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一定要趁著年輕,不要等著老了再來學。老了身體差了,記憶力也差了,你要背經也背不下來,做苦力活想要培福也培不了。很苦的。不要想著老了,除非你有大善根。
能成就祖師的,都不是一般的慧根。在《法華經》傳記裡提到,很多人都是從小就具足慧根。像智者大師,七歲聽到《普門品》,聽一遍就會背誦了。還有的人,把《法華經》都背下來,而且是很多個。像虛雲老和尚,出家前寫了一個詩歌,叫做皮袋歌,不僅文采好,而且悟境就高。老和尚一輩子遇事則做詩,寫對聯,開示,都是信手拈來皆是文章。能成佛做祖,都不是一般的境界。
現在人普遍福報比較小,首先就是世俗的欲望很重,這就是福報小的原因。每個人都在拼命,結果寶貴的生命都消耗在滿足物質生活上了。這就是很可惜。哪怕學佛了,念念經,也想著賺大錢。或者聽說哪個法能求財,大家都往那裡跑。這也是證明現在人福報很小。
能遇到佛法已經是很難得了,但也不下功夫。或者做一些功德,就求著現世的福報。這就是善根還算不足。所以現在佛法很發達,因為大家欲望都很重,煩惱也很重。要有出世間的善根,哪有那麼容易呢。
能做祖師的人,福報都很大,他沒有出家,如果做世間的人,起碼能做個轉輪聖王。這就是他們福報已經具足了,再來出家修行就比較容易了。要修行成就,是不容易的。首先基礎一定要打的牢固。什麼是基礎,就是人格上不要有缺欠,內心上不要覺得自己很缺乏。這個是錯誤的。
真正修行時,一定是發現自己是圓滿的,本來就是具足的。這樣你去修,你才能入境界。你的福報來自哪裡?來自內心是富足的,心中裝得下一個家庭,你的福報只有家庭那麼大。裝得下一個國家,你的福報會有國家那麼大。佛的心,是裝下整個法界眾生,所以佛心廣大。內心要富足起來。佛法對人類靈性文明最大的貢獻,就是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是富貴的,都是富足的。
以前的人來學佛修行,都是抱著成佛的心態去的。他們過去就有慧根。像高旻寺的冶開老和尚,二十歲就當維那。修行人道心很強,就是為了了脫生死。他們善根也很深厚。修行成就的,許多都是通宗通教的。現在的高旻寺的德林老和尚,一百多歲了,講話聲音還很洪亮。這就是人家的善根具足,福報具足。
趁著年輕,要多念經,尤其是大乘經典,《法華經》、《金剛經》、《華嚴經、《楞嚴經》、《地藏經》,都要念一念。這些大乘經典加持力不可思議,以前人沒有老師教,但他信心很足,就對著經典來拜,像《法華經》,一字一拜,能拜到開悟。眼睛不好的,拜後業障消除了,眼睛就好了。經典講什麼,自己也懂了。
現在信息太雜亂了,現在人往往重思維,不重視修持。就喜歡談佛法,講道理。佛法有什麼好講的呢。就像我每天在這裡啰嗦,也是沒事找事。你去念經,念久了,業障少了,經典就懂了。《地藏經》講的,你看不懂,聽也不懂,就是有業障。這個和做學問不一樣的。你業障一消,什麼都懂。
我去天台山,智者大師道場,也是天台宗祖庭。那裡的師父,念《法華經》一千部以上的很多個。念經也是一種修行,你有福報了,可以安心來念經,也是很好的修行方法。要念經也要有福報,現在人都忙著賺錢,要不然家裡又很吵鬧,看電視,玩游戲,再加上喝酒吃肉,更是靜不下心來念經。按照這樣子講,其實也是沒有福報的表現。《法華經》要一遍,功德都了不得,更何況念一千遍。不僅念《法華經》,他們也經常水陸法會,超度孤魂,也念《地藏經》。
天台山是不可思議的地方,幾乎所有的祖師,都要去天台山走一走。像虛雲老和尚,印光大師,妙湛老和尚都往天台山去學習。彌陀佛當天台山國清寺方丈,文殊普賢就在天台山負責煮飯。這裡面都有很多典故的。
要學佛,就要立志成佛作祖。年紀輕輕時,就要開始學習先背誦大乘經典,你上不上佛學班沒有關系,大乘經典一定要背誦。有人說,我都不懂的佛經的意思,我讀又有什麼用呢。這就錯了。佛經的意思,豈是靠你的大腦思維的。是靠領悟的,要消業障的。如果消,就是去念經,好好去修行,福不唐捐。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