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大安法師: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發三種心,即便往生。何等為三?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大安法師講解:

  我們來看這一段,佛告阿難及韋提希,這是《觀經》的兩個當機者,佛特別為韋提希宣說的,然而阿難為什麼也要告他呢?要讓他傳承這個法門,而且阿難還要到耆阇崛山一會去復講這個在王宮一會說的內容,這個觀經是一經兩會,一會是釋迦牟尼佛在王宮為韋提希宣說,為韋提希宣說完了以後,又足步虛空,從虛空回到耆阇崛山,由阿難當著佛的面又向耆阇崛山的四眾弟子,尤其比丘,大比丘,又重新把這個《觀經》宣說了一遍,所以這兩個當機眾,這就叫總明告命。上品上生者,這是辨定他往生的位格,這往生的位格是什麼呢?我們昨天講過,這是指大乘上善凡夫人,是這樣的位格,不是聖人,是凡夫,只是他是大乘種性的上善凡夫。若有眾生,這是舉能信之人,如果能信這個淨土法門,這就是有緣的人,若有眾生,願生彼國者,就是他有求往生的心,那麼這種人應該要發三種心,這發心多少,發三種心,即便往生,就得到往生的利益,現生得不退,即便往生。
    好,我們來具體看這三心,這三心大家要注意啊,這三心不僅僅是上品上生的人的三心,這三種心是通九品的,哪一品往生都要具足這三心,所以他對我們往生就非常重要,這三心是感通彌陀大悲願海的必要條件,所以這就辨定這三心以為往生之正因,這往生之正因不僅上品上生章,而且通九品,同時也通前面的定善十三觀,通前通後,那麼你看釋迦牟尼佛在這裡順應著散善根機的眾生,來顯發念佛法門的利益,佛的種種善巧方便的這種秘密,我們難以了解,但這個念佛法門的奧妙,怎麼才能去往生,凡夫都問不出來,問不到那個點上,就像韋提希夫人他只是問教我思惟教我正受,實際上沒有問到那個點上,所以佛在這裡很慈悲,他自己自問自答,何等為三,他這樣自問,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這就是自己回答,如果不是佛這樣的,我們怎麼能問得出來呢?你看佛都很慈悲。
    那麼對這個三心的诠釋,我們看到很多《觀經》的著述,唯有善導大師對這個三心寄予了非常充分的關注,和非常深入的討論,真是善導大師慈悲之極,和盤托出,稱佛本懷,把三心的本質內涵給我們說出來,我們不去討論《四帖疏》善導大師對三心的诠釋的話,可以說我們很多念佛行人是懵懵懂懂的,不知道三心怎麼回事,而它卻是決定往生的必要前提,對這三心我們掉以輕心的話,就嗚呼哀哉了。
  好,我們現在來看第一個,至誠心。我念一段:
  [經雲:一者至誠心。至者真,誠者實。欲明一切眾生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真實心中作,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貪瞋邪偽,奸詐百端,惡性難侵,事同蛇蠍,雖起三業,名為雜毒之善,亦名虛假之行,不名真實業也。]
  至誠心,就是真實心。《無量壽經》阿彌陀佛的第十八願也特別談到這一點,第十八願雖然說十念能夠往生,但是他有一個前提,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你看這個十聲念佛好念,但是至心信樂,欲生我國的這種心理背景卻不是很容易的,它裡面至心也就是至誠心,也提出這麼一個前提啊,然而我們這些眾生還真的在這一點很難過關,至誠心。如果真的有至誠心的話,那各種不可思議的神妙都會出來。
      我可以先跟大家講一個公案,這是出自中國的一部很奇特的一本書《列子》,它裡面講一個什麼公案呢?商丘開信偽,商丘開這個人相信不真實的東西的結果,在春秋戰國時期,晉國有一位很高貴的家族叫范氏家族,范子華,他很得晉國國君的寵信,權傾一時,然而他作為一個高貴的家族呢,他也有養士之風,有些食客,當時有兩個他的上客,一個叫禾生,一個叫子伯,他們出外辦事的時候,來到一個鄉村,就住在一個農民家裡,這個農民就叫商丘開。住在那裡時候,他們兩個人就在屋子裡面談他主人,就是范子華的權勢,他們正在講的時候,這個商丘開躲在那個外面的牆根在偷聽,兩個人就說這個子華的名望和權勢,能夠使存者亡,亡者存,富者貧,貧者富,他有這個能力,想要你死,你就得死,你活得不順利的,他看中了,馬上就是高官厚祿,使富裕的人能夠貧窮,使貧窮的人能夠富裕,說子華的權勢有這種能耐。