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宗教經典有很多,但是像佛法這麼偉大的法,你找不到第二個。也許有人說其他宗教人數比我們多,那是因為佛法太深奧,能夠全部理解的人又有多少呢?佛經如此浩瀚廣大,大藏經103冊,你全部翻看一遍要多長時間?
有些人認為,同樣是佛經,為什麼小乘、大乘、金剛乘講的內容都不一樣?那肯定不一樣。佛教是一種教育,你對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講的課,和對中學生、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講的內容一定不相同,表面上看起來不相同,實則是一條線。所以,小乘裡為什麼沒有講大乘的內容?我們不可能把研究生、博士生要學的內容講給幼兒園的小朋友聽,告訴他們“這是你要學的東西”,學習是要有次第的,要一層一層上來。
人們認為小乘裡沒有大乘的內容,大乘裡沒有金剛乘的內容是反證法;要回過頭來看看,在大乘佛教裡其實就包括了所有小乘的思想;在金剛乘裡,小乘和大乘顯宗的思想完全都在裡面。
如果你想了解,“我們學的佛教為什麼要分小乘、大乘、金剛乘?”那是因為我們的思想層次有差別,眾生的各種層次在那兒。
佛陀剛剛開始講經說法之時,信徒幾乎全是從婆羅門教過來的,現在發展叫印度教。因此,佛陀講解佛法就要用跟婆羅門教比較接近的方法,他們才容易入門。就像一個研究生教幼兒園的小孩兒,不能直接和他們講大道理,他聽不懂,只有將自己裝成小孩的樣子和聲音,他才能很快聽懂你的意思,學習你要表達的思想。所以,佛陀在小乘的時候講:要以婆羅門的形象為主,用苦行的方式,穿破爛袈裟,以嚴格的戒律來約束自己。
進入大乘佛教的時候,佛陀就開始放開一些,核心思想是利益眾生,而不是單純為了利益自己。因此,修行人外在的形象就沒那麼重要了,我們可以看到,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等八大菩薩,都是長發披肩,穿金戴銀的。這跟我們想象當中出家人的形象是格格不入的。人們現在看到的光頭持錫杖的“地藏菩薩”形象,其實是古新羅國的金喬覺王子,真正的地藏菩薩也是跟觀音菩薩一樣長發披肩的。
佛陀在用這樣的理念告訴我們:只要你內心是大乘佛教對眾生大慈大悲的思想,外在穿得漂漂亮亮有什麼問題?你看我們現在很多弟子穿著名牌服裝,拿著名牌包,一點兒都不影響他的修行。也許外相穿著華麗的一個人,思想境界比穿著袈裟、剃著光頭的像我這種人還偉大。
有些所謂的佛教徒信佛以後,自私自利,還不如踏踏實實做義工的人。不少人從不標榜自己信佛,但在外面永遠為別人無私付出,被視為楷模和榜樣,這樣的人表面看起來沒有學佛,不懂那麼多大道理,不會引經據典高談闊論,但是人家的行為就是比光說不做的人要高尚。
到了金剛乘密法的階段,人們會發現很多修密法的人,就好像我們熟悉的濟公活佛那樣,“鞋兒破,帽兒破,身上的袈裟破”渾身穿得破破爛爛髒兮兮的,不修邊幅,又喝酒、又吃肉,言行舉止很奇怪。光知道他“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不知道還有後兩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和尚是金剛琉璃體,他能度化那些被他吃掉的眾生,他喝酒就如喝水一樣。如果世間的凡夫俗子去學他,早就全部下地獄了。他修得好,可以做得到,不代表大家都可以。
我們都非常熟悉的鸠摩羅什大師,本是三藏大法師,是出家人,後來為了翻譯佛經,被迫做了龜茲古國的驸馬爺,當人們對他產生邪見之時,他曾當著所有皇親貴族、出家法師的面,吞下一把把針做食物,人們才驚歎道他獲得的成就,正是“羅什吞針不怕YIN,誰有能力跟著吞?”
尊貴的老上師土登曲吉扎巴尊者以前經常講,“老虎跳過的懸崖,狐狸若效仿,腰身都會摔斷。”像古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蓮花生大師以及他的二十五大弟子裡有很多這樣的大師,到了近代藏區也有很多瑜伽士是這樣。像頂果法王、頓珠法王這些都是瑜伽士,雖然是在家人的形象,有妻子兒女,但他們修行的見解之高,證悟空性的能力和對因果細致觀察的能力之細,讓所有的出家人都歎服,拜他為師,這就是大成就者。但如果你也去學他們,那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