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廣佛華嚴經淺釋
唐於阗國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城宣化禅師講述
卷第六十四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七)休捨優婆夷寄第七不煺住
爾時善財童子,蒙善知識力。依善知識教。念善知識語。於善知識深心愛樂。作是念言。因善知識,令我見佛。因善知識,令我聞法。善知識者,是我師傅。示導於我諸佛法故。善知識者,是我眼目,令我見佛如虛空故。善知識者,是我津濟,令我得入諸佛如來蓮華池故。
在這個時候,善財童子承蒙善知識海幢比丘加被的力量,依照善知識的教導來修行,常念念不忘善知識對他所說的話,對於善知識所給予的利益是一言難盡。所以他對善知識生出深心的愛樂,而作這樣的想法:「因為善知識的關系,才能令我見到佛。因為親近善知識,而令我聞到佛法,所以善知識,就是我的師傅,他指示引導我學習一切佛法。善知識,就是我的眼目,他令我眼界開朗,令我見到佛有如虛空一樣,知道虛空是無相的,而佛亦如是。善知識,是我的津濟橋梁,指示我證入一切諸佛如來的蓮華池,蓮華化生,所謂「九品蓮華為父母,華開見佛悟無生」。
漸漸南行。至海潮處。見普莊嚴園。眾寳垣牆。周帀圍繞。
善財童子漸漸向南行去,至海潮處。海潮者,即是潮所至處。他遂見到普莊嚴的花園,有眾寳砌成的垣牆,四周圍繞。這是在園中,第一事的莊嚴,即眾寳圍繞。
一切寳樹,行列莊嚴。一切寳華樹,雨眾妙華,布散其地。一切寳香樹,香氣氛氲,普熏十方。一切寳鬘樹,雨大寳鬘,處處垂下。一切摩尼寳王樹,雨大摩尼寳,徧布充滿。一切寳衣樹,雨種種色衣,隨其所應,周帀敷布。一切音樂樹,風動成音。其音美妙,過於天樂。一切莊嚴具樹,各雨珍玩奇妙之物。處處分布,以為嚴飾。
所有一切寳樹,皆排列成行,有條不紊,秩序井然。一切寳華樹,皆雨眾妙華,而散布於園地。所有一切的寳香樹,皆散放香氣,氛氲缭繞,普熏十方法界。所有一切的寳鬘樹,皆雨大寳鬘,從樹枝中處處垂下。一切的摩尼寳王樹,皆雨大摩尼寳,徧布充滿整個園林。一切的寳衣樹,皆雨種種顏色的寳衣服,隨著各地方不同的角度,而周帀敷布。在大地方便雨大的寳衣,小地方便雨小的寳衣。一切的音樂樹,微風徐來,便成音樂,其音美妙悅耳,超過諸天上所作的音樂。一切莊嚴具樹,各各雨珍玩奇妙之物,到處分布,來嚴飾此花園。這是第二事莊嚴,即林樹行列。
其地清淨,無有高下。於中具有百萬殿堂,大摩尼寳之所合成。百萬樓閣,閻浮檀金以覆其上。百萬宮殿,毗盧遮那摩尼寳間錯莊嚴。
普莊嚴園的地面非常清淨,沒有高低不平的地方。在此園中,具有百萬座殿堂,皆是大摩尼寳所合成。又有百萬幢瓊樓玉閣,其樓頂皆以極珍貴稀有的閻浮檀金所覆蓋,又有百萬座宮殿,皆以毗盧遮那摩尼寳(光明徧照如意寳)來間錯莊嚴。這是第三事莊嚴,即堂閣崇麗。
一萬浴池,眾寳合成。七寳欄楯,周帀圍繞。七寳階道,四面分布。八功德水,湛然盈滿。其水香氣,如天栴檀。金沙布底。水清寳珠,周徧間錯。凫雁孔雀,俱枳羅鳥,游戲其中,出和雅音。寳多羅樹,周帀行列。覆以寳網,垂諸金鈴。微風徐搖,恆出美音。施大寳帳。寳樹圍繞。建立無數摩尼寳幢,光明普照百千由旬。
又有一萬個浴池,皆是眾寳合成,這都是萬佛城的境界。以七寳所作成的欄桿,來周帀圍繞。以七寳所成的階道,皆分布於四面,有條不紊。八功德水,湛然清澈,充滿其中。八功德水具有八種好處:①澄清②清冷③甘美④輕軟⑤潤澤⑥安和⑦飲時除渴及一切過患⑧增益長養善根。八功德的香氣,有如天栴檀,是一種很希有的栴檀香。又有金沙布滿池底,而淨水的寳珠,周徧間錯於池中。又有凫鴨、鴻雁、孔雀、俱枳羅鳥(好聲鳥),在園中游戱,皆出和美雅的聲音,又有寳多羅樹,四周圍繞,一行一行排列整齊;又以寳網覆蓋其上,有很多金鈴垂布,微風徐搖,使其發出極美妙的音聲;又施舉大寳幢,有無數寳樹在四周圍環繞;又建立無數的摩尼寳幢,其光明普徧照耀百千個由旬那麼遠,這是第四事莊嚴,即浴沼清華。
其中復有百萬陂池。黑栴檀泥,凝積其底。一切妙寳,以為蓮華,敷布水上。大摩尼華,光色照耀。
在此園中,又有百萬那麼多的小水池。香氣芬芳的黑栴檀泥,凝結沈積於池底。有種種妙寳所作的蓮華,皆分敷散布於水面上。有大摩尼的寳華,其光色熠熠,照耀十方,這是第五事莊嚴,即映帶池流。
園中復有廣大宮殿,名莊嚴幢海藏妙寳,以為其地。毗琉璃寳,以為其柱。閻浮檀金,以覆其上。光藏摩尼,以為莊嚴。無數寳王,光焰熾然。重樓挾閣,種種莊飾。阿盧那香王,覺悟香王,皆出妙香,普熏一切。其宮殿中,復有無量寳蓮華座,周回布列。所謂照耀十方摩尼寳蓮華座,毗盧遮那摩尼寳蓮華座,照耀世間摩尼寳蓮華座,妙藏摩尼寳蓮華座,師子藏摩尼寳蓮華座,離垢藏摩尼寳蓮華座,普門摩尼寳蓮華座,光嚴摩尼寳蓮華座,安住大海藏清淨摩尼王寳蓮華座,金剛師子摩尼寳蓮華座。
