。
○ 中乘將一念無明,清清淨淨的斷了,知覺都沒有,空空洞洞,是無始無明,非佛性(即修十二因緣法門)。
○ 大乘用功,一念無明及六根統統都不斷,利用六根的一念,隨便那一根,破無始幻無明見佛性為主要(即修六度靜慮法門)。
一般人注解《圓覺經》“永斷無明方成佛道”,有的認為斷六根就是佛性,有的認為斷一念無明、十二因緣就是佛性,其實斷六根是小乘,斷一念無明是中乘,《圓覺經》是大乘,非中、小乘,永斷無明是指斷無始幻無明,非六根,非一念無明,經裡邊說見佛性後六根與一念無明皆變為佛性。有的注解說:“不怕妄起,只怕覺遲。”佛經中並無此話,這是從孟子的“良知良能”脫胎來的。有的注解說:“知之一字,眾妙之門;知之一字,眾禍之門。”佛經中並無此說,乃從老子《道德經》脫胎出來的,《道德經》裡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有的注解中又說:“不要執著有妄念,不要執著無妄念,亦不要斷妄念,似有非有,似無非無。”佛經中並無此話,是《道德經》中的“渺兮冥兮,其中有精”;有些注解中又說:“中道是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佛經中無此話,中道是儒家的話,並不是佛經的話,儒家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
大乘法門是說用功法門的,《圓覺經》說得最明白,是大乘菩薩問佛用功的,非小乘、中乘的道理。《華嚴經》是發揮寶貝體用;《楞伽經》大慧認箱子是寶貝,佛將寶貝告訴他,指導他箱子不是寶貝;《維摩诘經》中釋迦佛、維摩居士、文殊菩薩說寶貝,其余的人認箱子是寶貝;《大般涅槃經》問寶貝,佛告訴他寶貝;《大般若經》說寶貝的妙用透三句;《無量義經》說寶貝的體;《妙法蓮花經》說將來得才寶貝;獨有《圓覺經》開了箱子拿寶貝,才稱贊為經中經。如《大寶積經》等講二乘不講大乘,《阿含經》等講小乘不講二乘大乘。說佛法和佛經最緊要的是將三乘用功分清楚,才不會顛倒混淆。
中國的佛法,修明心見性的法門很多,各人說一派,究竟照那一派去修?我們沒法子分別那一派是、那一派非,我們沒法子決定,只有照著釋迦牟尼佛這三個法門去修,就是十方三世諸佛也是從這三個法門去修,釋迦牟尼佛也是不出這三個法門,古今一切祖師亦是不出這三個法門,我們現在照著這三個選擇去修,是不會走錯路的,就是佛所說:“欲知三叉路,須問過來人。”
寶貝譬比佛性,箱子譬比無始幻無明,鎖譬比能起淨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 月溪法師 講 沙門冰谷 疏
唐罽賓沙門佛陀多羅譯
釋經題:佛性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故曰“大”;佛性能轉萬物,不為萬物所轉,故曰“方”;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化令成佛,故曰“廣”;明心為“圓”,見性為“覺”,自性遍滿虛空,圓裡三世,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故名“圓覺”;“修多羅”譯為“經”;了義者,最徹底之法門也。
釋人題:此經是唐朝時,北印度罽賓國一位沙門,名“佛陀多羅”,在洛陽白馬寺譯出的;“罽賓”華言“賤種”,其國原屬奴隸階級,婆羅門教目為最卑賤之種族,世尊提倡平等,不分貴賤,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雖賤種人亦得列於門牆,故罽賓國佛法極盛,高僧輩出;“沙門”華言“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佛陀”譯“覺”,多羅譯“救”,即自覺、救人之意。
如是我聞: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來光嚴住持,是諸眾生清淨覺地,身心寂滅,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於不二境現諸淨土,與大菩薩摩诃薩十萬人俱。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普眼菩薩、金剛藏菩薩、彌勒菩薩、清淨慧菩薩、威德自在菩薩、辯音菩薩、淨諸業障菩薩、普覺菩薩、圓覺菩薩、賢善首菩薩等而為上首,與諸眷屬皆入三昧,同住如來平等法會。
此段若照晉朝道安法師所創之三分法(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講,應屬於序分,乃敘述佛說本經之緣起。
“如是我聞”譯為白話是“我所聽到的是這樣”,佛經乃世尊滅度後諸弟子所錄出者,故冠以“如是我聞”四字,意謂“我所聞於佛者如是,非私見也”。又《大涅槃經》載佛臨終時,有四依之囑,其一即經典皆冠以“如是我聞”四字。
此經乃世尊就清淨法身圓覺自性發揮妙理,故與他經不同,他經開首必先舉講經地點(如《金剛經》開首即說:“如我是聞:一時佛在捨衛國只樹給孤獨園”等),而此經則否,良以法身自性圓滿十方,現諸淨土,不可稱名,故開首即曰:“一時,婆伽婆入於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婆伽婆”三字,歷來注疏皆解為佛十種通號之一,其實佛之另一通號乃“婆伽梵”非“婆伽婆”也。《涅槃經》雲:“婆伽名破,婆名無明。”即破無明之意,無明破則法身現矣;《報恩經》亦謂“婆伽婆”乃指法身,《圓覺經》發揮法身妙理,故同於婆伽婆說法也。
“神通大光明藏”者,圓覺自性也,簡稱“佛性”,自性能生萬法、能轉萬物,故曰“神通”。言釋迦破無明見佛性,轉大*輪,得到真正受用也。此佛性乃佛與眾生所同有,是“一切如來光嚴住持”,亦名“諸眾生清淨覺地”,其體則“平等本際,圓滿十方,不二隨順”。不二者,法身無二也,隨順者無礙也,故能由體起用。“於不二境,現諸淨土”,此淨土乃法身淨土,於三昧中示現,故諸大菩薩及眷屬,亦須入於三昧,方能“同住如來平等法會”,恭聆大乘妙理。
十二菩薩者,當時之大善知識,親近世尊發大乘心成道者也,與觀世音菩薩、維摩诘居士等,俱不在一千二百五十弟子之列。此法會乃世尊就圓覺自性發揮妙理,揭出大乘頓教之要義,非淺學所能唱酬,故以十二大菩薩為上首。觀其次第提出之問題,皆屬肯要,故知圓覺了義,非普通一般弟子及聲聞二乘所到之境界也。觀《維摩诘經》<弟子品>與<菩薩品>,即可明了諸大弟子與諸菩薩境界之差別,諸大菩薩有已悟及未徹悟者,而諸弟子則尚居學地。迦葉於佛晚年拈花示眾時悟入,而捨利弗則佛滅度後始發憤用功成道,故佛說《法華經》時,退席者五千人,皆小乘根器,未能領略大乘妙法也。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文殊師利菩薩
於是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來法眾,說於如來本起清淨因地法行,及說菩薩於大乘中發清淨心,遠離諸病,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谘詢如來因地法行,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求大乘者,得正住持,不墮邪見。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文殊師利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文殊在十二菩薩中德學最優,故先代表大眾提出問題請佛解答。其問題之要點有二:一為如來最初修行時所采取之方法如何?二為菩薩發心修行時應遠離之錯誤如何?文殊此問其目的蓋在使末世眾生學大乘者,得到正當之途徑,不致墮於二乘外道邪見也。
“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槃及波羅蜜,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本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永斷無明,方成佛道。”
世尊答文殊菩薩之問,最先標出“圓覺”二字。圓覺者,佛性也,亦名“自性”,乃一切如來之本體,菩薩及眾生修道時之共同目標也,此經所闡明者即“圓覺”之體用。“一切清淨真如、菩薩涅槃,及波羅蜜”皆自“圓覺”流出,佛以此教授菩薩,一切如來最初用功時亦依此“圓照清淨覺相”以為目標,打破無始無明方成佛道。誦經至此,不禁合掌贊歎,並欲大聲疾呼,以告天下學人曰:“我等學佛,第一須先將目標認清楚。目標者何?即明心見性、成佛度眾生是也。”
“雲何無明?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實無華,病者妄執,由妄執故,非唯惑此虛空自性,亦復迷彼實華生處,由此妄有輪轉生死,故名‘無明’。善男子!此無明者,非實有體,如夢中人,夢時非無,及至於醒,了無所得。如眾空華滅於虛空,不可說言有定滅處。何以故?無生處故。一切眾生於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由是觀之,一切如來最初用功,既須打破“無始無明”,方能見性成佛,而一切眾生亦因“無明”遮障,致有輪回生死。然則“無明”者,豈非一最重要之關頭乎?故世尊於標出“圓覺”之後,即舉“無明”以示大眾,因為“無明”是“佛性”的死對頭,無明未破,佛性不現,故用功人須下極大決心,非滅此不可,一旦因緣時至叻的打破,宇宙河山、萬事萬物無非佛性,得到真正受用,才是到家田地。
上文既明“圓覺”,此段解說“無明”。言“無明”者,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便有種種顛倒,譬如昏迷之人,將四方易處,其實東南西北依舊,並未因之變易其處。眾生因為妄認“地、水、火、風”四大為“身”,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為“心”,其實兩者皆虛假。譬如有眼病之人,見空中有華及有兩個月亮,其實空中無華,乃病目者妄執故耳。因此不但未能見其“自性”,亦復錯認“無明”以為“自性”,故受輪回生死。其實無明並非實有其體,如人做夢,夢時若真,醒來了無所得;如空華滅於空中,不可言其定有滅處。何則?因其本來無生處故也。一切眾生錯認無明為實相,無中生有,故不能超出輪回生死也。
“善男子!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何以故?虛空性故,常不動故,如來藏中無起滅故,無知見故,如法界性,究竟圓滿,遍十方故,是則名為‘因地法行’。菩薩因此於大乘中發清淨心,末世眾生依此修行,不墮邪見。”
上文既將“佛性”與“無明”體狀講清楚,此段乃更進一步說明,如用腦筋思想揣測佛性亦是不對,因為佛性並非腦筋(即見、聞、覺、知)作用,亦非想像或假設可及,須實實在在把無明打破,方能見到佛性。見性之後,一切六根、六塵、見、聞、覺、知亦皆變為佛性,故名為“淨覺隨順”。
經文“如來因地修圓覺者,知是空華即無輪轉,亦無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無,本性無故”一節,言欲修圓覺明心見性者,須打破無明空華。“知是空華”之“知”字並非見、聞、覺、知之“知”,乃含有“實行”、“實現”之意。既已實行打破無明空華,則“佛性”已現,無所謂輪轉生死矣。但此所謂“無”,非故作為“無”,或用腦筋想像假設為“無”,乃因“無明”暨“輪轉生死”之體性,本來是“無”故也。次言“彼知覺者,猶如虛空,知虛空者,即空華相,亦不可說無知覺性,有無俱遣,是則名為‘淨覺隨順’”,此節最宜分別清楚。言彼腦筋之“知覺”,其性亦如虛空,但用腦筋想像而知之“虛空”並非實性,乃與無明空華之想相同。雖然如此,亦不可說無知覺性,不可將六根、見、聞、覺、知斷滅,因為要打破無明,須利用它來做武器,一旦無明已破,則此“知覺性”亦變為佛性矣。故未見性時,說“有”、說“無”俱不對、俱不必,一經見性,則“有”、“無”皆是佛性矣,故名“淨覺隨順”。“淨覺隨順”者,佛性清淨平等,能轉萬物無礙之謂也。
然則何為若此?蓋因圓覺自性,性如虛空,如如不動,無有起滅,亦無腦筋知見,同法界性,本來圓滿,遍滿十方之故。故以上所發揮之妙理,乃如來“因地法行”,菩薩於此大乘法門發清淨心,末世眾生如果欲明心見性,依此修行,則可不墮邪見。序分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文殊汝當如:一切諸如來,從於本因地,皆以知慧覺,了達於無明。知彼如空華,即能免流轉,又如夢中人,醒時不可得。覺者如虛空,平等不動轉,覺遍十方界,即得成佛道。眾幻滅無處,成道亦無得,本性圓滿故。菩薩於此中,能發菩提心,末世諸眾生,修此免邪見。”
此段文殊與世尊之問答,乃全經之綱領,以後十二菩薩所問者,乃枝節之問題,及用功時所最易患之毛病耳。文殊問佛:“如來最初修行時之方法,及菩薩修行應遠離之錯誤?”世尊答以欲修圓覺打破無始無明,然後能成佛。佛性非用腦筋揣測想像可見,但亦不可如小乘之斷滅腦筋思想,須利用此腦筋知覺(即六根)打破無明,無明一破,則一切六根、六塵,甚至無明皆變為佛性矣,佛性本來圓滿,故“成道亦無得”。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普賢菩薩
