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佛弟子必學之德行的培養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人生所走的道路,有正道,也有邪道;有迷道,也有覺道;有大道,亦有小道;有康莊大道,也有羊腸險道。邪道不合法、迷道不合理,小道太自私,羊腸險徑不安全,絕不會有良好的結果。所以道德,該是正道,覺道,大道以及康莊大道。人能循正道,覺道,與康莊大道邁進,潔身自愛,努力向上,必定行有所得,因名道德。

至於道德的含義,佛教與儒家思想基本一樣,但目的各異。因為佛教與儒家的道德觀念,基本上都看重於人格的善美與完成。不過儒家之目的,在於人倫的建立,由獨善其身,進而兼善天下;佛教則主張保持人身不失,以進修出世聖道,最後目的,是在成佛。

儒家的道德思想

代表儒家的孔子,其道德思想以仁為主,智勇為副,所以說:“智仁勇三者,是天下之達德。”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孟子則發展為仁義禮智四德。董仲舒再加上信,作為人倫五德。無論是君臣,是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相處之道,一以仁為本,以義禮智信為輔導。所謂:“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可見儒家對仁的重視。

孔子以仁為主的道德思想,至孟子時代,益見發揚光大。孟子以為人之初,性本善,所謂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但可惜人皆因物欲的誘惑,致使本善之性,發生惡化;所以主張抑制物欲,使人止惡向善,回復本性的至善,以完成人倫的四德(仁義禮智)。因此說:“人之過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憂之,使契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使人由家庭幸福,推展至社會幸福;由父子關系,進而至君臣關系;由兄弟手足之情,擴充至友誼之情;由夫婦的敬愛,發展至全人類的互相敬愛。所以說:“敬人者,人恆敬之,愛人者,人恆愛之。”是以君愛臣,臣忠於君,是道德;父慈子孝是道德,兄友弟恭,夫婦相敬,朋友守信,皆是道德。果能將此人倫道德推行於世,使人皆以八德為生活規范,各安其所安,各行其所應行,自可齊家、治國、平天下。今日社會之所以父子相爭,兄弟相殘,夫妻相訟,朋友相害,賓主相欺,甚至家庭破碎,社會混亂,皆是人倫道德淪亡的惡果。

佛法中的道德

大乘菩薩,則以六度四攝等法門為道,循此大道進修,斷無明,證法身,使自他共同通往佛的菩提覺道,結果獲得斷智恩三德,故名道德。因為佛教主張人由私德修養,推展至公共道德的訓練;由私我利益,擴展為社會大我福利;從小乘自利思想,轉向大乘利己利人的精神,廣修六度四攝,實踐三聚淨戒,發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是利益有情戒,成就利他之德,是名恩德;“煩惱無盡誓願斷”,是攝律儀戒,獲止惡之德,是名斷德;“法門無量誓願學”,是攝善法戒,得積善之德,是名智德,以智德證佛法身,以斷(無明)德證佛報身,以恩德證佛應身,結果:“無上菩提誓願成”,得佛三身,證佛三德,通往佛果,得成佛道,是一切道德之最,亦人生品德修養之至極。

應如何培養道德?

(一)擴展仁慈的德性

仁是仁義,慈是慈悲,仁義是儒家道德的基本,慈悲是佛教道德的精神。孟子說:“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又說:“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姜太公亦說:“仁之所在,天下歸之,義之所在,天下赴之。”因為具有仁義美德修養之人,必然“律己常帶秋氣,處世恆帶春風”。不但“待人必於有過中求無過,持己常於無過中求過”。且能以虛養心,以德養身,以仁養天下萬物,以道養天下萬世。是以不為個人得失的困擾,不為情欲的占有危害他人,反而能尊德性,重仁義。孟子說:“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正是基於仁愛之心,可惜儒家祭天地,拜鬼神,主張三牲(豬、牛、羊)酒禮,甚至日常生活不離食肉,仁愛仍然有限。佛教的慈悲,目的是拔一切眾生苦,與一切眾生樂。眾生,包括人類以外一切有生命的動物。因此,提倡素食,實行戒殺放生,愛護一切生命。如果我們懂得居仁由義,以道德作為行為標准,進而學佛的慈悲,愛護眾生,平等拔苦與樂,持不殺生戒,不因口腹之欲,殺害生物,更不因貪欲的滿足,而謀財害命,殘殺無辜,則何獨阻止社會一切謀殺,殘殺,凶殺,暗殺等罪惡發生,還可止息戰爭,導致世界和平,是以佛教的慈悲,既可培養仁愛之心,更可擴展內在的德性。

