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佛教知識

 

慈善與佛教的淵源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佛陀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慈善家,《大智度論》雲:“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佛典中慈悲助人、護生救苦的思想與事例,比比皆是。佛陀於過去生中捨身飼虎、割肉喂鷹,於現世為徹底解決眾生生老病死苦,出家證道,弘化十方;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度眾生;藥師佛為眾生除病消災;觀音菩薩救苦救難;地藏菩薩教化地獄等等。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力,深深影響佛教的慈善事業;千百年來,佛教團體或默默住持普施,或積極救世濟苦,實不亞於慈善機構,尤其佛教更注重文教事業,以佛法義理救度眾生饑渴的心靈,這才是最究竟的慈善事業。

  佛教主張悲憫眾生,提倡布恩施惠。諸法之本性,既不應有人我之分別,亦不應有物我之分別。世人之追境逐欲,求名為利,自尋無盡之煩惱,實為自我清淨本性之迷失。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對於每個人來講,是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試問,世上有哪一個人不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的?佛教是以布施心去轉化貪欲心,佛教認為人世充滿痛苦,但佛教並不否定人們創造的物質財富,以及人們必要的物質生活。他只是要人們不要迷執於物相,沉溺於物欲。人類創造的財富,歸根結底是屬於全社會的,對於個人來說終究是身外之物,不僅不可執著貪求,更應發心施捨,還之於社會大眾。一個迷執於自我的人,必然把追求個人身心之欲求放在首位,這樣他也就把自己封閉於自築的牢籠中,終日用盡心計謀略,落得個無窮得失煩惱,而終歸於空虛茫然的人生。若能打破我執,視人我諸法平等無二,行慈悲利他之行,則必將體現出自我的真實價值,識得清淨本性之自我的本來面目。

  布施是對治貪執的第一利器,是一個人充滿慈悲心的具體表現,更是一個人有智慧和有責任心的表現,因為一個沒有智慧和責任心的人是不會想到他人會需要自己的幫助,不會想到自己應該去幫助別人。布施有物質上的贈給,有知識上的教授,有道義上的支持,有心理上的安慰,還有給予他人理解。例如一個微笑,甚至一分歡喜,都是布施。佛教提倡布施時特別強調了“三輪體空”的思想,也就是說,在一個人行布施時,布施者不存著貪求福報的心,對所布施的人不起分別,不著相於所施的東西。布施不但是給予他人,也是給自己一個體驗只有通過幫助別人才能體驗到的快樂的機會,布施使人與人之間更加靠近,使人間充滿了溫暖。

  中國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依據大致有四:一是佛教菩提心慈悲度世理念,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之心的方便中,佛教的慈善事業是其一。《大智度論》卷二十七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撥一切眾生苦。”慈悲即是拯救正在飽受困苦折磨的生靈,並使其生命充滿永恆的快樂。佛教種種修持法門、乃至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圓融運用,都與慈悲理念密不可分,因而慈悲度世的精神是大乘佛教之中心,是一切菩薩道的基礎。二是佛教利他情懷的布施精神,布施為佛教徒實踐佛法的四攝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禅定、智慧)之首,是由凡入聖,到達涅槃彼岸的必經之路。對於布施者——無論是法施(即傳播佛法)還是財施(救濟貧窮等福利事業及公益事業)而言,要求做到“三輪體空”,即不求功德,不期回報,將布施作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是我們成就佛道之必須。三是佛教的福田思想,種福田為了圓成福德(佛陀的福德是圓滿的),大致為敬田和悲田。敬田即護持佛教,尊重人倫師道,對三寶父母師長的供養等,悲田是對病者、貧窮、孤老,以及動物的愛護與布施收養,以及利益他人的公共福利事業等。四是佛教的報恩思想,即我的生存,所有與我有關的有情無情均予我有恩,析之為四恩,即三寶恩(宗教性)、父母恩(家庭性)、國土恩(自然性)、眾生恩(社會性)。總之佛教認為慈善事業是報效四恩、成就佛道的法門,是實踐佛陀教法的基礎,是傳播佛教的保障。

