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良心與善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這一次我們講“良心與善業”。我們知道心是造業的源頭,善業或惡業都是一種業,它來自我們的心,但是我們要超脫這樣的概念,什麼概念呢?當我們在討論善的時候,惡就隱然存在,當我們在討論智慧的時候,愚癡就隱然而存在,這就是一種最標准的二元化的非黑即白的概念。但是我們要記得,這些能夠造作善業、惡業,能夠區分美丑、好壞的這個東西,追本溯源還是來自源初的那個(佛性),只是你們源初的、圓滿俱足的那個東西被披上一個二元性的袈裟,使得我們只能用有限的感知去看我們生存的世界。

這一點前面已經解釋很多了,我只是想再強調,就是這樣的機制不是為了讓你造作善業、讓你造作惡業,而是為了讓你能夠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學習到最多的東西,這是源初的目的。

這樣的旅程充滿了驚奇、充滿了危險,但是它的成果是豐碩的、甜美的,所以不必用一種哀歎的態度去面對它。但是,再好的舞台劇總有謝幕的時刻,所以不需要過度留戀在這樣的人生舞台上,當你完成了這樣的表演、這樣的歷練,就是你離開這樣的舞台到下一個階段,那裡有新的舞台、新的挑戰等待你。

什麼是地獄?我們一講到地獄,總是把它想到這是一個受苦的地方,但是我們來想一想,真的有地獄這樣的東西嗎?如果真的有,它真的是一個受苦、懲罰的機制嗎?我們來討論這樣的問題。

第一個,是否真的有地獄?那就看從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它,從一個至善的角度來看,是沒有地獄這個東西,這些都是我們造作出來的,三界、六道都是我們形塑出來的,因為生命是擁有無限制的自由;但是,當我們仍然身陷其中的時候,有沒有地獄呢?只要你去醫院的急診室去走一圈,你就知道地獄不在遠方,時常化現在你的眼前。

但是,我們還是不要從這種角度去看它,要賦予(地獄)這樣的機制一個正面的意義,這是一個檢討的場合,就是面對你這樣的一段歷程,一個中途的檢討,也許做的好、也許做的不夠好,我們都可以拿出來檢討,經由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我們就逐漸、逐漸的趨向完美的境地。

如果有人、或者某一些存在,他身陷其中、流連忘返,怎麼辦呢?就好像你在游樂場中,東一個、西一個(游樂設備),你迷失了,每一個都非常的新奇有趣,有的有點恐怖、有的有點刺激、有的有點……總之,這一切的一切非常吸引你,於是迷失在游樂場中的小孩,當你流連忘返,怎麼辦?或者父母、或者店經理、或者警察先生、或者老師朋友,他們會提醒你,提醒你,這些只是一個幻想,看過了就可以了、經歷過了就可以了,無需流連其中,所以你就幡然醒覺,離開了這樣的幻境。我就是擔任這樣的角色,提醒迷失的存在,不要流連忘返於幻相之中。

你說這樣的世界,當我們雙手觸摸著牆壁、喝著飲料,是如此的真實,怎麼可能是幻相呢?這一點就必須要親身的經歷,才能夠有深刻的體會。就好像當你談到所謂的氣功,無法覺受的人還認為你說的都是天方夜譚、甚至根本是一種謊言,因為他完全無法感受、無法覺知;但是,對於能夠感受、能夠覺知的這些人,你也無需多說,因為一切都是那麼樣自然的存在。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說這個物質世界是虛幻的時候,你以現在的狀態也無法覺知、無法感受,有一天,當你能夠了知這一切,那時也無需言語的說明,所以為什麼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到底有多冷、到底有多熱,怎麼說得明白呢?

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佛經典上的敘述,但是我要強調這並非必要,所謂並非必要就是並不是每一個存在都需要這樣做。舉個例子,你如果生長在基督教的文化底下、回教的文化底下,會不會有人去看佛教的這個經、那個經呢?不會。

但是,不同的傳承有不同的因緣,同樣的,我們把關注的焦點縮小到現在,那你生活的周圍是不是每個人都要看聖經?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看佛經呢?每一個人適合的道路都不相同,無需勉強、無需造作,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方法。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尊敬的心,彼此互相尊重,不要認為自己優於別人、優於其他的宗教,這樣就可以了。

因為生而為人就是有限的覺知,因此當我們以有限的覺知,去看待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總有一些看不清楚的總有一些偏見。如何避免這些偏見造成的影響,就是要抱持一種尊重的態度,不必當審判者,因為你唯一能夠審判的就是自己,也只有你才能審判你自己。

要記住這一點,不要隨意的去批評人事物,要經常檢討自己的心念、做為。這是我要對你的勸說、對你的忠告、對你的導引。

 

上一篇:鐘茂森: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第二集)
下一篇:定弘法師:皈依三寶的功德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