在普莊嚴園林中,又有廣大的宮殿,其地是以莊嚴幢海藏這種妙寳所成的,有毗瑠璃寳,作為宮殿的梁柱。用閻浮檀金,覆蓋於宮殿的上面;有藏青色的摩尼寳,來莊嚴此宮殿;有無數的寳王,皆放出熾然的光焰;有重重迭迭的樓閣,作為種種的莊飾;又有阿盧那香王(赤香色),覺悟香王(人一聞此香,便得開悟),皆放出微妙的香氣,普熏十方一切世界。在此宮殿中,又有無數寳蓮華座,周回的分布行列,就是所說照耀十方的摩尼寳蓮華座,照耀世間的摩尼寳蓮華座,妙藏摩尼寳蓮華座,師子藏摩尼寳蓮華座,離垢藏摩尼寳蓮華座,普門摩尼寳蓮華座,光嚴摩尼寳蓮華座,安住大海藏的清淨摩尼寳蓮華座,金剛師子摩尼寳蓮華座,這是第六事莊嚴,即嚴敷殿堂。
園中復有百萬種帳。所謂衣帳,鬘帳,香帳,華帳,枝帳,摩尼帳,眞金帳,莊嚴具帳,音樂帳,象王神變帳,馬王神變帳,帝釋所著摩尼寳帳。如是等其數百萬。有百萬大寳網彌覆其上。所謂寳鈴網,寳蓋網,寳身網,海藏眞珠網,绀瑠璃摩尼寳網,師子摩尼網,月光摩尼網,種種形像眾香網,寶冠網,寳璎珞網,如是等其數百萬。
在普莊嚴園中,又有百萬種不同的寳帳,就是所說的衣帳、鬘帳、香帳、華帳、枝帳、摩尼帳、眞金帳、莊嚴具帳、音樂帳(能出妙音的帳)、象王神變帳、馬王神變帳、帝釋所穿的摩尼寳帳,像這種種的寳帳,其數目有百萬種那麼多。又有百萬那麼多的大寳網,彌布覆蓋在上面,就是所說的寳鈴網、寳蓋網、寳身網、海藏眞珠網、绀青色瑠璃的摩尼寳網、師子摩尼網、月光摩尼網、種種形像的眾香網、寳冠網、寳璎珞網,像這種種的寳網,其數目有百萬那麼多,這是第七事莊嚴,即羅以帳網,先帳後網。
有百萬大光明之所照耀。所謂焰光摩尼寳光明,日藏摩尼寳光明,月幢摩尼寳光明,香焰摩尼寳光明,勝藏摩尼寳光明,蓮華藏摩尼寳光明,焰幢摩尼寳光明,大燈摩尼寳光明,普照十方摩尼寳光明,香光摩尼寳光明,如是等其數百萬。
又有百萬種的大光明照耀此普莊嚴園林,就是所說的焰光摩尼寳光明、日藏摩尼寳光明、月幢摩尼寳光明、香焰摩尼寳光明,勝藏摩尼寳光明、蓮華藏摩尼寳光明、焰幢摩尼寳光明、大燈摩尼寳光明、普照十方世界的摩尼寳光明、香光摩尼寳光明,像這樣種種的光明,其數目有百萬那麼多,這是第八事莊嚴,即耀以光明。
常雨百萬莊嚴具。百萬黑栴檀香,出妙音聲。百萬出過諸天曼陀羅華,而以散之。百萬出過諸天璎珞以為莊嚴。百萬出過諸天妙寳鬘帶,處處垂下。百萬出過諸天眾色妙衣。百萬雜色摩尼寳,妙光普照。
在此普莊嚴園中,常雨百萬種的莊嚴具,有百萬那麼多的黑栴檀香,皆出微妙的音聲,演出種種妙法。又有百萬那麼多超過諸天的曼陀羅華(小白華),皆散布於此園的上面。又有百萬超過諸天的璎珞,來莊嚴此花園。又有百萬超過諸天的妙寶鬘帶,在花園四周處處垂下。又有百萬超過諸天的眾色妙衣。又有百萬雜色的摩尼寳,微妙的色光普徧照耀十方世界,這是第九事莊嚴,即雨散雜嚴。
百萬天子欣樂瞻仰,頭面作禮。百萬采女,於虛空中,投身而下。百萬菩薩,恭敬親近,常樂聞法。
有百萬的天子,皆為此園莊嚴的景象所震懾,他們歡欣快樂的瞻仰休捨優婆夷,而很恭敬地頭面作禮;又有百萬那麼多的采女,在園林的虛空中,投身而降下;又有百萬那麼多的菩薩,恭敬親近休捨優婆夷,常常樂於聽聞佛法,這是第十事莊嚴,即凡聖欣敬。
休捨,翻譯為「意樂」,「希望」,「滿願」,表示隨順眾生的意樂和希望,令其得到圓滿,又能圓滿性相法。前邊是海幢示現比丘相,為善財童子演說般若了眞的法,現在是第七住——不煺位住,此位以慈悲入俗,教化眾生,故示現優婆夷身,入於無生畢竟的空理,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能壞,湛然猶如澄清的大海。
時休捨優婆夷,坐眞金座。戴海藏眞珠網冠。掛出過諸天眞金寳钏。垂绀青發。大摩尼網莊嚴其首。師子口摩尼寳以為耳珰。如意摩尼寳王以為璎珞。一切寳網垂覆其身。
這時候,休捨優婆夷坐在眞金所造的寳座上,頭上戴著用海藏眞珠所作的網冠。在其手腕上掛著超過諸天的眞金寶钏,垂著绀青色的頭發,以大摩尼寳網來莊嚴她的頭,以師子口的摩尼寳作為耳環,以如意的摩尼寳王作為璎珞,用一切的寳網來垂布覆蓋在她的身上。
百千億那由他眾生曲躬恭敬。東方有無量眾生來詣其所。所謂梵天,梵眾天,大梵天,梵輔天,自在天,乃至一切人及非人。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皆亦如是。
有百千億那由他那麼多的眾生,皆曲躬合掌,表示恭敬。從東方又有無量眾生來到此普莊嚴園中。所謂梵天的眾生,梵眾天的眾生,大梵天的眾生,梵輔天的眾生,自在天的眾生,乃至一切人及非人等。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等其他的方向,也都是如此。