  慈善是僧人修持和弘法的方便法門

  六度,是大乘修行道的六項主要內容,是菩薩的正道,是攝盡一切菩薩道的總行,是僧眾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的途徑。位於六度之首的是布施,即以自己所有,普施一切眾生。布施有三種之分:第一種是法施,即以清淨心為人宣說如來正法,令聞者得法樂,資長善根之功。第二種是財施,此中又分兩類:一是內財施,即以自己頭目腦髓,以至整個色身施於眾生,如釋迦如來在因地中行菩薩道,曾割肉喂鷹、捨身飼虎;二是外財施,即以自己所擁有的衣食財物施予有情,令彼不受饑寒的痛苦。第三種是無畏施,即眾生若有種種災難怖畏之事,能夠安慰他們,幫助他們免去內心的怖畏。財施僅能救急,不能救窮,只有治標而不能治本,真正的慈善事業必須能徹底解決受難者的痛苦。佛教基於世人迷昧因果,在煩惱苦海中輪回不已,因而廣說緣起中道、因緣果報的道理,期望眾生在正知正見下,轉煩惱為菩提,化悲怨為力量,建立幸福快樂的人生。

  為什麼要行布施?因為它是立人間和樂、出世聖法的根本。眾生在三界之中流轉,不得出離,就是由於貪愛執著境界和自體。所謂境界愛,就是世間五欲的享受和占有。在自己一無所有之時,就絞盡腦汁,千方百計地去尋求,而且貪得無厭,多多益善,心不知足,惟圖多求,甚至不擇手段,造出種種惡業。一旦擁有名利等妄境時,更是惶惶不安,唯恐失去。象這樣求之尚憂不得者,又何能普捨於眾生?既以自我為出發點,執妄境為我所者,又何能去貪著得出離?所謂自體愛,就是貪著個人、種族現在和未來的生命。夫婦和家室,便是生命愛的對象。眾生由於這些妄境之故,悭吝不捨,而導致六道輪回、永無出期。而布施,是悭吝的正對治,能夠破裂眾生悭吝之心,讓眾生不被欲累,放下對財物、名利、家室甚至色身的執著,培養慈悲心,以種種錢財寶物,乃至自己最寶貴的生命悉皆施予一切眾生,從物質和精神上支持他們,幫助他們擺脫貧困、痛苦、煩惱和無知,滿足他們的願求,與眾生廣結善緣和法緣,使他們因此而親近我們、信任我們,為我們進一步感化他們,激發他們向上向善,做好人緣准備,從而能夠攝受他們,使之成為法眷,自利利他者,莫過於布施,由此,也可見布施度對於眾生出離生死的重要。凡布施,一般源於悲心和敬心。悲心者,是對那些鳏寡孤獨、無依無靠者,或者殘廢疾病之人,或者由於遭受水、火、風等意外災禍的眾生,寄予深深的同情。故以悲憫心而行布施,相近於今人所說的慈善事業。

  布施度還圓滿具足後五度。在布施的時候,首先應防護自己的身口,就須有戒為助伴;在遭受到受施者的誤解或辱罵時,就需要有忍辱來助成布施;若在布施的過程中,心生懈怠,就需要有精進來策勵;在布施的時候,心裡應安定、專注,這就需要有靜慮;為了能知布施因果,或通達布施實相,作三輪體空(無施者,無受者,無所施物)的如法布施時,缺少智慧能行嗎?故言布施度,實為六度具足。布施,非可望而不可及之事,乃是人人當下可行、當下可踐之舉。誠然,為眾生宣揚妙法,施予千金,乃至為彼解除身心怖畏是布施,而給人一個微笑,一句愛語、贊歎,甚至一分歡喜,又何嘗不是布施?

  慈善不是佛教的最終目的,惟有奉行三歸五戒,四攝六度,自淨其意,引人向善,乃至最終圓成佛果,才是佛教的最終目的。

  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慈善事業固然重要,但教育、文化更重要。除了財物的布施,我們還要協助教育受難者的道德、品格,從旁輔導他們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幫助他們重新站起來,努力創造幸福美滿的生活。而我們更應該發揮宗教淨化人心,改善社會風氣的功能,救急不救窮,做好佛教六度圓融的慈善事業。

  如何開展佛教慈善事業?

