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黃念祖:無量壽經(第35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我們上次在第四十一品「惑盡見佛」,這一品沒有講完,說到眾生由於疑惑,只能在邊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深自悔責」,要悔,要責備自己,而且要很深。所以你看往生之後,還是有許多重要的事情在做。「求離彼處」,等到生前的過失都消失,都忏悔干淨,然後才出來,才能見佛聞法。講到這一段。

  等到罪業消除,經文「即得往詣無量壽所」,這才能夠從邊地疑城出來,到海會之中,到無量壽佛面前。「聽聞經法」,來聽來聞這兩個字,聽就淺一些,聞就深一些。往往大家對於聞字體會得不夠,以為就是聽。一經於耳,這是在聽跟聞之間的,就是一經過耳朵,不管你懂不懂,只要耳朵聽到了,那就都算。聞就很深入,聞,你得信受奉行,才叫聞。所以說到聞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說只聽到這個名字、聽到這一句話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執行,這才是聞。所以聞的含義很多。所以聞菩提(這西藏的),你一聽,你就可以成佛。這個聞字也應當照我後頭這個解釋,不是一經於耳。聽聞經法,聽就是聽見,聞當然就是水平提高,能理解就是聞。

  你看,「久久」,不是當時。所以從邊地疑城出來,見了佛,聞法之後,是久久,兩個久字,久久也會「開解歡喜」。現在有些人比較急躁,就覺得好像是為什麼我還不懂,為什麼我不怎麼怎麼樣,為什麼不如何如何,不知道你這些想法是不合規律的。這需要一個過程,當信佛經語深,哪裡是三言兩語,你這麼用過幾天功就能理解?就是佛之所說是佛的知見,眾生心中是眾生知見,這兩個是水火,你心中是眾生知見,你怎麼能夠接受佛的知見?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眾生知見,這是有一個過程,不然你以為是懂的。還有以為是懂了,這就更危險,你不知道你懂成什麼樣,你一懂就錯。尤其是禅宗,不懂還有法子開悟,懂了就沒法子開悟,懂了就更遠,不懂還近一點。所以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開解者,心開得解也」。這個還不是開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實義。不是我會答卷子似的,你說一個什麼問題我會答,我答得很正確。那是學生考試卷,那個容易。真正要開解,開解就歡喜,踴躍歡喜。從邊地疑城出來以後的人還是忏悔,深自悔責之後見佛聞法,用了兩個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們只能欣賞,我們在佛經之中我們能懂得幾句,哪怕是粗淺的懂得,這就很寶貴。一有急躁情緒,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是錯會,拿你主觀的東西以為是佛的意思,那就離題更遠。

  「亦得遍供無數無量諸佛」,這就初步出現神通,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無量無數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養,普遍去承事,普遍去聽法,這就快了。「修諸功德」,要修種種的功德,所謂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種種陀羅尼、種種的妙法都在修。久久才能達到這一步,因為這個人他生在極樂世界是生了,但是他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經復少」,這是疑惑。沒有開智慧,知道的經又很少,所以他墮入疑城。現在雖然親自看見阿彌陀佛,親自聽到佛的開示,可是心中的污垢還沒有除,情見還存。他是眾生知見,眾生知見就是情見,所以我們要超情離見。離見現在談還早一點,但是超情確實需要,要超乎這一切情見。所以無情不能學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情要空。在這種情形之下需要多聞薰習,多度的聞法,多度的思惟,在極樂世界耳聽目睹都是增上,這樣就增長了智慧,這才能開始,能夠信佛的話,理解佛的話。所以說為什麼需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因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他是上根,在這還沒有斷氣,已經就是菩薩,早超過這個境界了。所以根器,大家要知道,根器它就是不一樣。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邊地人的根器不是佛在選擇,我厚待誰,誰走後門,不是有這個事,自然,自然如是。所以大家要知道,現在我們就是要好好的修持,使得我們自己有一個很好的根器,於是就可以遍供無量諸佛,修諸功德。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的號,彌勒菩薩的號,釋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讓大家重視。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是個大的損害,「為失大利」,就失掉最大的利益。望西《無量壽經鈔》裡他設一個問,怎麼說菩薩還有疑惑?怎麼還失大利?他解釋,他說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薩?他沒有肯定,一個問號的語氣;「或是縱說」,縱然是菩薩如果生疑,「可失大利」,他沒有做肯定。其實他這個問號是很謙虛,這個事是肯定的。別教的說法,「信位菩薩,如空中之絮」,咱們春天看見柳絮,它就在空中飄忽升沉,變化萬端,這就是信位菩薩的情況。咱們凡夫真實發起了菩提心,我們就可以稱作初發心菩薩。這樣的菩提心就是像《論注》所說,「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怎麼度眾生?你要把眾生攝受到生在有佛的國土這個心,不是一個空的心,不是一個空的願,你要有具體的做法,產生了效果,這才叫做願。只是空洞洞的一個東西,所作所為不能達到你的目的,這是空願、狂願。發這個心,就是要一切眾生成佛。怎麼來度這些眾生?那就要攝受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所以淨業的行人發這個心願,「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天天這麼念,不就是在發菩提心嗎?同生極樂國,這也就可以稱為初發心菩薩。而初發心菩薩,再進一步,甚至於到了信位的菩薩(不要小看那個信位,有時候初悟的人只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他生疑,因為他總還是有疑,就是所謂根本智、差別智,明白了根本智,還沒有明白差別智,對於差別智他還是疑惑。所以這樣說,就是菩薩可以生疑惑,信位菩薩、初發心菩薩就很當然。