(二)堅立正義的意志

意志特別重要,古雲:“有志者事竟成”,曾文正言:“將相無種,聖賢豪傑亦無種,只要肯立志,都能做到。”反之,志不立則天下無可成之事。中國大文豪蘇東坡亦言:“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是以曾國藩主張士人第一要立志。但志患不立,尤患不堅,更患不正。故青年人立志之初,當審情度勢,衡量自己的天才,興趣,以及經濟環境,然後決定立志之目標。志既立,就應切實做去,始終不渝,不畏難,不怕苦,不因環境威脅或利祿薰心而改變初衷,不因名位權勢或私欲占有而作奸犯科,誤入歧途,實行“正其義而不謀其利,明其道而不計其功”,放下個人憂悲苦惱成敗得失,去為正義而努力,為人群謀幸福,奮振自勵,苦干到底。可惜現代人,大都意志不堅,稍遇挫折,即萌退志,或為名利所惑,貪慕虛榮,挺而走險,致使社會呈現混亂不安。如果皆受持佛的禁戒--不偷盜,堅定正義的意志,保持清廉的情操,做到富貴不能YIN,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從事正當事業,謀取應得利潤,過著合理生活。

(三)保持身心的健康

身心健康,是人生的財富,事業的基礎,亦是道德修養之一環。因為身健心康,則體格強健,精神充沛,可負擔人生的重任,完成時代艱巨的使命;不致身衰力竭,障礙事業進展,或招致壯志未酬身先喪的遺憾。心健康,則人格健全,而能正心誠意,清心寡欲,潔身自愛,不致被物質誘惑,色情迷惑,而邪思邪YIN,喪德敗行。今日社會呈現一片凌亂,非禮強奸,亂倫邪行,時有所聞,此皆人之身心不正常,不健康之過。何況邪YIN結果,病菌傳染,身患絕症,大好青年,自此斷喪前程,能不可惜?是以佛制不得邪YIN。佛弟子要受持不邪YIN戒,寡欲知足,克己復禮,使自己生活有規律,行動有禮貌,作息有定時,飲食有節制,恆抱樂觀的態度,磊落的胸襟,加上適當的運動。禮敬諸佛不但可以消除罪業,同時對身體健康也有極大的好處,身心和諧,精力充沛,然後面對現實,苦干、實干、自強不息,世出世間相結合,即便是在家的佛弟子也能夠以遂生平的意志,以完成人生的責任,則人類前途,必然福樂無限。  

(四)培養誠信的美德  

誠信,不僅是做人美德,亦事業基石,成功秘訣。古今中外,所有功績彪炳一時的偉大人物,無不具備誠實與信用的美德。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說:“反身而誠,樂莫大焉”。誠信,除正心誠意、老實可靠外,更要謹慎語言,不說謊,不欺诳,不輕諾,不讒害妒謗,言必有信,言必合理,所謂一言九鼎、一言而為天下法。當知病從口入,禍從口出,一言既可興邦,亦可喪邦。  

古之君子,除立德、立功,還要立言。佛則制戒妄言绮語,不得兩舌,惡口,搬弄是非,辱罵他人。否則,一言既出,驷馬難追;自己固然後悔莫及,而被欺騙辱罵之人,更含恨在心,常思報復。試問敵人環待左右,將如何安心?怎得平安?朱子言:“人之作孽,莫甚於口,言語尖刻,必為人忌。”陳盾公言:“言語之過,似小實大,有一言而傷天地之和,一語而折終身之福,切須檢點”。西哲蘇格拉底講得更妙,他說:“天與人兩耳、兩目,但只有一口,欲使人多見,多聞,而少語言”。因為言多必失,是以有道德者,不可多言;有信義者,必不多言;有才謀者,不必多言。特別是妄言绮語,更不應言。

