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網站消息,在4月7日“世界衛生日”來臨之際,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媒體通報強調,食品安全屬於公共衛生優先事項。每年有數百萬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還有許多人因此喪失生命。為此,世衛組織將今年“衛生日”的主題確定為“食品安全”,倡導在從農民、生產商、銷售商、決策者到消費者的各領域采取行動,共同努力促進食品安全。
世衛組織3月31日發表媒體通報稱,由於城市化和消費者習慣的改變,更多的人傾向於購買和食用在公共場所制備的食品。全球化促使消費者日益要求獲得更多樣的食品,致使全球食品鏈日益復雜和漫長。因此,在一個源頭出現的食品污染很可能出現大面積的散播,並由此導致巨大的衛生和經濟後果。例如2008年嬰兒配方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污染單在中國便影響到30萬嬰幼兒;2011年在德國和法國暴發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波及歐洲和北美16個國家,導致55例死亡,並給農民和工業造成13億美元巨額損失。
世衛組織指出,不安全食品每年導致約200萬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兒童。含有有害細菌、病毒、寄生蟲或化學物質的食品可導致從腹瀉到癌症等200多種疾病。同時,食品安全的新威脅不斷湧現。食品生產、銷售和消費方面的變化、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病原體以及抗微生物藥物耐藥性等問題都給國家食品安全系統帶來挑戰,而且旅行和貿易的增加也提高了污染食品國際傳播的可能性。
為此,世衛組織表示,要在今年“世界衛生日”期間大力開展宣傳行動,提高人們對食品安全重要性的認識,加強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強調每個人都能夠為保證食品安全作貢獻,並進一步推廣使用世衛組織的《食品安全五大要點》,為銷售商和消費者提供處理和制備食品的實用指導。這五大要點分別是:保持清潔、生熟分開、安全煮熟、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以及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同時,世衛組織強調,食品可能在生產和銷售的任何環節遭受污染,主要責任在於食品生產商,但一大部分食源性疾病事件的發生是因為在家中、食品服務機構或市場中不正確制備或不當處理食品而導致的;因此,所有食品處理者和消費者都應了解自己必須發揮的作用,在購買、銷售和制備食品時采取基本的個人衛生措施以保護自身健康以及更廣泛的社區健康。
為此,世衛組織建議決策者可以建立並維持適當的食品系統和基礎設施,如實驗室,以應對和管理整個食品鏈的食品安全風險;促進公共衛生、動物衛生、農業和其它部門之間進行多部門合作以加強溝通和聯合行動;將食品安全納入更廣泛的食品政策和規劃;從全球考慮並在地方采取行動以確保國內的食品生產在國際上是安全的。
同時,食品處理者和消費者應該了解他們使用的食品,包括閱讀食品包裝上的標簽,做出知情的選擇,熟悉常見的食品危害物等;安全處理和制備食品;根據世衛組織的《減少微生物污染五大要點》來種植水果和蔬菜。
相關鏈接:選購食品之“十要”
一、要到具有一定規模、信譽好、食品質量把關較嚴的市場、商場、食品安全示范店選購。
二、在選購包裝食品時,要看清包裝和標簽上的食品名稱、生產企業名稱、生產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等是否齊備、詳細;是否注有食品、保健品批准文號和產品執行標准、成分配料、質量等級、淨含量標注等包裝標志。
三、在選購鹵菜、熟食、涼菜和散裝食品時,要用看、聞、摸、捏等感官檢查的方法,檢驗食品的正常性;要注意經營場所的衛生狀況,查看加工人員是否具有健康證、衛生衣帽是否穿戴整潔;查看經營的生熟食品是否分開,挑選食品是否用專用工具。
四、在選購食用農產品等餐桌食品時,建議消費者到工商、農業等有關部門監管監測較為嚴格、經營行為較規范的超市、集貿市場購買。
五、選用各種食品,要注意索取查看《產品質量合格證明》;散裝白酒索看批次質量檢驗合格報告(證明)。
六、購買生鮮肉類時,要注意察看經銷者出示的“檢疫合格證明”,注意查看豬肉上是否蓋有“檢疫合格印章”。
七、要注意食品的色澤,從外觀上看,明顯有變質的食品或是食品色澤非常鮮艷的不要購買;要看包裝有無破損或外漏;密閉性金屬包裝是否有受脹起鼓現象;包裝裝潢的文字、圖案印刷是否工整清晰。
八、要注意選購已獲得國家認證的並標注有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QS”(強制性食品安全認證)等標志的食品;購買進口食品時,應看是否加貼CIQ(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的英文縮寫)標志。
九、食品購買後要嚴格按照貯藏說明要求,采取正確的貯藏方法。對有貯藏溫度限制的食品,應存放於冰箱;一般食品應存放於陰涼、通風處,同時要注意避光保存;飲品做到即開即用,開啟後不宜久放。
十、要索要、保管好購物發票或購物憑證,以備發生消費糾紛時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