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學習心得 第2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各位居士大德、各位朋友,大家好!請坐。昨天我們一起開始學習《俞淨意公遇灶神記》,我們簡單的介紹了為什麼要學習這篇文章的因緣,而且跟大家討論了這篇文章的中心原理是什麼(它的宗旨),以及學習這篇文章有什麼作用。學習這篇文章的因緣非常殊勝,因為我們現在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跟隨淨空老法師一起來學習《華嚴經》,《華嚴經》是佛法最高層的經典,就好像一棟高樓大廈的最頂層,但是每一棟高樓大廈必須有穩定的地基,這個地基是什麼?就是要有倫理、道德,明白因果,而且正直、清廉。

  昨天是年初一,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認識如何能夠像俞淨意公一樣改造命運,心想事成。對於自己,成就一個正人君子的品德;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成就自己的道業;對於社會來說,能夠成就和諧社會、和諧世界,所以,學習這篇文章就非常有意義。這篇文章的原理是非常的深刻,雖然它的文字很少,但是所說的道理正是佛法所說的,「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個道理。因為善心可以現出善的境界,惡的念頭就會現出惡的境界、不好的境界,所以我們知道命運的禍福、吉凶,完全是由自己的心念、善惡來決定的。這篇文章的宗旨,就在於使得我們可以認識因果報應。這個因果報應,非常微細的心念都會產生因果,當我們起了一個不好的念頭的時候,這個念頭就會帶著果報,它不需要我們去做這件壞事。做壞事當然會有果報,但是即使身體沒有造作、口頭沒有說出來,心裡頭起一個不好的念頭,這裡也會有果報。所以因果報應絲毫不差,非常微細、非常精確。我們學習這篇文章會得到什麼效果,有什麼作用?就是能夠真正明了因果報應絲毫都不差,這樣就可以斷惡修善,通過斷惡修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運,因為命運是果報,我們要是修好的因,就會有好的命運。昨天我們簡單的介紹了這篇文章的題目,但是昨天我們由於時間關系,沒有很詳細的介紹出來,所以今天我還想從這個文題開始說。這篇文章的文題是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

  『俞』是他的姓,『淨意』是這個人的號。這個人叫俞都,是明朝時代的人,嘉靖年間一五二四年至一六一一年,確有其人,明朝的一位進士。淨意是他為自己起的號,什麼時候起的?他原來不是叫淨意的,他是在遇到灶神之後,灶神點化他,告訴他為何他的命運不好,如何才能夠改造命運,告訴他這個原理原則,俞淨意公明白之後,他就真正發大願、下定決心斷惡修善。從哪做起?從自己的意念開始做起,使自己的意念純正、清淨。所以他自己改成「淨意」這個號,目的我們都很清楚,就是為了提醒自己。譬如說出門在外,人家會叫他的號,淨意公,一叫他的號,就提醒了他,你要清淨意念,這是你自己起的號,不可以忘記。所以你看古人,真正學習是從這些小的地方留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淨意,我們知道意念是決定一切的,當然命運也是由我們意念決定的。這個意念決定一切的道理,老實說,古人接受這個理念,沒有看到證明他們就能夠相信,善根深厚;現代的人福報很大,這些道理科學家有證明了。像日本著名的科學工作者江本勝博士,這位江本博士就是用水來做實驗,這個實驗做了十年了。我有機會曾經跟隨淨空老法師去他的實驗室學習、參訪,去了兩次。他是如何做這個實驗?他用水,觀察水的結晶來證明人的語言、人的心態對於水的結晶會產生影響。譬如說用自來水做實驗,同樣的水接出兩個試管,在一個試管上他會貼上不好的語言,好像「討厭」、「好難看」,咒罵水的語言,加入這樣的心態。結果冷卻之後,這個水結晶就很難看;另一個試管,他會貼上美好的語言,像「感恩」、「愛」,這些美好的心態加入水裡面,結果冷卻後發現水的結晶很美麗。同樣的水,為何結晶完全不相同?是因為人的意念對水、對物質結構會產生影響,證明意念確實決定世界上的物質。所以,證明佛經所講的「一切法由心想生」,這是一個很好的科學證明。既然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自己的命運當然由我們心想生,所以我們講演的題目叫做「改造命運,心想事成」。這個心想事成是真理,為什麼?心怎麼想,就有什麼事成,你的心是善心,想的都是善的念頭,就善事成,你的命運就會好;如果你的心是惡心,抱怨、怨天尤人,整天不平、嫉妒,這些心會成為惡運。懂得這個原理我們就知道,改造命運真的是要從意念開始,所以俞淨意公給自己起的號叫淨意,確實他明白這個道理。

