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我們繼續學習蕅益大師的五重玄義,昨天講到第二個部分辨體,蕅益大師判這部經是以自性三寶為體,昨天跟大家報告了大師分「就事而論」和「觀心而論」這兩個角度來論述。昨天就事上談辨體,今天我們來看觀心辨體。「次觀心辨體者,只此眾生現前一念知覺之性,非內非外,不在中間;非過非現,亦非未來;非青黃赤白,非長短方圓;豎無初後,橫絕邊涯」。先看到這裡,這裡蕅益大師給我們談自性,本經它的體是自性,也是實相,所以這是一部大乘經,不是小乘經。大乘經是以實相、以自性為體的,從觀心這個角度來看,它只此眾生現前一念知覺之性,這眾生是一切眾生,包括你、包括我,就在我們這現前一念知覺之性。這個知覺之性就是真心,一念真心,真心只有這一念,如果有二念、有三念,這就不是真心,就落到妄心裡面。所以永遠都是一念,所以稱為一念知覺之性。這自性的功能有見聞覺知,這是它本來的功用。
自性是什麼樣子的?這是不可說不可說,老子《道德經》一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這樁事情本來是說不出來的。佛把這說不出來的這樁事用自性來代表,除了用自性以外,還有真心、真如、本性、佛性、法性等等很多名詞。這一樁事情說這麼多名詞,目的就是讓我們離開對名詞術語的執著,這叫離名字相。
自性非內非外,不在中間。《楞嚴經》裡面阿難尊者想找心在哪裡,佛問他心在哪裡,他找,說內、說外、說中間,講了七個地方,佛都否定了,這是《楞嚴經》講的七處徵心。它不在內、不在外,也不在中間,它沒有一個方所。說有個地方,這就是變成有限了,那在內就不在外,在中間就不在兩端,不能說內外或者是中間。這是在空間上講,自性是遍一切處,無所不在。在時間上講,非過非現,亦非未來,不是過去,也不是屬於現在,也不是屬於未來。過去、現在、未來,那是從時間上講,自性超越時間,所以說不上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那過去、現在、未來都在自性當中,所以它是超越時空。非青黃赤白,是它沒有顏色;非長短方圓,它沒有形狀,所謂無形無相,我們六根沒辦法接觸得到。就是眼見不到,耳聽不到,鼻子嗅不到,舌頭嘗不到,身體觸摸不到,連我們的意念都想不到。這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緣不到自性,但是它又無所不在,所以佛贊歎這是真空妙有。說真空,是講它的本體空寂,六根接觸不到;但是它又是宇宙的本體,能現萬有,宇宙是它變現出來的,叫妙有。豎無初後,橫絕邊涯,這是講它超越時空。初後是從時間上講,沒有時間;邊涯是從空間上講,它沒有邊際的,無窮盡的。現在的科學家也都能承認時間和空間只是人類的錯覺,它不是真實的一個概念,是人感受上的一種錯誤的感覺。佛教講這是妄想,有妄想,裡頭才有時空,妄想跟錯覺非常對應,妄對錯,想對覺,你看跟科學家講的是一樣的。
底下又說,「欲言其有,則毫無朕跡,欲言其無,則不可斷滅」。這是講它非有非無,你說它有,它又沒有任何的痕跡,沒有一個地方,沒有一個形狀,沒有一個顏色,六根接觸不到。可是又不能說它沒有,說它沒有,自性卻不可斷滅,它是真常,本不生滅,本不動搖。「本自離諸戲論,但因觌體自迷,雖久積沉迷,然終無減缺,是名佛寶」,這是講佛寶。佛寶是什麼?即是自性,這裡面是離開一切戲論。什麼是戲論?能說出的話都屬於戲論。道可道,非常道,能道得出來的已經是戲論了。所以這個事情古德告訴我們,必須是要離言絕慮,離開言語,文字更談不上了。連我們的思慮、我們的意念都不能夠存在,你要有思慮,你就沒辦法見到自性。必須放下我們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才能見到。
我們人人本有自性,跟諸佛平等的,那我們為什麼現在見不到自性、得不到自性的受用?原因在於這裡講的觌體自迷。觌就是看見,見到了體,卻是迷失了。其實自性無所不在,你看看祖師考驗學人,學生要是見性了,師父就問他:自性在哪兒?隨便抓住一物,「這就是自性」,隨拈一物就是。為什麼?自性無所不在。那見到性的人,他在任何一物上都見性,凡一切相不離自性。可是迷了自性,眼前看到的種種,這是相,看不到性。久積沉迷,時間久了,妄想分別執著日益加深,愈來愈沉迷於這些幻相當中,見不到自性。雖見不到,但是自性沒有動搖過,沒有增減,更沒有缺失。失去自性是迷失,不是真的缺失,你迷的時候,它還完完整整的在,只是我們迷了,看不到。所以從自性角度上講,這是佛寶,這是自性佛寶。
下面講自性法寶,「現前一切十界依正諸法,皆此介爾心中之所顯現。如彼夢中所見諸法,終不離於夢心。現前諸法,亦復如是,雖妄謂在我心外,各各實有,而實非有。猶如夢未醒時,執夢為實,醒後尋覓,了不可得。如此心中所現十界,不離自心,名為法寶」。這裡說的法寶,也是從自性上來說的,現前一切的境界,所謂十界依正諸法。十界是十法界,包括六道和四聖法界,六道是指地獄、餓鬼、畜生、人、阿修羅、天,這六道是屬於凡夫;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這是聖人的法界。這十法界依正莊嚴,依是依報,講的環境;正是正報,講的我們本人,也就是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皆是我們一念介爾心中所現之物。介爾是比喻極其微小,念頭極其細微,所以稱為介爾之心。一有念頭就變現出法界,這個念頭裡面如果有妄想,就變現出十法界;如果妄想裡面有分別而沒有執著,這十法界裡面所現的是菩薩和佛的法界。佛是斷了分別;菩薩,高位的菩薩也斷了分別,低位的菩薩還沒有斷盡;如果四聖法界裡面分別稍微嚴重的,但是沒有執著,這就現聲聞、緣覺法界;如果再帶上執著,執著就很嚴重,那就現出六道。執著裡頭,如果執著善,變現的是人、天善的法界;如果執著裡面帶著惡,貪瞋癡的這些念頭,就變現出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的法界,全是我們這一念心所現的。