這個商丘開在外面聽了,他心裡就咚咚咚相信了,你看看,他一生都饑寒交迫,突然還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想到他要投奔他,他能使貧者富嘛,我就想富嘛,所以他把那一點小小的田地賣掉了,還借了錢,就投奔到子華這兒來了,子華那些食客、養士都是那些貴族家庭的子弟,所以他一去,年老力弱,長相又黑黑的,衣服褴褛,大家都瞧不起他,甚至跟他開玩笑,就是嘲弄他,奚落他。
       有一天這些食客就去春游,正好有一個高台,很高的台,其中有個人給他設了一個圈套,說誰能從這高台上跳下去,就能夠賞他一百兩金子,那麼高的幾十米高的東西,誰敢跳啊,但是旁邊人就捉弄他,故意說我跳我跳,都想得一百金,實際上誰也不跳,這個商丘開也就信以為真,他老老實實說,有一百金子那我來跳, 大家就說好好好,我們就把這個機會讓給你了,他真的就從高台上就往下跳,這一跳呢,你看他就像小鳥一樣的落地,沒有任何的損傷,身體沒有任何的損傷,那這種事情大家開始以為是偶然的,也就沒有太在意。
      那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又戲弄他,就走在一條河旁邊,河岸上,大家就說,河對岸有個山洞,那個山洞裡面有寶珠,實際上沒有的事,大家開玩笑,旁邊人說哎呀那我去我去,這個商丘開他撲通一下,他先去,他真的就游過去了,游過去還真的游過來,還真有寶珠帶回來了,這是第二樁事情,大家這時候就覺得奇怪,大家都知道那裡是不是有山洞,山洞裡面有什麼東西,大家都是覺得沒有的事,還真的他找到了,這第二樁事情。
      第三樁事情呢,忽然有一天子華家裡起火了,那裡有很多倉庫,有很多財產,這時候子華就跟這些食客說,誰能夠從火裡面把那些財物救出來,這個財物就賞給他,誰也不敢去,烈火熊熊,但是這個商丘開聽說裡面有金銀財寶,而且能夠賞給他,他自己就沖進火海,沖進火海來來去去幾趟,運了不少東西出來,自己一點問題都沒有,這個事情一來,這些食客趕緊就對他鞠躬作揖,甚至給他下跪,說你原來是有道之人,你原來還裝得什麼都不懂,你能不能給我傳道啊?說他是有道之人,這一說呢,這個商丘開他就說了,他也很老實的一個人,一個農民嘛,他說我沒有道啊,我甚至我當時的心是怎麼狀態我也不知道啊,一概不知道,但是他倒是說,我就是由於聽了兩位上客說子華主人是有這樣的權勢,我就很相信,很相信來了之後,我就唯恐自己這個誠心不到那個位上,我的行為不及那個至誠的程度,所以碰到任何事情我都沒有想到他是什麼東西,都是沒有利害相關的這樣的心,只是一心一意真誠而已,所以才是這個結果,今天我聽你們說原來跳高台是會傷害生命的,水也會淹死人的,哎呀,我這一聽才害怕了,水火無情,這哪能開玩笑啊,他現在是害怕了,他當時只是唯恐自己的真誠心不夠而已,一心一意去做這樁事情,這一說,這些食客就明白道理了,以後這些人,那些很傲慢的人,見到一個哪怕是農夫、清潔工都不敢輕慢,趕緊下車,要作揖的。
  那這樁事情被宰我,就是孔子的學生聽到了,他就問孔子,把這樁事情向孔子作匯報,請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孔子有一段話,是非常精辟了,這只有聖人才能夠概述的出來,孔子就對宰我說,他說,你知道不知道啊,這個至誠之人啊,就是誠到了極點之人,他就可以感物,可以動天地,感鬼神,在六合之內沒有違逆的事情,都能夠動天地,感鬼神,何況一點水火的危險怎麼會傷害他呢。進一步,孔子說,商丘開信偽,他相信的是一個不真實的東西,然而這個相信不真的東西還反而出現了,沒有違逆他的心意,這就妙了。相信不真實的東西都出現了那個東西,那麼現在,孔子說,現在你向我求學,你我之間都是真誠的,是雙方面真誠的,哪能不成功呢。商丘開還是單方面誠心,他都能出現這個結果。