  你退了就太可惜,所以為失大利。大利指的什麼?就是經中說的真實之利。「十方婆伽梵,住真實慧,開化顯示真實之際,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是三個真實:真實之慧、真實之際、真實之利,十方的佛就是這麼樣住於這個真實的慧,顯示真實之際,這樣子來給大家利益,所以是真實之利。「難值難見」,值是遇著,你碰到了,比方開會,碰到在一塊開會,就說值了,但是你不見得能夠會見,這就是難值難見。同在一塊開會就是值,能親自相見就是見。難得能夠同會一處,更難得見面,十方的婆伽梵。「如優昙花,希有出現」,昙花一現。現在是難逢的也逢了,難聞的也能聞了,可是疑惑,而沒有信受,所以失大利,最可惜了。何況咱們這個淨土法門,阿彌陀佛的一乘大願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無量,只要信願持名,很簡單,就徑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實利中最真實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於這個不信就真實失了大利。這就是說明這個經上的話,「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底下為了深入,我們再引證一些經。例如《十往生經》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對於《十往生經》能產生正信,「愛樂是經」,愛是歡喜,樂這個經,「勸導眾生」,拿這個經來勸、來引導眾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說這個經的人,聽這個經的人,都可以往生。「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這樣等人,有在說、有在聽的,「我從今日」,就從說的、聽的這一天起,「常使二十五菩薩護持是人」,護持這個人。這個今日也就代表佛說這個經的時候,阿彌陀佛當時說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對於我們來說,你要是這樣解釋,你也得到這個利益,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薩來護持。「常令是人無病無惱」,沒有一些疾病來纏擾他。所以到了病中,他沒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訴他念,他就難念。這兩個病人,一個費濟良,他是念不了了;圓得師也是,大家怎麼勸他也不行,他心不肯念,最後什麼心我不知道,中間曾有這個情況。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著到最後,這病所干擾,這個就困難。你真是發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個菩薩護持你,不讓你生病,沒有煩惱,人跟非人都不能得到他的便利,來搗亂你。你行住坐臥之中,不論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穩」,你就好修了。這個就表明信的人得這個利益。

  相反,經中又說,你懷疑,你毀謗,「於後閻浮提」,指這地球,「或有比丘、比丘尼,見有讀誦是經者」,或者他很生氣,或者心中有毀謗。「由是謗正法故」,他這個人就是這樣,他是門戶之見,常常就是說所謂斗诤堅固。所以我們不可以產生門戶之見,產生門戶之見,對於一個異己的就很厭煩。那天我看見個比丘尼,對於別人念《普門品》,她那個厭煩的情緒簡直是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氣。所以這種情形是會常有的。如果有人對於念《十往生經》的人也是同等的態度,他誹謗,他發怒,他就誹謗了正法。這種人怎麼樣?你看就是一個信,一個不信,這個對比很清楚。「諸惡重病,身根不具」,身體也就殘缺,「聾盲喑啞」,身體瞎、聾、啞巴。「水腫鬼魅」,有鬼來纏,「坐臥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個法師身上插了五條管子,插了很長很長時間,後來實在難過,自己把鼻子的管子拔掉,小和尚趕緊又給他插進去。那個管子一寸多長,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他拔掉管子想死,旁邊有人不讓他死,又給他插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果死的話,「墮於地獄」,就入地獄。所以謗法之罪是最大。所以我們一方面要護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決心不可以謗法。一問三不知都不要緊,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個問號,不要隨便做結論,隨便表態,隨便批評。如果墮於謗法,這就嚴重得厲害,你「八萬劫中受大苦惱」,不是八萬年。一劫不止八萬年,八萬億年也不止!要把一個大石頭用輕紗一遍一遍擦,把它蹭來蹭去,把石頭蹭沒了,這才是一劫,你說多少年?所以謗法之罪是最大。為什麼謗法之罪這麼大?眾生這麼苦,所有能出離的就是靠法,你給毀了,你說你罪大不大?這有道理的。眾生唯一得救的就是靠佛法,你就毀謗這個。比方莊稼正熟了,要等著秋收,一把火把它都燒了,老百姓沒東西吃,這個罪也很大。大家最急需的,他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給毀了,所以勝過於殺父、殺母、殺阿羅漢。所以言論要十分小心。「百千萬世未曾聞水食之名」。所以為什麼大家施水?這個餓鬼就是百千萬世,不要說沒有水跟吃的,他就連這個名都聽不著。所以為什麼老放焰口?就是請鬼吃飯,他苦,他得不到東西吃。「久後得出」,出來之後,「在牛馬豬羊」,因為它愚癡,就要被人殺,受極大的苦。最後這些都消滅,變成人也生在下賤處,「百千萬世不得自在,永不聞三寶名字」,這種人聽不見三寶之名。「是故」,這兩句話我們要注意,「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也。」所以說法的人為什麼不輕說?為什麼要慎重?就是這兩句話。你在沒有智慧、沒有信心的人,不要說這個經。所以最近我在進一步的關門,還不是自己想休養,實在還是少說為宜,你引起人家的,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聽了之後他疑謗,他得這麼大的罪。所以這就是說,如果要是疑惑就為失大利,從這段經文就把這個做了很大的一個證實,引證,引佛經來證明佛經,不是用自己的話來證明,多方面的,所謂引經解經。

  從這兩句話也提醒我們大家,你去說這些事情,不是隨便說說,你都要看對方的機緣,他能不能接受。所以為什麼密壇不讓人進,等等等等的,都是同一個道理,沒有什麼可保密的,只是為了對方的好處,為了對方。所以說我們有一個法本,鎖著不能讓別人看,別人要是偷看了,看的人有罪,你這個主人同樣有罪,你收藏得不好,就是你不負責任、不小心。所以無智無信人中莫說是經,都要看對象,不能像救世軍那樣的就是大呼大號。當然說類似的人天乘的話也可以,那跟他們也就沒什麼多大分別。所以我們看到,疑和信只是當人的一念,可是這個差別豈但是天淵之別,沒法說了,這個差別。所以最後就說,「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應當明白的信,不是迷信,明信是最好,佛所希望的是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諸佛所說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的學習、參究,希望一天一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貴的,你通過仰信達到明信,不能隨意就以為如何如何,下評論,也不要輕易以為我現在所理解的就理解得對了,打個問號。你要把它釘住了之後,再接受新東西,它就成了障礙。無止境在發展的,你怎麼能釘得住?你不想再發展了嗎?你上梯子,在這一層你就把腿捆上,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那好受嗎?但是人都喜歡栓在梯子上。要放棄以前的,再前進,都不可停留。

  底下就是彌勒菩薩回答,「慈氏白言:雲何此界」,因為大家正看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還在現前,討論的時候極樂世界都在現前,邊地疑城都在現前。現在佛、未來佛的討論,彌勒菩薩就問,為什麼這個世界上有一類眾生,有這麼一種眾生,「雖亦修善」,他也修善,但是不求往生,為什麼?佛告彌勒說,「此等眾生智慧微淺」,智慧很小、很淺,「分別西方不及天界」,他覺得西方不如天界。這樣的人,沒有知識的人就不說,有知識的人我見過兩個,一個大居士的女兒,她不求生西方,她說西方極樂世界老開會,她想生天,就是這一類。還有個胡亞龍,好像是個翻譯,他也不是求生極樂世界的,他要想生什麼天。所以有這樣的人,我們不要以為沒有,很多人是這樣。「不及天界」,他認為這個不樂,他就不求生,因為他智慧微淺,他就有這種分別心。就回答了彌勒,為什麼?就因為這個。