所以,自己和自己所生活的環境都是我們這念頭產生的,這裡比喻像作夢一樣,你說夢中見到種種境界,這夢境哪兒來的?不是別人造給你的,不是上帝創造的,也不是外來的,全都是你這個作夢的心變現的,所以終不離於夢心,整個夢境就是你的心。你的心在哪兒,拿給我看看?心就是夢境,所以境即是心,心即是境,心境一如,心境不二。我們不僅是夢中如此,現前諸法(就是一切的現象)亦復如是,跟這是沒有兩樣的,所以醒的時候是做大夢,睡著了是做小夢,整個就在夢中沒醒過來。我們見到這些境界,以為這些境界是真實的,沒有想到境界就是我的心變現的。妄謂,妄是打妄想,以為境界是在我心外,心外還有物,而這些境界以為是實有。其實都錯了,實際上並沒有。你說在作夢的時候,確實夢到了種種人、種種事、種種物,你不能說沒有,他確實看到了。可是你想想它真有嗎?它是夢,哪裡是真有!是非有,可是非有卻好像有,似有非有,這叫妙有。妙在哪兒?它不是真的,就是變現出來的境界,等到你夢醒來的時候,你就發現那是假的,了不可得。你在夢中的時候,就以為這夢境是實有,那是愚癡顛倒。所以,凡夫是在夢中還沒醒過來的人,而諸佛菩薩都是從夢中醒過來了,知道一切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能夠控制,不能夠占有,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就是宇宙萬有的真相。
從這一個方面來講,「如此心中所現十界,不離自心,名為法寶」。這宇宙萬有是我們心中所現之物,它沒有離開心,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切現象不離自心,從這個方面來講,這是自性的法寶。這種知見叫做正知正見,法就是自性中的正知正見,你能夠了解這個宇宙事實真相,這就是皈依自性法寶。前面講的皈依自性佛寶,是覺而不迷,覺什麼?覺悟自性。
底下講自性僧寶,「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一任顛倒昏迷,分能分所。究竟離心覓法,無分毫法相可得;離法覓心,亦無少許心相可得。即心是法,即法是心,本自和合,不可乖異,名為僧寶」。僧,它有清淨和合的意思,叫和合僧。這裡從心性上講,僧寶是說什麼?心中所現的萬法本自和合,從來沒有分離過。你看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宇宙一切現象都是我們這個真心變現出來的,真心以外沒有東西,這叫心外無法。那一切的現象都離不開心,現象就是心,所以現象以外哪有心可得?像我們剛才講的作夢,作夢的心就是夢境,夢境就是作夢的心,夢外無心,心外無夢,只是我們凡夫顛倒昏迷。這個現象就是什麼?起了妄想分別執著,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會分能分所。
什麼叫能,什麼叫所?譬如說我看見一樣東西,有能看見的我和所看見的東西,把它分為二,這就是分能分所,就有對立了。實際上心性中沒有對立,沒有能所,能所不二。就好像作夢的能夢之心和所夢之境是一不是二,心就是夢境,夢境就是心。這個宇宙也是這個樣子,一切宇宙萬法就是心,心是能知能覺,宇宙是所知所覺,能所不二。所以,你想要離心覓法,無分毫法相可得,離開了這個能變現宇宙的心去找宇宙萬法,找不到。為什麼?宇宙就是心變現的。反過來離法覓心,離開宇宙現象去找一個真心也找不到,無少許心相可得。為什麼?心和法是和合為一,是不二的,所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它本來就和合,本來不二。乖異就是二,它不可乖異,這是講自性僧寶。
底下又講,「此介爾一念心中,圓具如此三寶體性,無欠無余」。要知道,我們自己本人這一念心性圓滿具足自性三寶,沒有任何的欠缺,一絲毫欠缺都沒有。「若能觀此介爾之心,則能具足一切佛法。故曰,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若不作此觀心辨體者,雲何名為於念念中常憶父母、而修孝慈耶?」這是講到我們一念介爾之心,這一念真心具足一切佛法。佛是覺悟的意思,所以佛法是覺悟之法,你覺悟了,你知道萬法唯心,都是唯心所現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所以說,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諸佛正遍知海就是諸佛的覺海,他的覺悟從哪兒來?從心想生,不離我們的心性。凡夫一切境界也是從心想生,只是諸佛覺悟,凡夫迷惑顛倒,所以這種受用就天淵之別,差別很大。