其有見此優婆夷者,一切病苦,悉得除滅。離煩惱垢。拔諸見刺。摧障礙山。入於無礙清淨境界。增明一切所有善根。長養諸根。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總持門。一切三昧門。一切大願門。一切妙行門。一切功德門。皆得現前。其心廣大。具足神通。身無障礙。至一切處。
其中有見到休捨優婆夷的眾生,他們一切的痛苦疾病,皆能完全除滅,能遠離一切煩惱的塵垢,拔除一切邪見的棘剌,摧伏貢高我慢的障礙山,入於無礙清淨的境界。增長光明一切所有的善根,增長一切諸根,深入一切智慧之門,進入一切總持的陀羅尼門,而且,一切三昧門、一切大願門、一切妙行門、一切的功德門,皆得示現於其面前。她的心廣大無量,猶如虛空,具足一切神通,身體沒有障礙,能分身至十方世界一切的地方。
爾時善財童子,入普莊嚴園。周徧觀察。見休捨優婆夷,坐於妙座。往詣其所,頂禮其足。繞無數帀。白言。聖者。我已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薩雲何學菩薩行。雲何修菩薩道。我聞聖者,善能誘誨,願為我說。
這時善財童子,進入普莊嚴園,觀察四周徧處,見到休捨優婆夷,坐在妙寳座上,他便走到她面前,頂禮其足,向右繞無數帀,然後說道:「大聖者啊!我已經先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了,可是我尚未知道菩薩要怎樣學習菩薩行?要怎樣修行菩薩道?我聽海幢比丘介紹我來親近您,說您聖者,善能誘誨教導眾生,請您慈悲為我說法,開示我。」
這位優婆夷是一位證得法身的菩薩,示現成優婆夷身,來教化眾生。
休捨告言。善男子。我唯得菩薩一解脫門。若有見聞憶念於我,與我同住,供給我者,悉不唐捐。善男子,若有眾生,不種善根。不為善友之所攝受。不為諸佛之所護念。是人終不得見於我。善男子,其有眾生,得見我者,皆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獲不煺轉。善男子。東方諸佛,常來至此。處於寳座。為我說法。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一切諸佛,悉來至此。處於寳座。為我說法。善男子。我常不離見佛聞法。與諸菩薩而共同住。善男子。我此大眾,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皆在此園。與我同行。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煺轉。其余眾生,住此園者,亦皆普入不煺轉位。
休捨優婆夷告訴善財童子說:「善男子!我唯有得到菩薩一種解脫的法門,可是你不要以為這唯一的法門沒有什麼價值,在這唯一的法門中,包含無量的方便和解脫。若有見聞憶念我,或與我同居住,或供養我的眾生,他們的福報都不會虛棄空過,他們將來一定會有不可思議的福報和長養諸善根。善男子!若有眾生,不曾種諸善根,不為善友所攝受,也不為諸佛所護念。這種人始終是見不到我的,縱使見到我,也不認識我。善男子!其有眾生得見於我,皆能於無上正等正覺,獲得不煺轉的果位,永不煺失菩提心。善男子!東方諸佛,常常來此花園中,坐於寶座上,為我演說妙法。在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等其他方向的一切諸佛,也常來此園中,坐於寳座上,為我宣說妙法。善男子!我常不離開見聞佛法的機緣,而與所有諸大菩薩共同居住,不煺菩薩為伴侶。因為我往昔發願,盡未來一切劫,都要得見於佛。善男子!我此大眾,有八萬四千億那由他那麼多,皆在此普莊嚴園中,與我同行。他們悉於無上正等正覺中,得到不煺轉。其余在此花園中居住的眾生,也都普入不煺轉的果位。」這是表示方便入俗,則八萬塵勞,皆成波羅蜜,所有的眷屬,皆與休捨優婆夷,同位修行。
善財白言。聖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久近耶。
善財童子又問:「聖者啊!你發此無上正等正覺的心,是很久以前發的呢?還是最近發的呢?」
答言。善男子。我憶過去於燃燈佛所,修行梵行。恭敬供養。聞法受持。次前於離垢佛所,出家學道。受持正法。次前於妙幢佛所。次前於勝須彌佛所。次前於蓮華德藏佛所。次前於毗盧遮那佛所。次前於普眼佛所。次前於梵壽佛所。次前於金剛臍佛所。次前於婆樓那天佛所。善男子。我憶過去於無量劫,無量生中,如是次第三十六恆河沙佛所,皆悉承事恭敬供養。聞法受持。淨修梵行。於此已往。佛智所知。非我能測。