於是普賢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修大乘者,聞此圓覺清淨境界,雲何修行?世尊!若彼眾生如幻者,身心為亦幻,雲何以幻還修於幻?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為修行?雲何復說修行如幻?若諸眾生本不修行,於生死中常居幻化,曾不了知如幻境界,令妄想心雲何解脫?願為末世一切眾生,作何方便漸次修習,令諸眾生永離諸幻。”作是語已,五體投體,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賢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菩薩如幻三昧,方便漸次,令諸眾生得離諸幻。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普賢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節普賢菩薩恐眾生未能明了“以幻修幻”之義,故代表大眾提出疑問,言若眾生已知身心皆幻,則何以當借此如幻之身心修行?豈非以幻修幻乎?若諸幻性一切盡滅,則無有心,誰是修行者?何以說修行如幻耶?反之,若眾生不修行,常居生死幻化之中,則如幻境界當不能了知,何能令妄想心解脫耶?故此請佛再示方便修行之法,使諸眾生得永離諸幻。
“善男子!一切眾生種種幻化,皆生如來圓覺妙心,猶如空華從空而有,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佛答普賢之問,言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便有佛性,同時亦有無明,佛性乃真如實相,不染不壞,而無明幻化則屬虛妄體,一經打破永歸消滅,無明既滅,佛性永現,如空華在空中,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然欲打破無明,非利用六根(即一念無明)不可,故曰:“眾生幻心,還依幻滅。”及至無明打破,諸幻盡滅,則佛性如如不動矣。“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者,言若用腦筋揣測佛性,則其所得影像亦同於虛幻。未見性時,說有覺、說無覺,皆未離於幻境,因但屬腦筋作用故也;須實實在在將無明打破,然後方算到家,方名“不動”。
“善男子!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當遠離一切幻化虛妄境界,由堅執持遠離心故。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復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此節說明打破無明之步驟。“一切幻化虛妄境界”,即無明界也;“堅執持遠離心”者,下決心之謂也。遠離心是“一念無明”,換句話說,即起一切想,用一念無明打破無始無明。“心如幻者,亦復遠離”,第一步離我執心者,眾生妄認六塵緣影之心也,即我執;“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遠離者,法執也,我執雖離,尚有法執;“離遠離幻,亦復遠離”,言法執、我執雖離,尚有空執,空執即無始無明,臨濟祖師所謂“湛湛黑暗深坑,實可怖畏”,到此已是最後關頭,正須著力,古人所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一旦空執已破,則“得無所離,即除諸幻”矣。以“一念無明”破“無始無明”,譬如用兩木相鑽取火,火出木盡,灰飛煙滅,無始無明既斷,而一念無明亦變為佛性,“以幻修幻”正是如此。但諸幻能盡,不入斷滅,因六根、見、聞、覺、知、一念無明皆變為佛性也,此等法門名為頓悟。未見性前,一假皆假,妄想所支配故;既見性後,一真皆真,真心所流露故。故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方能打破無明永離諸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賢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華,依空而有相,空華若復滅,虛空本不動。幻從諸覺生,幻滅覺圓滿,覺心不動故。若彼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應遠離幻,諸幻悉皆離。如木中生火,木盡火還滅,覺則無漸次,方便亦如是。”
普賢乃大乘菩薩,非不能領略“如幻三昧”,而有規律提出疑問,乃因當時十萬眾中修小乘、二乘者甚多,驟向大乘妙理未能解悟,故普賢代表一部份大眾提出疑問。所提問題細分之有錯誤之點二:一為不明“以幻修幻”之理,一為誤認諸幻(即無明)滅盡,佛性亦滅,此皆小乘、二乘之見也。小乘所修之法門為斷六根,即破我執;二乘所修法門為破一念無明,即破法執;大乘所修者為破無始無明,即破空執。破我執、法執皆不澈底,惟有破空執然後能見佛性。故佛再為明白宣示:“幻華雖滅,空性不壞,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言無明雖破,佛性不動,欲破無明,仍須利用幻心(即六根)也。小乘所謂“滅”,乃屬於斷滅;大乘則否,大乘無明是“轉”不是“斷”也,無明破後,六根、一念無明皆變為佛性,所謂“轉識成智”是也(此“智”字乃佛性,非智識之“智”)。
“心如幻者,亦復遠離;遠離為幻,亦復遠離;離遠離幻,亦復遠離;得無所離,即除諸幻。”此八句最為要緊,學者不可草率。“心”者,即六根、見、聞、覺、知合成,眾生妄執以為我心,故名“我執”;我執雖離,尚有“離”之念在,此念即“一念無明”,名為“法執”;法執復離,則達空洞之境,名為“空執”,禅宗所謂“湛湛黑暗深坑”、“無明窠臼”、“漆黑桶底”,皆指此“空執”境界也。空執即無始無明,無始無明一破,則無所復離,諸幻盡除矣。故小乘破我執、二乘破法執皆不澈底,惟大乘破空執,方能見佛性,方是澈底解決法門。“我執”、“法執”(即六根及一念無明)不能斷,只能“轉”之而已,吾人欲明此理,不難於體驗中得之。試靜坐室中,眼不見、耳不聞,六根皆置而不用,此時自以為無“我”矣,殊不知仍有支援這樣做之“一念”在也;於是更進一步,把思想完全停止,一念不起,自以為清淨矣,但此時之境界果何如耶?豈非空空洞洞、渺渺冥冥、恍恍惚惚乎?倘認為此空洞恍惚之境為實,則有智識之上等動物,反不若渾渾噩噩之下等動物矣!況此種境界並不能支援若干時侯,普通人不過五分鐘至數十分鐘便思想復起,算你最有本事,亦不過和印度婆羅門教徒一樣,支援一星期、甚至一月之久,但終有一天醒來,有何用處?小乘所謂入定便是這種境界。傳說現時某大和尚一入定便是半月、一月,以此受人崇拜,若照此理觀之,豈非欲與婆羅門外道爭一日之短長耶?(引傳燈錄志隍禅師坐禅一節),故曰:“空無出入,禅非坐臥。”
儒家謂“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認為“中”乃最高之境界,其實一日廿四小時中能有幾時是“中”耶?倘完全做到“中”的地步,喜怒哀樂俱不發,則豈非同於無性木石乎?天台宗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以“中”為佛性,亦屬錯誤。後念未起,乃頃刻之事,終有起時,若以此僅能支援片刻之“中”為佛性,則佛性變為有輪回之生滅法矣!故佛家明心見性之哲,乃“喜怒哀樂俱是中”,日常行住坐臥、嘻笑怒罵,無往而非“中”,良以見性之後,六根、六塵、一念無明,以至一切日常生活俱變為佛性。總而言之,儒家之“中”、天台宗之“中”、道家之“清淨無為”,皆屬腦筋作用,皆是“空執”,其所到之境界乃“無始無明”之境界耳。能辨乎此,則可以語“大乘”,可以修圓覺頓教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普眼菩薩
於是普眼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願為此會諸菩薩眾,及為末世一切眾生,演說菩薩修行漸次。雲何思惟?雲何住持?眾生未悟,作何方便普令開悟?世尊!若彼眾生無正方便及正思惟,聞佛如來說此三昧,心生迷悶,即於圓覺不能悟入。願興慈悲,為我等輩及末世眾生假說方便。”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眼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修行漸次、思惟住持,乃至假說種種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普眼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普眼菩薩所發之問,乃承上段佛闡明“以幻修幻”不可將腦筋思想斷滅之義而來。其發問之意蓋謂思想既不可斷滅,則應如何運用,如何修持,方是“正思惟”、“正方便”?上段佛答普賢菩薩“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已言明修圓覺頓教,並無所謂方便漸次,一悟永悟,一了百了,但普眼菩薩仍恐眾生根淺,聞此三昧,心生迷悶,不能悟入,故再為懇求,請佛假說種種方便,使眾生有個入處。假說者,本無可說,為眾生故,勉為宣說耳。
“善男子!彼新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如來淨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恆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於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於水;暖氣歸火;動轉歸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善男子!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無塵可得,於中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
佛答普眼之問,言末世眾生欲明心見性,應當將大乘用功方法認清楚。“正念遠離諸幻”,正念者,大乘法也,以別於聲聞、二乘之法。遠離諸幻,則破無明是也。第一步,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奢摩他,譯為“正定”、“寂靜”,言初學菩薩及末世眾生對於大乘法門,不可猶疑或恐怖,宜有堅定之念泰然處之,則其內自然寂靜輕安,能辨諸妄。妄認自身為實,應所宜禁,而妄用腦筋揣測佛性亦所宜禁,能如此“堅持禁戒”,則“安處徒眾”之中,或“宴坐靜室”之內,無論熱鬧處亦好,隨時均能運用其正當之思惟曰:“我今此身,乃地、水、火、風四大和合而成,四大各離,則此妄身當在何處耶?故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耳。”既明白身是虛幻,於是又思惟曰:“見、聞、覺、知四緣假合,隨妄有六根,六根、四大(此四大乃見、聞、覺、知,非地、水、火、風)中外合成,故妄有緣氣,於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此心乃屬虛妄,若無六塵,則不能有,四大分解,則無塵可得,其中所積之緣塵,各歸散滅,畢竟無有緣心可見矣。”此乃用思惟辨別身心之虛妄,謂之“正思惟”,亦名“解悟”,亦名“有名三昧”,乃用腦筋思索而得也,故思想仍有用處,不可入於斷滅。至若見性之“悟”,則名為“證悟”,又名“無名三昧”,即“無诤三昧”,乃佛性妙用,離於言說。佛拈花示眾即是此理,所謂“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隨拈一法,皆是佛法矣。
“善男子!彼之眾生,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善男子!當知身心皆為幻垢,垢相永滅,十方清淨。”
此節言眾生用腦筋辨知其幻身之妄靈不存,則幻心無所寄矣;幻心無寄,則幻塵亦不存;幻塵不存,則所余者“空執”耳。“幻滅亦滅”者,空執打破也,則見佛性;佛性非幻,乃實相也,不生不滅,故曰“非幻不滅”。故知身心皆為幻垢耳;幻垢者,無明是也。無明打破,則佛性充滿十方,一切處清淨矣。故《楞嚴經》雲:“一人發真歸源,十方虛空悉皆消隕。”
“善男子!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癡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善男子!圓覺淨性現於身心,隨類各應,彼愚癡者說淨圓覺實有如是身心自相亦復如是,由此不能遠於幻化。是故我說身心幻垢,說名‘菩薩’;垢盡對除,即無對垢及說名者。”
此節申明“假說種種方便”之理,恐眾生誤解此“方便”為實法也。其實佛性本來圓滿,佛性本無可說,為引導眾生故,故假說種種方便耳。譬如清淨摩尼寶珠,本自純淨並無五色,為光線所映,隨方各現五色,愚者不明其本體,而誤認虛幻五色為實有;圓覺淨性本來清淨,而現於身心,隨眾生根器而有差別,愚癡之人不明圓滿體性,遂說圓覺有種種差別,身心自相亦有種種差別,何異於誤認摩尼珠有五色耶?由是之故,不能離開幻化之境。可見佛說“心”、說“身”、說“幻垢”、說“對離幻垢”之方法,皆屬於“假名字”耳,甚至一切說此種種假名之菩薩,亦是假名。若就清淨自性本體而言,凡此種種假名皆兩頭話,無從建立也。是故見性之後,“垢”已盡,“對”亦除,即無所謂對離之法,亦無所謂心身幻垢等假名及說此種種假名矣。《法華經》雲:“十方佛土中,惟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但以假名字,引導於眾生,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惟此一事實,余二則非真。”