  慈氏又接著說,「此等眾生虛妄分別」,這些眾生是虛妄的分別,這個分別是錯誤的,虛是不實,妄就是錯的,這樣的分別,「不求佛剎」,他不求生佛剎,「何免輪回。」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彌勒未來佛的話。你說這個佛不行,等彌勒佛來,彌勒佛還是這個話。彌勒佛就是這個話,「不求佛剎,何免輪回」。你修唯識觀,你也要求生淨土,你不求生淨剎,你何免輪回。要眾生不受後有是什麼境界?禅宗有時候都三關齊破的人,所謂「三為國王,便失神通」,當了三次國王之後,他神通就沒有了。所以入胎很可怕。所以不生佛剎,要出這個輪回,就是彌勒的話,「不求佛剎,何免輪回」,這個語義多精煉。就是說,彌勒這兩句話是指的兩種人,一種就是說從享樂的觀點來看,他覺得天界快樂,尤其是有男女之欲樂,所以留戀。但是這樣修善,你可以達到你生天人的目的,你福報盡了之後還又輪回。第二種,各宗各派有許多人以生淨土為著相,有的人他就死於句下。這次從美國來的一個人,他看了黃檗《傳心法要》說了一段,佛有什麼相可見,有什麼可來可去,所以臨終見佛你也不要跟他走,跟淨土就不合,看的人就問我。我的回答,我說禅宗都是法身境界,須菩提他佛來了不去接,無來無去,我有什麼可接?他是先看見佛了,這個境界。臨終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聖同居土,你還是凡夫境界,你當然要跟著去。他懂了。其實這個話還沒有說透,這句話有四料簡,「生則決定生,去則實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沒有去,往哪去?都在自心之內,你去哪?這不去就如須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見了。再有,「去則決定去」,去就是決定去,「生則實不生」,生了之後證無生,我生什麼?所以這有四料簡。再其余二料簡大家自然就明白,都可以,只是你的境界,不要在語句上去執著。有人就不行,就認為禅宗高,你們隨佛接引這個低。他要把這四料簡都知道之後,有什麼叫來去?有什麼叫跟不跟?實際上都是以情見心來推測往生的情況。但往生人的那個情況,佛力加持之下,遠離這些跟不跟、去不去這些思想,沒有這些,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裡還有這些起心動念、這些琢磨、這些安排?有些人就是在凡夫境界去推測許多殊勝的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雖然很精進修持,但是不以淨土為歸宿,在現在生中要坐斷生死,可以說不可能,何免輪回。這是彌勒的回答。

  佛就接著說,「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所以愈討論愈深入,就是佛法需要彼此要計較計較,所謂許多問答、許多交談,經中就是這個內容。咱們這個《無量壽經》不就是阿難問嗎?《金剛經》不就是須菩提問嗎?而且經中還有很多菩薩提出問題來問答,這才能引出佛殊勝的開示。佛就說:「彼等所種善根」,他是種了善根,但是他種的善根他不能離相,把這個觀點說出來了,他沒有離相,他「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底下就進一步指出著相和離相的利害關系,這個差別。上頭說明了疑和信,底下就分別你是執著(著相),你還是能離相。你著相修福,你住相布施,你就有一種,今天我是做了很大的功德,我在廟中是大施主,端著一個大施主的架子在那,這就是十分的著相,這就是住相布施。還有單跟某一個人有情感,就多去支援他,這都是住相布施,住相、著相。這個修福,不光是布施,種種都是如此,你要在禅定中去著相,那就一定要著魔的。所以你求往生,不是你著相而能往生,你要是離相就真正得解脫。

  底下就是佛說的,「雖復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他求人天福報,做布施,也供養,種種種種的,裝金、造像、放生等等,做了很多很多功德,他所求的只是人天的果報。他得到享受這個報的時候是豐足,可是他沒有能夠出三界的牢獄,欲界、色界、無色界,這是個牢獄。所以外道以生天為解脫。我們不但是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都認為是牢獄,這就是不同於其他的地方。只有佛法,你才真可以出三界。你修人天福報,你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實,你出不了三界的牢獄。你死了之後,你的父母、妻子,你的種種眷屬,「欲相救免」,請人給你做功德,做許多許多善事來救度你、超度你。「邪見業王,未能捨離」,這四個字分量很重,他前生干什麼來著?這還是邪見業王,他前生還是修善,問題就是著相。所以對於著相的人用這四個字,大家要知道,這要接受批評。你為什麼著相?是你邪見的業王,罪業的王,這個邪見是業王,這樣的一個東西它不肯離開你。所以在生前你就是著相修福,你死了之後雖然搞大法事、修大法會,進行超薦,兒女給你誦經,給你做種種功德,但是你這個邪見之業王也還不能離開你,因此你常處輪回,而沒法救你。活的時候你種的福就是生天,這個福報盡了之後就要輪轉,輪轉之後別人要救你救不出來,你的邪見業王在,你出不來,這是一種。佛所批評的這還是輕一點的。

