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雜志2014年第1期 文/釋道心
許多念佛人有個觀念:淨土法門是帶業往生,現行煩惱可以不去管它。徹悟大師有雲:“一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是學道通途。二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為淨土正宗。三以攝心專注而念,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五以堅持四重戒法,為入道根本。六以種種苦行,為修道助緣。七以一心不亂,為淨行歸宿。八以種種靈瑞,為往生證驗。此八種事,各宜痛講。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其中,“以折伏現行煩惱,為修心要務”往往被我們忽略,如果我們學佛念佛多年,煩惱還是一大堆,沒有絲毫減輕的症狀,那麼我們就要反省一下了,是自己念佛不得力?還是知見有問題?很多人談佛法頭頭是道,而面對現行煩惱卻一點辦法都沒有,這只能說是口頭禅,與了生脫死毫不相干。
我們所有的煩惱都來自無明。無明用一句大白話來解釋就是沒有看清楚。對世間的萬事萬物絕對地看清楚的只有佛,我們凡夫只能說看清楚一分,煩惱和痛苦就減輕一分。通過學習儒家的修身可提供解決現行煩惱一種現實可行的方法。
儒家的修身分為五個步驟:
格物,用現在的名詞叫作觀察,即對自身和身邊的環境所發生的人和事保持清清楚楚的覺照、覺知。
修身,用現在的名詞叫作感受,即當我們與外界打交道的時候,要對自己的身體和內心的感受要很敏感。如果這時生起了情緒,通常我們會認為是對方讓自己陷入情緒中,會不自覺地向對方發洩。修身就是要讓自己把當下的注意力向內觀,返觀自己身體和內心的感受。通過這個方法情緒會慢慢地減弱。
正心,用現在的名詞叫作需要。需要可分為愛的需要(它能給人帶來安全感),被關注、尊重、重視的需要。所以儒家提倡“仁”和“禮”,仁者愛人,禮就是尊重別人,這就是滿足人這兩種根本的需要。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礎上的。人之所以產生情緒,是由於自己的某些需要沒有得到滿足。需要的根本是來自我們無明的認知,它是一顆不滿足、不滿意、缺陷、不夠、虧欠、不安的心。
致知,用現在的名詞叫作自我認知,即認知到需要是一顆虛幻的、生滅的、輪轉的心,是無明的根本;認知到所有的煩惱是由於無明的信念,錯把妄想、執著當成是我,分不清主客體。
誠意,用現在的名詞叫作表達,即對當下的人和事要意念真誠、至誠如實地表達。
如果能做到這五個步驟,也就完整地掌握了儒家內明修身養性的方法。現介紹修身如何化解煩惱的具體操作方法:首先如實地陳述當下的煩惱,再逐一用下面四個問題來質疑。
第一個問題:這是真的嗎?
第二個問題:能確定是真的嗎?
第三個問題: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的身心有何感受?會產生怎樣的行為?當你沒有這個想法的時候,你的身心又有何感受?又會產生怎樣的行為?
第四個問題:把這個念頭逆向思維,反過來想想看。
當我們真正看破這個念頭的時候,這顆不滿意的心就消融掉了,那顆滿意的心不求而自來。滿意的心就是實事求是的心,就是不再生活在幻覺之中的心,就是一顆圓滿的心。
如何用一顆滿意的心去念佛?