蕅益大師在這裡給我們分析觀心辨體,從心性上來辨明本經的體性,告訴我們,本經以自性三寶為體。真正明了這個道理,關鍵在於我們要覺悟,覺悟自己心性中的三寶,念念不離自性,念念覺悟,這就跟諸佛一樣,這才能夠稱為「念念中常憶父母、而修孝慈」。這句是本經的經文,我們從觀心的角度去體會,這句話意思極深。常憶父母,父母是什麼?就是自性三寶。父母表示能生的意思。宇宙萬法由什麼來生?由我們心性來生,念念不離心性,這叫做念念中常憶父母。而修孝慈,這是對一切眾生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只有真正見了性的人,念念不離自性三寶的人,才能夠念念中修孝慈,孝養一切眾生,慈悲關懷一切眾生。
所以明白本經的體性,對於如何修學這個經典就有很重要的意義。我們的理解愈深刻,修行的功夫愈增上;理解得淺,你修行的功夫一定也就很淺,心量也就小,以為這部經就教我們孝順父母,只孝順眼前的父母,自己這一生的父母,那就太淺了。不了解佛真正的本意是讓我們由小及大,把心量擴大,一切眾生就是我父母,念念不離自性三寶,而孝慈一切眾生。
底下就給我們講第三方面,明宗。蕅益大師判此經以孝慈為宗,宗是修行的方法、要徑。明白了這個經的體性,就知道該怎麼修。蕅益大師講明宗也從就事而論、觀心而論兩方面來論述。我們看,「就事明宗者,戒雖無量,以孝為宗。萬行雖多,以孝為首。所以釋迦曠劫,常修報恩之行,目連成道,即念乳哺之恩。當知非但成道之後,方念其親,實因報親因緣,方修聖道。如地藏菩薩,昔為婆羅門女,為度母故,發大悲心,生界未空,誓不先成佛道。諸佛菩薩,發心因緣,大率如此」。先看到這裡。
佛法一切法門基礎就是戒律,所謂「戒為無上菩提本」,佛滅度之前遺訓說到,以戒為師。戒律是無量無邊,不僅是佛制定的明文的戒律,像我們現在必須要持的五戒十善,出家人要持的沙彌戒、比丘戒、還有菩薩戒,在家人也有菩薩戒,這些是明文定下來的戒律。實在講,戒律是包括佛所說的一切的教誡,更廣義的說,包括世間一切的法律、道德規范、規章制度、禮儀等等,都屬於戒律,所以是無量的。佛告訴我們,戒律以孝為宗,這個宗是它的綱領,你要落實戒律,修行的綱領在哪裡?就在於盡孝。萬行雖多,以孝為首,菩薩道修六度萬行都是修在這個孝字上。世間聖人也這麼說,百行以孝為先。所以釋迦牟尼佛他無量劫來修菩薩道,修什麼?就是修這個報恩之行,就是修孝行,就是在盡孝。成佛就是圓滿的盡到孝道,目犍連尊者證了阿羅漢道,你看他第一個要做的事情是念父母乳哺之恩,要救度在餓鬼道的母親。這些聖人給我們做出的樣子,就是以孝為宗,以孝為首。
不僅是成道之後才念自己的父母,其實念父母、念報恩是我們真正發心修道的因緣。地藏菩薩過去做婆羅門女的時候,知道自己的母親因為造作惡業墮到地獄,發心要救度,你看她也是修大供養,她布施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雖然佛當時不在了,是屬於像法時代,但是供養佛像、供養塔寺,這就是供養三寶,跟目犍連所做的事情是一樣的。而更重要的是她能念佛,她這種誠孝感得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現身告訴她,讓她回去端坐念佛。念佛就是念三寶,念念不離佛號,就是念念不離三寶,所以有這樣殊勝的功德,她念到一心不亂,將她母親真的從地獄裡超度到天上去了。她因這個因緣發起大悲心,要像度她母親一樣度盡一切眾生,眾生都成佛了,她自己才願意示現成佛;眾生要未盡,她誓不成佛。這種大慈大願,都是從孝心而生的。實在講,地藏菩薩是做個代表,其實諸佛菩薩,一切諸佛菩薩發心的因緣基本上都是這樣的,都是從孝道而生。所以孝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沒有孝道,佛法也就不復存在了。
底下,蕅益大師為我們分析世間之孝和出世間之孝的兩種孝的分別。「申此孝義,即有二種,一世間孝,二出世孝」。先講世間孝,「世間孝有三種,一能尊親。謂自成聖賢,亦能喻親於道,如大舜等;又繼志述事,如武周等」。世間人盡孝基本上就是這三個方面。第一種叫尊親,就是使父母能夠尊貴顯要。那什麼人的父母最尊貴、最顯要?要自成聖賢,自己要做聖賢,聖賢的父母是最令人尊貴的。還有一種喻親於道,這是教導父母親能夠修學聖道。像大舜,這是「二十四孝」之首,大舜的父母那是不善,常常虐待舜,甚至千方百計要置舜於死地。而舜憑著他的至孝和智慧,一次一次的躲過他父母對他的虐待和殘害,最後用自己的至孝之心感動父母,讓父母改邪歸正,這是喻親於道,而自己最後成為聖賢。孔子最贊歎的舜王,說「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他的德堪稱聖人,他的尊貴,你看他做到了天子,堯把帝位禅讓給舜,這是他孝心的感召,這真是讓他的父母親得到最尊貴了。底下舉武周的例子,武是武王,周是周公,武王和周公他們盡孝是在繼志述事。真正大孝之人,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能夠繼續和發揚祖先的志向,能夠繼承父輩的事業,這是武王和周公做到的。他們的父親是文王,武王和周公是兄弟倆,父子三人都是聖人。這是講世間尊親之孝。