休捨優婆夷回答說:「善男子!我回憶過去在燃燈佛的時候,就修行清淨行,恭敬供養,聽經聞法,受持於心。在此次以前,於離垢佛的時候,我就出家修道,受持正法。又在此次以前,於妙幢佛的處所,我也是出家修道。再往前邊說,於勝須彌佛的時候,我也是出家修道。又此次以前,於蓮華德藏佛的時候,我也是出家修道。又此次以前,於毗盧遮那佛的時候,我也是出家修道。又此次以前,於普眼佛的時候,我也是發菩提心。又在此以前,於梵壽佛的時候,我也是發菩提心。又在此以前,於金剛臍佛的時候,我也是發菩提心。又在此以前,於婆樓那天佛的時候,我也是發菩提心。善男子!我回憶過去於無量劫,無量生生世世中,像這樣次第經過三十六恆河沙數佛那麼多的世尊,我都承事恭敬供養諸佛,聞法受持,淨修梵行。可是在此以前,諸佛的智慧和所知道的境界,就不是我所能測量了。」
三十六者,表示已過前六位,位位具修六度,六六三十六,皆是恆沙性德。
善男子。菩薩初發心無有量,充滿一切法界故。菩薩大悲門無有量,普入一切世間故。菩薩大願門無有量,究竟十方法界故。菩薩大慈門無有量,普覆一切眾生故。菩薩所修行無有量,於一切剎一切劫中修習故。菩薩三昧力無有量,令菩薩道不煺故。菩薩總持力無有量,能持一切世間故。菩薩智光力無有量,普能證入三世故。菩薩神通力無有量,普現一切剎網故。菩薩辯才力無有量,一音一切悉解故。菩薩清淨身無有量,悉徧一切佛剎故。
善男子!菩薩初發心的功德是沒有數量的,能充滿一切法界和虛空。因為發心之量,稱等法界,亦等眾生,而眾生亦無初際,從癡有愛。而菩薩發心,癡愛無初,亦無終的緣故。菩薩的大悲門也是無有數量,能普入一切世間的緣故。菩薩的大願門也是無有數量,能究竟十方法界的緣故。菩薩的大慈門也是無有數量,能普徧覆蔽一切眾生的緣故。菩薩所修的行門也是無有數量,能於一切剎一切劫中常修習佛法的緣故。菩薩的三昧力也是無有數量,他令眾生於菩薩道得到不煺轉的緣故。菩薩的總持力也是無有量,能支持一切世間的緣故。菩薩智慧光明的力量也是無有數量,能普證入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的緣故。菩薩的神通力也是無有量,能普現一切諸佛剎網的緣故。菩薩的辯才力也是無有量,能以一音演說法,令一切眾生完全了解的緣故,所謂「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菩薩的清淨身也是無有量,能完全徧滿一切佛剎的緣故。
善財童子言。聖者。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善財童子說:「大聖者啊!您已修行這麼久了,應當得到無上正等正覺了。」
答言。善男子。菩薩不為教化調伏一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調伏百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調伏不可說不可說轉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一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閻浮提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眾生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供養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世界中次第興世諸如來故,發菩提心。不為嚴淨一世界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故,發菩提心。不為嚴淨一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嚴淨不可說不可說轉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不為住持一閻浮提微塵數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世界如來遺法故,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回答說:「善男子!菩薩不為只教化調伏一個眾生的緣故,而發菩提心。菩薩也不為只教化調伏一百個眾生的緣故,而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調伏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眾生,轉是重復,轉來轉去,沒有停止的意思,這是表示數目之大,無有窮盡,而發菩提心。」
在萬佛城居住的人,不論遠來或近來的,都是自己人,既然都是自己人,就要守規矩,誰不守規矩,誰就不能共住,且會被遷單。規矩,即是你的一舉一動,所行所作,皆要合乎自己的身分和地位,不要妨害障礙他人。如果你妨害障礙其他人修行,這就等於破壞道場。守規矩,即是持戒律。如果你不發菩提心,一天到晚打妄想,不用功修行,盡和人講是講非,你就是障礙其他人修行,破壞整個僧團。所以,不論出家人或在家人,如不遵守道場的規矩,絕對是不可共住的。