  我們真正學佛的人,從哪裡開始學起?也是要從淨意開始,意念不真誠、不清淨、不平等,這樣跟佛心不相應。我們許多學佛的人,一入佛門就會很熱情做善事、做許多功德。譬如供養道場,心想自己怎樣供養比別人多,放生一定要搞很大的排場,拿許多錢來放生,放生的時候唱許多的贊頌,顯示出放生功德,這些是什麼?著相修善。甚至有人發心來道場做義工,「我在這裡做義工」,就有義工的相,這些他修的是善,他著相修善得到的是福報,他來世福報很大。但是這些是佛所希望的嗎?佛並不是這樣希望的,佛希望我們這一生跳出六道輪回,不是希望我們在這一生得到人天福報。所以應該怎麼做?既然這樣,是否我們就不用修善了?修善還是要修,但是最重要的是離一切相,修一切善,就是心裡不要著修善的相。如何用心?當我們做一件好事的時候,不要認為我在做一件好事,甚至還要讓人看見,這種心態已經著相了。應該怎樣做?自己不要有「我」做善事的念頭,也不要有「我在做什麼?我在做善事」的心念,不需要,更加不要有「我對他做善事,他得到我的恩,我何時要他報答」,這種心就著相了。把這些念頭統統放下,應該怎麼想?我做這個善事是我的本分,這是我的責任、我的義務,我做是應該的,不做是不應該的。為什麼?因為我學佛,我明白了,我明白眾生與我是一體的。既然是一體,我做這個善事為眾生,等於是為自己,自己為自己做事還有什麼條件好談的?你把這觀念一轉過來,這就叫做離一切相,修一切善,這個就有無量功德,這種功德能使我們離開六道輪回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執著斷了,在做事情的時候,不會有「我」的想法,不執著我相;不會執著我「為別人」做什麼事那個人相;亦不會有中間我「做什麼事情」這種相,真是斷四相,《金剛經》所講的「無我相,無人相」,他的相斷了,沒這種執著。

  在念佛的過程中,這個淨意尤其重要。很多時候我們都非常虔誠,往生的心非常真切,真正聽經之後,知道往生極樂世界很殊勝,發大願,拼命念佛,什麼都不管,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種精神可嘉。但是往往很多時候操之過急,念佛念得心急,總是想著阿彌陀佛何時才來接我,我很想去,為什麼阿彌陀佛還不來?成天在想這些事情,這樣想,心也不清淨,與佛很難感應。為什麼?因為我們要知道,念佛要念出感應,一定要心清淨。清淨的意思是一個念頭都沒有,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或者「阿彌陀佛」,除了這個佛號之外,其他一切念頭都得放下。什麼時候往生?何時往生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我是一心一意求願往生,這是我所做到的事情,就行了,什麼時候往生就是因緣,阿彌陀佛會安排好的,因緣到了他會自自然然來接我們,你不必害怕,更加不用心急。這樣平平淡淡、老老實實的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會念出感應,何時往生自自然然他會知道,愈心急愈不能知道,障礙你與佛的感應。所以我們老法師經常強調,念佛最重要的九個字「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我老是想「為何我念佛念這麼多還是見不到佛?是不是佛聽不到我念佛?」這個是懷疑了,懷疑佛,這個心不清淨;想這些念頭,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中間還夾雜著「佛何時來接我」這些念頭,中間有間斷、有夾雜,這樣就違背了念佛的原則。所以我們要真正懂得念佛如何念得有感應,一定要放下一切執著,連何時往生、阿彌陀佛何時來接引的這些執著,我們都得放下,真正斷一切執著、妄想。心淨則國土淨,往生淨土是自自然然的事情,真正叫做水到渠成。老實說,淨意,無論對世法(改造命運),還是對學佛的人來說(修道),都是非常的重要。

  題目裡的俞淨意公的『公』字是什麼意思?是一種尊稱。這篇文章是俞淨意公的同鄉羅祯記敘的,他稱呼俞淨意公,是對他的一種尊敬。古人寫文章,你看對一個人的稱呼就表達出恭敬之心。我們現在日常生活都要注重這些形式的表達,不要忽略這些稱呼上的小節,這些小節往往是表達你恭敬心的形式。譬如說我們對老法師,我們不可以直接稱呼他的名字,這樣不恭敬,應該稱呼像「老法師、老教授」,或者別人不知道你是指哪一位的時候,你可以再加上法號,淨老法師、淨老教授,不應該直呼其名,譬如說胡總干事,或者梵師父、弘師父、楊老師,用他的姓後面帶一個稱呼,這是一種恭敬。

  「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灶神』,我們知道他真有,雖然我們肉眼看不見,但是他是真實存在的,用現在的話講是不同維次空間的高級的神,他可以見到我們,但是我們見不到他。譬如說螞蟻,螞蟻是生活在二維空間,在它的眼中只會看到一個平面,它就算爬到牆上就像走平地一樣,因為它的意念當中,那個牆就是一塊平地,它沒有高低這種概念,它只有長和寬這種平面的觀念,它是二維空間裡面的生物;我們人類是三維空間裡面的生物,見到螞蟻在爬,看得清清楚楚,它看不到我們,它不知道我們在看它,但是我們對它的行動非常了解,我們是三維空間的生靈;再高一個維次,四維空間,又可以看到三維空間的生命,我們的活動、甚至我們的心態,他們都知道,正如我們看螞蟻一樣。灶神是高維次的生命,當然他看我們的日常活動、起心動念,他都會知道。對於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現在西方國家的科學研究都已經證明了。

