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幻法師
孝敬老人
1、孝敬父母,是佛陀的重要教誡。
知恩、報恩是佛陀倫理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應該報答的諸種恩德中,如父母恩、國土恩、三寶恩、師長恩、眾生恩等等,佛陀首重報父母恩,呵責忘恩負義者禽獸不如,強調供養、孝順父母為人子女的責任,包括出家僧尼,也應盡此職責。
贍養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贍養老人不僅是家庭倫理道德問題,我國法律明確規定,公民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和責任。也就是說,贍養老人並不是作子女的情感意願問題,而是任何人不得推卸的責任和義務。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雲:
父母對兒有十種恩: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二臨產受苦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四咽苦吐甘恩;第五回乾就濕恩;第六哺乳養育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八遠行憶念恩;第九深加體恤恩;第十究竟憐愍恩。
有些人看到佛教的出家僧尼,不能像俗人一樣地盡家庭職責,便認為出家是大不孝的行為,批評佛教是反孝的宗教。其實,佛教對於孝順父母的教誡,在大小乘的經律之中,不勝枚舉。
如在《增壹阿含經卷第十一》中,佛教誡諸出家人,應努力報父母恩,佛言:“若復比丘!有人以父著左肩上,以母著右肩上,至千萬歲,衣、被、飯食、床蓐臥具、病瘦醫藥,即於肩上放於屎溺,猶不能得報恩。比丘!當知父母恩重,抱之、育之,隨時將護,不失時節,得見日月。以此方便,知此恩難報。是故諸比丘,當供養父母,常當孝順,不失時節。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同經卷中,佛還告訴大眾,奉養父母的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相等,若不奉養,罪過極大。如經言:“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即涅槃)。雲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
佛經記載,佛陀要出家,父親不准,要他娶妻,他只好順從。娶一個不行,要娶兩個,他也照辦。後來還要為他家生個兒子,傳宗接代,也同樣沒有違背父王的旨意。到最後,一切要求做到了,他父親再也沒有話說了,佛陀這才在夜裡離宮出走,到各處參訪明師,探求人生真谛。後來,佛的父親過世,佛陀親自回來舉喪,親自為自己的父親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後和他的兒子羅侯羅、堂弟阿難、難陀等四人,將父親的棺木抬上,運到他自己經常講經說法的地方“靈山”安葬。
佛經中還有度化不孝之子阿阇世王的故事。
《觀無量壽經》中記載,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印度摩竭陀國有國王阿阇世,他為了想早日榮登國王寶座,欲置自己的父王頻婆娑羅王於死地,因此把他關在監獄,不給吃,不給喝。阿阇世的母後韋提希夫人,為了拯救自己的丈夫,把牛奶和蜂蜜混合,塗在浴後的身體上,並把葡萄漿灌入身上佩帶的璎珞中,每天偷偷去看頻婆娑羅王,將身上飲食供養於王,使其免於餓死。可是,這件事終於給這個忤逆兒子曉得了,也將她同樣關進牢獄。
像這樣冥頑不靈之子,碰上了也沒辦法。母親韋提希夫人想到她認識佛陀的弟子目連尊者,便跪下來禱告,希望目連尊者趕快來救她。結果佛陀以神通知道了這事,慈悲地趕來幫助,同時為他們講《觀無量壽經》,教念阿彌陀佛的修持法門。這是《觀無量壽經》形成的來龍去脈,其基礎就建立在孝道上面。
阿阇世王因弑父之罪而遍體生瘡,至佛前忏悔即平愈,遂皈依佛陀。佛陀滅度後,阿阇世王成為佛教教團之大護法。摩诃迦葉於七葉窟結集經典時,阿阇世王為大施主,供給一切之資具。
在《五分律卷二十二》中,也有一個故事:當時佛的一位羅漢弟子,名叫畢陵伽婆蹉,因他的父母貧窮,想以衣食供養,但又不敢,所以請示佛陀,佛陀因此集合比丘弟子們開示:“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於上大小便利;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