  中國佛教的慈善事業,是傳播佛教、踐行佛法、引導正信、樹立佛教形象等最有效的方式,因而在歷史上受到了中國佛教先哲的刻度重視和大力提倡。下面我將探討佛教慈善事業的理論根據及其史實,並為中國未來佛教慈善事業藍圖,作出進一步的探討。

  一、健全僧伽組織。如法如律的僧團隊伍,是佛教慈善事業的基礎。佛陀之所以要建立僧團,那是源自他的悲心遠慮。佛法的教化工作不能因佛的涅盤而滅盡絕於人間,是以組織僧團就代表了佛法在佛後必須依僧的努力,繼續在我們的人間發揮慈悲濟人的功用,這是建立僧團的根本意趣。佛滅度後,以戒為師。一個健康的僧伽不但能抗拒外來的非法的侵入,也更將有力地推動佛陀的法化。

  二、應多方位籌集善款,並進行有效管理,保證每一分善款都能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籌集善款大致有五個途徑,一是會員費用,我們有眾多佛教徒,只要宣傳到位,得到社會的支持應是常理中的事。以會員費用的方式籌資。二是現代財團化管理,成立董事會,將社會富有階層佛教徒的善款吸收進來,並接受其監督與指導。三是接受社會人士及佛教徒的臨時捐款。四、設想成立佛教福利企事業單位,得到國家的免稅等相關優惠支持,以自籌善款。五是設想與國際相關慈善機構合作,在政策許可范圍內引進國際慈善基金。

  善款得優先發給心地善良的,身殘志堅等道德品德優良的特困人員,把慈善這一善舉作為宣揚佛教傳統美德的手段。例如,有些人只靠救濟為生,只想等著別人的救濟,卻不想辦法自力更生,如此養成社會的一種懶惰,凡事只想不勞而獲的心態,要引以為戒。

  三、建立、並且不斷發展壯大正信的居士隊伍,宣傳發動,依教奉行,廣行布施,是佛教慈善事業的積極力量。

  弘揚佛法是佛教的首要任務,也是四眾弟子的義不容辭的責任,提高四眾弟子的素質,加強自身建設,才能適應社會發展和佛教再次輝煌的要求。僧人要戒為師,堅持僧裝,素食,獨身,要當好老師,作好表率。重點在社會上的富裕階層中發展慈善會員,組成董事會,進行民主決策,以利於佛教慈善事業進一步步入正常的健康發展的軌道。寺院要以不斷加強居士教育,培養正信正知正見,以居士為為輻射面,做好佛教慈善事業的宣傳發動。居士弘法有特殊的好處,可以直接深入基層,深入農村。他們將成為佛教慈善事業的積極有生力量。我們面臨的工作還很多,但是,我們有信心,並且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大力弘揚佛教文化,宣傳慈善事業,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不懈努力。

  暢通佛教慈善信息,利用現代傳媒技術,大力宣傳佛教慈善事業,讓世人了解佛教慈善事業,喚醒世人的愛心,並樹立佛教的正面形象,引導社會的參與。最好的慈善事業就是與教育合而為一,以文化、教育來培養人才,宣傳教義,樹立眾生與我平等無二的慈悲觀念,從思想見解上改造人心,這才是根本之道。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佛教將從文化、教育方面提升社會的道德水平,改善人們的精神品質。因此,希望各位要腳踏實地,先從五戒修起,戒殺、盜、YIN、妄語、飲酒。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皆出人間。揭示了佛陀重視人間的根本精神。《六祖壇經》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闡明了佛法與世法的關系。佛陀出生在人間,說法度生在人間,佛法是源出人間並要利益人間的。我們提倡人間佛教的思想,就要奉行五戒、十善以淨化自己;廣修四攝、六度以利益人群;秉承太虛大師“人生佛教”思想,全身心實踐人間佛教精神,救苦救難,關注社會弱勢群體,弘揚正法,為共同構建和諧社會不遺余力!



 

上一篇:中外名人戒殺吃素放生
下一篇:慧律法師:生從何來死往何處?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