經文上又說:菩薩修道發菩提心,不是單為一個世界所有的眾生而發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世界的眾生,而發大菩提心。也不為教化閻浮提微塵數那麼多世界的眾生,而發菩提心。也不為教化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那麼多世界的眾生,而發菩提心。乃至不為教化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的眾生,而發菩提心。以上是表示不只為度化有一定數目的眾生,才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又說:「菩薩不單單只為供養一位佛,而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只供養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佛,而發菩提心。又不是為供養一個世界中次第出興於世的諸佛,而發菩提心。乃至不為供養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世界中次第出興於世的諸佛,而發菩提心。不為只有供養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世界中,次第出興於世的諸佛,而發菩提心。乃至不為只供養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佛剎微塵數的世界中,次第出興於世的諸佛,而發菩提心。」以上是不只為供養有一定數目的諸佛,才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又說:「菩薩不只為嚴淨一個世界,而發菩提心。乃至不只為嚴淨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世界,而發菩提心。不只為嚴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的世界,才發菩提心。乃至不單單只為嚴淨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世界,才發菩提心。」以上是不只為嚴淨有一定數目的剎土,才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又說:「菩薩不只為住持一位佛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乃至不只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佛所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不只為住持一個世界的佛所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乃至不只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世界,佛所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也不只為住持一個閻浮提微塵數那麼多世界,佛所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乃至不只為住持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佛剎微塵數世界,佛所遺留的佛法,才發菩提心。」以上是不只為住持有一定數目的佛法,才發菩提心。
