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觀見與道德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是什麼意思呢?
“持”字是關鍵,王弼注為“不失德”,盈是滿。既能持盈而又保泰,這當然是世人理想的“兼得”境界。但老子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他認為,既不失德而又盈滿,則必將有傾倒之危。與其承擔將要傾倒的危機,還不如無德無功。
因為這一道理的存在,古人常設水漏,一直傾注,未滿不盈,一滿就掀翻。這個做法,暗符周易“滿而溋、周而復始”的理念。曾國藩老年時看重此理,將書房命名為:“求阙齋”,並寫《求阙齋記》一文述其所思。(《求阙齋記》正文曰:國藩讀《易》至“臨”,而喟然歎曰:剛侵而長矣,至於八月有凶,消亦不久也,可畏也哉。天地之氣,陽至矣,則退而生陰,陰至矣,則進而生陽。一損一益,自然之理也。
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是故體安車駕,則金輿鏓衡不足於乘;目辨五色,則黼黻文章不足於服。由是八音繁會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窮巷甕牖之夫,驟膺金紫,物以移其體,習以蕩其志,向所搤捥而不得者,漸乃厭鄙而不屑御。
旁觀者以為固然,不足訾議。故曰:位不期驕,祿不期侈,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積漸之勢然也。而好奇之士,巧取曲營,不逐眾之所爭,獨汲汲於所謂名者,道不同不相為謀。或貴富以飽其欲,或聲譽以厭其情,其於志盈一也。
夫名者,先王所以驅一世於軌物也。中人以下,蹈其不實,於是爵祿以顯馭之,名以陰驅之,使之踐其跡,不必明其意。若君子人者,深知乎道德之意,方懼名之既加,則得於內者日浮,將恥之矣。而淺者嘩然驚之,不亦悲乎?
國藩不肖,備員東宮之末,世之所謂清秩。家承余蔭,自王父母以下,並康強安順。孟子稱“父母俱存,兄弟無故”,抑又過之。《洪范》曰:“凡厥庶民,有猷有為有守,不協於極,不罹於咎,女則錫之福。”
若國藩者,無為無猷,而多罹多咎,而或錫之福,所謂不稱其服者欤?於是名其所居曰“求阙齋”,凡外至之榮,耳目百體之嗜,皆使留其阙陷。禮主減而樂主盈,樂不可極,以禮節之,庶以制吾性焉。若夫令聞廣譽,尤造物所靳予者,實至而歸之,所取已貪矣,況以無實者攘之乎?行非聖人而有完名者,殆不能無所矜飾於其間也。吾亦將守吾阙者焉。)
他認為“一損一益者,自然之理也。物生而有嗜欲,好盈而忘阙”,為防盈戒滿,“凡外至之榮,耳目百體之耆,皆使其留阙陷”。盈極則損,也反求其阙。他強調兩點:不求完美(事事求完美,心全在物上,何時歸心?)、注重自律(廉、慎、勤、謙)。
《道德經》三十八章雲:“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王弼認為:“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
他們都反復論證,並強烈地認為:持德不如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