《中阿含?婆陵經》中說:有一位迦葉佛時的貧苦工人,叫做難提波羅,他受了佛的教化,完全實行出家的生活方式,但他為了奉養他雙目失明的老年父母,所以寧可做陶器來維持生活而不去出家。
故佛制出家者必禀父母。如果有兄弟子侄可托付,方許出家。但必須得先禀請於父母,父母同意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或有出家之後,兄弟子侄去世,雙親無人照顧者,則可減其自己衣缽之資,用來奉養雙親。如長蘆赜禅師迎母於方丈之西,勸其念佛,臨終安恙生西;道丕禅師戰亂時期擔母各方乞食;皆成後世佳話。
孝為百善之本,萬行之首,眾戒之宗。
中國歷代皆有“百善孝為先”,“求忠誠於孝子之門”之說。這都說明孝的重要性。世出世間聖人,大力宏揚之踐行之。大舜因行孝故而得天下,武周因繼祖志而奠王業。又如佛陀為報親恩故,累劫行菩薩道,最終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目連尊者為報哺乳之恩故,請佛講說《盂蘭盆經》。地藏菩薩昔為婆羅門女時,為超度先母生天,發大悲心,出家修行,並發大誓願,獄界不空,決不先成佛道。菩薩發心,大都如此。非但成道後方報親恩,實因報親因緣故而修聖道。可見世出世間聖人,把孝親之行當作自己本分事。孝行之道,是做人的基礎,是修養道德的方便之門。
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文明就是孝道。所以古代臣子對皇帝上有關文化、或社會風氣的奏章,如果這個皇帝很倔強,有不是的地方,不肯納谏,便往往祭出一句很嚴重的話,“聖朝以孝治天下”,用來給皇帝當高帽子戴,使他無法胡鬧,乖乖做個好皇帝。
人人必須踐行孝道,方得完善人格,修成至德。否則與孝道相違,則人格低落,有損於道德,失去做人的資格。不孝是禍亂的根源,人若心存孝念,則能作到上恭下和。決不會冒犯長輩,擾亂社會。所以,若能廣泛地推行孝道之風,則定能人人向善,家庭和睦,國家安定,社會和平。便能趨於孔子所謂的“大同社會”。儒家因此而提出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
以孝治國,依孝盡忠。“堯舜之道,孝悌而已”,把孝行之道從道德原則提高到了政治原則上來
2、佛法中孝敬、供養父母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1)、盡心供養,敬順父母,令父母得歡喜安樂。
孝順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孝順父母應該長期不斷的奉養,使其無缺,而不是一時的情緒喜惡。
《善生經》中佛言:
“善生,夫為人子,當以五事敬順父母。何為五:一者供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善生,夫為人子,當以此五事敬順父母。”
即:一是供養父母,使不饑寒;二是子女要做什麼,先同父母打招呼,征得同意;三是恭敬孝順父母,不忤逆;四是父母正確的命令,應當執行,不能違背;五是要成全父母合乎正道的事業,不令斷壞。
《心地觀經》也說:“孝養父母之福與供佛同等,應當孝敬恆在心。”佛教不僅報現世恩,甚至普及七世父母、累劫父母,以表示對父母的追思與感恩。因為父母的生養,我們才得以世世“借假修真”,聽聞佛法,圓滿菩提。《分別經》提到佛陀之所以成佛是因“父母世世放捨,使其學道,累劫精進,今得成佛,皆是父母之恩。人欲學道,不可不精進孝順”。所以盡孝如同學佛一般,不能間斷。
(2)、長期物質的供養
物質的供養主要有四種:一是飲食,二是衣服,三是起居,四是疾病。
●
飲食方面,為人子女者,就是家常的菜蔬,只要鹹淡得宜,生熟中節,不敢潦草,然後敬奉,略有好食,先進父母;至於自己,粗粝俱不計較。要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年老的人,脾胃自然虛薄,飲食難得消化,進的食物,須要炖得熱的,軟爛的,香美的,方才有益。凡是生冷粘膩堅實難化之物不可與食。食不可過飽。這飲食調理,為人子者,俱要放在心上。
●衣服方面,為人子女者,那個不欲錦繡細軟?但富貴人家便容易制造。若是寒儉之家,何能如意?只要冷暖合宜,奉得父母歡喜,就是盡心。年老的人,氣血自然衰弱,身體未免不耐寒暑,未曾冷先就怕冷,未曾熱先就怕熱。故衣服調理,為子者,要根據氣候,隨時幫助調節。
●起居方面,為人子女者,須要時時照著。凡是危橋險岸,絕早黑夜,雨雪霜霧,俱不可任父母輕往。凡是喪祭斗訟憂愁的事,俱不可任父母輕到。至於勞心費力的事,俱不可任父母去做。若遇歡樂安逸的事,不妨勸父母去行。再如父母性所喜好的好事,亦勸多為。其行住坐臥,俱要照管扶持。只要得父母安穩自在,快活過日,就是盡心了。
●疾病方面,為人子女者,須要加意調攝,小心扶持,請醫用藥。病中煎制湯藥,進奉飲食,切不可生懈怠心、厭惡心。為人子女,當常想自己幼小時,在懷抱中,便溺糞污,為父母的,不知替你潔淨了多少,今日豈可有嫌惡的理!這疾病調理,為人子者,俱要放在心上。!
