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馬克•保爾,特教老師
我個人最喜歡的一則禅宗故事,是生活在1400多年前的中國禅宗六祖慧能大師與臥輪禅師的一次交談。臥輪禅師想展現自己的修行境界,便做了一首偈子如下:“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慧能察覺到臥輪的自負和修行上的優越感,便以其自身修證善巧地回了一偈教誡道:“慧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臥輪表達了古往今來一個普遍的錯誤觀念,即“坐禅生智慧”。慧能則道出自己的證悟,人腦其實是非常敏感、反應迅速而未被馴服的器官。但他並不與臥輪爭辯或試圖讓他接受這樣的看法。慧能認為心之所想無足輕重,覺知已經讓他認識到心念本身致人痛苦,並且意念本質上屬於虛妄。
人們在坐禅會讓他們聰明的期待中開始禅修。專注於學習如何快速達到清明的狀態並輕松消解壓力所帶來的憤怒和緊張。佛典有言:凡夫一念覺,即一念是佛;佛一念不覺,即一念是凡夫。這種覺醒狀態並不一定持久、穩定,我們會醒來,而後又會睡去,這非常自然。
過去30年,我一直在公立學校輔導一些問題兒童,這非常有啟發性。如果你想觀察最純淨、最原始狀態下的人心,孩童最合適不過,因為他們根本不會隱藏其動機的單純性。比如,一個孩子受了傷,而他感到痛苦時就會有一種打人傾向。別人被他打之後又會回擊,或者,拿其他人出氣,後果就是——精神創傷不斷循環擴大並被帶入成年期。但是,最受影響的那些人並未認識到這個循環,他們總是自欺欺人,將其惡劣心態當作重要的道德准則。我們都有過這種體驗。如果拿起報紙或是上電腦看新聞,很有可能會看到一些讓自己大為光火的東西,而當讀到一個讓人感到被威脅或者受傷害的觀點時,就會想用自己的觀點還擊。
我禅修的起因是由於在公立學校教書的工作性質令我沉溺於持續不斷的沖突中,它令我飽受折磨,筋疲力盡。多少個清晨,我由於心煩意亂而驚醒。因為無法再入睡,便會起身打坐,並開始讓自己從胡思亂想轉為關注當下的呼吸和疼痛的身體。
靜坐止語是一項非常寶貴的練習。此時想要傷害他人並帶來痛苦妄念的思維之流會停止,那些看似堅不可摧的憤怒、有傷害性的想法會神奇地消失,如同退燒一般得到解脫。過去的二十多年中,我有過無數次這樣的經歷。禅修堪稱奇跡,能讓我神智清醒、心態開放地重返工作。教育孩子這項工作的好處之一便是能讓煩惱的河流飛速從橋下流過。跟孩子在一起,你可以開始嶄新的每一天。每一天,我們都努力進步一點點,而我們確實做到了。工作歷來艱辛,但同樣歡樂多多。
我已經領悟到念頭僅僅是念頭,禅修則是能對治這些不斷蔓延著的瘋狂念頭的良藥。當你對症服“藥”,這種感染即不再擴散。將注意力轉向呼吸以舒緩身體,這個動作非常簡單,但也並非易事。這也是人類的一項基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