《金剛經》雲:“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故知方便說法,皆屬“假名”,名曰“有名三昧”,與“佛性”之“無诤三昧”,不可同日而語也。此一節乃佛說法時,提醒聽眾不可誤解“方便”為實法也。
“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證得諸幻滅影像故,爾時便得無方清淨,無邊虛空,覺所顯發;覺圓明故,顯心清淨;心清淨故,見塵清淨;見清淨故,眼根清淨;根清淨故,眼識清淨;識清淨故,聞塵清淨;聞清淨故,耳根清淨;根清淨故,耳識清淨;識清淨故,覺塵清淨;如是乃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善男子!根清淨故,色塵清淨;色清淨故,聲塵清淨;香、味、觸、法,亦復如是。善男子!六塵清淨故,地大清淨;地清淨故,水大清淨;火大、風大,亦復如是。善男子!四大清淨故,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清淨;彼清淨故,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疑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清淨,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一切清淨。善男子!一切實相性清淨故,一身清淨;一身清淨故,多身清淨;多身清淨故,如是乃至十方眾生圓覺清淨。善男子!一世界清淨故,多世界清淨;多世界清淨故,如是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
此節言菩薩及末世眾生,破無始無明滅諸幻之後,便得“無方清淨”。“無方”者,佛性無所不遍,即無余之謂也;清淨者,非淨染之淨,乃佛性無壞無雜,不受薰染之謂也。《華嚴經》雲:“法身無染,畢竟清淨。”因證得本體之故,由“圓覺”本體顯發妙用,虛妄之“假心”此時已變為圓明“真心”。由於真心之清淨流露,故見、聞、覺、知六根清淨;六根既淨,六塵清淨;六塵已淨,則六識亦淨;推而至於四大、十二處、十八界、二十五有、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癡智、佛十八不共法、三十七助道品,以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無不清淨。何以故?自性流露故,其性無壞無雜,故名“實相”。一切相清淨故,則一身、多身,以至十方眾生皆入於圓覺清淨,一世界、多世界亦無不入於圓覺清淨,乃至盡於虛空,圓裹三世,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包括三世萬象。“不動”者,佛性無始無終,本來圓滿,永不變易,故名“不動”。
自“顯心清淨”起至“一切平等清淨不動”,其間包括三世萬象,起自圓覺妙用,而攝歸圓覺本體,即體起用,即用歸體,即體即用,即用即體,體用不二,左右逢源,無不自得,佛法盡於此矣。
“善男子!虛空如是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四大不動故,當知覺性平等不動;如是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平等不動,當知覺性平等不動。”
佛恐眾生顧“指”忘“月”,未解不動之理,故再三表明:虛空、四大(指見、聞、覺、知),乃至八萬四千陀羅尼門,之所以平等不動者,乃“覺性平等不動”故也。禅宗所謂“搬柴運水、穿衣吃飯,皆是佛性”亦同此理,即覺性平等不動是也。能明乎此,則可以讀祖師語錄矣。
“善男子!覺性遍滿,清淨不動,圓無際故,當知六根遍滿法界;根遍滿故,當知六塵遍滿法界;塵遍滿故,當知四大遍滿法界。如是乃至陀羅尼門遍滿法界。善男子!由彼妙覺性遍滿故,根性、塵性無壞無雜;根、塵無壞雜故,如是乃至陀羅尼門無壞無雜;如百千燈,光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
此節言見性之後,六根、六塵、四大(見、聞、覺、知),以至陀羅尼門皆變為佛性。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於法界。”法界者,指遍滿虛空、無所不在之謂也。因佛性遍滿法界,故根、塵等亦遍滿法界,因佛性無壞無雜,故根、塵等亦無壞無雜,體用一如是也。“圓滿”如百千燈光同照一室,其光遍滿,無壞無雜,光性圓滿不二,不能分彼此也。能明此理,則知斷六根、止思想皆屬錯誤,斷六根、止思想譬如築堤障水,堤益高,水益滿,終至崩潰,為害愈烈;破無始無明,如大禹鑿龍門,工程雖大,一旦鑿通,水患遂息,永得太平矣。《六祖壇經》雲:“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
“善男子!覺成就故,當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受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善男子!此菩薩及末世眾生,修習此心得成就者,於此無修,亦無成就,圓覺普照,寂滅無二,於中百千萬億阿僧只不可說恆河沙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始知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善男子!如昨夢故,當知生死及與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其所證者,無得無失,無取無捨;其能證者,無作、無止、無任、無滅;於此證中,無能無所,畢竟無證,亦無證者,一切法性平等不壞。善男子!彼諸菩薩如是修行,如是漸次,如是思惟,如是住持,如是方便,如是開悟,求如是法,亦不迷悶。”
此節敘述明心見性後之光景。未見性時,求解脫,厭生死,愛涅槃;及至見性,則不與法縛,亦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亦不愛涅槃,良以自性之中,無所謂“縛”,無所謂“脫”,亦無所謂“生死涅槃”也。“不敬持戒”者,言自性無是非善惡,故亦無所謂持戒。昔李翱問藥山禅師:“什麼是戒、定、慧?”答曰:“我這裡無此閒家俱。”即此意也。因此之故,毀謗我、妨礙我,皆不憎之。久習法者不足重,初學法者不足輕。何以故?一切皆佛性故,佛性平等清淨故。譬如眼光明了前境一樣,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到此境界已是到家,不用再修,無須頭上安頭,不必畫蛇添足。而“圓覺普照,寂滅無二”,在此如來性海之中,恆河諸佛世界,“猶如空華,亂起亂滅,不即不離,無縛無脫,亦無所取捨憎愛”,方知“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成佛”者,非謂原已成佛,言“本來具足佛性”是也。此時回顧“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樣,於是恍然大悟曰:“原來生死涅槃,無起無滅,無來無去;所謂證者,原來無得無失,無取無捨;所以能證者,原來無作、止、任、滅四病;在此證之過程中,原來無所謂“能”(即我執),亦無所謂“所”(即法執、空執)。“畢竟無證,亦無證者”,蓋因“一切法性平等不壞”之故也。故初發心菩薩,若照這樣修行,這樣思惟,這樣住持,這樣方便,這樣開悟,求這樣法,便不至陷於錯誤也。《楞嚴經》雲:“五蘊、六塵、十二處、十八界皆如來藏妙真如心,宇宙山河大地皆是如來妙真如心,返觀父母所生之身如大海一漚,若存若亡。”即此謂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普眼汝當知:一切諸眾生,身心皆如幻。身相屬四大,心性歸六塵,四大體各離,誰為和合者?如是漸修行,一切悉清淨,不動遍法界,無作止任滅,亦無能證者。一切佛世界,猶如虛空華,三世悉平等,畢竟無來去。初發心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求入佛道,應如是修習。”
普眼一段乃佛假說種種方便,敘述運用“正思惟”辨知“身心”之妄,進而打破“空執”見性成佛,於是闡明“圓覺”真心之體用,最後敘述明心見性後之光景,中間再三提醒大眾勿認此方便法門為實法,引文浩浩蕩蕩,可謂盡大觀矣。對於悟的光景一節如能契會,則於祖師奇特舉止、呵佛罵祖、殺貓斬蛇,皆一一銷歸,不加駭怪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金剛藏菩薩
於是金剛藏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善為一切諸菩薩眾,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因地法行漸次方便,與諸眾生開發蒙昧,在會法眾承佛慈誨,幻翳朗然,慧目清淨。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眾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惟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必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作是語已,五體投體,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甚深秘密究竟方便,是諸菩薩最上教誨、了義大乘,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得決定信,永斷疑悔。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金剛藏菩薩之問,乃承上文佛說“始知眾生本來成佛”一語而來。佛說此語,全就佛性本體而言,謂眾生本元俱足佛性、本自現成,無所欠缺之謂也。昔觀明星悟道,第一句話即是“奇哉!奇哉!一切眾生俱有如來智慧德相”,其意蓋亦若此。而金剛藏菩薩代表大眾之問,全出自腦筋作用,未達圓覺體用無二之旨,差之毫厘,失之千裡,故曰:“倘眾生本來成佛,何以復有無明?倘無明是眾生本有,何以說眾生本來成佛?若眾生本來成佛後起無明,則一切如來何時復生煩惱耶?”其意蓋謂眾生成佛,復起無明,再為眾生,則眾生、佛反覆無常,豈非佛亦有輪回生死耶?故提出疑問請佛宣說,以斷疑悔。
“善男子!一切世界,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念念相續、循環往復、種種取捨,皆是輪回。未出輪回而辨圓覺,彼圓覺性即同流轉,若免輪回,無有是處。譬如動目,能搖湛水;又如定眼,由回轉火;雲駛月運、舟行岸移,亦復如是。善男子!諸旋未息,彼物先住,尚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心曾未清淨,觀佛圓覺而不旋復?是故汝等便生三惑。”
佛聽金剛藏菩薩之問,知其屬於腦筋揣摩作用,無明未破,不達本體無二之義。故告之曰:“一切世界所以生滅聚散,一切意念所以循環往復,皆因無明未破。未出輪回、未見自性,而欲用腦筋想像以辨圓覺,則圓覺之性即隨同流轉矣。譬如目轉動而令水搖,眼久空而疑火轉,雲駛而月似運,舟行而岸若移,此等錯覺,正復相似。”“諸旋未息”者,言倘目在動、雲尚在駛、舟尚在行,而欲水之不搖、月之不運、岸之不移,尚且不可得,何況輪轉生死垢未淨,而欲辨圓覺體性,豈有不隨之旋轉者乎?因此之故,便生“三惑”。“三惑”者:眼翳、空華與虛空自性是也。因眼翳而誤執空中有花,因空華而惑於虛空自性,正如因無明而妄有輪回生死,因輪回生死而不解“眾生本來成佛”之義,月岸雲舟亦復如是,故曰:“三惑”。下文明之。
“善男子!譬如幻翳,妄見空華,幻翳若除,不可說言:‘此翳已滅,何時更起一切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亦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華,非起滅故。生死涅槃,同於起滅,妙覺圓照,離於華翳。善男子!當知虛空非是暫有,亦非暫無,況復如來圓覺隨順,而為虛空平等本性?”
言若人因眼所幻翳而妄見空中有花,幻翳若除,不可說何時更起諸翳。何以故?翳、華二法,非相待故。“相待”即相對之謂也。虛空譬如佛性,本來便有,亦永不變易;而翳華譬如無明,本無體性,乃相對者。正如上文所說,如夢中人醒時了無所得,故翳、華二法不得與虛空相對待,而無明亦不得與佛性並論也。又如空華滅於空時,不可說何時更起空華。何以故?空本無花,非起滅故。故無明已滅,不可說何時復生無明,因佛性本來圓滿,而無明本無體性故也。
“生死涅槃,同於起滅”,言生死、涅槃乃相對者,故有起亦有滅。“妙覺圓照,離於會翳”言妙覺圓照乃絕對者,故非華翳可譬也。當知虛空尚非暫有暫無之體,況如來圓覺無礙,乃虛空平等本性乎?