  更重一點的,「汝見愚癡之人」,更有愚癡之人,這樣一幫糊塗人,「不種善根」,那就更錯了。前頭的人還種善根,他還念佛,他不離相,不求佛慧,不求佛慧比不離相又更嚴重一層。你現在沒有達到離相水平,但你在這求佛慧,你學般若,學般若就稱為學般若菩薩,你在學。你不學就是不求佛慧,但你結果就是這樣,邪見業王,你常在輪回中出不來了。這還是好一點,更差一點的不種善根,「但以世智聰辯增益邪心」,這個批評就很厲害。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現在這樣的人很多,他只是拿所謂的世智聰辯(我們常說世智辯聰,這個意思上沒有分別),世間的智慧,能說、能夠辯論,能夠寫文章,能夠咬文嚼字,能夠誇誇其談(聰辯就是誇誇其談),增益邪心。本來眾生就是迷惑、就是邪,正的東西很少,但是他就是用這個世智辯聰,他沒有用佛的智慧去除掉自己的邪心,不是去東西,他是使得這個世智辯聰增長他的邪心。所以有人研究佛教之後,說這個經是假的,那個經是假的(當然有一些經是假的,你說出來那就是很有功德),但是明明是對的,你硬要說是假的,因為跟你所理解的不一樣就說是假的。跟你所解的,你要知道四依,「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你那就是不了義教,你就應該放棄你那個,依那個了義教,他就堅持他那個不了義教,來說這個了義教是假的,這種人就不好辦。「雲何出離生死大難」,他如何能夠出離生死這個大難?無量無盡無邊的生死,無窮無盡的生死,這個大難,怎麼出離?大家看見病十分可怕,這個病人痛苦,疼得要死,無窮無盡。世智辯聰,增益邪心。前者是修善,求世福,所以不能出輪回,但求世福就出不了輪回。這個就更愚癡了,不種善根,他反靠他的世智辯聰驕慢自大,他沒有增長正信,反而助長他的邪心。不知道世智辯聰正是八難之一,所謂盲聾喑啞、生在邊地、世智辯聰,世智辯聰就跟瞎子、聾子、啞巴、瘋子是同等的困難,確實是同等的困難。那個盲人,將來他能夠讀盲文,將來會有盲文的佛經看,他還是有希望得度。這種世智辯聰,靠世智辯聰來增益邪心,這個就確實是困難了。

  「復有眾生」,再有些眾生,「雖種善根」,前頭有種善根的,有不種善根的,底下就結在一塊,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種了很大的福田,可是「取相分別」,在這裡頭他有相、有分別心,「情執深重」,情念執著很深很重,「求出輪回,終不能得」。這一段就是說,如果你情執深重,取相分別,雖然種善根,作大福田(作大福田就是念佛號,這才可以稱為大福田),但是你有了這種情況,你求出輪回還是得不到。這個道理很清楚,咱們經裡頭三輩往生都是由於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兩個條件。他剛一聽,念佛也不行,那怎麼辦?不是,你們不要片面,是兩個條件。菩提心是大智、大悲、大願圓融一體的心,圓融成為一體了。你情執深重就是愚癡,你不愚癡為什麼情執深重?既然是愚癡你哪裡有大智?取相分別你就有取有捨,有的是我要的,有的是我不要的;有的是我喜歡的,有的是我不喜歡的,你怎麼能夠興起無緣大慈?無分別的、普遍的、究竟的心生不起來,怎麼能生起同體大悲?大悲的心他也不具足。既無有大智,又無有大悲,這樣的人怎麼能談發菩提心?所以念佛也不能得到往生三輩,最多最多達到邊地。所以蕅益大師說,念佛如果沒有信願不能往生,這一點很多人都不清楚。我們首先要念佛,不念是不行,念佛之後大家就知道要提高我們的信願,沒有信願,念得如銅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你如果決定有信有願,你哪怕念一句也可以往生,就跟這個地方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大家既然念佛,作大福田,底下就是說這一步必須要爭取,要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大家就清楚了,你情執深重,現在大家在這個地方上還都需要很好的思惟一下。肯念的人,在座的人大家都肯念,但是對於這個問題的重視是遠遠不夠,現在就是要提高一步。我說就像上梯子,你不能留戀在這,我在梯子上頭,我比在平地的人看得遠一些,你在梯子上能老待著嗎?要前進。所以,「著相修福,其福有盡」。

  底下我們引《金剛經》的話,「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這是《金剛經》的原文。底下蕅益大師《破空論》裡頭有所解釋:「以無所住法住般若中,熾然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這幾句話很深很深!用無所住的法住在般若之中,不是有所住而住於般若,是無所住而住於般若;熾然修行六波羅蜜,火要蓬蓬勃勃的在那修行六波羅蜜,而不取相,沒有一切相可取。這才是《金剛經》的宗旨。有人都把《金剛經》上無為、無相,什麼什麼都跑到無一邊去了,不動;不知道熾然,熾然修行六波羅蜜。所以蕅益大師《破空論》,因為大家執著於空(偏空)。有人說《阿彌陀經》是有,《金剛經》是空,錯了。錯了,《金剛經》的空,蕅益大師給破了,他們所謂的空給破了,不是大家所領會的那個,都是片面。這樣的熾然修行六波羅蜜,他不取相。他為什麼?他無住法住於般若之中。所以他就能夠可以使他很少的一點布施,這一點的布施就跟虛空相等,虛空有多大!相反的,「眾生住於相故,妄自計果計因」,自己就這麼著計果計因,「觀大觀小」,做種種的分別,就如仰箭射虛空。「若能稱性而住」,怎麼住?稱性而住,稱於自己的本性而住,就是如法性而住,也就是如如而住,不住於一切相,只住於如。這就譬如芥子當中一點的空跟十方的虛空有什麼分別?一個芥子裡頭的空跟十方的虛空,請問大家,你們回答回答,有什麼分別?實際就是這樣,因為你執著了,它就不一樣;你要不執著,本來就是如此。所以就是說你這個微小的布施可以與虛空等。「芥子中空與十方空,性無二無別」,本性無二,也沒有分別。因為空沒有內外、彼此、方隅、形相等等的差別,也沒有小空與大空的不同之處,你說小空跟大空有什麼不同?同樣是空。「無相之福,其福乃大。」若是離相念佛,離相修法,離相做一切的功德,這個福就大!一個芥子中的空跟十方的空是一樣。《金剛經》的話:「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這都是《金剛經》的話。所以說,你違反了這些道理,很大的福田也成了有限度的。就是我說,你那個杯子沒有洗,那個杯子裡頭有毒,你來裝了很好的藥,你把它喝下去,那個藥沒有毛病,是你杯子不干淨,你吃了毒藥就把你毒死了,你還怪大夫。所以要把杯子洗干淨。不要執著,往往大家就是總想得境界、得神通、得感應,都是有所求,有所求就都成了有為、有住,就都是這一類,你做的功德都七折八扣了,要無為法才能相應。

