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淫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定弘法師:善護口業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第一是講「兩舌」,兩舌在佛經裡也譯為離間語,挑撥離間、搬弄是非,破壞兩個人的交往、兩個人的和合。

真正君子不去聽人是非,人家講兩舌、講是非,我們立刻離開,不去聽,保護自己的清淨心,不受人的煽動離間。古人講,「是非止於智者」。是非來到我這裡,它就停止了,不再往下傳,我也不受它的影響,更不會掛在心上。我自己很清楚,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你為什麼來說是非?你肯定心裡有是非,你才會去說,那動機就不好。

漢朝有一位大將馬援,他寫了一封家書給他的兄長的兒子,說我希望你們聽到人的過失,就像聽到父母的名字一樣,「耳可得聞,口不得言」。這是比喻,當我們聽到別人講過失、講是非,耳聽了,不能再口傳,不傳是非。如果我傳是非,那我也跟著造業。

我們平常跟人交往,特別是他來講是非的,劉素雲老師教給我們一個好方法,你就觀想,他與你之間有一個垃圾桶放在那裡,他講什麼,你就想那些話還沒到你的耳朵裡,就掉到那個垃圾桶裡頭。你心裡就是念佛,他講完了,垃圾桶裝滿了,然後你再觀想把這垃圾桶給倒走了,一句都沒聽進去,這很好。他講的確實都是垃圾,來污染你的清淨心,你可千萬不要接受。全部清除,心裡只裝阿彌陀佛,別的什麼都不裝。劉素雲老師講,佛法特別強調要行中道,儒家講中庸,這都是聖人的境界。中字是什麼?一個口,中間一豎,別說話,你不說話了,容易契入中道。

六祖惠能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連見都不去見,怎麼可能說?這樣你心才能夠清淨。所以古德勸導我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話愈說少愈好,最好不說話,止語。能止語,這念佛很容易成片。

「惡口」,也翻譯為粗惡語,就是言語非常的粗魯,很不好聽,讓人聽了之後生煩惱。

《賢愚經》裡講了一個故事,說過去在迦葉佛時代,有一位年少比丘,剛剛出家沒多久,跟一位老比丘一起修學,老比丘在念誦早晚課誦的時候,因為年紀老,音聲就顯得很濁,聽起來不好聽。年少比丘聲音很好聽,於是他就生了傲慢,看不起這個年老的比丘。有一次竟然對他惡口說,你的聲音怎麼像狗吠一樣。結果這老比丘就對這個年少比丘說,你認識我嗎?我已經證得阿羅漢了,你這樣來說我將來要墮地獄的。這個年少比丘聽了之後,還算不錯,立刻很害怕、很自責,就向這個老比丘懺悔。這老比丘也聽許他的懺悔,原諒他。但是這個口業造了,雖然當面發露懺悔,但是還有余業。因為惡口罵一個阿羅漢,那比罵一般人罪可重多了。本來他可以在這個老師身旁能夠得度的,現在因為對老師生了一念輕慢,不能得度。

這個年少比丘,雖然免於墮地獄,但是這個罪報是五百世受狗身。等到最後一世,他是做了一群商人的狗,五百商人的一個商隊,狗就跟著。中間休息,狗就很餓,就偷那個肉食,結果被商人發現了,非常氣憤,就把這個狗的四條腿都打斷了,然後把那個狗扔到一個坑裡頭,這個狗奄奄一息。這時候捨利弗尊者,有一天用天眼來觀察世間,就發現這只狗正在這個坑裡頭,在那裡掙扎、顫抖,又飢又餓又痛,快要死了,很可憐。於是捨利弗就用神通變出一缽飯,飛到那個狗的面前,用這個飯來供養那個狗,這狗吃飽了就歡喜了,然後捨利弗就跟牠說法。

這個狗很歡喜,七天之後神識就離開身體,超生了,就投胎到捨衛國一個婆羅門家,他的名號叫均提。長到七歲的時候,捨利弗看到他的因緣成熟了,就上他的門,勸他出家,跟他講法。這個孩子看到捨利弗,非常的歡喜,前世因為受他的恩,所以就很聽捨利弗的話,跟捨利弗出家。

所以我們也懂得,接引眾生要多施恩惠,這一生他對你好,那也是前生你對他有恩,要不然他不會無緣無故對你那麼好,他那麼聽你的話,那都是因為前生你對他有布施,你對他有照顧。所以這個孩子跟捨利弗出家之後,專聽捨利弗教誨,對捨利弗尊重,比對佛的尊重還要更尊重,為什麼?這就是緣,各人的緣分是不同的,這個緣都是前生結下來的。結果後來在捨利弗的教化之下,他也證得阿羅漢果。等他具足了六通,他用宿命通看到自己前生原來是一只餓狗,而且五百世都做了餓狗,非常的感恩捨利弗的救拔。所以他就發願盡形壽奉事捨利弗,他不去受大戒,他只受沙彌戒,來服侍捨利弗。

從這個案例你們可以看到,當時惡語傷人,雖然他只是跟這個年老的比丘開開玩笑,這個果報都這麼慘,所以開玩笑也不能隨便開。你要講話幽默是可以,但是要講好話,不要講那些譏毀別人的話,拿別人的缺點來開玩笑,尤其是生理上的缺陷,你拿來開玩笑,這都是造業造很重。

「妄言」這是講狹義的妄言,就專門是說的欺誑語,這是新譯的意思。虛誑語就是講話不真實,講虛話,講騙人的話。
最大的妄語,就是《楞嚴經》上講的「未證言證」,自己沒有證得聖人的果位,偏偏說自己已經證得了。大妄語的罪業都是無間地獄,罪業非常重。