佛說眾生本來成佛,乃親見本體之言。夫佛性體乃絕對者,非言語所能及,非想像所可知。古人雲:“惟證與證者,乃能知之。”香嚴禅師未悟時,屢乞沩山禅師說破,山曰:“我說底是我底,終不干汝事。”故佛學非同哲學,哲學惟窮思想作用,佛學貴於實證真知,哲學是相對,佛學是絕對,不可同日而語也。絕對謂之“了義”,相對謂之“不了義”,如生死對涅槃、善對惡、染對淨、起對滅、來對去、得對失、取對捨、寂對照、寂而常照對照而常寂、陰對陽、靜對動、是對非、四句百非,皆屬相對,皆屬“不了義”,皆變幻不居,自性中所無,如上文述悟後光景一節所雲“生死涅槃,猶如昨夢……無起無滅,無去無來”是也。能明相對之理,則可以辨金剛藏問題錯誤之所在矣。
“善男子!如銷金礦,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經無窮時,金性不壞,不應說言:‘本非成就。’如來圓覺,亦復如是。”
此節再申明“本來成佛”之旨,言如銷金礦一樣,金非“銷”而有,乃本來便有此金質也,不過將河泥雜質提出,便現本來面目耳。既已成金,不重為礦矣,經無窮時,而金性不壞不雜,故此不應言“本非成就”。蓋“銷金礦”者不過一種功夫而已,倘無金質,雖銷何益?金質本有,則其成就已在未銷之前矣。圓覺佛性亦復如是,本自具足,本自現成,故曰:“眾生本來成佛。”
“善男子!一切如來妙圓覺心,本無菩提及與涅槃,亦無成佛及不成佛,無妄輪回及非輪回。善男子!但諸聲聞所圓境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何況能以有思惟心,測度如來圓覺境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著;以輪回心生輪回見,入於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是故我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先斷無始輪回根本。”
此節再申明用腦筋思想測窺則佛性之誤,言一切如來妙圓覺心,乃屬絕對者,非言語思想之可及,所謂菩提、涅槃、成佛、不成佛、輪回、非輪回等等,不過是方便假名而已,佛性中本無此等事,亦無此等名也。不用說思惟無法測度佛性不思議境界,就是諸聲聞(即小乘)人用斷滅六根功夫所圓之境界,雖將身心語言斷滅盡,亦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指二乘淨緣境界,非無余涅槃)境界,何況用普通思惟心而欲測度“如來圓覺境界”者乎?此等人有如取螢火燒須彌山,終不能燒著。故以輪回之心生輪回之見,而妄冀能入如來大寂滅海,終不能至也。故說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應先斷無始輪回根本。(即無始無明)。
“善男子!有作思惟從有心起,皆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已如空華;用此思惟辯於佛境,猶如空華復結空果,展轉妄想,無有是處。善男子!虛妄淨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此節佛斥金剛菩薩發問之不當,言凡腦筋做作之思惟,皆從有心而起,是六塵妄想緣氣,非實心體,如同空華,況復用此妄想思惟來辨別揣測佛性境界,猶如空華復結空果,輾轉妄想無有是處。用此虛妄浮心,生諸巧見,妄上加妄,不能領悟圓覺方便,故所問非正問,乃邪問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金剛藏當知:如來寂滅性,未曾有終始。若以輪回心,思惟即旋復,但至輪回際,不能入佛海。譬如銷金礦,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生死與涅槃,凡夫及諸佛,同為空華相,思惟猶幻化,何況诘虛妄?若能了此心,然後求圓覺。”
“眾生本來成佛”一語,乃如來證入圓覺之第一義谛,發前人之未發。耶教有上帝,婆羅門有大梵天神,回教有阿拉神,其他宗教也皆有其至高無上之“主宰”。獨釋迦則曰:“眾生本來成佛。”佛與眾生,平等不二,使人人自尊,人人能證入至究極之圓覺。他教乃於自己腦筋中創造主宰,而反誣自己是此主宰所創造者;而佛則明白宣示,自己便是主宰,更無為汝主宰者。○○禅師雲:“但求本心,不假依賴。”佛教與他教立場不同,即在乎此,而佛教之所以超越他教亦在乎此。乃末流所被,精義不彰,一般僧徒多以福田獲利為目的,陷於迷信,淺識之流,遂誣佛教為多神教,豈不謬哉?歐西學者以小乘佛學之主張斷滅,近於虛無,遂以Buddhism Nihilism名佛法,尤為大謬!佛法以實相為體,斷非Nihilism一字可代表佛家之思想也。欲佛教之重興,惟有揭出世尊本意,發揚大乘經義,方足挽斯歪曲之見解也。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彌勒菩薩
於是彌勒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菩薩開秘密藏,令諸大眾深悟輪回,分別邪正,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於大涅槃生決定信,無復重隨輪轉境界起回圈見。世尊!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欲游如來大寂滅海,雲何當斷輪回根本?於諸輪回有幾種性?修佛菩提幾等差別?回入塵勞,當設幾種教化方便,度諸眾生?惟願不捨救世大悲,令諸修行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慧目肅清,照耀心鏡,圓悟如來無上知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深奧秘密微妙之意義,令諸菩薩潔清慧目,及令一切末世眾生永斷輪回,心悟實相,具無生忍。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彌勒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彌勒問題意謂:“今得世尊如此大悲開示,使大眾分別邪正,深悟輪回之義,開無畏道眼,生決定信心,永斷以前一切錯誤見解,實為希有。但輪回以何為根本?有幾種屬性?修大乘道有幾等差別?入塵勞世間度眾生,當設幾種教化方便?不可不細加分析,故求佛為宣示。”“分別邪正”者,言能分別大乘與聲聞二乘迥異之點也;“無畏道眼”者,言聞大乘教義而不生畏怖退悔也;“圓覺陀羅尼”為深妙無上法門,故曰:“深奧秘密微妙之意義”;“無生忍”者,言佛性無生無滅,如如不動,而能轉萬物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當知輪回,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欲因愛生,命因欲有,眾生愛命,還依欲本,愛欲為因,愛命為果。由於欲境,起諸違順,境背愛心,而生憎嫉,造種種業,是故復生地獄、餓鬼;知欲而厭,愛厭業道,捨惡樂善,復現天人;又知諸愛可厭惡故,棄愛樂捨,還滋愛本,便現有為增上善果。皆輪回故,不成聖道。是故眾生欲脫生死,免諸輪回,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此節闡明輪回之根本,言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因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回。世界上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皆因YIN欲而起,故而生命,其始則根於“愛”,欲因愛生,愛因欲而發展,互相因果,故生死循環相續。由於恩愛貪欲發展之故,遂有種種追求,追求而不得,則生憎嫉之心,或不擇手段以求,造種種惡業,結果墮於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等;飽經痛苦之後,知欲之可厭,於是捨惡樂善,漸次悔過修行,復生於人道,其欲仍在發展之中;久之又知人道愛欲之可厭,於是捨棄塵勞,而樂清淨,如老子之主張“清淨無為,絕聖棄智”、婆羅門之“清心制欲,求生梵天”、耶教之“求生天國”,不過是屬於善之欲望而已,自地獄以至天國,名為六道,皆欲界范圍也;至若小乘之修苦、集、滅、道四谛,斷六根、六塵,二乘之耽著禅味,外道之修十二門禅,則生於色界四禅天,雖獲增上善果,不能超出生死輪回,無法成就聖道。故眾生欲脫離生死免於輪回,應先斷貪欲及除愛渴。
“增上善果”者,如《楞嚴經》雲:“卵惟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皆因愛念而起,而愛則根源於“業識”,此世界本成、住、壞、空,輪回往復,世界未成以前而業識已有,業識乃無始以來便有,一切眾生萬類由此業識感召而生,而此業識亦因一切眾生物類“共業”感孕而成世界,由於愛欲發展不同之故,感生六道(天、人、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羅),六道輪回構成宇宙萬象,此乃佛家之世界觀也。另一方面,就佛性之立場觀之,則自“無明”以至“宇宙萬象”皆屬虛妄,皆有成壞輪回,謂之相對;惟佛性永不變易,無壞無雜,方是真實,謂之絕對。
“善男子!菩薩變化示現世間,非愛為本,但以慈悲令彼捨愛,假諸貪欲而入生死。若諸末世一切眾生,能捨諸欲及除憎愛,永斷輪回,勤求如來圓覺境界,於清淨心便得開悟。”
上節既言眾生欲免生死輪回,惟有先斷貪欲及除愛渴。然則菩薩用種種法門示現世間以度眾生,豈非以愛為本乎?曰:“否。”菩薩非以愛為本,乃以慈悲為本,以慈悲令彼眾生捨其愛渴。又因欲度眾生之故,假借貪欲而入生死世間,此菩薩偉大之處,非二乘所及也。故曰:“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華嚴經》雲:“諸大菩薩為眾生故,自捨身命,受諸苦毒。”若末世一切眾生,能捨欲除愛,發大乘心,修菩薩行,勿餒勿懈,勉力勤求,自有一日打破無明,頓登佛位也。
儒家所發揮之“仁”、耶教所主張之“愛”,皆屬善良之情欲而已,惟佛家之慈悲心,乃絕對之德性也。諸佛、菩薩之大慈悲心,與凡夫之慈愛心絕不相同,須明心見性之後,方能顯現者也。凡夫之慈愛心,乃發生於極有限之范圍中,但絕非純潔,因其為相對者,故瞬刻遷變,起於第六識之上,不過為一時間感激之產物;諸佛、菩薩之慈悲心,則出自絕對之佛性本體,佛性平等不二,故慈悲心亦平等不二,慈悲所鑒臨萬事萬物皆平等不二也。
“善男子!一切眾生由本貪欲發揮無明,顯出五性差別不等,依二種障而現深淺。雲何二障?一者理障,疑正知見;二者事障,續諸生死。雲何五性?善男子!若此二障未得斷滅,名未成佛;若諸眾生永捨貪欲,先除事障,未斷理障,但能悟入聲聞、緣覺,未能顯住菩薩境界。善男子!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欲泛如來大圓覺海,先當發願勤斷二障,二障已伏,即能悟入菩薩境界;若事、理障已永斷減,即入如來微妙圓覺,滿足菩提及大涅槃。善男子!一切眾生皆證圓覺,逢善知識,依彼所作因地法行,爾時修習便有頓漸,若遇如來無上菩提正修行路,根無大小,皆成佛果。若諸眾生雖求善友,遇邪見者,未得正悟,是則名為‘外道種性’,邪師過謬,非眾生咎。是名眾生五性差別。”
此節言眾生貪欲因無明而發展,其發展之程度不同,故顯出五性之差別,總不離二障,二障亦各為淺深。何謂二障?一者理障,即所知障,礙正知見,法執是也,一切哲學家皆犯此障;二者事障,即煩惱障,我執是也,一切煩惱及生死輪回,皆因執“我”之故。
雲何五性?一、凡夫性。具足二障,發展貪欲,難入佛道。二、二乘性。我執雖破,法執未除,事障雖滅,理障尚存,但能到達聲聞、緣覺境界,不能達菩薩境界。三、菩薩性。能發大願伏此二障,二障已伏,則所余者空執(即無始無明),菩薩功夫即在破此空執,空執已破二障永滅,即可明心見性,入如來微妙圓覺。四、不空性。一切眾生本來具足佛性,逢善知識授以修行法門,因眾生根性互異,所言法門不同,故所證不等,致有頓漸之別,倘得如來最上乘法門,當下直指,則根無大小,皆得成佛。五、闡提性。即外道種姓,皈依邪師,走錯路徑,不求明心,但趨迷信。今人學佛,每言能見神見鬼、能知休咎等等,以此搖惑人心,妄圖供養,皆此類也。眾生有為所愚者,然非眾生之咎也。
“善男子!菩薩唯以大悲方便,入諸世間開發未悟,乃至示現種種形相、逆順境界,與其同事化令成佛,皆依無始清淨願力。若諸末世一切眾生,於大圓覺起增上心,當發菩薩清淨大願,應作是言:‘願我今者,住佛圓覺,求善知識,莫值外道及與二乘。’依願修行,漸斷諸障,障盡願滿,便登解脫清淨法殿,證大圓覺妙莊嚴域。”
上一節闡明二障五性,乃答彌勒修佛菩提有幾等差別之問,此節闡明菩薩回入塵勞,設種種方便教化眾生,歷盡順逆境界,受諸苦毒,皆所不辭,其唯一目的乃在化令眾生成佛,此皆依無始清淨願力。故末世眾生,當學菩薩發大乘心,具度己度人大願,並時時念言:“我今但求明心見性,決定不趨二乘外道。”依願修行,一旦無明打破,便登佛位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彌勒汝當知:一切諸眾生,不得大解脫,皆由貪欲故,墮落於生死。若能斷憎愛,及與貪瞋癡,不因差別性,皆得成佛道,二障永銷滅。求師得正悟,隨順菩薩顯,依止大涅槃。十方諸菩薩,皆以大悲願,示現入生死。現在修行者,及末世眾生,勤斷諸愛見,便歸大圓覺。”
此分闡明輪回根本起於愛欲,愛欲發展不同,故顯出五性差別,而為害最大者莫如事、理二障。事障為凡夫所共患,而理障則二乘以及孔、老、西洋哲學家所未除,即法執是也。全篇悉在“求善知識,莫值二乘、外道”一語,良以眾生發心修行至為難得,倘遇邪師墮入歧途,則如煮沙為飯,終難成就也。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清淨慧菩薩
於是清淨慧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本所不見,本所不聞。我等今者蒙佛善誘,身心泰然,得大饒益。願為諸來一切法眾,重宣法王圓滿覺性,一切眾生及諸菩薩如來世尊,所證所得,雲何差別?令末世眾生聞此聖教,隨順開悟,漸次能入。”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請問如來漸次差別。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清淨慧菩薩問言,佛所發揮各種妙理,誠聞所未聞,我等今已決信不疑,身心泰然,獲益匪淺,但關於眾生、菩薩、如來之“隨順覺性”有何差別?請再開示,俾得隨順開悟,漸次能入。
