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轉載

 

當你開始計較,你便開始煩惱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有一個人非常幸運地獲得了一顆碩大而美麗的珍珠,然而他並不感到滿足,因為在那顆珍珠上面有一個小小的斑點。他想若是能夠將這個小小的斑點剔除,那麼它肯定會成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寶物。

於是,他就下狠心削去了珍珠的表層,可是斑點還在;他又削去了一層……直到最後,那個斑點沒有了,而珍珠也不復存在了。

我們平時斤斤計較於事情的對錯、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智者的眼裡,這種認真必定是很可笑的。

朋友初涉社會,找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兼具挑戰性和穩定性,有發展的潛力。她十分慶幸自己的好運,和同事混熟後,更覺得工作環境和人際關系都很不錯。

一天,她和同事聊天,一位比她晚進公司的同事問她月薪多少,兩人比較之下,她發現自己比同事的月薪少了1000元。

“那個同事比我晚進公司,工作能力又沒我強,月薪竟然比我高!真是太過分了!”她生氣地說,從此上班也失去了原有的快樂心情。她有種被打敗的感覺,就連原來因為盡全力達成目標時所帶來的成就感和踏實感也棄之不顧。那1000元奪走了她的自尊、內心平靜和自給自足的快樂。所有的事都沒有改變,只因為她覺得自己比別人“少了一些”。

我們終日計較自己“夠不夠多”,而忽視你內心真實需要的那份快樂。相反,如果我們解開了這個結,可能會過得更輕松、更自由。

有生活智慧的人,會有所不為,只計較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並且知道什麼年齡該計較什麼,不該計較什麼,有取有捨,收放自如。

10歲時,應該不再計較家裡給的零花錢多少,不和別人家孩子比穿名牌服裝。少不更事,和人家比吃比穿,還情有可原,年紀到了一個“整數”,就該懂事了。

20歲時,該不再計較自己的家庭出身,不再計較父母的職業。十幾歲時,會和別的孩子比出身,比父母官大官小,恨不得都投生帝王之家,也是人之常情。但到了“弱冠”之年,尚無自立之志,出身貧賤而自卑,老覺得抬不起頭來;出身豪富的還處處依靠父母,在家庭蔭護下養尊處優,那就離纨绔子弟不遠了,會一輩子都沒出息。

30歲時,已成家立業,為人父為人母,有了幾年家庭生活的經驗,丈夫該不再計較妻子的容貌,深知賢惠比美貌更重要,會過日子的媳婦比會打扮的媳婦更讓人待見;老婆該不再計較老公的身高,明白能力比身高更有作用,沒有謀生能力的老公,縱然長成丈二金剛,還不如賣燒餅的武大郎。

40歲時,該不再計較別人的議論,誰愛說啥就說啥,自己想怎麼過就怎麼過。

50歲時,該不再計較無處不在的不公平之事,不再計較別人的成功對自己的壓力,不再觊觎他人的財富。半百之年,曾經滄海,閱人無數,見慣秋月春風,不再大驚小怪,歷盡是非成敗,不再憤憤不平。

60歲時,如果經商,該不再計較利大利小,錢是掙不完的,再能花也是有限的,心態平和對自己身體有好處;如果從政,該不再計較官大官小,退了休,官大官小一個樣,都成了退休老干部;如果舞文弄墨,當不再計較文名大小,文壇座次,畢竟“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只要心情愉悅,有感而發就行了。

70歲時,人到古稀,該不再計較的東西更多,看淡的事情更廣。年輕時爭得你死我活的東西,現在只會淡然一笑,中年時費盡心機格外計較的東西,如今看來已無關緊要,一生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上一篇:淨空法師:覺悟的人錢不存在銀行,存在哪裡?
下一篇:別人罵你、批評你的時候,是冒著作惡、折損福德的危險來提醒你要積福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