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訓》中記載,袁了凡先生歷次應試時,“每見寒士將達,必有一段謙光可掬。”比如袁了凡先生丁丑年在北京應試時,見同考的馮開之極為謙虛,處處恭謹,完全改變了少年時的習氣。當時馮開之的同窗好友李霁巖以诤友自居,常常當眾指摘他的過錯,馮開之都是很謙恭地接受,沒有一句爭辯之詞。袁了凡先生看到這種情形,跟他說:“禍福之始,皆有端倪。你心性如此謙恭,這是富貴將至的表現,看來你這一科肯定是要中了。”不久果然應驗。
又如辛未年應試時,一起去的同輩有十人,其中丁敬宇年齡最小,但表現得極其謙虛。袁了凡先生跟一同應試的費錦坡說:“看來丁敬宇這一科必中無疑。費錦坡問道:“何以見得?”袁先生說:“惟謙能受福。看我們同輩十人中,論處處謙讓、時時恭謹,有比得上敬宇的嗎?受了侮辱而能淡然面對、聽到非議而不辯白的,有做到敬宇這種程度的嗎?人能如此,天地鬼神也會護佑他,哪有不發跡的道理?”這話不久再次應驗,等到開榜時,丁敬宇果然高中。
我以前做銷售多年,接觸的人比較多。每見謙和恭敬之人,都是處於上升之中,或安居高位;而特別驕慢之人,多困頓不達;那種目空一切的狂妄之人,聽其言辭都不像正常人說話的那種,往往是倒台的預兆,幾乎沒有走樣的。
凡事物極必反,盛極則衰。《尚書》說:“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大海之所以能納百川,是因為海在低處。謙恭的心就是放在最低處,福報的水只會向低處流。而驕慢之性就如高亢之地,高處哪裡留得住水呢?當把自己的心放在極頂,就會很快跌到塵埃;當把自己低到塵埃裡,會從塵埃中開出花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