“善男子!圓覺自性,非性性有,循諸性起,無取無證,於實相中,實無菩薩及諸眾生。何以故?菩薩、眾生皆是幻化,幻化滅故,無取證者。譬如眼根,不自見眼;性自平等,無平等者。眾生迷倒,未能除滅一切幻化,於滅未滅妄功用中,便顯差別;若得如來寂滅隨順,實無寂滅及寂滅者。”
佛答言:“所謂圓覺自性者,本來圓滿,非屬有無起滅,亦無取者證者,故名實相。在此實相之中,唯此為實,余皆虛假,菩薩、眾生皆是假名。何以故?因菩薩、眾生皆是相對者、幻化者,終歸幻滅,無可取證。譬如眼根本來便是,不假他求,性本平等,故無所謂平等者。眾生幻化未滅,無明未破,修行功夫不同,故有凡夫、菩薩等差別;倘得如來寂滅隨順,本心已明,達於實相境界,則無所謂寂滅及寂滅者矣。”
“非性性有”者,本無所謂性而其性乃圓滿現成之謂也;“循諸性起”者,不循他性而有起滅也。因清淨慧問:“所證所得差別漸次?”故佛先破其差別之觀念,言實相之中無所謂差別漸次也,次乃解釋所以有差別漸次之原因及其境界。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由妄想我及愛我者,曾不自知,念念生滅,故起憎愛,耽著五欲;若遇善友,教令開悟淨圓覺性,發明起滅,即知此生性自勞慮。若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淨,即彼淨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失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一切如來種種言說,開示菩薩,亦復如是,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YIN、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言一切眾生,自無始來妄認有“我”,遂有愛我之念,於順逆境而起憎愛,耽著五欲,流轉沈迷,莫能自拔,皆執我之故也。倘遇善友,示以圓覺性為真,余皆虛妄起滅,其人即知愛念執我,徒自贻勞慮而已。於是乃捨塵勞而樂清淨,修小乘法,將勞慮煩惱斷盡,我執已破,得達清淨境界,此時又因淨解為障礙,墮入“法執”,未能自在,故名“凡夫隨順覺性”。
至若菩薩,知見解為礙,乃屬法執,於是破除法執,解礙已斷,猶住見覺,乃墮“空執”,空執未破,不能見性,故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
凡有照有覺者,皆是障礙,因“照”是法執,“覺”是空執故也。上所謂“覺”,乃是腦筋知覺之覺,惟有“常覺不住”,方是圓覺實性。到此境界,無始無明已破,照與照者同時寂滅,所存者惟絕對之實相而已,亦無所謂“證與證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空執已破,實相現前,無可再破,諸礙斷滅,無滅礙者。一切經典,如以指指示月亮所在之處,若已見月,則指無用處,不能認手指為月亮;已明佛性妙理,則經典亦無用處,不能認經典紙墨文字為佛性也。一切如來用種種方便言說開示菩薩,使悟圓覺,亦復如是,故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
“常覺不住”者,言佛性本來圓滿,不住一切相也,此名“遍隨順”。菩薩已明心見性之後,六根、六塵皆變為佛性,萬事萬物皆歸本體,無二無別,故“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為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YIN、怒、癡俱是梵行,眾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為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一言以蔽之,皆是佛性,故名“如來隨順覺性”,亦名“不二法門”。
“善男子!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辨真實,彼諸眾生聞是法門,信解受持,不生驚畏,是則名為‘隨順覺性’。善男子!汝等當知,如是眾生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及大菩薩,植眾德本,佛說是人名為‘成就一切種智’。”
言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倘有不起妄念、不斷妄念,住妄想境而不加了知、不辨真實,此人即是見性之人。因明心見性之後,念念不離佛性,故無起滅;念同無念,故不加了知;本來真實,故不消再辨真實也。此人聞說圓覺妙理,即能信解受持而不驚畏,故名為“隨順覺性”。
言佛性能轉萬物隨順無礙也,與以上所說凡夫及未入地菩薩之隨順覺性不同,後者乃腦筋解悟之覺,非佛性之覺也,故知此人乃善根早植,德本深厚,乃能有如此之成就也。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清淨慧當知: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覺與未覺時,漸次有差別,眾生為解礙,菩薩未離覺。入地永寂滅,不住一切相,大覺悉圓滿,名為‘遍隨順’。末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此分闡明佛性本無差別漸次,因眾生用功不同,故顯出凡夫、菩薩、如來各種“隨順覺性”之差別。凡夫破我執而墮法執,未入地菩薩破法執而墮空執,已入地菩薩乃能破空執見佛性,如來則指佛性本體,惟佛性本有,為絕對者,余皆是相對者。見性之後,一切相對者皆為絕對所轉而歸於本體。
此問題有應注意之點,即隨順覺性根本之差別,凡夫及未入地菩薩之隨順覺性,乃屬於見、聞、覺、知作用,而已入地菩薩及如來之隨順覺性則系佛性作用。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威德自在菩薩
於是威德自在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分別如是隨順覺性,令諸菩薩覺心光明,承佛圓音,不因修習而得善利。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游戲如來大寂滅海。”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威德自在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威德自在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威德自在菩薩言:佛廣為我等解說“隨順覺性”之分別,使菩薩覺心光明,雖未修習,已先獲大益,況勤行乎?然佛國廣大,如城有四門,隨入一門,皆可抵達,修行方便,亦非一路,願再廣為宣說,俾得游戲如來大寂滅海。
“善男子!無上妙覺,遍諸十方,出生如來與一切法,同體平等,於諸修行實無有二;方便隨順,其數無量。圓攝所歸,循性差別,當有三種。”
佛言,無上妙覺,遍滿十方,一切如來妙法,皆由此本體流出,其性平等。就本體言,修行實無二法;若就方便言,則其法無數無量。歸納起來可分三種,即“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是也。下文逐次解釋此三種修行法門。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取靜為行,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於中顯現,如鏡中像。此方便者,名‘奢摩他’。”
“奢摩他”者,即寂靜之意,又譯為“正定”。昔人有譯為“止”者,未盡確當,因“止”為四病之一,並非正法,下文普覺問題中,佛曾詳細宣示。現不依“止”字解釋,欲免眾生誤解也。
此節言,若諸菩薩能解“悟淨圓覺”之理,以淨覺心,取靜為行,則一切舉止威儀皆在靜中,由根、塵、識所生之妄念煩動已歸澄汰,此時便達無始無明境界,繼續用功,一旦靜慧發生,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得獲自在,便能內發寂靜輕安,由寂靜故,十方世界諸如來心皆於中顯現,此心即是法界本體,法界不離此心,如鏡中像,了了皆是佛性,此種方便名“奢摩他”。就是不起雜念,單用寂靜一念往下直看,功夫純熟,無始無明一破,便是本來面目。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知覺心性及與根塵,皆因幻化,即起諸幻,以除幻者,變化諸幻,而開幻眾,由起幻故,便能內發大悲輕安,一切菩薩從此起行,漸次增進。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幻相永離,是諸菩薩所圓妙行,如土長苗。此方便者,名‘三摩缽提’。”
“三摩缽提”譯為“攝念”。言以意根統攝五根,集中其力量向無始無明進攻,一步緊似一步,漸次增進,如土出苗一般,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豁然貫通,徹天徹地的看見本來面目了。此種起幻力量,謂之“未覺幻力”。
“即起諸幻,以除幻者”,是指以意根統攝諸根打破無始無明也。“變化諸幻,而開幻眾”者,即將根、塵、識境界皆轉為佛性,即六祖所謂“自性眾生誓願度”之謂也。“大悲輕安”者,謂心不散亂也。“彼觀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觀,皆是幻故”,言六根不可破,而無始無明可破,故有不同,然此二者究竟皆屬幻化,無始無明一經打破,六根變為佛性,幻相永離,此時無所謂六根,無所謂無始無明,幻相已滅,實相現前,而菩薩之妙行圓矣。此種方便名“三摩缽提”,乃以意根統率五根,直往內看,無明窠臼一破,便見佛性。
“善男子!若諸菩薩悟淨圓覺,以淨覺心,不取幻化及諸靜相,了知身心皆為罣礙,無知覺明不依諸礙,永得超過礙無礙境,受用世界及與身心,相在塵域,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煩惱、涅槃不相留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妙覺隨順寂滅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眾生、壽命皆為浮想。此方便者,名為‘禅那’。”
“禅那”意為“淨慮”。言諸菩薩若能解悟淨圓覺之理,以淨覺心(即腦筋),“不取幻化及諸靜相”,言不斷六根,不止一念,視由它視,聽由它聽,動由它動,靜由它靜,但心裡抱定一個念頭,了知身心為礙,皆是我執、法執。無知覺明(即無始無明)雖不依諸礙,然落於空執,便是無始無明境界,於是向此處著力,一旦因緣時至叻的一聲,無始無明打破,徹天徹地皆是佛性,永得超過礙無礙境,雖肉身仍在塵域,而法身自性充滿十方,內外無隔打成一片,如器中鍠,聲出於外,無有間隔,煩惱、涅槃(即我執、法執)不相阻礙,便能內發寂滅輕安,達於妙覺隨順寂滅境界。此種境界非他人身心所能及,所謂惟悟與悟者乃能知之,此時回視肉身,如海中一漚、空中一塵,眾生、壽命皆為浮想矣。此種方便名為“憚那”,乃六根互用往內察看,觸著機緣,豁然貫通便見佛性。
“善男子!此三法門皆是圓覺親近隨順,十方如來因此成佛,十方菩薩種種方便,一切同異,皆依如是三種事業,若得圓證,即成圓覺。善男子!假使有人修於聖道,教化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不如有人聞此圓覺無礙法門,一剎那頃隨順修習。”
言以上所述三種法門,皆是修圓覺之最好方法,一切如來因此成佛,一切菩薩種種方便,皆不出此三種事業,無論修那一種,皆可以明心見性。倘有人聞此法門,只要修習一剎那功夫,已勝過成就百千萬億阿羅漢、辟支佛果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威德汝當知:無上大覺心,本際無二相,隨順諸方便,其數即無量。如來總開示,便有三種類:寂靜奢摩他,如鏡照諸像;如幻三摩提,如苗漸增長;禅那唯寂滅,如彼器中鍠。三種妙法門,皆是覺隨順。十方諸如來,及諸大菩薩,因此得成道,三事圓證故,名究竟涅槃。”
此分宣說修圓覺三種法門,三種法門雖不同,然皆可明心見性,證悟圓覺境界。舉其要點,不外打破無始無明,破除空執,證實相而已。聲聞二乘所修法門,如煮沙為飯,無法明心見性,故曰:“有人聞此法門,只須修習一剎那功夫,便勝過聲聞二乘萬萬也。”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辯音菩薩
於是辯音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門,甚為希有。世尊!此諸方便,一切菩薩於圓覺門有幾修習?願為大眾及末世眾生方便開示,令悟實相。”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辯音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修習。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辯音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辯音問意,言世尊示此三種法門甚為希有,但此三種方便,一切菩薩修習時,有無次第分別?請再開示。
“善男子!一切如來圓覺清淨,本無修習及修習者。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於未覺幻力修習,爾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
