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淨土法門法師《發大誓願(第二回)》第9集 2015年5月16日 講於 日本東京
我們“淨宗行門五個科目”,不能不記住,時時刻刻對照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違犯。
第一個科目,“淨業三福”,只有十一句,不長,要記住,那是什麼?修行人最高的指導原則,是佛陀對我們的要求。“三福”,一共三條。
第一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是“敬”。第一個是“孝”,第二個是“敬”;“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做到了沒有?這根本。如果不孝父母、不尊重師長,他所學的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他學不到。那我們要想真正學佛,真正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那這兩句就是你的根,你要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孝”用父母來代表,跟我父母差不多的,那就是我父母一輩,對他們要盡孝;跟我老師年齡差不多的,老師的這一輩,同輩分,我們對他要恭敬。學佛要從這兩個字下手,學“孝”、學“敬”。
第三句“慈心不殺”,不吃眾生肉是不殺生,愛護動物,愛護植物礦物,沒有一樣不愛。你們看海賢老和尚的光盤,有一段小故事,他講唐太宗的小故事,講得很有趣味,大家可以看,你可以在當中領悟。
唐太宗吃小米稀飯,掉了一粒掉在地上,他撿起來之後吃掉,皇上,連一粒米都不肯糟蹋、都那麼愛護,所以上天知道了,玉皇大帝為他增壽二十年。你看,這個故事未必是真的,但是含義很深,它會教訓我們愛惜物力,這人得長壽的果報。所以沒有一樣東西不愛護,不可以糟蹋。
今天這個世界,糟蹋食物的太多了!你到這些做飲食生意買賣的場所裡去看,隨便糟蹋食物的太多了!我在美國住了很多年,美國人的糟蹋是世界第一,他拿,拿一大盤,吃不到一半,就丟到垃圾桶裡去了。為什麼要這麼做?貪心,結果吃不下就丟掉,沒有一絲毫愛惜,成了風氣,這麼糟蹋食物,他能得好報應嗎?哪有這個道理?!
所以“淨業三福”第一福最後一個,“修十善業”。這第一句,這是人天福報。
第二是講小乘福報,“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小乘戒,這就學佛了。
學佛的基礎是要“孝親尊師”,他學不到,他在佛門縱然、出家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
所以古時候出家要考試,不是隨便就可以出家的,考試非常嚴格,主考官是皇上,多嚴格!為什麼?出家人的身份是人天師,是他的老師,所以他要考考你,你夠不夠資格當他的老師。不夠資格不讓你出家,准許你出家給你度牒。度牒就是你有資格出家,這文憑,皇上發的。所以出家人在社會地位非常崇高,沒有人不尊敬,人尊敬皇上,皇上的老師怎麼敢不尊敬?!
這個度牒制度,是前清順治皇帝廢除的,印光大師在《文鈔》,有很多地方批評他,這樁事情做錯了。他為什麼要做?是因為他自己出家。誰給度牒給他?當然沒有人給度牒給他,所以他把這個廢止了,這便利他出家。在那個時候當時還不錯,往後就變質了,出家人的素質一落千丈。
為什麼古時候世世代代高僧輩出?清朝康熙、雍正、乾隆,這一百五十年盛世,大清的盛世,許許多多人,因為度牒廢除之後都出家了,他受過非常好的教育,所以這些出家的大德都有成就,留下來的注疏非常豐富,都在《大藏經》裡頭。特別是日本的《卍續藏》,收錄最豐富,《卍續藏》是注解豐富著名的,學習講經教學,那是最好的資料,收集得非常完整,這在中國《藏經》比不上的。
所以希望我們要知道,修學確實是有次第的,不按次第那是特殊的天才,那不是普通人。
第三福,“發菩提心”,這就是大乘了。小乘沒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是要發救護一切苦難眾生的心,跟佛一樣。“深信因果”,這個“因果”就是指淨土宗,淨土宗容易修行,最難相信,“深信因果”就是相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真正相信“信願持名,往生淨土”,決定成就,這淨業三福最高的指導原則。
再下來的第二個科就是“六和”,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诤,意和同悅,利和同均。這是個標准的出家人,出家人和睦相處,沒有爭論。現在這個也沒有了,出家人還特別不和。為什麼?中國人所說的同行相忌,出家人跟出家人嫉妒心很重,沒有恭敬心,果報可想而知,那就不必說了。
修學的方法“三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修戒定慧。
表現在外面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禅定、精進、般若。時時刻刻遇到了真干,這是一般的。
達到最高的那就是“普賢十願”。“普賢十願”是菩薩修的,是大菩薩修的。
“普賢十願”跟一般菩薩願有什麼不一樣?普賢的心大,“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普賢,沒有那麼大的心量不行,沒有那麼大的心量,出不了六道輪回,出不了十法界。
這個就是五個科目,不能不知道。五個科目,是我們修行不能更少的了,淨宗的標准,都能認真學習,相信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心專念,沒有一個不往生。
西方極樂世界都是阿彌陀佛無量劫修學功德的成就,再加上十方世界往生西方的人淨業所感。起心動念,是意業;開口,是口業;行為是身業;都不離開“阿彌陀佛”,這叫淨業。
也就是一切時、一切處,無論干什麼,干完之後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這叫“淨業”。干完之後還放在心上,你的心被污染了,不清淨了,干完之後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彌陀佛”,這叫“淨業”。
“淨業”在哪裡?在生活當中,在工作裡頭,在待人接物之處。真修,真清淨,善惡業都不能要。你要是放在心上,善業感三善道,惡業感三惡道。就是你出不了六道輪回,你總在六道裡頭,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