第二個,「二不辱其親,如曾子啟手啟足等」。能夠令父母不要蒙羞,能夠常常想到愛惜自己的身體和愛惜自己的名節,像《弟子規》上講的,「身有傷,贻親憂,德有傷,贻親羞」,能夠常常謹慎修持,不辱其親,這是世間第二種孝。這裡舉出曾子,孔子的學生曾參,這是出自於《論語》。啟手啟足,是曾子有病的時候,臨終前跟自己的弟子們說,「啟予足,啟予手」,就是讓弟子們把他的被子掀開來,這個啟是開啟的意思,掀開被子讓弟子們看看,曾夫子的手足有沒有損壞。《孝經》上講,「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曾子做到了,他臨終的時候給大家示現一下,你看看,我的全身都是完整無損的,這是對得起父母。父母把這個身體給了我,我到最後還能保持完整,這是不辱其親。當然,曾子不僅是保持身體完整,而且能做到保持他的德行完好無缺,孔門十聖之一,後人把他尊稱為宗聖。這是不辱其親。
第三個,「三能養其親,如必有酒肉等」。第三類的孝就比較低一點,只是能養活自己的父母,譬如說供養酒肉飯菜,給予父母衣食溫飽,這是屬於能養。但是能養算不算是真正的孝?不算,你看《論語》裡有「子游問孝」,夫子的學生子游曾經問什麼是孝,夫子怎麼回答?「今之孝者,是謂能養」,這好像就是說我們現在。我有一年在報紙上看到一則消息,當時正好遇到母親節,記者采訪了一些母親,都是那些大款的母親。先是采訪這些母親的兒子,問他們,母親節要到了,你們想要怎麼樣孝養你們的母親?這些大款們說:「我要賺多多的錢,買洋房、買名車,讓我母親能夠享受。」這是能養。然後這些記者又去采訪那些母親,問她們,你們希望自己的兒女怎麼樣來孝養你們?沒有一個母親說我想要名車、想要洋房的,倒是不少說到:「我就希望我那兒子不要太忙了,母親節能夠陪我吃頓飯。」所以夫子講「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如果是能養就叫孝,能養狗、能養馬,跟能養父母有什麼區別?養狗養馬跟養父母的區別就在於「敬」這一個字,你要恭敬父母,處處能夠體貼父母,真正滿足父母的需要,這才叫孝。光用這些酒肉飯食供養父母,孔子講,「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為孝乎?」光是用酒肉供養,哪裡稱得是孝!更何況用肉來供養,那殺生,增加父母的殺業,反而是不孝;酒也是讓父母昏沉。所以,吃肉失慈悲種,飲酒失智慧種,用酒肉供養父母是讓父母失智慧種、失慈悲種,這曾是以為孝乎,哪裡是孝?
底下講,「能尊親者,名為大孝,亦名達孝,亦名至孝,即是世間孝之極致。然雖宗廟飨之,子孫保之,不能使其親出輪回苦、證常住樂。聖人設教,曲隨物情,楊葉止啼,為出世孝作弄引耳」。蕅益大師這裡告訴我們,能尊其親,這是屬於大孝。第一種孝是世間講的大孝,也叫達孝,達是到頂點了,又叫至孝,就是都是講到最高的,世間孝之極致。但是世間孝之極致莫過於大舜,剛才講的,孔子最贊歎的,「德為聖人,尊為天子」,而且「宗廟飨之,子孫保之」,這《中庸》裡面所說的。宗廟飨之,這是後人給他祭祀,千秋萬代的子孫都紀念他,這個德行太厚了;子孫保之,是他的事業,他的家業千秋萬代的子孫都在保守著,確實,現在很多都是舜的後代。
可是,如果不能使其親出輪回苦、證常住樂,父母還在輪回,不能夠出離生死,證得常住真心的涅盤妙樂,這個世間孝也是有限的,只是對他這一生而已,不能管他來生後世。所以真正的聖人,這裡是講佛菩薩設教,設立聖賢教育,教導我們盡孝,先從世間孝教起,目的還是希望我們能夠做到出世間孝。那世間孝這種教育叫曲隨物情,曲是勉強、委曲,因為眾生他有情執,物就是這些眾生的意思,隨順眾生的情執,勉強來給他教化,講世間孝,這叫楊葉止啼。楊樹葉落下來的時候是黃色的,也叫黃葉,那個小孩哭的時候,父母就拿著這個黃葉在他面前揚,「你別哭了,這是黃金,你不哭,我就用這黃金給你買糖果吃,好不好?」這什麼?就是為了讓這小孩不要哭,用這種方便的手段來止啼。其實那黃葉真是能買糖果嗎?等到嬰兒破涕為笑了,他也就把糖果給忘了。所以這是比喻聖人以世間孝教化眾生,目的是為出世孝作弄引耳,引導眾生修出世孝。現在時間到了,我們暫時先休息一下。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五重玄義,我們繼續看明宗,剛才我們學習到蕅益大師論述孝,分為世間孝與出世孝。剛才講的世間孝分三種,一種是能尊親,二種是不辱親,三是能養親。世間孝,聖人只是用這種方便的教學來導引我們修出世孝,因為世間孝不能夠令父母出離三界,也不能夠讓自己真正成就出世聖人,所以即使是世間孝之極致的能尊親,他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世間聖人設教,大概也不乏佛菩薩示現,先讓我們眾生孝養自己父母,因為眾生都有情執,都有親疏的分別,所以聖人隨順眾生的情執,教導我們孝養父母。如果人不能孝養自己的父母,更談不上去孝養一切眾生了。但是又不能只停留在孝養眼前父母,還要提升、還要擴展,這就是修出世孝。
蕅益大師說,「出世孝復有二義,一直明孝道,二以慈成孝」,這兩個意思。首先講直明孝道,也有四種,「一盡心供養,二誘令修善,三勸令捨惡,四令證道果」。這四種屬於出世孝裡面的直明孝道,這是講就孝順父母而言,直截來談孝道,就有這四種。我們首先看第一種,「盡心供養者,如五分律雲,若人百年之中,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從今聽諸比丘,盡心盡壽,供養父母,若不供養,得重罪也」。這是佛教導我們對父母要盡心供養。盡心就不能有私心,有一個「我」在,這就有私了,我們跟父母是一體的,所以供養父母是無我的。戒律上有規定,修行人必須孝養父母。