  我以前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講過「因果輪回的科學證明」,裡面我舉例在美國一位Brian Weiss魏斯博士所做的研究。他是用催眠的方法來把這位病人,一般是心理病人進行催眠,使他進入一種很安定的狀態之下,然後他能夠回憶到過去生。這位魏斯博士有一個病例,是一位女病人叫做Catherine凱瑟琳,她在做催眠的時候會遇到一些神靈對她進行開示,甚至這些神靈可以借用這位女病人的口來說話,對魏斯醫生說話,這位魏斯醫生還用錄音機錄下,還出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Messages From the Masters》(《來自神靈的訊息》)。你看這本書裡面,神靈的開示都是非常有智慧、很有哲理性的話,我們猜想一定是很高級維次空間裡面的生靈。還有義大利有位專門研究靈性生命的專家,叫做Marcello Bacci馬協婁.巴希博士,他是用一些通訊工具,像錄音機、無線電儀器來收錄鬼神說話,非常的成功,做了很多次實驗,都能夠成功的把鬼神的話錄下來。如果大家有興趣,不妨拿我以前所講的光碟聽一聽。所以,現在的科學家跟我們證明鬼神是確實有的,你信,它存在;你不相信,它也是存在的。我們民間經常會聽到某某人見到什麼鬼神,或者某某人遇到什麼附體,這些情況經常會出現,都證明鬼神確實有。所以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謹慎,不要以為我們在一個房間裡面沒有人看到我們做壞事、起壞的念頭,好像無所謂,殊不知這些不同維次空間的生命觀察我們觀察得清清楚楚;聽我們說話,就算是偷偷密謀的話,他都聽著像雷聲這麼大,真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這位俞淨意公的命運不濟,非常貧苦潦倒,滿腔的怨氣,經常起怨恨心,結果灶神知道了,所以那天灶神就來點化他。從俞淨意公這個例子我們再次證明,鬼神監察我們是確實有的。為什麼俞淨意公可以遇到灶神點化,為什麼我不行?我們會問,俞淨意公很有福氣,他可以遇到灶神這樣對他說,所以他可以改造命運,但是我的命運也不好,為何我又遇不到灶神?這個原因並不在灶神那兒,俞淨意公為何會遇灶神,關鍵在於俞淨意公的心對灶神還是有虔誠的信仰,雖然他命運不濟,但是每年一到除夕那晚,一定會寫一篇疏文把自己的家事向灶神禀報,祈求灶神到天上,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幫助他一家轉禍為福,確實是非常虔誠。這種信心、這種願意轉變好的願心,有信、有願,這個就是感應。他有感,灶神就會有應;佛菩薩更是如此,眾生有感,佛菩薩一定有應。好像一個人在山谷裡頭大叫一聲,在山谷裡頭會聽見回音,就是回音在響。我大叫是感,山谷的回音是應;如果我不叫,它就沒有應,山谷還是如此安靜。所以,這個感應最主要是我們用真心去感,對佛菩薩、對神靈一定要有虔誠的信願心。

  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也是一樣,往生極樂世界是結果,當生成佛的結果,你要真正得到這個結果,因在哪?因就是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指出的,想往生極樂世界,關鍵在哪?就在於我們的信、願。對「自己本來是佛」這一點有信心,既然本來是佛,往生極樂世界是本分的事情。所以,對於往生也要有信心,對阿彌陀佛有信心,阿彌陀佛發四十八大願拯救眾生出苦海往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不會打妄語,他不會騙人,所以我們要有信心,他一定會來接我們;我們還要有願,最重要願意去,對這個娑婆世界願意放下,對於極樂世界我願意往生。有些人會問,我可否兩樣都要,既要極樂世界,又要娑婆世界?你這樣想,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願力不強,真正願意往生極樂世界,一定要對娑婆世界每樣事情能夠都放得下,有一件事情沒放下,就證明我們往生極樂世界的願不夠真切,就沒有感應,所以往生不往生全在於自己。因此我們看這篇文章,如果以佛法的高度、深度來學習這篇文章,這篇文章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華嚴經》又有什麼差別?真正古人學習,善學的一定要從表面的事相當中悟入,深入道理,這樣得到的利益就大。我們從這個文題「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可以知道,真正要改造命運、要道業成就,從淨意學起,並且要真正對於佛菩薩有信、有願,這樣才會有感應。