以上四點便是物質的供養。
(3)、孝順必須有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除了物質生活不虞匮乏,給予父母心理上的慰藉,精神上的安樂,也是孝順的表現。
悅親是養親第一要訣。使父母常生歡喜心,可以增進他們的健康,這是壽親之道。在父母前萬不可有愁容,更不可有怨言。無論我們的環境順逆,總應該克制感情,以悅親為主。於“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這是孝順父母應該有的態度,所以父母若是信佛的,兒女們更應當推父母的愛敬,而信仰佛教,這才是好兒女啊。
《父母恩重難報經》載:“若父母無信,教令信;無戒,與戒教授;不聞,使聞教授;悭貪,教令好施。”《本事經》及《孝子經》說:“能開化其親,才是真實報父母恩。”《賢愚經》、《睒子經》謂“佛陀是因仁孝故,成三界之尊”。由此可知,無論在家或出家,實質上能解決父母的需要,且能導其正道,這是無比的重要。
(4)、孝順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順應該從自己的親人做起,漸而擴充至社會大眾,乃至一切無量無邊的眾生,才是佛教理想中的至孝。佛教中,廣義的父母恩還包括“師長恩”,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省庵大師的《勸發菩提心文》中也說:“父母雖能生育我身,若無世間師長,則不知禮義;若無出世師長,則不解佛法。”
更進一步來說,佛教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之一便是“報父母恩”;修行者以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利利他的菩薩道,最為上行。《梵網經》說:“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故六道眾生皆是我父母。”如果一個人懂得孝道,敬愛父母,必然能持戒;能以善法制止身心惡行,就不會侵犯他人,進而尊重萬物,更能了解同體共生。所以太虛大師將孝道擴大為“孝順父母、孝順師長、孝順業因、孝順聖教、孝順法性、孝順佛心”。佛教不僅是重視孝道,更將孝道的積極意義與精神發揚光大。
3、家庭中要特別注意處理好婆媳關系。
在城市家庭,婆媳同居一處的情況較少;但在廣大農村及鄉缜,婆媳關系仍是家庭關系中最重要的環節。
家庭中最容易發生意見沖突的要算婆媳了,婆媳之間常常為了極小的事情而鬧意見。若要維持家庭間融融之樂,做婆媳的要公允,要寬恕;做媳婦的要理解,要忍讓。婆婆也是做過媳婦的,而媳婦將來也要做婆婆的。做了婆婆,就不應該向媳婦故意尋錯處。若遇到媳婦有錯誤的地方,也應該和顏悅色的糾正她。糾正的時候,不可當著他人的面前使她難堪。
佛陀指示我們,在糾正他人的過失時,要“屏相教誡”,就是要在沒有旁人的地方去教誨。兒媳間如果有一時的言語沖突,做尊長的最好不要牽入漩渦。
要防止由隔膜而生誤會,婆婆待媳婦,要和待自己的女兒一樣。媳婦有不周到的地方,要退一步的想:“年輕人總有點不懂事的”。這樣處處原諒她,自然你親我愛了。此外對於媳婦媳家的父母兄弟,要表示親熱,切不可有藐視的態度。
做媳婦的要易位設想:“我將來也要做婆婆的啊。假如將來有一個媳婦不稱自己的心意,我將會覺得怎樣呢?”而且婆婆就是丈夫的母親,當然要和自己的母親一般,要盡心孝順奉侍啊。
有些不知理的媳婦常因丈夫家貧窮,工作繁雜,以及人口多,衣食儉樸,而故意做出使人難堪的舉動。更有些仗看娘家的勢力,輕慢公婆丈夫的。這樣的媳婦沒有不使家庭的幸福決裂破碎的。此外做媳婦的,若有懶惰、奢侈等不良習慣,也足以妨礙家庭的融洽。那都要痛自改正的。
丈夫要妥善處理母親與妻子的糾紛,做兒子的(或丈夫)當母親與妻子發生糾紛的時候,對於母親和妻子應作個別談話。對母親一方面應用誠懇的態度,了解情況,溝通安慰、請求原諒。當母親提起媳婦不好時,應該完全承認過錯,使老人家出了口氣,而覺得歡喜。對於妻的方面,應該對她表同情,對她解釋和安慰,用情愛消去她的怨恨;而且須使妻因情愛的感動,而孝敬尊長。
現在有些人結婚後,背了父母,只愛自己的妻子,丟了父母,只疼自己的兒女;你何不將愛妻子的心腸,愛父母呢?疼兒女的意思,疼父母呢?古人雲: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則無有不孝。父母有過,兒子當面斥非,背後議短者,此皆不善不孝。
我們只要記著:“要知親恩,只看自己怎樣養兒育女;要求子順,必先自己做到孝順爺娘”。這幾句話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