蕅益大師對律宗研究極深,很多人也稱蕅益大師是律師,他是一生,可以說出家以後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專攻戒律。他這裡引用《五分律》,這是對出家人的戒律,比丘戒裡頭的戒律。這裡面講到如果有人在一百年之中,這時間很長,右肩擔著父親,左肩擔著母親,這是盡心的去供養。而且極世珍奇衣食供養,用世間最珍奇的寶物、最美好的衣食去供養父母,這是世間孝裡面講的能養,而且這個能養是用最恭敬的心態。右肩擔父,左肩擔母,這是比喻一種最恭敬的心態對父母奉養,猶不能報須臾之恩。須臾,是時間很短暫,父母對我們的那種恩德盡管是須臾短暫的時間,我們要報起來,那是百年盡心供養都報不盡。為什麼?因為父母對兒女的那種愛心、那種真誠,那種無私無我、盡心盡力,這個程度遠超過兒女對父母。也就是說,兒女即使是能夠做到,右肩擔父,左肩擔母,極世珍奇衣食供養,這種愛心還比不上父母對兒女那種愛心萬分之一、十萬分之一,所以父母須臾之恩超過兒女孝養父母百年。所以佛,從今以後聽諸比丘,聽就是准許,准許受了比丘戒的出家人對父母盡心竭力的供養,而且是盡形壽的供養。所以有些人錯誤的以為,出了家就不能夠去供養父母,這是錯誤的。佛在這裡,特別在戒律當中規定,應該對父母盡心盡壽供養,如果不供養得重罪,這是犯戒了。這個當然不僅是對出家人而言,對所有的人都適用。
在佛經裡面有一本《雜寶藏經》,講到一個故事,是釋迦牟尼佛前生的一段因緣。他在過去很久很久以前,久遠劫前,他還沒有成佛,那時候還是個凡夫,叫做慈童女,他是一個長者子。他的父親很早過世,家裡又比較貧寒,這個慈童女侍奉自己的母親極為孝順,每天都辛勤的勞作。他是割草、賣柴來維持生活,每天得到兩文錢,收入很微薄,可是他都用來奉養自己的母親。因為他辛勤的工作,逐漸收入也增加了,後來每天能夠供養自己母親四文錢,到後來增加到八文錢。因為他為人忠實,令人信賴,所以他賣柴大家都喜歡多給他一些,所以他的利潤就多起來了,後來每天能供養自己母親十六錢。
結果有一次別人就告訴他說:「你很聰明,又經營有方,你為何不入海取寶?海裡面有寶物,你父親在世的時候就常常入海取寶,這不是更加的富足嗎?」慈童女聽到這個話,就回來跟他的母親講,就問他母親說:「我父親在世的時候做什麼事,從事什麼行業?」他母親說:「你父親在的時候常常入海去取寶物。」慈童女聽了之後,他說:「我也要像我父親那樣入海取寶。」結果他母親當時以為他是開玩笑,就跟他隨便說說,「你也可以去」。結果慈童女聽了就認真了,於是約了同伴,就約定要去入海。所以這一天他向母親辭行,這時候母親看他要來真的,就跟他講說:「你別去了,我就你這麼一個兒子,你這入海取寶,那有危險回不來,我怎麼辦?」可是慈童女就對他母親說:「我已經向您請問過,您同意了,我才跟同伴們約定一起入海。現在我要是不入海,那就失信了,為人要守信,寧可立信而死,不可無信而生。」很堅決。結果他母親就非常的難過,捨不得,抱著他痛哭說:「那你等我死了之後再去,好不好?」可是這慈童女還是堅持要出海,而且當時把母親推開,在他母親頭上拔了幾十根頭發。母親這個時候就怕兒子會有不孝罪,於是只好同意放他走。
慈童女就跟同伴們一起去入海去了,結果在海上遇到了大風,就把他們伙伴全部吹散了。慈童女就走到一座山旁邊,他一個人,就見到山的頂上有一個城,有個城池。他當時是又饑又渴又累,看到有城池,他就馬上沖上去,看看有沒有些吃的。結果這個時候城中有四位非常美麗的女孩子拿著如意寶珠來迎接他。這慈童女看了就很奇怪,就問她們:「你們為什麼來迎接我?」這四位玉女就跟他笑著說:「你有很大的福氣,能夠在這個城裡頭跟我們姊妹四人共享四萬歲的快樂。」結果慈童女一看這好事情,就留在城中跟這四位玉女一起玩樂,享受生活。住了四萬歲,他就開始生厭棄,就離開她們了。這幾位玉女就感覺到很遺憾,而且還帶著嬌瞋的口氣跟他講:「閻浮提人真是反覆無常,為什麼無緣無故就拋棄我們?」這閻浮提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人,人心無常,這麼就走了。結果慈童女堅決執意要走,就離開她們,往前走。走了一段路,又見到一座城,很漂亮,結果有八位玉女,每個人拿著如意寶珠來迎接他,也是這樣告訴他說:「你有很大福氣,你可以跟我們在這裡有八萬歲的良緣。」慈童女看了也很高興,也不客氣,就在這裡住下來。可是住了八萬歲,他又生厭棄心,又離開她們了。
結果又往前走,又遇到一座城,又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如意寶珠來迎接他,興高采烈的跟他講,說「您很大的福報,你可以跟我們十六位姊妹有十六萬歲的因緣」。結果這慈童女真的,他就知道自己福氣很大了,就跟這些玉女在一起生活。又過了這一段時間,他又要走。如是又往前行,最後遇到了一座城,有三十二位玉女來迎接他,又加倍了,每個人拿著如意寶珠迎接,告訴他說:「你跟我們有三十二萬歲的因緣。」這福報愈來愈大。慈童女又在這個城池當中住了這一段時間,結果又生厭棄了。這時候,這些玉女就很感慨,說:「你再往前走就可能會遇到困境了。」結果慈童女沒有聽這些玉女的話,他自己是雄心勃勃,知道可能往前會有更殊勝的福報,所以毅然跟她們訣別,又往前走。