  現在我們來看正文,《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篇紀錄文。我把這篇文章分了章節,是為了讓大家學習比較方便。我們老法師對章節看過,都認同。我把這篇文章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叫做「苦報不明」,第二章是「灶神勸勉」,第三章是「改心作善」,第四章是「善果速至」,四個章節。從這個分章來看,我們知道這篇文章寫得很有結構,雖然它不是佛經,但是老實說我們可以從這個章節結構當中了解到,它有點像佛經裡面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第一段像序分,第二、第三段是正宗分,第四段是流通分。我們學習這篇文章,一定要有恭敬的心態,把這篇文章當佛經一樣學習,就會得到從佛經當中得到的利益一樣,也全是我們心想而生。我們看正文,第一段「苦報不明」,這一段是講俞淨意公潦倒、悲慘的命運。請看文字:

  明嘉靖時。江西俞公。諱都。字良臣。多才博學。十八歲為諸生。每試必高等。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余人。結文昌社。惜字。放生。戒YIN殺口過。行之有年。】

  請看到這一段。這裡第一段是介紹俞淨意公的家世,他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人,明朝『嘉靖』這個年代是公元一五二二年至一五六六年,至今將近有五百年。這位俞先生是『江西』人,江西省,我們知道是長江以南,江南人。這位俞公名字叫都,叫俞都,『諱都』的諱是用於稱呼人名字之前所加上去的,表示一種尊敬。古人對人的稱呼,為了表示尊敬,都不會稱呼他的名字,會稱呼什麼?稱呼他的字。他的字叫良臣,『字良臣』,一般同學、朋友,甚至皇帝也好,稱呼他也是只稱呼他的字,良臣,不會稱呼他的名。只有什麼人可以稱呼他的名?只有父母和老師才可以稱呼他的名號。所以「諱」是忌諱、避諱,不稱呼、直稱他的名字。

  這位俞先生,老實說是一位很有才華、很博學的年輕人。他讀了很多書,也明白不少的事理,學的東西很多,十八歲已考取秀才,『諸生』就是秀才的意思,他十八歲就中了秀才,很不簡單,很有文化的一個人。而且他『每試必高等』,每一次考試不只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這個人雖然很博學、很有才華,但是文章裡沒有提到他的德行,沒有說這個人很有道德,只是說他很博學。這裡就很有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很有才華,但是道德跟不上,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弟子規》裡有講到,如果他有才華、很有學問,沒有道德的話,「長浮華,成何人?」他所增長的只是浮華,人品就不行。所以我們知道,自己學習,首先一定要重視學品德,倫理道理是最重要的。

  孔子教學四門科目裡面,第一個就是德行,第二個是言語,第三是政事,第四才是文學。所以德行是擺在一切教學當中的第一位,人才可以立起來。如果很有才華而沒道德,這個才華往往會成為他自己的障礙,就像俞淨意公有這麼好的才華,但是命運反而搞得很悲慘,原因就在於道德、人品不夠。所以聰明的父母、有智慧的父母培養兒女要知道,首先應該注重兒女道德的教育。我們華裔大科學家、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是得到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首位華人,他從小就表現出對數學的天賦,但是他的父親非常有智慧,看見自己的兒子很有數學的天賦,但並不是盲目培養他的數學,反而讓他學《孟子》。我們知道《孟子》是四書之一,儒家的經典,記載孟子的言行,這是個聖人。要楊振寧背誦《孟子》,依教奉行,落實孟子的教導,所以楊振寧初中的時候就可以背《孟子》,背得很熟。而且他在自己的回憶錄寫到,他這一生之所以有成就,並不是因為他有數學的天賦,反而是因為在小的時候得到父親在倫理道德上的教導,得到《孟子》這部經典的指導,一生受益。所以我們懂得這個道理,對於培養兒女就會知道先後的順序,一定是道德擺在第一位,道德有一定的基礎了,才可以學習一些才藝,行有余力,方可學文。很多家長培養兒女,現在不重視道德,很小的時候把兒女送到鋼琴學校,或者學提琴、學電腦、學數學、學圍棋,學的都是才藝方面的,並沒有真正在《弟子規》上面教育他,沒教導他做人,這裡就會出現很大的遺憾。

  我們再來看文章,這位俞先生十八歲考取秀才,已經露出他的才華。但是考取了秀才,下一個功名應該是舉人,因為秀才不屬於功名,真正功名是舉人和進士,他就繼續考。到他『年及壯,家貧授徒,與同庠生十余人,結文昌社』。俞先生年紀慢慢大了,都沒考上功名,家裡因此沒有收入。古時候的讀書人就是為了考取功名,所以說「學而優則仕」,你的學問、道德優等的就會被選上做官,做官有國家的俸祿。這位讀書人考不上功名,他只能靠教書,幫別人子弟教書,做私塾先生,做私塾先生當然是別人給你多少你就收取多少。古時候讀書人都很清高,絕對不會問別人要錢,所以他家裡自然就不會富裕,很貧窮。壯年,三十出頭還考不上功名。後來他在家鄉與一些同學,「同庠生」就是考上秀才的這些諸生,秀才,都是讀書人,他們結了一個「文昌社」,一個社團。從這個名字當中,這十幾個人結的文昌社,我們就知道這個社團一定是這些書生一起來以《文昌帝君陰骘文》為教材的一個社團。老實說非常難得,這些書生在他的鄉裡提倡倫理道德教育、提倡因果教育,以《文昌帝君陰骘文》來作為他們的教材,這是非常難得。