  所以就是經這一段末,「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無相的智慧來種植諸德的根本,這樣來求生淨土就得解脫。「眾德之本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是淨土的宗。無相,色受想行識這五塵,這是五相,加上男相、女相、生相、住相、壞相,就是相裡頭最嚴重的,這個叫做十相,沒有這些相就叫做無相。《涅盤經》解釋無相,「涅盤名為無相。」《演密鈔》解釋說,「寂滅者,即無相義。但心自證不從他得,故無諸相。」這個寂滅,這個涅盤,只是你的心你自己證的,不是從他所得,從另外所得,所以說沒有一切相。有一個地方給你得到了,你就存在出現那個地方的相;你完全是自心的自證,所以不從外來。所以不能心外求法。心外無法,你還有相嗎?都是心,還有什麼相?《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有的本子說,「則見如來」,都一樣,版本不同,好多字有出入,意思相同就行了,我們不去考證這些。這幾句非常好。所以大家在用功的時候注意,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愚癡的人就在虛妄之中去求虛妄,都是虛妄。你見著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不是說根本沒有相,那是虛妄。你如果在見相而非相(無相)的時候,你就見到如來。又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所以這是極直捷的事情,離開了一切相就叫做一切佛,哪有那麼些羅嗦!都是自己找的,修行之後又自己找了好多好多東西,搬了好多糞往腦袋上面裝,天天往裡運糞入。所以修禅宗有兩句話,「運糞入」與「運糞出」。一種人的修行是運糞入,把糞往裡頭搬,都塞進來,叫運糞入;運糞出,把你的糞運出去。所以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都是來表彰無相的智慧。

  現在咱們把這個經和《金剛經》來會合一下,《無量壽經》上說,「若以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意思。無相智慧,植眾德本,就是永得解脫,這不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嗎?蕅益大師的解釋,「不達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止成人天偽果」。你不了達無我,總有個我在這。所以《金剛經》的離相,首先就是要去我相。現在大家處處有一個我,處處突出我自己,我怎麼怎麼樣,碰到了我,順著我、不順著我,合於我、不合於我,這個我在這沒完沒了。你不了達無我,根本沒有我。這個我天天都在這死掉,又出現一個,一會又死掉一個,一會又出現一個,哪個是你?這個身子是你?我年輕的時候跟現在就一點不像,不一樣,早那都死光了。連阿賴耶識也是在變化,它只是相似相續,哪裡有你?什麼是你?沒有。所以你不達無我,雖然修一切善法,你只是得人天的偽果,這個果是假的。「不修一切善法而但證我空,止成二乘小果」。蕅益大師這個議論好!你不修善法,你只是我空,這個就叫阿羅漢。阿羅漢確實我空,所以他沒有生死,他還有六神通,不可思議的神通。現在這些個奇異功能,那萬萬分之一,九牛一毛,一萬頭牛的一毛也比不了。這就是佛呵斥的焦芽敗種。再一種,「妄言我法俱空,而恣行惡法」,這種人現在也很多,自說我也空、法也空,是妄言,是胡說,任意在那造惡,「則為闡提獄種」,這是闡提地獄種子。蕅益大師這一句很切中時弊,這個病,自己吹得很厲害,恣行惡法,這是闡提獄種。「惟以無我修一切善法」,無我,別的可以不說,無人、無眾生不說,無我而修一切善法,「正所謂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這麼講。你無我來修一切善法,這個把《金剛經》這兩段融合起來功德非常大,「故即得無上菩提」。把《金剛經》和《無量壽經》這一段來比較,經中說的「無相智慧,遠離分別」這兩句,就是《金剛經》的「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這說要「植眾德本,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金剛經》所說的「修一切善法」,這都是善法,修一切善法;這說「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金剛經》就說「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你看,淨土宗和《金剛經》分別在哪裡?完全是一味,就這一個道理。「十方婆伽梵,一路涅盤門。」方便有多門,真正到了真實法中就是一路涅盤門,一直到他涅盤。所以無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這的「當生佛剎,永得解脫」。

  淨土宗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對於難信之法能夠信,這就是無相智慧。按說無相智慧我們沒有。《金剛經》也說,「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聽到《金剛經》的章句,乃至能夠一念生到淨信的,「是諸眾生」,這些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些眾生就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金剛經》又說,你聽到這個經你能夠信,你就是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沒有這四相。蕅益大師又解釋,如果有個人有一點點我人等相,反過來證明,你絕不能信這個經。能夠信解受持,你決定可以了達我相、人相等等的相,當體都是無相,所謂當體皆空。所以就是說能信這個妙德,他本體全部就是無相智慧。也就是說,你如果能忍,要住相,你絕不能信;你要能夠信,能夠受持,你一定可以了達這些無相的真谛。所以信和智慧是不二的。淨土宗是最圓最頓的法,是超情離見、不可思議的法門。如果人對於這個法能夠生出實信,真實的信心,我們六信具足,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自、信他,這個人他必然也超情離見,超情離見就是無相智慧。

  所以在《無量壽經》中最後的「獨留此經品」說到,「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有種種的難,你聽到了這個經,你相信,你快樂,你願意接受,願意去奉持,在一切難中之難,沒有比這個更難的。所以現在大家第一步,有的人肯相信、肯念,逐漸逐漸的達到受持。受持兩個字也是不容易的,能夠接受,經中的道理我接受了,能夠堅決見之於行動的才是持。前面說到,這個信解如上之難,能信就是智慧。你取相分別,你種大福田,甚至於念佛,你求出輪回終不能得。蕅益大師說,念到跟銅牆鐵壁一樣,也不能往生。這就是取相的過錯,那個不行,就是因為取相。現在「若以無相智慧,植種德本,當生佛剎,永得解脫」,這就是離相的殊勝。一個就是三輩往生,在七寶池中聞受妙法,就可以分身塵剎,廣度有情;或者你就墮落在疑城裡頭,你取相分別,但是你缺少智慧,這個關鍵所在就在於離相和不能離相。經文說,「身心清淨,遠離分別」,因為無相智慧,萬法一如,萬法一如就是萬法如一,既然如一,還有什麼叫染,還有什麼叫淨?它一個了,這就平等,還有什麼可取可捨?所以身心就清淨。「一切皆如,故離分別」。