結果走到前面發現有一座鐵城,他心裡就覺得奇怪了,這城好像跟以前的城池不太一樣,陰森森的,挺恐怖的。又往裡頭走,好像那些光景不太妙,也沒有什麼玉女來迎接他,一座空城似的,開著門,他就進去了。一進去之後,那門自動就關上了,把他鎖在裡面,這時候他覺得好像不妙,可是又沒有後路了。突然之間發現城裡是一片火焰,非常的熱,慈童女就很驚恐,四處去找,看看有沒有玉女來迎接他。可是卻發現有一個面孔猙獰、頭上戴著火輪的鬼卒站在他面前,這時候他就非常的驚恐,這個人不是善類,這個地方好像一座牢獄似的。正想到這個地方的時候,忽然之間一陣大響聲,有一個大火輪忽然就飛來套在慈童女的頭上,把慈童女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且這個火輪是非常的熱,讓他非常的痛苦。結果慈童女就問:「為什麼我會來到這個地方,作了什麼罪?」結果獄卒告訴他,說世間有人捨棄母親,結果就會來到這裡,通常如果是拔過母親的頭發,就會有頭頂火輪的罪報。慈童女問:「我什麼時候才能夠解脫這個罪?」鬼卒說:「要有另外一個人跟你一樣捨離母親,然後再來到這個地方,才能代替你這個罪。」
結果慈童女又問這個鬼卒:「我做過什麼樣的福,修過什麼福,為什麼之前見過這麼多的城裡頭的玉女來迎接我,來伺候我?」鬼卒說:「你在閻浮提,每天用兩錢供養母親,就可以進入琉璃城,有四位玉女,有四個如意寶珠,在裡頭能夠有四萬歲的福報。後來你能夠用四錢供養自己的母親,你就得到玻璃城(玻璃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那種玉),就會有八個玉女,拿著八個如意珠來迎接你,你有八萬歲的福報。後來你增加到八錢供養母親,你就能夠入白銀城,這城是白銀做的,有十六位玉女,拿著十六個如意珠來迎接你,你有十六萬歲的福報。後來你能夠用十六錢供養母親,那你的福報又增倍,你在黃金城裡頭,有三十二玉女,有三十二如意珠,有三十二萬歲的福報。可是後來你捨棄母親,還拔了母親的頭發,現在就要戴這個火輪了。這個火輪不會掉到地上的,除非是有人來代替你。」慈童女聽了之後就無話可說,就知道自己過去孝順母親真得福報,有一念違逆母親,還拔了母親的頭發,就遭受這樣的罪報。
他生起慈悲心,自己只是有少許悖逆母親,就會有這樣的罪報,那世間那些大逆不道的人,他所受的罪比我要重得太多了。他想到這裡,就寒毛直豎,就想到要救人救世。所以他就發了誓願,說願我代一切眾生來受苦。結果這個心一發起來,發現頭上這個火輪忽然間就掉到地上。慈童女又問:「你不是說這個火輪不會掉到地上的,怎麼會掉到地上來了?」鬼卒看到他這樣,也不跟他說話,拿個狼牙棒,一棒就把他打死。結果在地獄裡一死,就了結了地獄罪報,他從地獄就出來了,而且立即就生到了兜率天。你看,一念發起大慈悲心,地獄的業報就滿了,就沒有了,生天了。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說,當時這位慈童女就是我的前身。所以告訴大家,對待父母要勤心供養,不能夠有少許悖逆之心,否則果報是真的絲毫不爽。這是講到若不供養,得重罪也。這是講到盡心供養這一條。
直明孝道第二條是講「誘令修善」。「如《佛說孝子經》雲: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雖盡孝養,猶為不孝。能令二親,去惡為善,奉持五戒,執三自歸,朝奉而暮終者,是報重恩。」這是講到勸誘自己父母學佛修善。佛門裡面有一本《佛說孝子經》,佛講到關於孝道的經典有不少,這是其中一部。說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親者,如果你不能夠善巧方便導引自己父母親去學佛,雖然你盡心孝養,猶為不孝。所以這裡講到孝道的標准就高了,不僅是能養父母之身,更要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養父母之慧。這裡提到養父母的智慧,能夠使到父母去惡為善,就是斷惡修善,奉持五戒,不殺、不盜、不邪YIN、不妄語、不飲酒,奉持五戒,將來父母必定得殊勝的善報。如果只是在物質上盡心供養父母,可是父母還每天造惡,那你想想,你對他的孝養是他的福報,消了他的福報,而他又不能夠去惡為善,福報終有一天享盡了,惡報現前。那我們做兒女的豈能忍心看到父母受惡報?所以必定是盡心盡力導引自己父母修善持戒。
執三自歸,這是學佛了,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寶。這裡講到自歸,自是自己,皈依自性的三寶。我們做早晚課念皈依的時候,都是自皈依佛、自皈依法、自皈依僧,這叫三自歸。為什麼叫自歸?因為三寶是自性本來具足,只是我們能不能歸、能不能依而已。什麼叫皈依佛?佛者覺也,覺而不迷,能夠從迷惑顛倒歸回來,回頭依自性的覺悟,這叫皈依佛,這是自皈依佛的意思。法者正也,正知正見,能夠從邪知邪見那裡回歸,回頭,依自性的正知正見,正而不邪,這叫自皈依法。僧者淨也,淨而不染,能夠從污染,包括身心環境的這些污染回頭,從污染的知見回頭,依靠自性清淨,清淨心,這叫自皈依僧。能夠勸導父母皈依覺正淨,皈依三寶,這是大孝,天天如是,朝奉而暮終。所以真正報重恩者,那是讓父母學佛,讓父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往生淨土,這個孝道才算盡到。蓮池大師講,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離塵垢就是脫離三界,往生淨土,子道,就是孝道才算成就。這是誘令修善。