佛經說:“妄語之罪,亦令眾生墮三惡道,罪畢為人,常受誹謗。”大智度論說:“妄語之人,受十種惡報,一口氣常臭,二善神遠離,非人得便,三雖實話,人不信受。四聖人謀議,常不參預。五常被誹謗,丑惡之聲,周聞天下。六人所不敬,雖有教敕,人不承用。七常多憂愁,八種誹謗業因。九身壞命終,當墮地獄。十若生為人,常被誹謗”。故佛將妄語列為根本大戒之一,而教人真語,實話,且以身作則。所以金剛經言:“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诳語者,不異語者”。凡佛弟子,皆應以佛為榜樣,說話誠實可靠,合情合理,絕對不可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诳惑世人,以遂一己名利之欲,更不可為求名聞利養,未得謂得,未證謂證,否則,大妄語成,必墮地獄。修行人戒妄言绮語,不兩舌挑撥是非,不惡口辱罵他人,而培養誠信的美德,言行一致,則其前途光明遠大,自不待言。

(五)發掘本具有的智慧

智慧,是困難的克星,是剪除煩惱的利器,是創功立業以及明心見性的先導。但此智慧,絕非世間一般的知識,更非一般人的聰明才智。因為世間人的知識與聰明,皆含有貪嗔癡的毒素,都參雜名利的野心與自私的欲念。雖然,頭腦靈活,思想敏捷,但缺乏明辨是非、分析邪正的正智。是以無論處世做人,大都僅憑主觀的錯覺,妄想的沖動,往往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結果,制造罪惡,啟發爭端,導致世界混亂。目前世界上很多不守紀律,破壞社會秩序的人,或唯利是視,草菅人命的人。或運用科學頭腦,發明大量殺人武器的人,通通都是聰明的人。由於聰明人只知有我,不知有人,只知金錢萬能,不知仁義更可貴,只知物質的占有,不知發展精神文明,因此都本著聰明才智,大展私欲抱負,貪圖富貴,角逐名利……所以,世上聰明人愈多,社會呈現也愈來愈亂,主要原因,是聰明人缺乏智慧的輔導,致使聰明反為聰明誤。不深信三世因果,只是目光短淺,表面看是聰明實則正是非常愚癡的表現。

佛教的智慧,是內在本具、純真無妄的本覺智。非外來灌輸的知識,或妄想執著的主觀意念。所以佛的智慧,既能理解宇宙真相,明白人生意義,更能促進人性覺悟,使人自覺自奮,自立自勵,擴展德性,長養善根,進修聖道,廣集福慧,從自己道德修養的自利行為中,推展利他的工作,再從利他的德行中,完成自利的願望,使人際關系,互利互惠,共存共榮,甚至共趣佛道,離苦得樂。如果修行人,能崇尚仁義,克己復禮,不好YIN邪盜,不妄言绮言,不飲酒,不吸毒,保持頭腦清醒,提高理智,慎思明辨;進而學習佛法,發掘內在本具的智慧,在智慧光輝照耀中,如因識果,分析邪正,明辨是非,嚴持佛的五戒,不殺生而培養仁慈的德性,不偷盜而堅立正義的意志,不邪YIN而保持身心的健康,不妄言绮語而誠實可靠,不飲酒而提高理智,發掘正智,以塑造美滿的人格,保持寶貴的人身。

然後廣行六度以布施度悭貪,以持戒度毀犯,以忍辱度嗔恨,以精進度懈怠,依禅定度散亂,以智慧度愚癡。

從傳統文化的厚德載物、思無邪、止於至善、仁民愛物、功成不居、為而不恃等,到我們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不在宣示著這樣一個道理:放棄自我的執著,對外境的習染,勇敢地追求真、善、美,讓生命融入無私的奉獻中來成就我們的人生。

紙上得來終覺淺,覺知此事要躬行。唯有行願,方是真修行,才能真實入理,匯入普賢願海,究竟打破我、法二執;進而突破自我俱生的束縛,破碎時空,徹悟實相,與諸佛菩薩把臂同游。  

讓我們以此生為本位,完善道德價值乃至於超越道德價值,去認知宇宙人生的真谛。 

“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尋兔角。”以佛法作指導,行六度法門,從而把控我們的人生,使生命煥發出全新的意義,是謂參天地之化育。  