      從中我們來體會,為什麼淨土法門需要至誠心。因為阿彌陀佛在不可思議無量劫以前,用五大劫的時間從他的真誠心裡面發出了四十八大願,又無央數劫用他的真實心來圓滿這個大願,成佛之後又用他的真誠心,揭開了廣度眾生的序幕。阿彌陀佛對境已經很真誠了,現在就看我們是不是真誠了。阿彌陀佛真誠地接引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有真誠求往生的心,這兩個誠心一對應,就像磁場吸針一樣的,任運的吸攝過去,哪能不往生呢?二誠相感。所以阿彌陀佛已經成就了真誠心,現在問題就是我們常常是虛假的心,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是要解決我們凡夫眾生這種虛偽心問題,就特別提出至誠心。那麼這裡就闡明,我們這些念佛的人,一定要身口意三業所修的一切解行,我們用真誠心去理解、接納阿彌陀佛的信願,這是屬於解的范圍,解就是信願的范圍,他的信願是從真實心裡面生出來的,由這個真實心產生信願,由信願導致他的行為,他去念佛正行,他去淨業三福助行,這些都是要從真實心裡面去做的,然而這一點卻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我們看到儒家的典籍《中庸》,它用很多篇幅探討這個“誠”的問題,為什麼儒道釋三家聖人總是談“誠”的問題,這也是下了一副藥方,是說明我們中國,震旦國人,他有一種國民性,是不真誠。在我們古代,這個菩薩戒,當時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真谛三藏曾經想把菩薩戒的律藏傳到中國來,然而這個律藏一搬到船上,這個船就下沉,當時真谛三藏就把船上所有的東西全部拋掉,然後這個船還在下沉,最後直到把這個律藏搬到岸上,這個船才浮起來。浮起來之後,這個真谛三藏感慨了一句,說這個菩薩律藏跟東土是這樣的無緣。還有,當時天竺國來三藏法師叫昙摩谶是很了不起的一位大德,我們有一位比丘叫法進,他就向昙摩谶三藏去求菩薩戒,當時昙摩谶三藏說了一句這樣的話,說東土還有菩薩戒的根機嗎?說這個國家的人,性多狡詐,又無剛節,所以就不跟他去談菩薩戒問題,這位法進比丘還是很爭口氣喽,為中國人爭口氣,他就帶著大慚愧心、大忏悔心自己去求,求彌勒菩薩,這樣每天忏悔,每天求,求了三年,他真的感到了菩薩戒,彌勒菩薩給他授菩薩戒,當他受完之後再去見昙摩谶的時候,昙摩谶一看到他的樣子,馬上站起來了,說,哎呀,你已經感到了菩薩戒了,所以昙摩谶才開始接受了翻譯菩薩戒譯本的請求。從這兩點來看,說明我們中國人有一種內在的狡詐的心,這種狡詐心可能在世間法用得左右逢源,如魚得水,能夠得點世間的東西,然而用在修道上,那就是災難了,他得不到一點利益,尤其在淨土法門,念佛方面,他就不能感通彌陀的大悲願力,往生不了。
       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非常苦口婆心地說,警誡,不能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內懷虛假。有很多虛假的人,外面裝著他很持戒,很精進,很修行,很大德的樣子,相狀表演出來,裡面卻是虛假的,來表演給別人看,無非是名聞利養啊。在儒家有這樣一句話,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就是這樣的,裡外不一致。裡面充滿著貪欲的心,瞋恨的心,邪行,虛偽,他裡面奸詐百端,充滿機心,來欺騙世人,這種機心用的之巧,之出人意料之外,那真的是你眨個眼睛都把你賣了,你都不知道,他有這麼厲害。那麼這樣的一種虛假的這種熏習,它已經成了他的第二天性了,沒有辦法改變了。有很多人張口就是騙人,就是說假話。說得比真的還真,就好像現在制造假冒偽劣產品,那真的,他做一個假雞蛋啊、皮蛋啊,那做得真是很像啊,比真的還真。他有這麼高的聰明才智,怎麼不去干正當的東西,他把這個都用在這上面去了。所以這個由他的虛假的心所作出的行為就有毒害,那帶著這樣的一個虛假的心,他身口意三業也行善,他也做慈善事業什麼,他也做,但是裡面雜毒之善,就是充滿著他的貪瞋癡三毒煩惱的所謂的善事。這個東西都是虛假之心。就好像有些企業,給人家孤兒院捐個一萬塊錢,兩萬塊錢,然後讓那個孤兒跟他照相,照相在報紙上公布,這些孤兒院還成了他進行企業形象的一個工具手段,這都是虛假之行,就是玩這些手段,不是從真誠心裡面真的為對方著想的這樣的善心,都是欺世盜名。所以這就不是真實的善行,如果以這樣的心來行持淨土法門,你就縱然日夜十二個時辰,如救頭然,去修行,它總的都叫雜毒之善,再把這個雜毒的善行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何以故呢?