底下第三條是講「勸令捨惡」。「如《孝子經》雲:若親頑暗,不奉三尊,凶虐殘戾等,子當極谏,以啟悟之。若猶未悟,即為開化,牽臂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若復未移,悲泣啼號,絕不飲食,親雖不明,必懼子死,當強忍伏,心修正道。儒禮亦雲,父母有過,三谏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也」。這是勸父母斷除惡法,斷惡。《佛說孝子經》裡面有講到,如果我們的父母冥頑不化,不能夠信奉三寶,執著自己的邪知邪見,甚至凶殘、暴虐、狠戾,這種是屬於惡的心,造作惡業,將來必定有惡報。作為兒女應該怎麼做?應該是極盡全力的來勸谏。這個極力,一定要有智慧,不是硬來的,硬來反而有時候會產生反效果。要有智慧,善巧方便,全心全力來勸導父母,讓他覺悟,讓他明白因果報應的道理,說明佛陀教育的利益,幫助他覺悟,幫助他學佛。但是父母善根深淺不一定,如果父母有善根,經過你的引導他覺悟了,當然這是兒女的這孝心有了結果,真的是不容易。
我記得當時我母親帶我學佛,可是我父親他不贊成我們學佛,這是十幾年前的事。我們當時也是想盡方法來誘導他學佛,不僅是跟他講道理,我記得當時從美國留學回來—我是年年回來看望父母,帶著父母,帶著我爺爺奶奶去游九華山,游天目山,讓他在佛教的道場氛圍裡面去薰陶,去增長善根。自己也要做出一個孝養父母的樣子來,讓他們心生歡喜,讓他們知道學佛人是好,孝順,讓他們嘗到甜頭了,他們才肯接受。中間有種種的酸甜苦辣,那就不能細說了。真正相信古德所說的,「誠之所至,金石為開」,你看我父親現在學佛學得不錯,一心一意求生淨土,在道場裡面修學,讀《無量壽經》已經超過三千遍。雖然身體在七年前做過手術,腦瘤手術,本來醫生給他斷言是不會超過三年壽命,這念佛愈念愈好了,身體愈來愈好。手術之後生活都非常的正常,三寶威神加持。
所以子當極谏,以啟悟之,讓他學佛。若猶未悟,如果他冥頑不化,怎麼辦?種種善巧,為其開化。包括什麼?這裡舉一個例子來說,牽臂引類,示王者之牢獄,諸囚之刑戮,這是給他示現因果報應絲毫不爽。要啟發人學佛,最重要的是讓他明了因果的真相,牽臂引類,就是拉著他、帶著他去看,你看看造作不善的就會有這種現報,到牢獄裡去看那些受刑罰的,甚至被殺頭的,都是因為造作不善,所以讓他覺悟真的有因果。但是他還是不能接受,若復未移,最後拿出絕招,悲泣啼號,絕不飲食,痛哭流涕。用自己的真誠心來感動父母,而且絕食,不吃飯、不喝水,坐以待斃等死,讓父母覺得這不行。親雖不明,雖然父母可能沒有這麼多善根,他不太明白佛法,但他總是疼愛自己的兒女,必懼子死,他看兒女這樣不吃不喝,天天悲痛的流涕痛哭,他會死的,他害怕。結果當強忍伏,心修正道,就勉勉強強隨順兒女,跟著兒女學道,學著學著,就上路了。這是什麼?不得已而為之,那是對一類真的缺乏善根的父母。但是真正用誠、用孝去感動,人心是肉團做的,沒有不感動的,不能感動是自己誠意不夠。
儒家禮節裡頭也有講到,父母有過,「三谏而不聽,則號泣而隨之」。這《弟子規》上講的,「親有過,谏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谏不入,悅復谏,號泣隨,撻無怨」,就是這個意思。父母有過失要勸導、勸谏,一次不聽,再勸;再勸不聽,三勸;三勸還不聽的,那真是頑固不化的,怎麼辦?號泣痛哭,包括這裡絕食抗議,讓父母真正了解你是為他好,他最終也能隨順你,斷惡修善,皈依三寶。這是第三條。
直明孝道第四條,「令證道果」。這是講,「如淨藏淨眼之於妙莊嚴王,釋迦世尊之於淨飯父王及摩耶夫人等」。這裡講得比較簡單,用兩個故事來說明這個問題。令證道果,就是兒女能夠幫助父母證得道果。道果,至少小乘初果須陀洹到四果阿羅漢,乃至證菩薩果位,證佛果位,這都屬於道果。
這裡舉出第一個是《法華經》上的故事,淨藏淨眼之於妙莊嚴王,是出自《妙法蓮花經.妙莊嚴王本事品》,這第二十七品中所說的。這是說在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只劫的時候,有一尊佛,這尊佛叫雲雷音宿王華智佛。當時有一個國王就叫妙莊嚴王,他有個夫人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淨藏,一個叫淨眼。淨藏、淨眼兩人其實是菩薩再來的,他們有大神力、大福德、大智慧,已經是久修菩薩道,是來報恩的,為了讓他父親改變邪見,能夠學佛。當時他們想要出家,請求父王准許,那父王當然不准許。結果他們就在父王面前示現種種神變,用神通,那菩薩他才可以有這個本事示現種種神通,讓他的父王看到之後覺悟。結果後來准許他出家,不僅准許兩個兒子出家,而且自己後來也跟著出家,在八萬四千年當中修習《妙法蓮華經》。當然他們的壽命非常長,不像我們這個世界的人壽命最多也就是百歲,他們那個壽命很長很長,所以在八萬四千年中精進修習《妙法蓮華經》,證得一切淨功德莊嚴三昧,他成道果了。這是淨藏、淨眼兩位王子對他的父王盡的大孝,真正讓自己的父親離究竟苦,得究竟樂。