宇宙人生的實相,就在六度萬行中,“萬行門中不捨一法”。立足於人生本位,完成世出世間的統一,就是人生的佛教。形而上與形而下,本末言說皆方便。讓我們堅守著“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的原則,最後直至生命的圓滿。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有一位年輕人,在家商店服務了五年之久,然而卻一直未能受到店方的賞識,因此,他便思索著要找份別的工作,離開這裡。這天,天下起了大雨,有位老婦人走進了這家商店,並且在店裡面閒逛起來。其他的店員都對這個老婦人愛理不理的,只有這位年輕人主動向她打了招呼,並很有禮貌地問她是否需要服務。然後,這位年輕人陪著老人逛了整個商店,對各種商品進行了講解,並且主動為老婦人提著買到的各種物品。當老婦人離去時,這名年輕人還陪著她到街上,替她把傘撐開。這位老婦人對他的服務和幫助極為滿意,向他要了張名片,然後就走了。 

後來這位年輕人幾乎忘記了這件事,他開始著手准備尋找更好的工作。可是有一天,他突然被老板叫到辦公室去,老板給他提供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而這份工作正是那位老婦人——老板的母親親自要求他擔任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給他人提供幫助,幫助別人並不是只有有錢人才能做的事。不管我們做什麼工作,能力大小怎樣不同,我們都可以去幫助別人。這些幫助有時甚至只是一句親切話語或是鼓勵的微笑、真誠的信任或發自內心的贊美而且還有很多時候,當我們給予他人幫助時,受到益處的往往可能並不是那個被幫助的人,而是我們自己。這就如同我們播種下愛心一樣,幫助別人越多,收獲到的也就越多。

學會消氣

古時有一個婦人,特別喜歡為一些瑣碎的小事生氣。她也知道自己這樣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為自己談禅說道,開闊心胸。

高僧聽了她的講述,一言不發地把她領到一座禅房中,落鎖而去。

婦人氣得跳腳大罵。罵了許久,高僧也不理會。婦人又開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聞。婦人終於沉默了。高僧來到門外,問她:“你還生氣嗎?”

婦人說:“我只為我自己生氣,我怎麼會到這地方來受這份罪。”

“連自己都不原諒的人怎麼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過了一會兒,高僧又問她:“還生氣嗎?”   

“不生氣了。”婦人說。  

“為什麼?”   

“氣也沒有辦法呀。”   

“你的氣並未消逝,還壓在心裡,爆發後將會更加劇烈。”高僧又離開了。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當高僧的身影迎著夕陽立在門外時,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叩謝而去。  

這是多生累劫的習氣把“我相”執著得很深,把人我對立看待。這種做法與修行背道而馳。假如我們不放下,為了爭一口氣可以不顧一切,這是很危險的,它會給我們帶來種種煩惱,造種種惡業。一切都有個“我”,就會生起憎恨心、我慢心、就種下了惡因,障礙我們學佛,障礙我們從生死苦海中解脫出來。放下了“我”才能走向生命的解脫。

道德是一切的根本–宣化上人開示

學習佛法的人,就是在這兒開始把種子種到地下去。種子種下後,能不能生出?還要看各種的緣。諸緣具足了,種子就能順利的生出。假若各方面助緣不圓滿,就有可能變成焦芽敗種。也就是看當我們發菩提心時、種菩提種子時,種得夠不夠深?堅固不堅固?

若是種得夠深而且堅固結實,那麼將來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可是要想結菩提果,還有一段相當的時間,這就要看你用功用得如何。要是用功上路,開悟證果,成就覺道,這才算是收成。種子生根發芽、抽葉、開花、結果的過程中,都必須經過相當的時間,培養、灌溉、加肥料。肥料是什麼?就是學佛的道德。修行要處處本著道德,以不妨礙道德為根本戒條。

儒教雲:「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德行是人的根本,而財僅是一種末梢之物。修道人處處要惜福節約,不浪費金錢物質,如此日積月累,才能培養出自己的德行,所生出來的枝葉才會茂盛,果實也將累累。如果不加肥料,不用功去培養灌溉,枝芽花果很容易就會枯槁而死,所以修道人,第一戒條就是「注重德行」。

德行先由小處做起。「毋以善小而不為」,你不要以為小善就不去做,而等著做大善,大善沒有那麼多。「山」是一粒一粒微塵積成的,微塵雖小,但積多了也會變成一座山。德行雖小,但積多了,也會變成一座德行山。不違背道德就是德行,不妨礙他人就是德行。無論做什麼,要幫助他人為本份。若於利益上、時間上、文化智慧上,或其它種種事情上,對他人有所妨礙,不能利益他人,都是於道德有所違背。所以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總以不違背道德為根本箴規。想要修道,先要培德;沒有德行,就不能修道。所以說:「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道德就等於日月,也等於天地,也等於人之性命。沒有道德就等於沒有性命,沒有日月天地一樣。什麼是道德呢?就是以利益他人為主,以不妨礙他人為宗旨,也就是內心充滿「仁、義、禮、智、信」。