  《文昌帝君陰骘文》,我們老法師在很早年的時候曾經講過,它是道家的、由文昌帝君自己講出來的一篇教導,非常的好,很簡短,大家不妨可以拿來作為補充的教材來學習。《文昌帝君陰骘文》裡面舉了很多善事,他們在這裡依教奉行,這裡簡單舉出幾條,第一個是『惜字』,就是珍惜字紙。在古代,紙業不發達,紙是很貴的,不像現在的紙張這麼多,再加上過去印刷術不發達,印一本書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古人對於文字、印刷的紙張就非常愛惜,不會隨便糟蹋、浪費它。我們知道文字是智慧的符號,所謂「文以載道」,文字是用來記載古聖先賢的道理。因為印刷不方便,所印的書都是印那些最好的,那些古聖先賢的教導是篩選再篩選的,挑出最好的教導流傳下來,這些字紙當然應該非常的珍惜。珍惜、愛惜這些字紙是對道的尊重,所以文昌帝君為何要提倡惜字,精神就在這裡。

  我們現代人來看這個問題,應該如何看?應該吸取它的精神,珍惜字紙是一種尊重道統、尊重文化的表現,我們學習,一定要懂得如何在現代、我們的生活中落實。文昌帝君提倡惜字紙,我們就要知道精神在於重視文化,所以我們應該學習古聖先賢的文化,要繼承這種文化,這個才是真正的惜字。如果我不尊重文化,一本書這麼好,我都不去學習,我把它塵封於櫃裡面,我很珍惜它,包得一層一層的,然後高高的放在我的書架裡面,什麼人都不能看,什麼人都不能動,誰也不可以來學習,你就失去了珍惜字紙的真正意義。所以我們對現在的文化教導,應該本著一顆尊重的心去認真學習、傳承,這樣才對。當然珍惜字紙、珍惜紙張,這裡還有環保的意義。紙也是用木材所造的,我們不能隨便浪費,應該把用完的紙拿去回收,一來也是環境保護,使我們能夠在木材各方面都有節約,這樣就好。

  『放生』,也是《文昌帝君陰骘文》裡面提倡的。放生就是放生命,在佛教徒裡面這種活動是經常有的。愛惜生命這是慈悲心,儒家學者稱為恻隱之心,「恻隱之心,人皆有之」。儒家學者都知道,每一個人本來的心是善良的,真是「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會有這種恻隱之心。有這種慈悲之心,見到動物就不忍心去傷害,真是孟子所說的,「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聽到這些動物的哀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這種是慈悲之心。不只對眾生要愛惜,看到眾生被人傷害的時候,還要去幫助它、放生它,這個是真正放生的意義,不是說我專門做這種形式,搞一個大排場。我們看到有些人放生,注重形式,買了很多生命,幾千塊、幾萬塊錢買來的生命拿去放生,從市場裡面訂,幾天前就打電話,說我要多少噸的魚,結果那天那些魚販幫他捉,捉了幾噸拿來,接著幫它們做三皈依、念經、念回向、念佛,念幾個小時,放的時候它都已經奄奄一息了。所以說這個不是放生,真的叫做放死,這樣只是求功德的心,就不是真正的慈悲心。我們知道,放生一定要隨緣隨分去做,不可以勉強,譬如說你走到市場上,看到有一個生命,馬上用錢把它買下來隨手放生,這樣就好,這樣有真實的功德,千萬不要先預訂。

  下面『戒YIN殺口過』,這個YIN、殺、口過都是十惡業。《十善業道經》裡面告訴我們不殺生、不偷盜、不邪YIN,這個戒YIN、殺就是《十善業道經》裡所講的不殺生、不邪YIN;戒口過,《十善業道經》裡講了四條,不妄語、不绮語、不惡口、不兩舌,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到,道家的文昌帝君所教導的,與佛家講的都是很相同的。《十善業道經》裡面講得更加圓滿,講了十條;這個YIN、殺、口過講了三條,但是三條就是十條。不YIN就是不邪YIN,就是我們自己內心裡面不可以有邪念;不殺是沒有傷害眾生的念頭,有人說我不殺生,我從來都不會殺生,但是這個人跟別人的關系都處理不好,經常跟他在一起的都因為他而煩惱,他傷害別人的心,這樣都算是殺生。不殺生,我們一定要知道,如果有傷害一切眾生的這些事、這些念頭,都算犯了不殺生的戒。所以從這裡我們知道,不殺生這個戒也是很廣的。