佛言,就如來圓覺清淨本體而言,本無所謂修習及修習者,但一切菩薩及眾生未證圓覺以前,“未覺幻力”修習,此時便有二十五種清淨定輪之分別。“未覺幻力”者,即用一念無明及六根為打破無始無明之武器是也。“定”者,體也;“輪”者,用也。能轉萬法使歸於自性本體,故曰“清淨定輪”。依此修習,則可悟入圓覺本體也。
“若諸菩薩唯取極靜,由靜力故,永斷煩惱,究竟成就,不起於座,便入涅槃。此菩薩者,名單修奢摩他。”
第一種清淨定輪名單修奢摩他。言以唯取極靜,不隨諸幻,以至靜力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不起於座,便人涅槃”者,謂當下見性成佛,了生脫死也,如佛在菩提林下所證也。
“若諸菩薩唯觀如幻,以佛力故,變化世界種種作用,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此菩薩者,名單修三摩缽提。”
第二種清淨定輪名單修三摩缽提。乃將意根統攝五根,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此時根、塵、識以及一切山河大地、萬事萬物者變為佛性,皆在圓照定光之中,故曰:“備行菩薩清淨妙行,於陀羅尼不失寂念及諸靜慧。”
“若諸菩薩唯滅諸幻,不取作用,獨斷煩惱;煩惱斷盡,便證實相。此菩薩者,名單修禅那。”
第三種定輪名單修禅那。一切根、塵、識不加束縛驅遣,獨抱一念打破無始無明,便證實相。
“若諸菩薩先取至靜,以靜慧心照諸幻者,便於是中起菩薩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第四種定輪名先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先取至靜,以靜力破無始無明,並發大悲心度眾生是也。
“若諸菩薩以靜慧故,證至靜性,便斷煩惱,永出生死。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第五種定輪名先修奢摩他,後修禅那。先由靜悟入,而不取靜相,用一念無明打破無始無明,永出生死。
“若諸菩薩以寂靜慧,復現幻力,種種變化度諸眾生,後斷煩惱而入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第六種定輪,先由靜慧起,現“未覺幻力”度自性眾生,後破無始無明,證圓覺寂滅境界。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斷煩惱也,後起菩薩清淨妙行,度諸眾生。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中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第七種定輪,先以至靜力掃除雜念,後起清淨妙行,度自性眾生,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心斷煩惱,復度眾生,建立世界。此菩薩者,名先修奢摩他,齊修三摩缽提、禅那。”
第八種定輪,以至靜力打破無始無明,度自性眾生,建立法界淨土。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資發變化,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第九種定輪,以至靜力,用意根統攝五根,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至靜力,用資寂滅,後起作用,變化世界。此菩薩者,名齊修奢摩他、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第十種定輪,以至靜力打破無始無明,證圓覺本體,變穢土為淨土。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隨順,而取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第十一種定輪,以六根互用變化之力,打破無始無明,證圓覺本體。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境界,而取寂滅。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後修禅那。”
第十二種定輪,以六根互用變化之力,轉種種境界,前後打破無明而證實相。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而作佛事,安住寂靜,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奢摩他,後修禅那。”
第十三種定輪,以六根變化之力度自性眾生,復歸寂靜,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無礙作用,斷煩惱故,安住至靜。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中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四種定輪,以一根統攝五根,以一念統攝萬念。打破無始無明,安住自性至靜境界。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方便作用,至靜寂滅,二俱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三摩缽提,齊修奢摩他、禅那。”
第十五種定輪,以六根方便作用,打破無始無明,入於至靜寂滅境界。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種種起用,資於至靜,後斷煩惱。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奢摩他,後修禅那。”
第十六種定輪,以六根變化作用,同時藉至靜之力,打破無始無明見佛。
“若諸菩薩以變化力,資於寂滅。後住清淨,無作靜慮。此菩薩者,名齊修三摩缽提、禅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七種定輪,以六根變化之力,同時超過礙無礙境,打破無始無明證實相。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至靜,住於清淨。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後修奢摩他。”
第十八種定輪,以寂滅力掃除雜念,專一心志,向無明窠臼進攻,因緣時至,無明窠臼叻的打破,便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而起作用,於一切境,寂用隨順。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後修三摩缽提。”
第十九種定輪,由寂滅力起諸作用,度自性眾生,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自性,安於靜慮,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中修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第二十種定輪,以寂滅力安住至靜,然後起幻力變化以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無作自性,起於作用,清淨境界,歸於靜慮。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中修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第廿一種定輪,由寂滅無作自性,起作用度自性眾生後,專力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種種清淨,而住靜慮,起於變化。此菩薩者,名先修禅那,齊修奢摩他、三摩缽提。”
第廿二種定輪,以寂滅力打掃雜念,發生靜慧,起諸變化而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至靜,而起變化。此菩薩者,名齊修禅那、奢摩他、後修三摩缽提。”
第廿三種定輪,以寂滅力,同時得靜慧之助,起諸變化而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寂滅力,資於變化,而起至靜,清明境慧。此菩薩者,名齊修禅那、三摩缽提,後修奢摩他。”
第廿四種定輪,以寂滅力資於幻用,後以靜力打破無始無明見佛性。
“若諸菩薩以圓覺慧圓合一切,於諸性相,無離覺性。此菩薩者,名為圓修三種自性清淨隨順。”
第廿五種定輪,以圓覺慧,直破無始無明,當下見性,無階段漸次,故曰“圓修”。
“善男子!是名菩薩二十五名輪,一切菩薩修行如是。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輪者,當持梵行,寂靜思惟,求哀忏悔,經三七日,於二十五輪各安標記,至心求哀,隨手結取,依結開示,便知頓漸,一念疑悔,即不成就。”
二十五輪者,菩薩修行之良法也。然此為未覺者方便而說耳,就自性本體言,無修無證,定輪雲乎哉?末世眾生依未覺幻力修習,則捨此莫從,然須先之以持戒,斷之以堅決之心、不拔之志,抱定一輪,即生取辨,少有疑悔,則徒呼負之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辯音汝當知: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慧,皆依禅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禅那,三法頓漸修,有二十五輪。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唯除頓覺人,並法不隨順。一切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常當持此輪,隨順勤修習,依佛大悲力,不久證涅槃。”
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三種法門,任修一門皆可明心見性,證入圓覺本體,本無漸次,惟眾生根器不同,機緣互異,故有二十五輪之別;至若上根頓覺,當下見性,則並法亦不隨順矣,如六祖是也。此二十五輪,輪輪皆可見性,故二十五即一,一即二十五,一經見性,則並一亦無所用之,學者以敲門磚視之可也,其最要學之一點,在於打破無始無明。
昔人有以“止觀禅”判此三法門者,未盡合也,蓋此三法門任修一門皆可見性,而修止觀者,未聞單修“止”即可見性也,未聞單修“觀”即可見性也。昔有修止觀法師問慧海禅師:“一心三觀義如何?”師曰:“過去心已過去,未來心未至,現在心無性,於其中間更用何心起觀?”曰:“禅師不解止觀。”師曰:“座主解否?”曰:“解。”師曰:“如智者大師說止破止,說觀破觀,住止沒生死,住觀心神亂。且為當將心止心?為復起心觀觀?若有心觀,是常見法;若無心觀,是斷見法;亦有亦無,成二見法。請座主子細說看!”曰:“若如是問,俱說不得也。”師曰:“如曾止觀?”(《傳燈錄》)又僧問○○禅師:“如何是一心三觀?”師曰:“我當無一心,說甚麼是三觀?”良以佛性是絕對,不可以心觀,可觀者非佛性也。觀假作空,觀空作假,或於空、假中取中道,皆是腦筋作用,自己作怪,不能見佛性也。又明雲谷禅師,決志操方,尋登壇受具,闡天台小止觀法門,專精修習。法舟濟禅師續徑山之道,掩關於郡之天寧,師往參叩,呈其所修,舟曰:“止觀之要,不依身心氣息,內外脫然。子之所參,流於下乘,豈西來的意耶?學道必以悟心為主。”師悲,即請益,舟授以念佛審實話頭,直令重下疑情。師依教,日夜參究,寢食俱廢,一日受食,食盡亦不自知,碗忽墮地,猛然有省,恍如夢覺,復請益,乃蒙印可(《夢游集》)。雲谷所修,蓋即以意根統攝五根,集中一念,於飯碗墮地一頃,無始無明叻的打破,一根既還源,六根盡解脫,看見本來面目,回顧生死涅槃,猶如昨夢,倘非法舟濟師指點,豈有奇特事耶?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淨諸業障菩薩
於是淨諸業障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一切如來因地行相,令諸大眾得未曾有。睹見調御,歷恆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猶如一念,我等菩薩深自慶慰。世尊!若此覺心本性清淨,因何染污,使諸眾生迷悶不入?唯願如來,廣為我等開悟法性,令此大眾及末世眾生,作將來眼。”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淨諸業障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大眾末世眾生,谘問如來如是方便。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淨諸業障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淨諸業障菩薩言:世尊為我等發揮如是不可思議妙法,使諸大眾明白,雖歷恆沙劫,勤修種種苦行,不能勝過利用一念以破無始無明,如此妙法得未曾有,深可慶慰。惟此覺心既是本性清淨,因何迷悶,使諸眾生不入清淨圓覺境界?請廣為闡明法性妙理,使末世眾生得具法眼,不至錯認圓覺本體。
“善男子!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及與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是故動念及與息念皆歸迷悶。何以故?由有無始本起無明,為己主宰,一切眾生生無慧目,身心等性皆是無明,譬如有人不自斷命。是故當知,有愛我者,我與隨順;非隨順者,便生憎怨;為憎愛心,養無明故。相續求道,皆不成就。”