在佛門裡面有個規矩,就是如果你身分暴露,你真是佛菩薩再來的,你必須得走,要是不走,就是假的。宋朝布袋和尚,那是彌勒菩薩再來的,在世的時候別人不知道他是誰,只看到成天帶著個布袋,到處游街。人家給他什麼,他也不說話,就把它放到布袋裡。人家問他,什麼是佛法?他也不說話,把那布袋往地下一放,兩手一攤,對方就明白了,原來放下就是佛法。他點點頭,把布袋又拿起來,又走了,原來放下之後還要提起,這才是佛法。他就是這樣游化世間。等他走的時候,說了四句偈,把自己身分說出來,自己就是彌勒菩薩,說完就圓寂了,這都是真的。假如說這個身分暴露了,他沒走,那肯定是假的。為什麼他要這麼說?那是要騙取人的名聞利養,這叫大妄語。所以這個妄語,我們要懂。

妄語它有開緣,佛制定的戒律,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它不是死呆板。學戒,一定要把那個精神掌握住,戒律是為了自利利他。如果是為了利他,把自利可以放下,假如說我打妄語而利益他人,自己有罪業沒關係,我願意承當,這叫捨己為人。這叫開緣,不叫犯戒。如果是自利,明明你開一個緣,講一個方便妄語,能夠幫助對方,而且幫助很大,你偏偏說我堅守我的妄語戒,說了所謂的老實話,讓對方受害,這就等於犯戒了。

「違心不實之言,即妄語」,違什麼心?違反你的良心、違反你的真心,與真心本性不相應,這樣說出來的話,才是妄語。順著真心本性講的,你這是出於慈悲、出於保護眾生,這樣講的話,順理,沒有違心,這就是不屬於妄語。

「綺語」,綺語譯為「雜穢語」,雜就是閒雜,穢是污穢、污染,這樣的話語。

《俱捨論》上講,「一切染心所發諸語,名雜穢語」。染心是什麼?就是不清淨的心,有自私自利,用染心造作的語言,當然是雜穢語

《大乘義章》定義,「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這是《大乘義章》的解譯。邪言,邪惡的這些語言,當然是不正,邪而不正。而這些語言還聽起來很動聽,譬如說一些艷曲情詞,這些讓人生起邪欲,讓人心智敗壞的言語。現在文藝的表演,你仔細聽一聽,這裡頭就有很多這種所謂的靡靡之音,艷曲情詞,能讓人增長欲念、增長情執,讓人喪失高尚的志向,感情用事。甚至讓人生起殺盜淫妄的邪念,生起貪瞋癡慢的這些惡念,或者是增長不良的情緒,這些統統屬於綺語的內容。

古時候的文藝表演,都非常注重對人心教化的效果,孔子刪定《詩經》,他用什麼原則?「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不能讓人思想發生邪念。這些文藝的節目、詩歌,能讓人生起正念,讓人能夠生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些道德。所以孔子之後,中國的很多這些文藝的表演,它們上演的內容是什麼?忠孝節義。所以這些節目,大家看了,自然受到了教化。所以古時候教育雖然並不發達,國家並沒有普及教育,民眾的這些道德從哪裡學來的?很多都是從這些文藝表演學來的。

現在的文藝表演,跟以前是大不一樣了,你看看很多現在的這些大片,這個內容都有所謂的暴力、色情,人看了這些影片,一定受嚴重的污染。現在還有網路、電視、媒體,各種各樣的,隨著科學工具發達,出現的不同的媒體,這些內容充斥著不善,那都是屬於綺語的這個內容。所以它對於人不斷的薰習,讓人薰陶這種不善,人心就壞了。人心壞了,社會當然就不和諧,當然就會有災難發生。《尚書》上講,「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現在整個地球都遭了殃。我們不能埋怨這是自然災害,其實哪有自然災害,自然沒有災害,自然是最美的,是人與自然不相符合,不自然了,邪惡不正,招感的災難,所以都是人為災難。

所以要救這個世界,必須要倡導媒體的負責人,讓他們播放健康的、道德的、正義的這些節目,使人心回歸到正道上,這是挽救這個世界。所以我們師父講,有兩種人可以救世界,也可以毀滅世界,第一種是國家領導人,第二種就是媒體的負責人。國家領導人一個好的政策,譬如說提倡傳統文化,這真是救世、救社會。媒體的負責人,他也是掌握著對大眾法身慧命的生殺大權,他如果播放好的節目,特別是大的電視台,播這些道德仁義、五戒十善,那他是救世的。他的功德無量無邊,將來不去往生極樂世界,必定是上天堂,否則那肯定是下地獄,所以天堂、地獄就在他一念之間。

所以為什麼現在邪淫的風氣這麼盛?現在全世界墮胎五千萬一年,就這個殺業,不得了!這是殺人,而且殺自己的兒女。那根源在哪?就是邪淫。邪淫是怎麼來的?綺語。所以如果不再採取措施,控制這些不健康的內容的氾濫,那後果是不堪設想。古人講,「淫為萬惡之首,孝為百善之先」,我們希望社會和諧安定,那就要制止邪淫,提倡孝道,這才能夠讓百善發生,讓萬惡息滅。

恭錄自『淨宗根本戒』  定弘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2/6/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68-0017

 

上一篇:仁煥法師:生命的改良
下一篇:定弘法師:妄語有十罪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