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杭一帶百姓家中,還常常供奉“觀音八相圖”。百姓們所以喜歡供奉這觀音八相,是因為這圖原來是觀音菩薩現身親自畫的藍圖。這事和當地一位善人王錫爵有關。
這位善人王錫爵,別號荊石,曾任顯宦,晚年歸隱家園,笃行佛法。他一生樂善好施,為百姓做了許多善事。這位善人和當地一位高僧圓通禅師過從甚密,常在一起談禅說法。當地有了這兩位高人,一位顯宦,一位高僧,共倡佛法,所以,當地佛法日益興盛。
一天,王荊石讀誦《心經》,讀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時,想到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功德,忽然產生了—個願心:聘請名手畫家,畫千幅觀音菩薩法相,並附《心經》一卷,施捨民間,使人更一心向善,借此移風易俗。
他打定主意以後,便去找圓通法師商議。見到法師後,王荊石說;“圓通師長,弟子近日有一想法,觀音菩薩大慈大悲,尋聲救苦,變幻顯化種種寶相。我已發願心要請畫師畫一千幅觀音菩薩寶相,施捨民間以行勸化,師長以為如何?”
圓通法師一聽,非常高興,說:“居士熱心盡力宣揚佛法,發心畫菩薩寶相施捨民間,勸化世俗,這是善事,功德無量。”
王荊石說;“只是還有一事要請師長指教,就是菩薩所顯化寶像各各不同,不知要畫哪種寶相為好?師長博通,請給弟子指點。”
圓通法師說:“要畫哪種觀音寶相為好,照《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上所說,共有八相:第一是金剛觀自在菩薩,第二是與願觀自在菩薩,第三是數珠觀自在菩薩,第四是鉤召觀自在菩薩,第五是除障觀自在菩薩,第六是寶劍觀自在菩薩,第七是寶印觀自在菩薩,第八是不退轉金輪觀自在菩薩。八尊菩薩有八副相,各有一般神通。究竟畫哪一相,貧僧也不敢臆斷,還請居士自裁。”
王荊石想了想,說:“師長指教甚是,我看不如多請幾位畫師,先讓他們齋戒沐浴,至誠禱告菩薩,請菩薩示兆,現寶相讓畫師看,畫師看了菩薩寶相後再畫,豈不是好。”圓通法師說:“如此甚好。”王荊石即時招雇畫工,恰恰招了八位,便將祈夢畫菩薩寶相的事告訴八位畫工。畫工按照王荊石的吩咐,齋戒沐浴祈夢,但是一連幾日,八人中沒有一個人得到夢兆。因為不知道觀音寶相究竟如何,所以不知如何畫,八個畫工深感為難。
這時觀音菩薩正好路過此地,知道王荊石要畫像遇到難處,便化作一個白衣秀士登門求見,說是自己善畫各種觀音像。荊石聽說有人自薦,十分高興,連忙請人相見,見面一談,甚為合意。那白衣秀士誠心地說;“善士發此宏願,理當相助,在下曾七次夢游佛國,熟悉各種菩薩的面目,善士要畫觀音像,在下可即時畫出。”荊石喜出望外,說:“那就請先生揮筆,但不知先生要畫哪副寶相?”秀士說:“圓通大師對居士說過觀音八相,愚意不如八相都畫,以免缺陷不全。”王荊石連連點頭贊同,說:“那就太好了!”當下命人設置畫桌,預備金銀汁、純淨筆硯、清潔紙張,請秀士作畫。
白衣秀士來到桌前,挽起衣袖,提起筆來就畫,但見秀士運筆如風,揮毫似電,不消片刻,一幅觀音像就已畫成。接著繼續揮灑,又成了一幅,不到半日時間,八副寶相就全部畫成。請來的八位畫工無不驚歎叫絕,王荊石更是異常高興。
再看八幅畫,第一幅題名“金剛觀自在菩薩”,為忿怒相,橫眉怒目,作瞋恚之狀;此相可懾伏群魔。第二幅題名“與願觀自在菩薩”,為大慈之相,慈眉善目,左手持經,右手作施願狀;此菩薩讓人與願以求,廣結善緣。第三幅題名“數珠觀自在菩薩”,為大悲相,菩薩合目瞑坐,手執一串念珠,作默數之狀;此菩薩悲天憫人,了除塵劫。第四幅題名“鉤召觀自在菩薩”,為圓通相,一首三面,正面熙怡,頭戴天冠,冠有化身阿彌陀佛;左面怒目可畏,鬓發聳豎,首戴月冠;右面颦眉怒目,狗牙上出。菩薩一身六臂,一手持羂索,一手持蓮花,—手持三叉戟,一手持钺斧,一手施無畏,一手持如意寶杖,跨跏趺坐。此菩薩欲鉤取接引眾生,於菩提之岸。第五幅題名“除障觀自在菩薩”,為普照之相,一首三目,右手執寶鏡,左手作施願狀;此菩薩破除六道三障。第六幅題名“寶劍觀自在菩薩”,為脫解之相,頂上現蓮花,一手執寶劍,一手舉胸前;此菩薩職在斬除六賊。第七幅題名“寶印觀自在菩薩”,一身三面六臂,為迅奮之相。三面都現慈悲狀。六手一手執寶印,一手把鈴铎,一手執幡幢,一手持劍,一手執寶鏡,一手把蓮花。此菩薩驅馳三界。第八幅題曰“不退轉金輪觀自在菩薩”,為如意相,玉面含笑,首戴寶冠,冠中有化身無量壽佛,兩手捧金輪作旋轉狀;此菩薩職在斬除惡業。
王荊石看了八幅寶相,喜出望外。那秀士畫完後,對王荊石說:“如今善人有了這八幅寶相,可以作為藍本,八位畫師就可臨摹,在下就不再多留,就此告辭了。”王荊石執意相留,也留不住。送銀子作酬勞,也堅不肯受。卻從懷中取出一顆子,送給王荊石,說:“此是西方無畏子,經常佩在身上,可消災免害,益人智慧。”荊石一再相謝,親手送到大門外。
送走白衣秀士後,王荊石興沖沖拿著八幅觀音菩薩寶相去找圓通法師,向他告知一切經過。圓通法師聽後,高興地對王荊石說:“恭喜居士,你今天遇見菩薩了。”荊石不知底裡,驚訝地說:“遇見哪個菩薩了?你是說那作畫的白衣秀士就是觀世音菩薩?”圓通法師說:“對,那白衣秀士就是觀音菩薩,要不是菩薩,凡人哪能畫出這種寶相?再者,要不是菩薩,誰送你這西方無畏子?”
王荊石恍然大悟,萬分驚喜。他為菩薩親自到他家現身作畫感到榮幸,從此更虔信佛法,廣作善事。他將八幅寶相懸掛在大廳,讓八個畫工每人臨摹一幅,畫完一幀,他又自己親寫《心經》一卷,和畫一起送給人家,整整畫了一年,才送滿了一千幅。菩薩手畫的八幅,則作為傳家寶留在家中,世代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