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蓮池大師:念佛之人,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疏【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

  縱然有這些魔事,念佛者有佛菩薩威德神力加持,一切魔遇到你,他就退避,他不會侵犯你,不會擾亂你。自己的心正,正念分明,外面有三寶威神加持,所以他不遭魔事。諸位如果真正用功,真正如法的修學,只要半年就會有感覺,能覺察到三寶時時刻刻在保佑你。

  疏【又經雲:念佛之人,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魔不能犯。】

  佛在經上說,真正念佛人,行住坐臥二六時中這一句佛號不間斷,就有這麼大的力量。所以我們今天講發慈悲心要救度一切眾生,怎樣去救?咱們講經說 法能不能救得了?跟諸位說,救不了。真正念佛的人能救得了,他的光照四十裡,四十裡之內魔不能侵犯,這四十裡之內住的眾生都沾他的光,一人有福,這一屋的 人都有福,大家都沾到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台灣這個地區,這個島不大,能有三、五個真正修行人,我們這個島上就不遭劫難。三個、五個到哪裡去找?希 望別人修行,我好沾光,每個人都存這個心,結果沒有一個人修行,咱們還是要遭難。自己要真正發心!真發心,咱們這個地方就不遭劫難。

  發心是念念為眾生,不為自己,我念這句阿彌陀佛是為一切眾生念的,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眾生而去的。為什麼要去?因為自己現在沒有能力度化眾 生,學問能力都不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求學,去充實自己,學成之後倒駕慈航再回過頭來度化眾生。可見得念佛求生淨土是為眾生,不是為自己。為眾生,我們就 要認真的念;為自己,懈怠還無所謂,個人的事情。我為眾生,我不念,眾生就多受一天苦難;我好好的念,眾生就提早一天得福報。這是一個莫大的力量,推動我 們認真的念佛,認真的求生淨土。諸位要是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會放下萬緣,提起正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正念,就是正知正見、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但世間一切法我放下了,佛法也放下了,一切經論、一切法門統統放下,為什麼要放下?不放下,這句佛號念不好;不放下,我這句佛號就拉拉雜雜夾雜許多東西。

  昨天我遇到周家麟居士,我們談到講經的事情。我就告訴他:我現在不是講經,我也不會講經,講經那套規矩我統統丟掉了。今天在講台上講什麼?拿著 經本對照自己的思想行為與佛相應不相應,相應的保持下去,不相應的馬上改過來。天天念經,天天在這裡講,都是修行。所以不是講經,是在修行。譬如此地我們 讀到 “正念分明”,我們想想:我自己是不是正念分明?是不是二六時中頭腦裡只有一個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沒有一個雜念?我要想想這個事情。果然沒有雜 念,我自己曉得,我很快就成就,我取西方淨土決定有把握了。如果還有拉拉雜雜的一些雜念摻雜在裡頭,我知道這是障難,這是障礙,這就叫遭難。所以,我把一 切法統統捨掉了。

  今天我們讀經只讀這部經,《華嚴經》是起信的。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人家一看,老太婆教!大家對《華嚴》都稱贊得不得了,所以我用《華嚴》來起 信。你不是很佩服《華嚴》嗎?《華嚴》到最後叫你念阿彌陀佛,這你沒話說!那我講《華嚴經》也不是講經,是展開經本對照自己心之所思、身之所行跟佛在《華 嚴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拿這一面鏡子來修正自己的行為。講經要念段、消文、解字、釋意,那是有一套規矩的,我統統沒有了,所以不是講經。

  真正修行人身心清淨,大慈大悲,這個人確實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這身放光;我們凡夫肉眼看不到,妖魔鬼怪不敢接近你。因為你這個光明可以說正大光明,‘魔不能犯’,邪魔不敢侵犯你。

  疏【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

  這是外面的一個因素,你自己內心清淨,正念分明,與西方淨土相應,所以感得阿彌陀佛護念你,十方諸佛護念你,魔怎麼敢惹你?惹不起!

  疏【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自終,吉無不利。】

  大吉大利,什麼都不要憂慮,什麼都不要牽掛。縱然是個險難的地方,你去了,它就平安,逢凶化吉,你不去,那個地方可能遭災難。你是有大福德的人,你去了,諸佛菩薩要保護你,妖魔鬼怪遠離了,這個地方就吉祥。我們要求吉祥,念佛最吉祥。

  文章恭錄—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六十四集)檔名:01-003-0064

  -----

  今念佛者,以佛大願攝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測。雖有魔事,行將自消。又經雲:念佛之人,有四十裡光明燭身,魔不能犯。以阿彌陀佛,及十方佛,常護念故。從今發心,直至道場,自始自終,吉無不利。——蓮池大師《彌陀疏鈔》


 

上一篇:胃病患者藥箱常備三類藥
下一篇:家裡10大致病細菌窩點門墊最髒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