我們念佛人最大的困惑就是內心總是時時刻刻祈盼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就涉及到往生的條件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的與經典上講的是否一致呢?每個人潛意識裡都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標准,即我要做到怎樣怎樣,阿彌陀佛才來接引,如果做不到這個標准,阿彌陀佛就不要我了。這裡面有一種需要,使我們產生不安,即“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幾乎沒有人敢否定這句話,如果誰敢說半個不字,那就會被認為是大逆不道了。
下面用儒家修身的四個問題,對“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句話加以質疑。
第一步,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這是真的嗎?回答:是真的。
第二步,能百分之百地確定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回答:能確定。
第三步,當我持有“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個觀念的時候,內心有一種期待、急躁、焦灼、恐懼、攀緣、煩躁、逼迫、痛苦的感覺,這種感覺帶來的是煩惱與不安。當我念佛的時候沒有“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個觀念,內心會很平靜,身體很輕松、安寧。可以很明顯地看得出在這種情形下念佛效果會更好。
第四步,把“我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這句話反轉過來,逆向思維,有二種反轉方式。第一種方式是“我不需要阿彌陀佛的接引”。大家如果仔細地讀過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就會體會到阿彌陀佛是法界身,無始劫來我們無時不在阿彌陀佛的光明和願力的關照下,他把接引我們往生作為他成佛的前提條件,如果不能接引我們往生他就不成佛。其實我們早已在阿彌陀佛的大願船上,已在阿彌陀佛的懷抱裡,早已沐浴在阿彌陀佛慈悲願海中。那麼我們為什麼至今還輪轉六道中呢?是什麼讓我們對阿彌陀佛的大慈悲、大願力、大威德、大恩德產生了隔閡呢?這是我們要深刻反省的,這是由於我們叛逆太久,愚癡、無明不能認知所致。要知道阿彌陀佛是我們的大導師、大慈父,一切恐懼,為作大安。他能給我們提供大安穩、大安樂。無始劫來,不管我們墮在哪一道中,阿彌陀佛都分身緊隨不捨,我們是夜夜伴佛眠,朝朝伴佛起。我們要趕緊回歸,要知恩,阿彌陀佛金色的手臂已伸了十劫,這正是阿彌陀佛恩德的呈現。古德形容我們這些人是猶如魚兒住水不知水,小鳥飛空不知空。
阿彌陀佛在因地作法藏比丘時,歷經五大劫的思惟,又經無央數劫的積功累德成就了這句名號,又無條件地回施給我們。我們念這句名號,是以阿彌陀佛的果地覺作為我們修行因地之因。如果我們不能認知這一點,就是不知恩的表現。古人認為念佛就是知恩報恩。只有體會到佛的慈悲才能領會佛心,領會佛心就是知恩,知恩就會報恩,如何報恩呢?就是念“南無阿彌陀佛”!
第二種反轉方式:“阿彌陀佛需要我的接引。”這是事實的真相,但是我們很難看清。東林大佛裝藏法會時,大佛台上寫了幾個非常醒目的大字:“回來吧,孩子!”大家能不能體會到這是一顆母親的心。阿彌陀佛像慈母般地期盼著我們,如果有一個眾生不往生,阿彌陀佛的心都是不安的,所以說阿彌陀佛需要我的往生來接引他一顆安穩的心。如果我們能憶念到阿彌陀佛這顆慈母一樣心的時候,會痛哭流淚。
現在流傳的很多念佛方法與祖師提倡的不一樣。善導大師提倡要安心、起行、作業,也就是說一起步這顆心就是滿意的、安穩的、歡喜的。天親菩薩的五念門即身業禮拜、口業贊歎、意業作願、智業觀察、方便智業回向,把念佛法門定為贊歎門。何為贊歎?就是以一顆安穩的心、滿意的心、歡喜的心、感恩的心念佛。
如果以一顆不滿意的心念佛,只能把寶壓在往生的那一刻,從現在到往生這中間的幾十年內,內心都是不安的,現生得不到法上的利益。
在需要心的驅使下去做事,不管這事是世間的事還是出世間的事,就好比一個口渴的人去喝鹽水,他在喝的當下似乎解渴了,但是過後他會更渴。如果以這種心態去做事,即使你修的是出世間的法,因為它的因地是生滅的、輪轉的,它的果地也必定是生滅的、輪轉的。
當年倓虛大師修行的六字口訣叫作:看破、放下、自在。希望我們能看破需要的心是虛幻的,放下錯誤的知見,共同以一顆滿意的、知足的、歡喜的心去做事,那麼果地也必定是安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