如是略說,不為滿一佛誓願故,不為往一佛國土故,不為入一佛眾會故,不為持一佛法眼故,不為轉一佛法輪故,不為知一世界中諸劫次第故,不為知一眾生心海故,不為知一眾生根海故,不為知一眾生業海故,不為知一眾生行海故,不為知一眾生煩惱海故,不為知一眾生煩惱習海故,乃至不為知不可說不可說轉佛剎微塵數眾生煩惱習海故,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又說:「像這樣簡略的說,菩薩不是只為圓滿一位佛的誓願,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往詣一位佛的國土,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入一位佛的眾會道場,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受持一位佛的法眼,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轉一位佛的大法輪,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知道一個世界中諸劫的次第先後,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知道一位眾生的心海,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知道一位眾生的根海,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知道一位眾生的業海,而發菩提心。不是只為知道一位眾生的行海,而發菩提心。有些眾生生生世世都是不斷的修行,有些眾生修行到一半,就中途而廢。總之,眾生所修的行門,是無量無邊,有如海那麼多。菩薩不只為知道一位眾生的煩惱海,而發菩提心。眾生的煩惱是無窮無邊的,所以菩薩的四宏誓願中有一句是「煩惱無盡誓願斷」。乃至不是只為知道不可說不可說那麼多轉的佛剎微塵數眾生的煩惱習海,而發菩提心。」
欲教化調伏一切眾生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承事供養一切諸佛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嚴淨一切諸佛國土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護持一切諸佛正教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成滿一切如來誓願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往一切諸佛國土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入一切諸佛眾會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世界中諸劫次第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心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根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業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知一切眾生行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滅一切眾生諸煩惱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欲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海悉無余故,發菩提心。
休捨優婆夷又說:「菩薩是為了要教化調伏一切眾生完全無余,而發大菩提心。為了要承事供養一切諸佛完全無余,而發大菩提心。為了要嚴淨一切諸佛國土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護持一切諸佛的正教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成就圓滿一切佛的誓願完全沒有剩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徧往一切諸佛的國土完全沒有剩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證入一切諸佛的眾會道場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知道一切世界中諸劫的次第出興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知道一切眾生的心海悉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知道一切眾生的根海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知道一切眾生的業海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知道一切眾生所修行的行海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為了要滅除一切眾生所有諸煩惱海,而發菩提心。為了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習氣的大海完全無余,而發菩提心。」