  「再者,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都攝六根,故身心清淨;淨念相繼,自然遠離分別」。或者有人會懷疑,淨土宗要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不就是有厭有欣,這不就是分別嗎?《妙宗鈔》的回答說,「取捨若極」,你這個取和捨達到了極點的時候,「與不取不捨,亦非異轍。」這個就是淨土宗之妙就妙在這,達到極點,你跟那個不取不捨不是兩樣事情。你捨到了極點,什麼都捨,就是我們常說的萬緣放下,都捨了,萬緣放下。六根寂靜,萬緣放下,取到了極點,就是一念單提,只剩這一念,這才說達到極點。你這麼念佛的時候,萬緣放下,一念單提,跟那個不取不捨的人念佛,不取不捨,他對於一切都無取捨,內心清淨,他在念,他也自然是萬緣放下,一念單提,我這也萬緣放下,一念單提,那豈不就是一樣嗎?所以說不是異轍,不是兩件事。這一點就是說我們要求離相智慧,大家有可能專門去注意離相;是要學習,要明白這些事,但是要圓融,不要死於句下。《彌陀要解》還說到,「設不從事取捨,但尚不取不捨」,這又是依文解義,不取不捨才對,我就要不取不捨,「即執理廢事」,你執著了理。你執著什麼?你不是執著這些情見,你執著了理,你把事給廢了。「既廢於事」,離開了事,「理亦不圓」,理要靠事來顯,你把事都廢了,理就不圓滿。「若達全事即理」,這一切事就是理,「則取亦理,捨亦即理;一取一捨,無非法界。」所以這種淨土宗的妙谛,不是情見所能及的。

  「求生淨剎者,至心信樂,願生彼國也」。至心信樂,願生彼國,就是把我們微小的一念心願,我們的心願是求生彼國,投入在彌陀無邊的一乘廣大願海裡頭。彌陀願意眾生求生彼國,攝受了淨土,勸大家念佛。我們也念佛,也求生極樂,這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心願投入在彌陀的願海裡頭。底下我寫了兩句,這也就是攝彼彌陀一乘無邊願海,進入到我自己介爾一念心中。前頭一句好懂,我的心願就投入彌陀的願海裡頭成為一體,能如是理解也就很不容易。底下說,這樣的話也就是等於把彌陀整個的願海攝入在我們自己的心中。這個費解嗎?這個在我看還多了一個攝字,本在我們心中。「是故十念必生,有願必滿」。「趣佛菩提」,我們在因中發菩提心就是趣佛菩提,趣向於佛的菩提,以這個為因,我們果上必定是成阿鞞跋致,究竟佛果。所以,「以無相智慧,植種德本,身心清淨,遠離分別,求生淨剎,趣佛菩提」,就是本經的宗,就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照著宗去修持,宗就指明修持的捷徑,就「當生佛剎,永得解脫」。剛才我們說到這些都是離相智慧,以離相智慧來求生佛剎就永得解脫。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這些內容應當著重,應當要去掉這些執著。我常常說,咱們修行如剝筍皮,筍本來很髒、很粗,應該耐心的去剝,剝了一層還有一層,剝到最後筍心都露出來就無可剝了,就是如此。你這個剝的過程,就是筍心顯現的過程。在這個裡頭如果貪著,自己要得點什麼,這種思想就是執著。你本來是佛,你還要得什麼?「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就說明無所得。所以不用功則已,一用功就想馬上要修出個什麼樣來,一有個樣不就壞了嗎?就有個相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硬要出個什麼相,你只是要去東西,掃除這些情見,一方面要用功,一方面要看一些書,用般若智慧掃除自己修行中的這些絆腳石。盲修瞎練得的好處就太小了,要避免盲修瞎練。要知道,我們一方面要跑、要走路,一方面要把眼睛睜開,眼睛也要好好的擦亮,看不清楚是很危險的。

  底下就是「菩薩往生」,這是正宗分的最後一品。表明十方,不但是凡夫往生,十方的菩薩,無量無數,都要求往生。所以彌勒菩薩就問佛,這個娑婆世界,跟各個佛剎不退轉的菩薩,已經到了不退轉的菩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是為了得到不退轉,得到不退轉的菩薩也還要往生極樂世界,所以這個很有意思。彌勒就問:「其數幾何」,這數多少?「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種德本,當生彼國」。有許多大菩薩,七百二十億,過去供養了無數的佛,做了種種的功德,都當要往生極樂世界。「諸小行菩薩,修習功德,當往生者,不可稱計」。這個數目就不可說了,不知有多少,包括咱們都在裡頭。小行者是指十信的菩薩,因為十信還在退,十信以上都是不退的菩薩,這裡他稱為小行。

  釋迦牟尼佛接著又說,「不但我剎諸菩薩等往生彼國,他方佛土亦復如是」,也是這樣。底下談了很多佛國的名字,最後這些菩薩他們要往生者,「或數十百億,或數百千億,乃至萬億。其第十二佛」,這個按照《唐譯》來參考,我們知道就是第十二個佛國,因為前面談的都是佛剎,「名無上華」,佛名無上華,「彼有無數諸菩薩眾,皆不退轉。智慧勇猛,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具大精進」,他們是趣向一乘法。「於七日中」,七天裡頭,「即能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之法」。你看七天之內,他就能夠攝取百千億劫大士所修堅固的法,他都能攝,都能圓滿。「斯等菩薩,皆當往生。」無數的菩薩眾,這是第十二佛國。「其第十三佛名曰無畏,彼有七百九十億大菩薩眾,諸小菩薩及比丘等,不可稱計,皆當往生。十方世界諸佛名號及菩薩眾當往生者,但說其名,窮劫不盡。」這個就是說說這個名,窮劫都說不盡。

  第十二佛國的菩薩皆修堅固之法,所謂修堅固之法就是不退轉之法,因為這都是不退轉的菩薩。他們這麼多,能夠攝集無數無邊菩薩的堅固之法,皆當往生。第十三佛國說到名稱,在《大智度論》裡面有這樣的問題,這是龍樹菩薩造的。菩薩應該度眾生,為什麼到極樂無量壽佛的國土去?龍樹菩薩回答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他有慈悲心,他的心多是為眾生,這是一類;「二者,多集諸佛功德」,他願意多來收集、攝取一切佛的功德。喜歡多集諸佛功德,這樣做的就到無量壽世界;喜歡要度眾生的,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就好去度眾生。所以這裡菩薩有兩類,一類是願意多為眾生,就到沒有佛法的地方去;一個就是願意親近佛,把佛的這些功德都攝受住,學習圓滿,就到無量壽佛國土。這就把菩薩分為兩類,這也是個回答。