此節佛揭“四相”以示大眾,“四相”者,乃至關重要之問題也,一切修行人如不先將“四相”分析清楚,則有誤入岐途之虞。一般人解釋四相,鹹謂四相皆由執我而起,不執著我則此患可除,此皆未明佛之本意也。夫出家人目的在見性成佛,豈僅僅做到不執著你我、不分別六道眾生、不要求長壽,便算了事耶?故知如此解釋四相非佛本意。古時有一法師講《金剛經》,講到“無我相,無人相”乃不要執著你我,下面有一龐居士問:“無我相,誰人講《金剛經》?無人相,誰人聽《金剛經》?”講者不能答。故知釋迦說法,時時提出“四相”以警大眾者,乃因此“四相”,當用功時最易被錯認為“佛性”故也。茲分別釋之如次:
一、 我 相:六根已斷,一念不起,但仍有清淨之一念在。
二、 人 相:起一念之相。
三、 眾生相: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之中間是。
四、 壽者相:是前念後念已斷,一切思想已絕,空無所有。
《金剛經》說:“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乃指此四種境界俱非佛性也。
此節佛答言:眾生修行所以迷悶不入清淨覺者,乃因錯認“四相”以為自性耳,由於錯認前三相故,遂生憎、愛二境,“憎者”憎生死,“愛者”愛涅槃,故修斷六根及斷一念功夫;其實生死、涅槃皆是虛妄,而斷六根一念亦是虛妄,二妄相依,難脫生死;眾生在前三相中流轉既久,心生厭倦,遂將前念後念一概斷盡,把一切思想完全停止,此時空無所有,惟命根尚存,自以為證涅槃矣,其實是墮入第四壽者相境界,即空執是也,故曰“厭流轉者,妄見涅槃”,即錯認壽者相為涅槃也。因此之故,不能入於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蓋因所能入者,非“覺”體故也。就本體而言,並無所謂出入,故前三相之動念與第四相之息念,皆歸虛妄迷悶,不能見性。何以故?因有無始無明為之主宰故也。眾生無慧根,見、聞、覺、知、根、塵等性,皆為無明所蔽,不能打破,一若人之不自斷其生死者然。不獨此也,復以其順逆憎愛之境,滋養無明,因此常在四相中流轉,終無成就矣。
“善男子!雲何‘我相’?謂諸眾生心所證者。善男子!譬如有人,百骸調適,忽忘我身,四肢絃緩,攝養乖方,微入鍼艾,即知有我,是故證取,方現我體。善男子!其心乃至證於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皆是‘我相’。”
然則何謂“我相”乎?“我相”者,指眾生修行時心中所“證”之一種境界也,此“證”並非謂證,並非“實證”,乃“誤證”也,謂誤證“我相”境界以為“自性”也。譬如有人用功之時,停止六根作用,使不為外界事物所影響,此時百骸調適,四肢絃緩,忽忘我身,須用鍼艾刺炙,方覺有此肉體,此種清淨舒適境界,其心自以為已證如來,畢竟了知清淨涅槃矣,其實皆是“我相”境界也。
“善男子!雲何‘人相’?謂諸眾生心悟證者。善男子!悟有我者,不復認我,所悟非我,悟亦如是。悟已超過一切證者,悉為人相。善男子!其心乃至圓悟涅槃,俱是我者,心存少悟,備殚證理,皆名‘人相’。”
然則“人相”果何如乎?亦是眾生修行時所誤證之一種境界也。眾生初誤證“我相”,既而悟“我相”之非“自性”,乃又起一念不復認我,前所證悟皆知非我,俱予遣除,自以為超過一切證者,見“自性”矣,豈知此之境界,悉為人相境界也;其心甚至自以為圓悟涅槃,亦是腦筋思想作用,皆名“人相”。
“善男子!雲何‘眾生相’?謂諸眾生心自證悟所不及者。善男子!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則知彼人說眾生者,非我非彼。雲何非我?我是眾生,則非是我;雲何非彼?我是眾生,非彼我故。善男子!但諸眾生了證了悟,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及者,存有所了,名‘眾生相’。”
然則“眾生相”又何如乎?“眾生相”者,乃眾生修行時,悟我相、人相之非,俱加屏遣,入於二相所不及之境界也。譬如有人作如是言:“我是眾生。”既雲眾生,則非我非彼矣。修行者腦筋所能證悟之境,皆為我、人,而我、人相所不能及之境,則為“眾生相”之境界,所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是也。
“善男子!雲何‘壽命相’?謂諸眾生心照清淨,覺所了者,一切業智所不自見,猶如命根。善男子!若心照見一切覺者,皆為塵垢,覺所覺者,不離塵故;如湯銷冰,無別有冰,知冰銷者;存我覺我,亦復如是。”
然則“壽命相”又何如乎?“壽命相”者,謂眾生修行時,屏棄我相、人相、眾生相,入於空無所有清淨境界,此境界乃一切業智所不能聞見,猶如命根一樣,雖然空寂,猶自存續,故曰“壽命相”。蓋因前三相既自覺其為塵垢而去之,然此之覺悟,亦未離於塵垢也。如湯銷冰,冰已不存,而湯仍在,前三相雖滅而壽命相仍存,所謂“厭流轉者,妄見涅槃”是也。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雖經多劫勤若修道,但名‘有為’,終不能成一切聖果,是故名為正法末世。何以故?認一切我為涅槃故,有證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認賊為子,其家財寶終不成就。何以故?有我愛者亦愛涅槃,伏我愛根為涅槃相,有憎我者亦憎生死,不知愛者真生死故,別憎生死名不解脫。雲何當知法不解脫?善男子!彼末世眾生習菩提者,以己微證為自清淨,猶未能盡我相根本;若復有人贊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誹謗彼所得者,便生瞋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游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若知我空,無毀我者,有我說法,我未斷故,眾生、壽命,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說病為法,是故名為可憐愍者,雖勤精進,增益諸病,是故不能入清淨覺。”
此節言末世眾生所不能入清淨覺者,蓋因誤認“四相”以為佛性故也。四相不了,雖經多劫勤苦修道,但名“有為”。“有為”者,有漏是也。修行人若在四相中流轉,終屬有漏,不能了脫生死而成就聖果;聖果者,“無漏”是也,又名“無為”。佛性無漏,無取無證,乃是“絕對者”;而四相有漏,有取有證,乃是“相對者”。“正法末世”者,言邪見盛行,正法不彰也。蓋因一切修行人多誤認我相為涅槃,有證有悟,自以為成就矣,豈知認賊作子,家財終不能保也。何以然乎?蓋我相未除,有愛有憎,有我愛者,亦愛涅槃,故此時所證之“涅槃相”,皆愛憎所成就也。又有憎我者,則亦憎生死矣,不知愛憎之本身即生死之根也,故名“不解脫”。
然則不解脫果何因乎?曰:“末世眾生修道之時,錯認腦筋所證境界為‘涅槃’,故未能盡我相根本,有人贊其則生歡喜,便欲濟度;有人誹謗其所得者,便生瞋恨。故知我相堅執潛伏根內,支配諸根,如同游戲,不捐間斷。”
修道之人若不除我相,則無法入於清淨圓覺本體,不能解脫。
若知我相本空,則何有毀譽?有我說法,無有是處,眾生、壽命,亦復如是。四相不除,便成四病,以病為法,實可憐愍,雖勤精進,諸病益增,因是之故,不入圓覺。”
“善男子!末世眾生不了四相,以如來, 解及所行處為自修行,終不成就。或有眾生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勝進者,心生嫉妒,由彼眾生未斷我愛,是故不能入清淨覺。善男子!末世眾生希望成道,無令求悟,唯益多聞,增長我見。但當精勤降伏煩惱,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斷令斷,貪瞋、愛慢、谄曲、嫉妒對境不生,彼我恩愛,一切寂滅,佛說是人漸次成就,求善知識,不墮邪見;若於所求,別生憎愛,則不能入清淨覺海。”
此節言眾生未了四相,而欲以腦筋揣測自性及諸佛行處,如此修行有若黑房裡捉黑貓,終無成就。更誤認自己所證之四相為圓覺境界,未得謂得,未證謂證,見他人勝進便生嫉妒之心,皆因未斷我愛之故,故不能入清淨圓覺。倘眾生希望成道,應勿向腦筋測度,勿求多聞,增長我見,但一心精勤向無始無明用功夫,並先起大勇猛心,集中意念,下必得必斷之決心,此時貪瞋、愛慢、谄曲、嫉妒等妄心,對境不生,彼我恩愛皆歸寂滅,如此專一用功,必能漸次成就。但必須求善知識指導,方不墮於邪見,若於用功時貪圖便宜捷徑,別生憎愛之心,則不能入清淨覺海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淨業汝當知:一切諸眾生,皆由執我愛,無始妄流轉,未除四種相,不得成菩提。愛憎生於心,谄曲存諸念,是故多迷悶,不能入覺城。若能歸悟剎,先去貪、瞋、癡,法愛不存心,漸次可成就。我身本不有,憎愛何由生?此人求善友,終不墮邪見。所求別生心,究竟非成就。”
此分佛闡明眾生修行時最難通過之四種境界,即我、人、眾生、壽者四相是也。此四種境界,最易被誤認為佛性境界,故佛特為闡明之,其義本極明顯,而後世之人未能明了,多加曲解,致佛之本意不彰,修行者迷悶難入,良可慨歎。
“我相”者,即我執是也,此之謂“我”,非謂“小我”,乃屬“大我”。小乘人將六根斷盡,小我已滅,入於大我境界,此時心量擴大,有充滿宇宙之象;宋儒所謂“我心宇宙”,西洋哲學及耶教所謂“大我”、“上帝”,婆羅門所謂“梵我”,即“我相”是也,皆我自己腦筋創造也。
“人相”者,即法執是也,起一念破除“我相”是也。
“眾生相”者,人、我俱遣,落於第三念,仍未離於法執,所謂“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是也,孔子曰:“喜怒哀樂未發之謂中。”《書經》雲:“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道家所謂“太極”,亦即是此境界,即“眾生相”是也,二乘人所謂之境界即此境界,較小乘已進一籌,然去佛境界當不遠也。
“壽命相”者,即空執是也,我、人、眾生相俱不存,猶如命根,空無所有,而尚存續,故名“壽命”。祖師謂“無明窠臼”、“漆黑桶底”,道家所謂“無極”,即此境界也,此相一破,則可見本來自性。
人每謂三教同源,若能了此四相精義,則知三教相隔不啻天淵矣;至西洋哲學家所究,尚不能跳出“我相”范圍,尤卑乎其卑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普覺菩薩
於是普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快說禅病,令諸大眾得未曾有,心意蕩然,獲大安隱。世尊!末世眾生去佛漸遠,賢聖隱伏,邪法增熾,使諸眾生求何等人?依何等法?行何等行?除去何病?雲何發心?令彼群盲,不墮邪見。”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普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咨問如來,如是修行,能施末世一切眾生無畏道眼,令彼眾生得成聖道。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普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四相既明,修行不致錯走路途,然用功之時弊病極多,仍須明白,方能有進,故普覺菩薩聞佛闡明四相之後,請佛快說禅病,使修行者獲大安穩。良以修行用功之時弊病極多,致使行者不能安穩前進,此乃最有經驗者所提出之重要問題也。
“善男子!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淨,示有諸過,贊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彼善知識四威儀中,常現清淨,乃至示見種種過患,心無憍慢,況復搏財、妻子、眷屬。若善男子,於彼善友不起惡念,即能究竟成就正覺,心華發明,照十方剎。”
學者欲明修行弊病,須先親近明眼善知識,明眼善知識乃悟後之人,故能心不住相,不落二乘境界,雖處塵勞之中,而佛性如如不動,對於修行正途及歧途極為明顯,所有弊病無不親歷,學者得其指引,則可獲事半功倍之效,故應當不惜身命以供養之。昔石霜楚圓禅師在汾陽善昭禅師處參學,屢遭呵,命操勞役,終不退悔,終證大道,成就正覺,學者宜以為范。
“善男子!彼善知識所證妙法,應離四病。雲何四病?一者作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於本心作種種行,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作得故,就名為病。二者任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不斷生融會貫通,不求涅槃,涅槃生死,無起滅念,任彼一切隨諸法性,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任有故。說名為病。三者止病。若復有人作如是言:‘我今自心永息諸念,得一切性,寂然平等,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止合故,說名為病。四者滅病。若有人作如是言:‘我今永斷一切煩惱,身心畢竟空無所有,何況根塵虛妄境界?一切永寂,欲求圓覺。’彼圓覺性非寂相故,說名為病。離四病者,則知清淨。作是觀者,名為正觀;若他觀者,名為邪觀。”
四病就是作、任、止、滅四種。分別闡明如下:
一、作病 修行者為求圓覺佛性,操心太急,用腦筋去揣量測度,或執意修種種善行,心中起一惡思想時,即刻意改作一段好思想;不怕妄起,只怕覺遲;以妄除妄,捨妄取真;觀有為空,觀空為有;前念已滅,後念未起,中間是。其實佛性非由造作而得,這是參禅用功時之毛病。
二、任病 修行者知道著意用功,勞而無益,於是一切放任,不求斷生死,亦不求證涅槃;任思想起亦好,不亦好;不執著一切相,不住一切相;對境無心,一切無礙,認為如此便可證圓覺。其實圓覺佛性非由放任而有,此仍是禅病。
三;止病 修行者知道越是放任,妄念越多,於是又將諸念停止,使心境寂然平等,如海水不起波,無一點浮漚,以為如此便可證圓覺。其實妄念停止,不過是見、聞、覺、知中的淨緣,永不能合於佛性,故仍是禅病。
四、滅病 修行者知道妄念雖不起,仍有知有覺,受外境刺激仍能起念,於是索性將一切思想滅盡,無知無覺,根塵俱滅,虛妄永寂,以為如此便可證圓覺,其實是落在無明窠臼中,永難見佛性,故仍是禅病。
修行者若能離此四病,便不誤入歧途,最為重要。