  口過,這裡說不妄語,就是不能說欺騙人的話,更加不能自欺。特別是學佛的人,自欺這條我們常常都犯,我想我自己就是這樣,老師的教導如果我們沒有做到,明知故犯,這個就是自欺。很多時候我們明白了,習氣很重,改不過來,這個就是自欺。绮語就是講一些花言巧語,把事情說得天花亂墜,很動聽、很感人,但是自己並沒有真心,所講出來的事情自己都沒有做到,這也算是绮語。惡口就是罵人,傷害人的語言,惡口,包括市井的粗口,粗言爛語,學佛的人都應該把這些戒掉。兩舌,就是講人我是非,在甲面前說乙什麼什麼不對,在乙面前說甲什麼什麼不對,眼裡看的都是這些是非,口裡自然會說。真正不兩舌,我們要知道,一定要不見世間過,看到別人有過失,我們要轉念回來看我們自己,我有沒有像他這樣做,如果我也是有這樣的過失,自己要立即改過來;如果我沒有這個過失,就要勉勵自己將來不可以去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不可以去看對方有什麼過失,對他有一些輕視的念頭、藐視他,如果你這樣看的話,難免口就會犯兩舌的過失。

  所以從這篇《文昌帝君陰骘文》的教導我們看到,無論你從儒家、道家還是佛家入門,要打的基礎都是一樣的,就是十善業。現在老法師的慈令,要求我每天跟大家一起來學習討論,用粵語來學習討論,所以每天下午有一個半小時跟大家來研學這些經典,將來我們這些基礎的教材,《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都應該好好學習一下,奠定深厚的學佛基礎,再聽《華嚴》可以開悟。

  這位俞淨意公跟他的同學們,十幾人結了這個文昌社,實行善事,『行之有年』,都有好多年頭了,時間也不短,但是為什麼還是沒什麼轉化,命運還是這麼差,而且還愈來愈差?有時候我們心裡面都很不平衡,我們會見到某個人做善事,他做善事也很盡力,為何他的命運還是如此的差?有的人經常做惡事,為何他還可以大富大貴,很有福報?心裡頭不平衡。老實說,如果不了解因果的道理,心裡面就會不平衡。那些做惡事,這一生還大富大貴的,要知道他前生種了很大的福,所以他這一生得到大福大貴。只可惜他不明白,他做的惡事把他大富大貴的福報大幅度的減少,如果他不做惡事的話,他享的福會長久很多倍;那些做善事的人暫時得不到好報的,是因為他前世有不善的因,這一生受這個果報,但是他能夠做善事,起心動念為眾生,這個不好的報應很快就會過去,很快就會有轉機,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明白。如果認為天報應不公平,心裡面不平衡,還怨天尤人,認為自己所做的善還沒有得到上天的好報,滿腹牢騷,甚至還要指責佛菩薩,「我每天拜你,你都不降福給我,為什麼還要把我搞成這樣?」罪上加罪!俞淨意公就是這樣。他是不明白真相,他滿腹的牢騷,使他的命運愈來愈悲慘。我們來看看他如何的悲慘,請看下文:

  前後應試七科。皆不中。生五子。四子病夭。其第三子。甚聰秀。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之。八歲戲於裡中。遂失去。不知所之。生四女。僅存其一。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自反無大過。慘膺天罰。】

  這一段話是講俞淨意公的家庭不幸,自己考上秀才之後,十八歲就考中秀才,結果連續考了七次舉人都無法中榜。自己的家庭生了五個兒子,四個兒子都病故了,還有一個三兒子,很『聰秀』,很聰明、很英俊,當然夫婦都會非常的喜歡他。他的左足底下有兩顆痣。夫婦二人當然對他愛如掌上明珠,因為古人重視子嗣的繼承,對於兒子是非常的重視,生了五個兒子只剩下這一個,當然夫婦二人都非常的愛護他。但誰知道這個兒子在八歲的時候,有一次在鄉裡玩,就失散了,迷失不見了,不知道去哪了,是否被人拐了也不知道,你說夫婦二人有多傷心。生了四個女兒,結果就死了三個,『僅存其一』。所以你看,夫婦二人九個子女,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一個女兒,而且禍不單行,他的妻子因為思念兒女,經常都哭泣,哭得雙眼失明。所以俞淨意公可以說是命運悲慘,自己沒有功名、家裡又貧窮,靠教兩個子弟,教書為生,還家門不幸,兒女不全,潦倒終年,貧困亦甚。他自己當然很不服氣,經常想不通、抱怨,『自反無大過』,自己成天反省自己,沒有犯什麼大的過失,又沒有謀財害命,也沒有殺人放火,為何我受到的報應如此的慘?天真的不公平!滿腹的牢騷。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人在這種困境當中,老實說,假如他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他不明白一切法由心所現、由識所變這個道理,這個迷惑就會帶來很大的痛苦。其實真正的痛苦並不是由於他的家境有多貧窮,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他自己迷,迷在苦中,這個是最大的苦。很多人的家境很富裕,大富大貴,不見得他很快樂;但是有人很貧窮,我們世間人看他的命運很不濟,但是他很快樂。你看孔子的學生顏回,顏回是一個很貧苦的人,在《論語》裡面是這樣講他的,「一箪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一箪食就是吃飯都沒有碗,拿竹編的簍來盛飯;喝水的時候拿個葫蘆瓢,用瓢來當做勺,連碗和杯都沒有,家裡貧窮到這樣;居住在陋巷,很簡陋的巷子裡面。所以孔子說,「人不堪其憂」,人如果在他這種環境裡面生活,都不知道該如何的憂慮,就像俞淨意公一樣,他自己想不通,但顏回,「回也不改其樂」,顏回沒有改自己的快樂。你看他在這種貧苦的環境當中生活,他能夠如此快樂。為何他能這麼快樂?因為他內心充實,他學聖賢之道樂在其中,不會因為外界的環境貧苦影響而使他學習聖賢的心有所退卻,反而苦的環境成為他助道的因緣,他能夠邊學習邊體會人生的道理,樂在其中。顏回三十歲就死了,短命,在一般世人的眼中,這個人是一點福報都沒有,但是他很快樂。證明一個人是否真正快樂,不是取決於他物質世界的環境,關鍵是他精神的信念。如果沒有精神的信念,哪怕你是在一個非常富裕的環境裡面,一天到晚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绫羅綢緞,一樣是苦惱,所以最大的苦是迷惑。