  昙鸾大師的《論注》,他說「未證淨心菩薩者」,什麼叫未證淨心菩薩?指的初地以上到七地以下的菩薩。這些菩薩他能夠現身,「若百若千若萬若億,若百千萬億無佛國土施作佛事」,要做這些事的時候,「要須作心入三昧乃能」,才能做得到,就是要起這個心,要入三昧,然後才能夠做得成。他不是以無作心,因為他要有所作。因為他是心有所作,作心,所以就叫做「未得淨心」。你看看,這種心就不叫做淨心,未得淨心。「此菩薩」,這類的菩薩,七地以下的菩薩,就是很高很高的菩薩,分身這麼多塵剎去度眾生,他要入了三昧之後才能做得到,所以叫做未得淨心菩薩。「此菩薩願生安樂淨土,即見阿彌陀佛」,馬上可以見阿彌陀佛。「見阿彌陀佛時,與上地諸菩薩(八地、九地、十地、十一地)畢竟身等法等」。這快!所以這些菩薩往生,他為什麼要往生?他到了極樂世界之後,四十八願有這個願,這些菩薩往生之後很快,身也等,法也等。「龍樹菩薩、婆薮盤頭菩薩願生彼者」,他們願生極樂世界就是為這個,他們到了極樂世界馬上跟上地的菩薩身等法等。又說菩薩,這一點很特別,這個事要不是大菩薩說,凡夫是沒法子知道,「菩薩於七地中,得大寂滅」,一切皆空,大寂滅。「上不見諸佛可求,下不見眾生可度」,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這個時候他就想般涅盤了,在這個時候若沒有十方諸佛神力加被勸導,他就滅度了,就跟阿羅漢一樣。所以七地菩薩還有這麼一個岔路,他無佛可求,無眾生可度,「即便寂滅」,他就要入寂,就跟二乘的證涅盤一致,十方諸佛要加威勸導,這才繼續前進。所以從上面的《大智度論》和昙鸾大師的《往生論注》,這兩部重要的論著(論很重要,論是慧藏),都是說明不退菩薩(這都早是不退了)要往生的原因,這個問題說得很清楚。

  《無量壽起信論》說明,它對於這個有一番議論,「右明往生菩薩不可計數。皆是如來願力所持,光明所攝」,無量光,光明在攝受。例如智者大師臨終的時候,讓這些門人唱無量壽佛佛號,還有《觀經》的題目《觀無量壽經》,然後「合掌贊曰:四十八願,莊嚴淨土;華池寶樹,易往無人」,很容易去,可惜沒有誰去。「火車相現,一念改悔」,在地獄裡頭火車的相現前了,在這種緊迫的時候,就這麼樣的罪人一念改悔,悔過念佛,「尚得往生」,還能夠得往生。「況戒定薰修」,用戒有禅定來薰習、來修持的人,「聖行道力」,聖之所行這個修道之力,「實不唐捐」,不會虛廢的。這臨終的證明。他已經見到這一切,說到這些眾生臨終都還能往生,現在的人你要是好好的去修,決定功不唐捐。說完了之後,「稱三寶名,奄然而逝」。智者大師當時是一代大師,總結佛教,這是了不起的人物,這是他臨終時候的景象。這都證明什麼?證明無量光,光明普照,攝受大家往生。所以往生菩薩是不可計數。這是《起信論》的又一個說法,都是對的,證明這個往生法門。

  唐朝法照上五台山,到了竹林寺,看見文殊、普賢兩個大菩薩,他問這兩個大菩薩修行之要,重要的是什麼?文殊的回答,「諸修行門無如念佛」,種種修行的法門沒有能夠和念佛相比的。「我於過去劫中,因念佛故,得一切種智」。文殊就是這樣,我在過去劫中,因為念佛就成佛了。文殊是老早成佛了,他是現在示現為菩薩身。「是故一切諸法」,一切法的重要之處,像「般若波羅蜜多,甚深禅定」,般若、禅定,這六度裡頭最重要的二度,一個是慧,一個是定,裡頭攝了其他,「乃至諸佛正遍知海」,再說諸佛的正遍知海,大智之海,「皆從念佛而生」,都從念佛而生。文殊這段開示,非常親切,非常扼要。

  法照他也很善問,他接著問,「當雲何念」,怎麼念?所以這個問很重要,不問,這個事情就平平淡淡的停止在那。所以問什麼人能報佛恩?兩個人可以報佛恩,一個是善問,一個是善答。把這個善問的人擱在前頭,因為你有善問才有善答。怎麼念?他回答得很好,「此世界西有阿彌陀佛」,在世界的西方有阿彌陀佛,「彼佛願力不可思議」,關鍵就在這個願力不可思議。所以種種的根器,你只要是真正的深信切願去念,決定皆可得度,他有不思議願力。所以難信也難信在這,一個是下等的凡夫,更要甚深的智慧,怎麼他能夠往生?他有不可思議的智慧。「汝當繼念」,你就是這麼念,接著念,他已經念佛,就是你接著念,「令無間斷」,難就難在這。所以念佛是易行道,是一切修行中最容易的道,但是也不是說誰都行。所以易往無人,你看見沒有?很容易往,還是沒有人,一個是不肯信,信了之後你要念到不間斷,確實不容易。所以夏老師說是「火中生蓮,旱地行船」,火裡頭長出蓮花來,不要把這看成好像垂手可得,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就是這一個令無間斷,這一輩子能不能做到?所以說很難很難!要容易也是容易,誰攔著你?就是自己不能下這決心。「命終之時,決定往生。」命終之後,那還有什麼話說?他已經有正信、有正願,又這麼念,那不往生等什麼?「二大菩薩因與授記曰:汝以念佛不思議故」,你因為念佛這就是不可思議功德,「畢竟證無上覺」,給他授記了。授記就是說你一定要成佛,還沒有成佛,但是給你授記,決定成佛。這是他在五台這段因緣。

  又有一個慧日,他渡海到印度,這個山有觀音像,他七天在那觀音像前磕頭,又不吃飯,願意磕到命終為止。到了七天七夜,忽然看見觀音現紫金身,坐在寶蓮花上頭,伸出手來給他摩頂,「汝欲傳法,自利利他,唯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你就唯獨去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一切都是證明念佛法門勝過其他的地方。大的經論,天親菩薩的《往生論》、馬鳴大師的《起信論》、智者大師的《十疑論》、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還有永明、天如、楚石、蓮池、蕅益諸位大德等等,他們的著述都是殷勤贊歎。所謂是「千經萬論共指,十方諸佛同贊」,都是勸導大家到西方。這裡頭絕沒有欺世誤人的事情,有好多人是欺騙、誤人的事情。這個欺騙的事情它很奇怪,最近他們從美國帶來一個錄音帶,說是黃念祖居士念佛。不是我,有人就是要做點假。這個裡頭沒有,這都是真實的。何況我們已經生在末法,「法弱魔強」,要是靠自己力量去修行,可以說難逃走上錯路,跑不了,總會走上錯路。如果還在徘徊,還在留戀塵勞,喜歡這個塵勞世間,放不下,捨不掉;留戀塵勞像什麼?就像那個飛蛾撲火,這個燈蛾看見光明,它撲上去,結果把自己燒死了。現在許多眾生都是奔向他自己所謂的光明,結果都是把自己身命送掉為止。「如魚處涸」,魚跑到沒有水的地方去,不要多久,一期報身的壽命就沒有了。「大苦隨後」,大苦就要來了。「宜各猛省,莫更他求。」我們應當很好的省悟,不要再求其他的事情了。尤其很多人還是在這個塵緣上,恐怕還是塵世間的事擺在第一的人還是有,這就很不夠了。

