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問:學佛者應如何樹立正見?
智渡法師答:在正確的觀念引導下,才能走上真正的正道,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建議念誦《妙法蓮華經》、《阿含經》、《大念住經》等等。這就是那些為個人各別的原因,要求止息痛苦,而以發現心靈之平靜為先、置求得整個宇宙之至善於後的人。如此之人,不僅思維因果,亦嘗試去了解空性——也就是事物的究竟本質。
所有能達到解脫的佛教禅修,均以空觀為基礎(空,不是沒有,是無實體之義,但不排斥現象之存在,也即所謂:因緣聚會、真空妙有)。我人於廣瀚的無生空境中,因執著幻有而陷入六道轉輪之中;唯有了達於空性,才能自此大轉輪中脫離出來。達聲聞及緣覺地時、得證人我空,此外緣覺之辟支佛由其強力之羯磨及阿昆達磨的明銳培練,也能到達整體外界空。然而,這些只不過是“量子”之旋轉而已。要詳細討論消除“我見”、“惡性”及“業力”的方法,或許要用上許多時間。
簡而言之,首先,我們要培養出把心安住於“善”的能力,然後逐步深入,學習止觀、禅定, 在“定”的“專注”的基礎上,通過色及無色、因和果、四禅八定等等階段,將潛藏於意識中的煩惱種子、細微習氣,一步一步地排遣、消除掉。
為了避免再造輪回之因,要以戒律為基礎來行自制的功夫,我們的身心與世隔絕後,將會得到定力、以為補償。聲聞乘之行者較著重這種力量,而緣覺者偏愛於靜處獨自思惟佛法中之智慧法門。
經由以上修習,會逐步圓滿到達解脫之徑的五種境地:“積德”、“結合”、“覺照內觀之培養”、“覺照內觀”和涅槃。在這連續的五種境地中,我們將得到四種果地,分別為須陀垣(入流)、斯陀含(一來)、阿那含(不來)以及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