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父母對你的影響有多大?你和父母的關系好嗎?你不妨試試下文的一個小測試,便可知道對你而言,父母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
你多久給父母打一次電話,多久回家鄉看望他們一次?
我上大學的時候第一次離開父母獨立生活,大學四年雖然離家只有3個小時車程,卻很少回家。
工作之後依然不願意和父母多交流,因為他們反復念叨著與我心願相悖的事情,聽了讓我覺得好生煩惱。
現在算起來,我已經離開父母獨立生活第9年了。這9年中,他們無奈地看著我獨自闖蕩著,走過許多彎路、犯了許多錯誤,卻沒法接近我。
當我面對事業的瓶頸,開始走進自己的內心,內觀、療愈時,我終於發現,所有的答案都在我和父母的關系中。我開始走近他們,開始每天和他們保持聯系,開始傾聽他們的故事、想象他們的童年,也慢慢開始理解他們。
從心理上來說,我們與父母的關系,是一生中最基礎、最重要的關系。別忘了,那可是我們第一份關系。我們的身體都起始於他們的身體。作為嬰兒,母親就是整個宇宙,她的皮膚、氣息、聲音、乳汁和表情。她代表了整個世界。我們所有的生命、滋養、安全和溫暖都要依靠父母。所有的需求,必須由他們滿足。那時,我們非常脆弱,也完全依賴。我們就像是個行星,圍繞著父母這顆太陽運轉。我們是小的,他們是大的。我們不僅送媽媽身上吸允了乳汁,還吸收了她對於生命、關系、工作、金錢等等的的態度、信念和恐懼。
這裡,我們來做一個有趣的練習,看看對你來說,父母的影響力有多大。請在下面的橫線上寫上能分別表述父母的形容詞。我說的是,你童年的時候,父母的特性。
父親母親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寫完以後,請再次回去看所有的形容詞,如果你模仿了那個特性,請在括弧裡畫上+號;如果你反叛了那個特性,請畫上-號。當然,你對父母的模仿,肯定和父母這個特性的強度不同,並且有了你自己的改良或風格,但這還是屬於模仿。也許,有的特性你會發現,你同時模仿又反叛。
做了這個練習,大部分人會發現,我們基本復制了父母。父母是我們這生最有影響力的榜樣和老師。並且,你那樣做,也是為了保證他們對你的愛和接納。“如果我和父母一樣,他們就會更喜歡我。”
通過練習,也許你發現,在某些特性上,自己和父母剛好相反,你反叛了父母。例如,父親粗暴,常常打母親。兒子就下決心,也許這個過程是無意識的,“我絕對不能像他那樣”。成人後,他非常溫文爾雅,總是千方百計地避免矛盾沖突。如果我們反叛了父母的某個特性,常常因為這個特性曾經傷到了我們。我們就會拒絕父母的這個特性,日後也就拒絕了自己的這個特性。
無論模仿還是反叛,我們還陷在同樣的游戲裡,就如硬幣的正反兩面都還在硬幣上一樣,最終我們受困於父母的這個模式。我常常看到,曾經向自己保證絕對不像父母的人,隨著時間,尤其在結婚或有了孩子以後,發現自己完全和父母一樣,尤其在情緒壓力時刻。真相是,我們已經將父母的各種特性內化。
如果父母是鑄造我們生命的模子,父母是兒時我們照自己的一面鏡子,那麼你一定明白,只有我們愛和尊重了父母,我們才有可能愛自己。如果我們和父母的關系停滯在怨恨、疏離、拒絕狀態,我們對自己的態度,在深層次,也不可能不同。所以,我們總是強調和諧父母關系的重要性。這個建議對中國學生來說,倒不是新鮮事。要求孩子去愛和尊重父母的理念,深植於中國文化核心。你們從小就被告知這是你必須履行的責任。
但是,只是責任上的愛和尊重是無效的。當我們要求自己孝順父母,這個要求往往阻塞了愛的自然流動。因為要求是從理智層面出來的“我應該”。最後,表面上你們對父母很好,心理卻充滿了怨氣和距離。也許,你發現自己雖然寄錢過去,也能在他們需要的時候照顧他們,但是這些都出於責任,而缺乏心的動力,所以你會避免有更親密的連接,你很少去看他們,或者避免打電話。
你理智上決定“我應該愛他們”,並不能促成與父母的深度和諧。深度和諧來自,你有勇氣經歷一個成長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誠實地面對與父母的各種復雜感受。其實,哪怕你有世上最好的父母,你對父母的感情最後也是復雜的,這是非常自然的一個結果。在最親密的關系裡,因為距離近,我們感受到最多的愛,也最受傷,尤其和父母。我們生下來非常脆弱,時刻需要父母滿足我們的身體和情感需求。
總有時候,父母沒能做到,那時,很可能孩子感到受傷,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價值、不值得被愛等等。沒人教過父母,之前也沒人教過我們,如何化解受傷的感受,如何解開錯誤的诠釋。結果,我們的心開始自動關閉,經年累月,自然積攢了對父母的復雜感情和誤解。
其實,在我們內心深處,我們永遠對父母雙方忠誠,“我永遠是你們的孩子”。對於給我們生命的父母,我們心底自然流動的只會是愛。怨氣只是在這之上的膚淺一層。與父母關系的成長,需要你打開心,真實面對你的復雜情緒,淨化這些怨氣,並且智慧地看到真相,而不再陷在那個孩子的受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