  我現在不是勸大家唯一是佛法,目前還做不到,但是要把佛法擱在第一位。當兩個不能得兼的時候,就應該放棄塵緣而取佛法,這是第一位。有的還可以得兼、可以並行的時候,你就不妨並行、不妨得兼。總之慢慢的修行是不是有進步,不是你見佛見光,而是你的塵緣慢慢的淡了,佛法的道理你能夠明白,你的慈悲心擴大了。人都有獨生子女,你對於獨生子女是愛護備至,這是小慈小悲,如果把這種心擴大到無量無邊的眾生,你就是菩薩。我們要慢慢的擴大,擴大出自己的慈悲心,行解相資,來發起菩提心,一向專念。當然不是想生邊地,但也應知道,生到邊地就不容易,就很好。但是你的志向,你最高的志向只是想生邊地,萬一沒有達到,那就落空了。所以我們的努力應該更向上,多看一點,不行、達不到,落後一步還有個邊地。所以真正明信佛的智慧,或者深信自己的智慧,不是那麼空空洞洞的,你信不信?我信,這個跟不信沒什麼分別。你信佛的智慧,佛所說的你就自然會依教奉行;佛只管說,我還是照我的老法子去做,沒有信佛的智慧。佛早替你想好了,你種種種種的,他給你安排了最佳方案,但是你自己有你自己的最佳方案,這就是沒有真正信佛的智慧。所以真正信很難,不是說就是一個空洞的這樣的信,還自己生出很多知見來,得少為足,或者生出輕慢的心來,種種的。能信自心,這種種的羅嗦就沒有了,也就不可能被這些邪徒、邪說,甚至於次要的這種書所動搖。所謂四依,「不依不了義」,要真正信自心的話,你對於不了義的東西你也就能夠辨別。所以這裡頭還都有很可提高之處。但是大家還是很有機會,很慶幸能遇到這樣的法。除了這,只有更難,這點可以肯定。不然我也變成謗法,我謗了別的法。我深知謗法之罪,我不敢謗法。所以這一點大家共同在今後要努力的。正宗分就到這。

  彭二林的《起信論》裡說,「正宗者」,為什麼說是正宗?因為這裡說了四個大問題。第一個大問題,首先說明法藏比丘他廣大的誓願,四十八願。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經大功德就在這,說了彌陀本願之海,佛之出興於世就是要說。而說這個法的就是這部經,將來獨留在世間也是這部經,這部經的重要就大家自己說,是不是重要?說這個誓願海,讓眾生「生擔荷心」,你也擔荷。法藏能發這樣的大願,我們至少也是共同投入這個願海,擔荷。發起大悲大智的心,也發起導歸極樂普賢之願,這是第一。第二,說明法藏比丘的廣大功德,以五劫的時間來集結四十八願,然後又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淨土,種種的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讓咱們行者生出真實心,彌陀如是修持。我們今天能夠相信彌陀的法,研究《無量壽經》,過去生中我們就得過彌陀的救度,結了這個善緣。所以一直在救度我們,現在還攝取不捨。所以我們要生出真實心,要廣行方便。廣行方便者,就是說也要用這種便利的方法來勸說大家相信淨土法門,來圓滿普賢之行願。再有,說了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種種莊嚴,「為令行者生決定心」。這個世界,過去不知道這個才是事事無礙,總覺得說些境相,後來才知道這是完完全全說的事事無礙,是托彼依正,顯我自心。你的自心不可思議,怎麼個不可思議?就假托極樂世界的依報、正報來顯現我們自心。這完全是華嚴境界,事事無礙,完全是自心功德,若非自心,不可能如是微妙。再一個就是說,我們這樣的話,就是至誠回向,要相信佛的智慧,不要墮到疑城裡頭去。第四個就是說往生的正因,「三輩往生」以及「往生正因」,令大家生精進的心,用這種修持生精進心,念佛成就三昧,成菩提果。《起信論》分析,為什麼以前叫做正信?正信裡有這四個內容,這四個內容大家都已經討論過了,它是確確實實有這四個內容。頭兩個是勸願,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的願,第二個說明彌陀的功德;第三個勸信,極樂世界種種莊嚴;第四個就勸行,你要去修行。這就是指信願,頭三個是信願,信願就是發菩提心,底下要勸行,要持名等等,這就是一向專念,就是本經的宗,所以這是正宗分。

  再者,經分三分,第一是序分,就是阿難請說,當中是正宗分,末了是流通分。靈峰蕅益大師說,「此三名初善、中善、後善」,都是好。序像一個人的頭,五官都在頭上。所以這是靈峰大師跟別人就劃分不一樣的地方,有的人劃分把重要的全擱在正宗分裡頭,一開頭一點叫做序分,最後末了有幾句話叫做流通分,中間有重要內容的全分在中段就是正宗分。蕅益大師他說不然,他說三個都各有其重要,「序如首」,眼耳鼻舌什麼都在頭上;「正宗如身」,心肝脾肺腎等等,都在身體軀殼裡頭,身體還是主要的,心髒在這;「流通如手足」,你要沒有手足,走路都不方便,動作不方便。所以流通就是要廣泛去流通。這個裡頭道理都講了,我們應當使這個經能夠流傳、能夠普利,就叫做流通。

  今天我們時間也到了。底下從下面起,流通分兩次我們把它講圓滿,就一切圓滿了。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無量壽經(大經解) 黃念祖老居士主講  (第三十五集)  1991  檔名:51-001-0035

 

上一篇:生乎?死乎?
下一篇:元宵節與佛教的淵源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