  這位俞淨意公也是迷惑,他在這個境界當中不了解為何他會這樣,反而怨天尤人。我們很多學佛的家庭裡面,其實也會有一些境界。很多時候,有的人學了佛之後反而家庭不和了,本來家庭都是很和睦的,學佛之後家庭就不和睦了,自己的先生很反感,對我學佛很反感,自己的兒女也不聽我教,很多時候會出現這些不好的現象。這種不好的現象是否是學佛之後才遇到的?表面上看好像是這樣,其實是自己沒有學好的原因。這個感應一定要自己真心落實聖賢佛菩薩的教誨,這樣你才能真正得到佛菩薩所教導的那種好報。這位俞淨意公學《文昌帝君陰骘文》,他也同樣想不通,「為何我學文昌帝君學成這樣?」我們好好看一看,這裡頭是有原因的。下面請看下文:

  年四十外。每歲臘月終。自寫黃疏。禱於灶神。求其上達。如是數年。亦無報應。至四十七歲時。除夕與瞽妻一女夜坐。舉室蕭然。淒涼相吊。】

  這一段話講到俞淨意公考不上功名,家庭很貧困,而且生了九個子女,只剩下一個女兒,自己的夫人還瞎了雙眼,老實說非常的苦痛,這也不是短時間,一直持續到他四十出頭。他很難得,對灶神非常的信仰,每一年的臘月最後一天,就是大年三十除夕這一晚,他都會自己寫一個疏文,寫在黃紙上面。把自己的家境,這些悲慘的境遇寫出來;也希望灶神可以了解他在文昌社所做的這些善行,都寫入這個疏文裡面。當然希望灶神能夠把疏文帶到天上禀報上帝,希望上帝降福。但是這樣做了幾年,『如是數年,亦無報應』,一點回音都沒有,好像石沉大海,自己覺得愈來愈悲慘,為什麼我做的善事上天一點都不知道?報應如此不公,想不通。一直到他四十七歲那年,人到中年了,這樣的境遇,到了大年三十那天當然心裡面非常的悲傷。人家過年的時候,一家人大年三十一起吃團年飯,開開心心、高高興興;但是這一家人,在他四十七歲的除夕,俞淨意公跟他自己瞎了雙眼的妻子,『瞽妻』,瞽就是瞎了雙眼,盲妻,跟一個女兒,一起相對而坐。由於家裡貧窮可憐,團年飯只是兩條青菜,很寒酸。別人家裡都是張燈結彩,他家是什麼都掛不出來,『舉室蕭然』,蕭然就是空蕩蕩,很淒涼,家裡什麼都沒有,所以『淒涼相吊』,這個吊指慰問,只有一家三口在這裡抱頭痛哭,很淒涼,相互只能慰問一下。從這個情景我們可以知道,這一家人的確是貧困到極點。我們見到這樣的一家人,我們學佛的人就要知道,我們就算再差、命運再不好,都不至於像俞淨意公這樣淒涼,如此的淒涼還是極少數。但像俞淨意公這樣貧困、悲慘的境遇,他只要一念回心就能改造命運,所以我們應該更加有信心,命運完全由我們自己來掌控,關鍵是我們一定要明白,做一個明白人,能夠覺悟,知道如何改造命運的道理。