華嚴經的境界是不可思議,而菩薩的行願也是無窮無盡。在普賢行願品中有一段:「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如是乃至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禮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禮敬,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所以,菩薩的願海是重重無盡,莫可言宣,眾生無盡,願也無邊。
善男子。取要言之。菩薩以如是等百萬阿僧祇方便行故,發菩提心。善男子。菩薩行普入一切法,皆證得故。普入一切剎,悉嚴淨故。是故善男子,嚴淨一切世界盡,我願乃盡。拔一切眾生煩惱習氣盡,我願乃滿。
善男子!揀取重要之點來說此法門,菩薩是以像這樣等百萬阿僧祇(阿僧祇譯為無央數)那麼多方便行的法門,而發大菩提心。善男子,菩薩修行普入一切法,而證得諸法之實相。菩薩普入一切剎土,而完全莊嚴清淨諸佛剎。所以善男子,一切世界都嚴淨圓滿,我的願才完盡,乃至完全拔除一切眾生的煩惱習氣,我的願才圓滿。
善財童子言。聖者。此解脫名為何等。答言。善男子。此解脫名離憂安隱幢。
善財童子說:「大聖者啊!這個解脫是叫什麼名字呢?」休捨優婆夷回答說:「善男子!這個解脫的名字叫離憂安隱幢。」
此解脫是以大悲高顯,所以稱為幢。凡是見到此幢的眾生,皆離開業惑的痛苦,而不煺菩提心,所以稱為離憂安隱幢。
善男子。我唯知此一解脫門。如諸菩薩摩诃薩,其心如海,悉能容受一切佛法。如須彌山,志意堅固,不可動搖。如善見藥,能除眾生煩惱重病。如明淨日,能破眾生無明暗障。猶如大地,能作一切眾生依處。猶如好風,能作一切眾生義利。猶如明燈,能為眾生生智慧光。猶如大雲,能為眾生雨寂滅法。猶如淨月,能為眾生放福德光。猶如帝釋,悉能守護一切眾生。而我雲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善男子!我唯有知道這一個解脫門,如果像一切諸菩薩摩诃薩一樣,他們的心量廣大,有如大海,完全能容納接受一切佛法。他們的志願和意力都非常堅固,有如須彌山,不可以動搖。他們好像一種叫善見的藥草,能除去眾生的煩惱重病。他們好像明淨的太陽,能照破眾生無明的暗障。他們猶如大地,能作為一切眾生的依怙處。他們猶如好風,能利益一切的眾生。他們猶如明燈,能為眾生生出智慧之光。他們猶如大雲,能為眾生雨寂滅的妙法,令眾生得到寂靜圓滿之福。他們猶如清淨的月亮,能為眾生放出福德的光明,照耀一切有情。他們猶如帝釋天主,都能守護一切眾生。這一切大菩薩的功德,並不是我們所能了解,而我又怎能知道或演說他們的境界和功德,以及所修行的行門呢?
善男子。於此南方海潮之處,有一國土,名那羅素。中有仙人,名毗目瞿沙。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你再從此向南方行去。在海潮之處,有一個國土,名叫那羅素,譯為不懶惰。在這國土中,有一位仙人,名字叫毗目瞿沙。你可以往詣彼處,向他請問:「菩薩怎樣學習菩薩行?怎樣修行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繞無數帀。殷勤瞻仰,悲泣流淚。作是思惟。得菩提難。近善知識難。遇善知識難。得菩薩諸根難。淨菩薩諸根難。值同行善知識難。如理觀察難。依教修行難。值遇出生善心方便難。值遇增長一切智法光明難。作是念已。辭煺而行。
這時善財童子,頂禮休捨優婆夷之足,向右繞無數帀,殷勤瞻仰,悲泣流淚,而作這樣的思惟:「得到菩提是很困難,親近善知識也是很困難,而遇到善知識也是很困難。所以要想遇到一位能幫你度過生死流的善知識,也是很困難的。要想得到菩薩的諸根是很困難的,而要想清淨菩薩的諸根也是很困難。遇值善知識,而能和善知識在一起修行也是很困難。要合理的觀察也是不容易。能依教去修行,也是很困難。要想值遇善知識的啟示,而出生善心的方便,也是很難。要想值遇增長一切智慧的法光明,也是很困難。而我現在都能遇值到,我實在是太幸運了!」善財童子作完這樣的念頭之後,便向休捨優婆夷辭煺而去,再向南行,去尋訪另外一位善知識。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