      因為阿彌陀佛在做法藏菩薩的因地當中,他所發的願,他所修的菩薩萬行,他在無量劫的全過程當中,乃至在一剎那,一念當中,他所修的身口意三業,都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法藏菩薩他所作為的,他所施設的,他所安立的,他所救度的都是真實的,那個真實要跟真實對應啊,真實和虛假它就兩層皮呀,你以這個虛假的心去回向求生真實的淨土,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善導大師在這裡非常嚴峻地提出這個問題,那麼進一步這個真實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從自利的角度來談真實,一個是從利他的層面去談真實。
     自利真實,我們來看看,作為淨土行人來說,你厭離娑婆,欣求極樂,這個心是不是從真實心裡面出來的。那麼真實心裡面體現在身口意三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可能是不大容易了。比如身業,如果真實的求往生的人,我們常常看到同修,讓他念念佛,讓他誦誦經,哎呀我很忙呀,我忙得不得了啊,我沒有時間啊,就是十念法也沒有時間啊。你說他的身業全都倒向了世間的事情,就像《無量壽經》所說的,在這劇苦之中,共爭不急之務。你的身業都在這種世間的五欲六塵裡面去做,那麼你就從你的身業來看,你的重心倒向了這個,你說你厭離娑婆,你不是真實的。如果真的真實,就像《無量壽經》講的,就是捐志若虛空,勤行求道德,把世間的志向全都捐棄,就像虛空一樣的,不立呀,然後一心一意求這個至道、至德啊,去念佛求往生,這樣的淨業雖然一世精進勤苦,然而在無量劫的輪轉的這種廣闊的時空裡面,它就象須臾間,一瞬間一樣,你在一瞬間的,你就是一百年,七八十年的時間,你面對無量劫的輪轉是不是一彈指間,須臾間啊,你須臾間的精進勤苦,能夠後生無量壽國,那是快樂無有極呀,那是沾了個大便宜呀。
     然而我們就是在這個須臾間的這個分段生死當中都是放不下,一天到晚忙了很多世間的事情。你說這就不是在真實心裡面來制捨,輕慢厭捨三界六道輪回的依正二報。那麼口業,也要真實心裡面來厭離,來制捨這樣的三界六道,這些濁惡這個痛苦的世界。如果口業,天天津津樂道,哎呀,最近出了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呀,又什麼好吃的,又什麼流行色啊什麼的,你這個口業,你就沒有真實的厭離了。這個意業,要在真實心裡面去思惟觀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你這種欣喜之心,要歡喜踴躍,那種一提到西方極樂世界,那種手舞足蹈的心,這時候才是真實的。由這個厭離和欣求這是一體兩面的,有時候從厭離下手,產生欣求,有時候從欣求下手,自然產生了厭離。但這些都不是很容易的。我們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當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忽然檢查得了一個重病,癌症了,這時候他想到,哎呀,我要趕緊念佛啊,求往生。如果後來再復查,癌症沒有了,誤診了,哎,那算了算了,我還得要干我的事業。你說說,這是不是很多人的一種狀態,所以真實心難吶。所以西方極樂世界是“易往”,容易往生,但結局是“而無人啊”,當佛說出這句話,我想佛的心是很酸痛的,無人是什麼,沒有這個真實厭離欣求的人啊。他都在那裡玩手段啊,搞虛假的東西。
    所以對我們身口意三業不善的東西,也得真實心裡面去捨去它,對身口意三業善的東西,必須在真實心裡面去作它。不管是在我們家裡,別人看不到的時候,還是在公眾場合,都要真實。不能說在大眾場合,外現賢善精進之相,回到自己寮房裡面,回到自已家裡,反正別人看不到,睡大覺,迷迷懵懵。小人閒居為不善,見君子然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這是很多人的情況,他自己一個人在的時候就胡作非為,干了很多見不得人的事,然後見到君子在,他就掩蓋下來,然後說自己我有什麼優點呀,把自己好的一面說出來,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然後他的那些陰暗面他就把它覆藏覆藏,這都是不真實的。所以要真實心去作才能夠有至誠心。

 

上一篇:大安法師:處理生死問題
下一篇:念佛控制不住念頭,怎麼辦呢?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