“善男子!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養善友,事善知識,彼善知識欲來親近,應斷憍慢,若復遠離,應斷瞋恨。現逆順境,猶如虛空,了知身心畢竟平等,與諸眾生同體無異,如是修行,方入圓覺。善男子!末世眾生不得成道,由有無始自他憎愛一切種子,故未解脫。若復有人觀彼怨家如已父母,心無有二,即除諸病,於諸法中自他憎愛亦復如是。善男子!末世眾生欲求圓覺,應當發心,作如是言:‘盡於虛空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究竟圓覺,於圓覺中無取學者,除彼、我、人一切諸相。’如是發心,不墮邪見。”
言佛宣示親近善知識之重要,以此為獲得真正修行門徑,與避免用功諸病之關鍵,欲親近善知識,須先明佛性平等道理,明此道理,則心無憍慢,於善知識所示,方能領受。末世眾生所以不得成道,乃因有“無明自他憎愛一切種子”(即無始無明)把佛性遮障,若能明佛性平等之理,則怨親平等,諸病自除,因佛性中平等不二,無有諸病也。又修此大乘法門時,不僅發心自度,且發心度人,證圓覺之後,則知圓覺中無取無得,故曰“無取覺者”,不住相而度眾生,故雖度盡眾生,而眾生實無度者,如此發心修行,則不墮邪見矣。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普覺汝當知:末世諸眾生,欲求善知識,應當求正見。心遠二乘者,法中除四病,謂作、止、任、滅。親近無憍慢,遠離無瞋恨,見種種境界,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不犯非律儀,戒根永清淨,度一切眾生,究竟入圓覺。無彼我人相,當依正智慧,便得超邪見,證覺般涅槃。”
此分因普覺問禅病,佛指示欲除禅病,須親近明眼善知識,欲親近明眼善知識,須去憍慢嗔恨等心,視善知識為佛出世,生希有難逢之感,然後禅病可除,正道可循。又發度已度人之大心,不住四相,不犯律儀,則可超邪見而證圓覺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圓覺菩薩
於是圓覺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為我等輩廣說淨覺種種方便,令末世眾生有大增益。世尊!我等今者已得開悟,若佛滅後,末世眾生未得悟者,雲何安居修此圓覺清淨境界?此圓覺中三種淨觀以何為首?唯願大悲,為諸大眾及末世眾生施大饒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圓覺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問於如來如是方便,以大饒益施諸眾生,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圓覺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圓覺菩薩白佛言:“世尊!既已為我等廣說佛性妙理及種種用功之法,實在使我等輩獲莫大之利益。現在我等已經開悟,但將來佛滅度後,我等如欲教導眾生未悟者修行,應該怎樣教法?譬如安居修持及作三種淨觀(即奢摩他、三摩缽提、禅那三種)等行,應怎樣修法方合大乘軌則?”
“善男子!一切眾生,若佛住世,若佛滅後,若法末時,有諸眾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圓覺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藍安處徒眾,有緣事故,隨分思察,如我已說。若復無有他事因緣,即建道場,當立期限,若立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置淨居。若佛現在,正當思惟;若佛滅後,施設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億念,還同如來常住之日。懸諸旛華,經三七日,稽首十方諸佛名字,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輕安。過三七日,一向攝念。若經夏首三月安居,當為清淨菩薩止住,心離聲聞,不假徒眾。至安居日,即於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某甲,踞菩薩乘,修寂滅行,同入清淨實相住持,以大圓覺為我伽藍,身心安居平等性智,涅槃自性無系屬故。今我敬請,不依聲聞,當與十方如來及大菩薩,三月安居,為修菩薩無上妙覺大因緣故,不系徒眾。’善男子!此名菩薩示現安居,過三期日,隨往無礙。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眾生,求菩薩道入三期者,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佛示言:“若有眾生具大乘性,深信佛所說之真如妙理,欲求明心見性,如在伽藍中住,則時時皆可參究。有塵緣雜事時亦可用功,隨分思察,時時提撕,照我以上所說的去做;倘無塵事,則建立道場,長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若佛住世,則正思惟;若佛已滅,則施設佛像,心存目想,如同佛尚在一樣。經三七日忏悔,心得輕安,過三七後,亦時時攝念勿懈,一到初夏時,天氣漸熱,不能出門,則三月安居,先於佛前發願,修行者經過三期之後,則心得輕安,道力堅固,隨往何地,皆無所礙矣。”
入三期修行者,除佛所示方法之外,一切邪道境界,皆應破除,惟照佛所指示者用功。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靜,不起思念,靜極便覺,如是初靜,從於一身至一世界,覺亦如是。善男子!若覺遍滿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復如是。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此示修奢摩他時,不起雜念,單用至靜一念往下直看,功夫成熟無明窠臼打破,便見佛性現前。自一身以至一世界,無非佛性,佛性遍滿一世界,此世界中有一眾生起一念者,皆同於佛性,故曰“皆悉能知”,百千世界,莫不皆然,此乃修奢摩他之情形也。至若外道邪師所言一切境界,皆不可取信。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三摩缽提,先當憶想十方如來、十方世界一切菩薩,依種種門,漸次修行勤苦三昧,廣發大願,自薰成種。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
修三摩缽提時,先要明白諸佛、菩薩皆用般若三昧自修自證,用意根統率五根,單刀直入向內看,功夫成熟無明窠臼叻的打破,便可看見佛性,此為修三摩缽提明心見性之方法。至若外道邪師所說境界,不足取信。
“善男子!若諸眾生修於禅那,先取數門,心中了知生、住、滅念,分劑頭數,如是周遍四威儀中,分別念數,無不了知。漸次增進,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猶如目睹所受用物,非彼所聞一切境界,終不可取,是名‘三觀初首方便’。若諸眾生遍修三種,勤行精進,即名‘如來出現於世’。”
修禅那時,六根並用往內直看,功夫成熟觸著機緣,無明窠臼打破,便可明心見性。有由耳根音聲而悟道者,有由眼根見色相而悟道者,一根還源則六根皆解脫矣。如香巖聞擊竹而明心,靈雲見桃花而悟道是也,其他諸根莫不皆然。生、住、滅念皆知落處,行、住、坐、臥不離真如,一頭了知則頭頭無不了知,一念了知則念念無不了知,乃至百千世界一滴之雨,亦皆灼然了知,此修禅那明心見性之法也。參禅用功即是此法,六根還源,佛性現前,便是如來出世。
“若後末世鈍根眾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業障,當勤忏悔,常起希望,先斷憎愛、嫉妒、谄曲、求勝上心;三種淨觀,隨學一事,此觀不得,復習彼觀,心不放捨,漸次求證。”
以上所示三種淨觀:一、修奢摩他,不起雜念,單用至靜一念,往內直看。二、修三摩缽提,用意根統攝五根,向內直看。三、修禅那,是六根並用,向內直看。此三種方法,無論那一種,功夫純熟觸著機緣,皆可悟道,此觀不得,復習彼觀,不可放棄,終得成就。但末世眾生宿業深重,須先忏悔,斷除憎愛、嫉妒、谄曲之心,使身心輕安,方能修此三種觀行。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圓覺汝當知:一切諸眾生,欲求無上道,先當結三期,忏悔無始業。經於三七日,然後正思惟,非彼所聞境,畢竟不可取。奢摩他至靜,三摩正憶持,禅那明數門,是名三淨觀,若能勤修習,是名佛出世。鈍根未成者,常當勤心忏,無始一切罪,諸障若消滅,佛境便現前。”
此分佛示圓覺菩薩以教導末世眾生修行之法,先結三期,忏悔無始以來宿業,使心身輕安,然後修三種淨觀,任修一種,皆可成道,無始無明打破,諸障消滅,則佛性現前矣。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圓覺經解析(法禅法師)
--------------------------------------------------------------------------------
賢善首菩薩
於是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長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廣為我等及末世眾生,開悟如是不思議事。世尊!此大乘教名字何等?雲何奉持?眾生修習得何功德?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流布此教至於何地?”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如是三請,終而復始。爾時,世尊告賢善首菩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問於如來如是經教功德名字。汝今谛聽,當為汝說。”時,賢善首菩薩奉教歡喜,及諸大眾默然而聽。
此最後一分乃流通分也,示此經原委及功德因緣。
“善男子!是經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所說,三世如來之所守護,十方菩薩之所歸依,十二部經清淨眼目:是經名《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名《修多羅了義》,亦名《秘密王三昧》,亦名《如來決定境界》,亦名《如來藏自性差別》,汝當奉持。善男子!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若諸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漸次增進,至於佛地。”
佛雲此經乃如來最高境界,發揮絕對妙理,故有此了義等名,唯佛乃能宣說,若依此而修,漸次增進,可至佛地。
“善男子!是經名為頓教大乘,頓機眾生從此開悟,亦攝漸修一切群品。譬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及阿修羅,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佛雲,此經乃屬大乘頓教法門,頓機眾生可從此而開悟,但亦能攝漸修眾生,一切修此經者無不獲益。如大海不讓小流,乃至蚊虻飲其水者,皆得充滿。
此經是頓教經典,所發揮道理與禅宗祖師所發揮者相通,修習此經者再學參禅最易契入。
“善男子!假使有人純以七寶積滿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不如有人聞此經名及一句義。善男子!假使有人教百恆河沙眾生得阿羅漢果,不如有人宣說此經分別半偈。善男子!若復有人,聞此經名,信心不惑,當知是人非於一佛、二佛種諸福慧,如是乃至盡恆河沙一切佛所,種諸善根,聞此經教。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煩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此示大乘經典之功德,修此經者可獲明心見性,故其功德實不可思議。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眾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眾,晨夕守護,令不退轉;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槃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三匝而白佛言:“世尊!我等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此示持經者之利益。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流通分竟。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 全部終
稽首入於妙神通,大光明藏釋迦文。
三昧正受不思議,光嚴住持佛境界。
是諸眾生清淨覺,身心寂滅歸平等。
圓滿十方遍隨順,於不二境現淨土。
為諸菩薩演大乘,普令信解以修證。
我今幸逢勝妙法,如獲摩尼之至寶。
自利之後欲利他,隨文疏釋此了義。
見聞悉發菩提心,同入如來大圓覺。
圓覺經大義 圓覺經疏 文殊師利菩薩 普賢菩薩 普眼菩薩 金剛藏菩薩 彌勒菩薩 清淨慧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辯音菩薩 淨諸業障菩薩 普覺菩薩 圓覺菩薩 賢善首菩薩
--------------------------------------------------------------------------------
本文依菩提印經會菩提叢書七十八《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疏 月溪法師講述》版本登錄、修正部份標點,並校核。歡迎引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