下面的這個故事是講釋迦世尊之於淨飯父王及摩耶夫人,釋迦牟尼佛父王是淨飯王,他的母親是摩耶夫人。摩耶夫人生了釋迦牟尼佛以後,七天就死了。世間人看是死,其實不是痛苦,她是因為生了佛,做了佛母,這個福德太大太大,這人間已經沒有給她享受的福報,她生到忉利天去了。淨飯王後來娶了摩耶夫人的妹妹,這是釋迦牟尼佛的姨母,把他撫養大的。淨飯王他不信佛法,釋迦牟尼佛當時出家的時候他也不允許,是釋迦牟尼佛後來偷偷跑出來的。結果出家之後證道成佛了,後來回來度自己的父王。在回來之前,佛先派遣他的弟子優波離尊者,優波離尊者戒律非常好,阿難復講佛的經典,優波離尊者是誦戒,把佛的戒律復講出來,所以,經藏是阿難尊者結集的,律藏是優波離尊者結集的。由戒生定,由定開慧,他證得阿羅漢果了,所以佛派遣他回到淨飯王的王宮。結果優波離尊者騰身在虛空當中,示現種種神通變化,而且還有天龍八部也示現種種莊嚴供養。這一示現,讓淨飯王折服了,知道這世間世俗的富貴之樂遠遠不如出世之樂,所以他後來也皈依三寶。佛以般若智慧為父王開導,告訴他世間苦、空、無常的真理,也勸自己的父王和族人修行淨土法門,深信切願求生淨土,一心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你看,釋迦牟尼佛勸他父王修淨土法門,證明淨土法門那是最寶貴的法門,否則釋迦牟尼佛不會給他父親來推薦,所以我們今天能夠修行淨土法門,這是至寶。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講的,要「寶此一行」,這一行就是念佛求生淨土,這是至為寶貴的法門,蕅益大師講這是至簡易、至方便、至直捷、至究竟的法門。念佛簡單容易,誰都會念,誰不會念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你看沒文化的老頭老太太都會念,簡單容易;方便,隨時隨地可以念;直捷,是直捷了當,念佛成佛,再沒有任何的法門比這個更直捷、更快速了;究竟,往生淨土不退成佛是圓證三不退,將來成佛是成究竟圓滿的佛。這麼殊勝的法門,佛為自己父王介紹,淨飯王就在法會當中聞法,當下就證得法眼淨,也證了道果;不僅淨飯王證果,很多族人,在場的人都證得聖果。後來淨飯王往生的時候,佛還親自回來舉喪,為自己的父親入殓、抬棺木,把他父親的棺木抬到靈鹫山上去安葬。過去佛常在靈鹫山說法。這是佛盡大孝,度自己的父親出苦海、證道果。
對他母親也是如此,摩耶夫人生了佛之後,生忉利天,佛為報母親懷胎十月的恩德,專門抽出時間升到忉利天為他母親說法,講的就是《地藏菩薩本願經》。佛經裡有一部《佛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就記載著這個故事,說佛在忉利天上講法,是有一次結夏安居三個月,當時佛身放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在忉利天的摩耶夫人,就是他的生母看到了,乳汁自然流出。她就說:「難道這個人(就是放光的這個人)是我的兒子悉達多太子?如果真的是,這乳汁應該送到他口中。」說完乳汁流出就像白蓮花一樣,進入了佛的口中,摩耶夫人見了之後非常的喜悅,心花綻放,於是一心至誠的五體投地,向佛請法。她專精正念,這時候煩惱頓時息滅,佛給她一說法,她就證得須陀洹果。須陀洹果雖然是小乘初果,但是也是聖人,在人間天上七次往來,他就證得阿羅漢。所以,這也是佛報母親的恩德,讓母親也證道果。
最後有一段講到,「此四種孝,即順四悉檀意。初之一種,同於世間。第三能養」。這四種孝,第一種說盡心供養,跟世間孝裡的能養父母是一樣的,「令父母得歡喜益。但世間孝養,多事殺生,重結怨業;出世孝養,清淨無過,是為異也」。可是世間孝和出世間孝還是有不同,世間孝養往往用酒肉,殺生,結了怨業,出世間的孝養是清淨的。所以學佛,我們要首先幫助父母斷肉吃素,清淨沒有過失,這就真正沒有後遺症。「修善捨惡,同於世間,第一大孝」。剛才講到的「勸令修善」和「勸令捨惡」,這兩種跟世間的第一大孝,第一大孝是「尊親」,是相同的。「令父母得生善滅惡二益」,這兩種益處,生善和滅惡。「若自修善行,亦名為孝,即同世間。第二不辱其親」。如果我們斷惡修善是自己分上修行,這跟世間的不辱其親就相同,「德有傷,贻親羞」,我們斷惡修善是不辱父母。「但儒明不辱,止據現生;佛戒功能,濟度累劫,是為異也。」世間和出世間的孝還有不同,儒家講的不辱其親只是對現生而言,沒有講到來生。佛所說的戒律,持戒功德濟度累劫,我們因戒而得定,因定開慧,能出離生死,這是不同的地方。「令證道果」,這是最後直明孝道裡頭出世孝的第四種,令證道果,令父母證得道果,「世間所無,能令父母,得入理益」。這世間孝就沒有了,證道果可以讓父母入理益,這個是真正的、實在的利益。所以「前三為權,此一為實」。前面三種講盡心孝養,勸父母斷惡,勸父母修善,這是權巧方便而已,真正實在的利益是讓父母證道果,這就是理益。這是出世間四種孝,這是直明孝道裡面講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明天再講「以慈成孝」。有講得不妥之處,請諸位大德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9/9/3 中國雲南晚晴軒 檔名:57-005-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