  如何改造命運?在後面我們會更加詳細的解釋,在《十善業道經》裡面,就有一段話給我們非常簡明的講出來,如何可以改造命運。經上面講「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這裡是說菩薩有一種方法,可以斷一切的惡道苦。這位俞淨意公如此悲慘,真的好像人間的惡道一樣,菩薩有一種方法可以斷這種苦,可以去除這個痛苦,是什麼法?「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這個就是念念都思惟、念著善。念善是我們心善,思惟是我們的念頭善,觀察善法是我們的行為善。我們的心、我們的意念、我們的行為都與十善相應,這樣就可以斷一切諸惡道苦。所以改造命運的原理就在於轉變我們的心,在心地上面改惡修善,這樣就可以改過來。

  這位俞淨意公不明白這個道理,當然,沒有理論的指導,他的行為就會有偏差,所以他當然會苦在其中,他不能夠從中得到解脫。但是難得他對灶神爺有這種虔誠之心,這麼多年來,每年都寫疏文禀報灶神,在家裡祭祀灶神,這種虔誠之心就是感,灶神爺一定會來應。我們來看第二章「灶神勸勉」,看看灶神爺如何來應,來指導他如何改造命運。我們來看經文:

  忽聞叩門聲。公秉燭視之。見一角巾皂服之士。須發半蒼。長揖就座。口稱張姓。自遠路而歸。聞君家愁歎。特來相慰。公心異其人。執禮甚恭。因言生平讀書積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繼。且以歷焚灶疏。為張誦之。】

  這一段就是介紹俞淨意公一家人在除夕這一晚,正在家淒涼、互相訴苦、互相安慰的時候,突然聽到有敲門的聲音。在大年三十,本來是每一家人都吃團年飯的時候,為何有人會來找俞淨意公?而且這一家人如果是富貴人家,可能找他的人就不少,但是俞淨意公家裡窮成這樣,沒地位、沒財富,還會有人來找他?所以他覺得很奇怪,他拿著蠟燭去開門。開門一看,見到一位長者,他戴著頭巾,方角的頭巾,穿著一件黑衣,『皂服』就是黑色的衣服。這位長者的須發都已經『半蒼』,蒼白,有一半以上都蒼白,是有一定的年紀了。這位來訪者也很有禮貌,對著俞淨意公做了個『長揖』,然後俞淨意公見到這樣的人進來,當然也很有禮貌,請他進屋坐。兩個人坐下來之後,他們就開始聊天了。這位來訪者自報姓名,說他是姓張的,從『遠路而歸』,走過這裡的時候,『聞君家愁歎』,聽到你們家有愁歎、哭泣的聲音,所以想特地登門安慰。

  這位來訪者這樣跟他說,俞淨意公心裡覺得很驚訝,『心異其人』,覺得很驚異,覺得這件事很怪、很奇妙,竟然有人年三十晚來訪,這個人又不是回家吃團年飯,為什麼他還是從遠路而歸,從哪而歸又不知道,所以心裡面很驚訝。對這個人也是非常的有禮貌,非常的恭敬他,『執禮甚恭』,非常的恭敬。就開始跟這位來訪者談起來,『因言生平讀書積行,至今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繼』。就開始發牢騷了,我這一生人為人也善良、老實,從來也沒害過人,我讀書明理,又知道應該如何積功累德,但是做了這麼多好事,為什麼到現在還是沒有功名,考舉人考了七次都考不上,不是因為我沒有才華,為什麼我的命運會如此的不濟?不只這樣,生了九個子女,只剩下一個,子嗣都不保,連妻子都把雙眼哭瞎了,家裡又貧窮,一貧如洗,吃了這頓顧不了下一頓,衣食不繼。

  滿腹的牢騷就向這位來訪的人傾訴,說著說著,『且以歷焚灶疏,為張誦之』,還把他以前所寫的疏文(還留著底稿),把它拿出來給這位張先生讀誦出來。我們從這裡可以看出,這位俞淨意公的怨恨、怨心很重,心裡面極度的不平衡,他不只滿腹牢騷,還要向人傾訴、向人發洩,還要表露自己的文采,他所寫的疏文一定是很有文采的,因為他十八歲就中了秀才,是一位多才博學的人,所以他寫的疏文都很有文采,都給張先生朗誦出來,他都很喜歡表現。張先生是如何回復他的?請看下文:

  張曰。予知君家事久矣。君意惡太重。專務虛名。滿紙怨尤。渎陳上帝。恐受罰不止此也。】

  張先生聽到這些牢騷也不客氣了,直截了當指出,我知道你們家的事情很久了,你為何會有這樣的境遇?是因為你『意惡太重』,意念很惡,做的善事『務虛名』,不是真實去做。因為自己的命運不濟,滿腔的怨氣發洩在紙上,還要送到灶神那裡去焚燒,亵渎上帝,所以恐怕你的災難會更加多。之後張先生會跟俞淨意公詳細的解釋,為何會說他以後會有更加多的懲罰。

  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先學習到這裡,明天同一時間我們繼續來學習,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
改造命運 心想事成—《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學習心得(粵語)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07/2/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2-195-0002

 

上一篇:鐘茂森:《俞淨意公遇灶神記》學習心得 第1集
下一篇:星雲大師:真愛不是占有而是相互尊重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