(一)仁:有仁愛的心,就不會殺生。 (二)義:具足一種知識,做什麼事都恰到好處,恰到中道,不太過也不會不及,不偏左也不偏右,事事合乎中道。懂「義」,就不會偷盜。講義氣的人不會偷他人的東西。 (三)禮:禮是一種禮貌、禮節。尚禮節就不會奸YIN。偷盜與YIN亂都是因為不合乎義禮,違背常規的現象。 (四)智:有智慧的人就不會亂喝酒、亂吃迷魂藥。愚癡的人才會做出種種顛倒事。 (五)信:有信用就不會打妄語。

仁、義、禮、智、信,五常充足圓滿了,這就是道,就是德。所以道德是從心中生出,它的根本就在我們人之心裡頭,但生出來有種顏色。這種顏色不是青、黃、赤、白、黑,而是一種德行之表現,是德行之光澤。孟子說:

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有德之人不單單面上有所表現,其背上也洋溢著德光,甚至於在四肢上也能顯現出來。這種德相雖然描述不出來,但人人皆能明白。德行的表現,才是真正的功夫學問,這種德行不能假裝的,虛假只會暫時騙人一陣子,不能長久。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不妨礙他人,也不怕被他人妨礙自己。誰妨礙自己都接受,逆來順受;誰對自己不慈悲,或不講道理,都是自己的善知識。能「逆來順受」,對橫逆能處之泰然,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不要讓別人一句話就動了。有些人的「不動」是無慚無愧,這是不對。你要修的「不動」,是能忍人所不能忍,這才是真功夫,否則,還須從頭練起。

在佛教裡,道德圓滿了,就獲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也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缺少一樣,也無法得到這種境界。所以佛教萬德莊嚴,它能包羅一切宗教,而一切宗教只是佛教的一部分。所以我常將佛教比喻為大學課程,道教或其它高超一點的宗教可以算為中學,世間宗教如儒教等,只是小學過程。

我們應該躬行實踐,常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把「道德」二字放在腳下。這句話看起來很難懂,為什麼說應該把「道德」二字放在腳下呢?因為,道德二字是為人的根本,好像樹木的根一樣,所以有了道德,我們才能立得住腳;反之,腳下無根,那麼則無處可立,進退維谷,不能有所作為了。若是我們能把這二字實踐了,那麼,人格更可以立得住,而一切亦自然可以成功了,所以說:「道德二字,是做人的根本。」《論語》上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務本才能生出道,這是古有明訓的。

道德乃是真富貴

宣化上人開示於夏威夷檀華寺

諺雲:「有德真富貴,無道是清貧。」一般人以為金銀珠寶才是財富,實則非也,這種外在財富,隨時都會被人搶去。故古德曰:「富潤屋,德潤身。」人無道德,就是真正的貧窮。

這個「貧」字,乃由「貪」字演變出來;因為貪得無厭,而結果貧窮。毋以惡小而為之,毋以善小而不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利己就是惡,利人就是善。諸惡不作,即是不自私;眾善奉行,即是不自利。再能不貪,便不窮了。

人為什麼窮困?乃因貪多,結果愈貪愈窮。你若能本著「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此即觀世音菩薩的本懷及志願,能愛人如己,捨己為人,這都是大悲心。

我講的法都是很淺的,是什麼法?是吃飯,穿衣,睡覺。所以有人向我求法,我就教他吃少一點,穿少一點,睡少一點,因為「減衣增福,減食增壽,減睡增祿」,若能三星拱照,這不是佛法嗎?你若患失眠症,我也可以教你一個治療的方法。為什麼人會失眠?因為從早到晚擔心如何發財,要不然就掛子掛女,掛丈夫、妻子、兒孫,焉能入睡?你不打那麼多發財的妄想,放下財色名食睡五欲,自然夢穩神清。

 

上一篇:要收獲什麼就先栽種什麼
下一篇:達真堪布:挑撥金剛兄弟的團結有什麼果報?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