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ico Iyer
苦難無法避免,但許多人依然想方設法逃避。這種回避,本身就蘊含著風險——“三輪車”特約編輯Pico Lye,在昨天刊登於紐約時報上的文章中,這樣告誡人們。Lyer說,苦難之中藏著極大價值。它的危險,並不在於“苦難本身是否會傷害我們”,而是“我們身處其中卻一無所獲。”
所有文化傳統的智者們,都告訴我們,苦難會帶來清明與覺悟。佛陀認為,苦難是生命的第一要義(苦谛)。與此同時,既然苦難的相當一部分,源自我們自身的錯謬——我們對自我的珍視(集谛),所以,我們也將於此中找到治愈之道(滅谛與道谛)。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中,苦難和“太在意自己”彼此間也許互為因,互為果。我曾經在日本遇見一位修習過禅宗的畫家,已逾九十高齡。他告訴我,苦難是生命的一種恩賜,它推動我們去思考那些真正重要之事,並把我們從淺薄的自鳴得意中搖醒。他說,自己尚在年幼時,就相信這一點:你為苦難付出的代價,物有所值,因為你終將發現,它其實是戴著面具的祝福。
在日本,我的鄰居們就生長在這樣一種文化中,它深受佛教潛移默化的熏染:苦難是一種現實,即使遇到不幸,你也不必理會。這使我們遭遇的一切,都轉化為任勞任怨,堅忍不拔,以及一種持久的體會:困境使我們心心相通——這一點,正是英國人從倫敦空襲中學到的,亦是所有文化在艱難時刻所感受到的,只不過流淌著“相互依存觀”血液的文化會加倍敏感,那就是:一個人的苦難,就是所有人的苦難。
兩年前,東京北部的海嘯奪走了數千條生命。那時的日本,隨時可以聽到“我會盡力而為”,“我會堅持到底”和“事已至此”的話。而在同樣遭受災難襲擊的加州,我聽到的,是更多悲歎和恐慌。我的鄰居們不是天生的哲學家,但是他們對生活的脈理,有更深刻的理解——它源自與他們朝夕相伴的獨特生活方式:對秋日逝去之物的舉國膜拜,綻放後旋即凋零的櫻花燦爛,還有那首編入教科書的小詩——訴說一份古老的文化情懷,學會與萬事萬物告別,將喜悅與美麗的瞬間存於心間。有時候,死亡帶給我們的損失,遠不如懷抱著“死亡永遠不來”的希望而不肯捨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