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鐘茂森:《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 第2集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同修,大家好!我們今天繼續來學習「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上一回我們講了本次講習的緣起,為什麼我們要學這篇文章,也給大家匯報了太上老君的一段前言,並且也跟大家講解了頭兩句,今天我們繼續從第三句看起。前面我們講過,頭四句話是本文的總綱領,就是講仁、義、禮、智、信五常,也是相應於佛家講的五戒。缺乏了五戒或者是五常,人心就得病,心病了身也就不會好。前面「喜怒無常是一病」是講不仁、不信,「忘義取利是一病」這是講不義,今天我們看第三句:

  好色壞德是一病。】

  這是講無禮。『好色』,好就是喜好,色就是美色,美色當然我們人人都會喜歡,可是喜歡要有一個節度,這是講的禮;如果沒有節度,這就不符合禮了。所以驕奢YIN逸的「YIN」字,古義上是講過分,不是說不讓你喜歡美色,而是你不能過分,要有節制。當然這個色是廣義的,不僅是包括男女之色,還要包括一切美好的、誘人的東西。如果是一味的追求色相,這就『壞德』了,我們的道德、品行就會被損害。最早講這句話的人是孔子,當然老子這裡也說的是一致的。

  孔子曾經出游衛國,他周游列國到了衛國,衛國的國君是衛靈公,這個人就是好色,他對於南子非常的寵愛。南子是南方的南,這是一位美女,是衛靈公的君夫人。南子因為有美色,所以把衛靈公迷得神魂顛倒,甚至一切的國策都聽從南子。南子實際上是衛國的實權派人物,有點像慈禧,她垂簾聽政。衛靈公他又有一個追求美名的特點,好色的人就喜歡表面的,他也很喜歡別人稱贊他禮賢下士,喜歡賢才,所以他見到孔子,對孔子也十分的禮遇。有一天他想陪南子一起出游的時候,就想到把夫子也帶上。結果帶上之後,又覺得好像孔子跟自己和夫人坐在一個車上並不是那麼方便。於是想,是跟自己的夫人同坐,還是跟孔子同坐?想了之後,最後還是讓孔子另外坐一部車。結果他們一隊車馬出行,游街過市,大家都看到了,衛靈公跟自己的君夫人坐,不跟孔子坐。這個事情讓孔子很不以為然,他知道衛靈公實際上並不是最寵愛人才,還是寵愛美色,所以最後就離開了衛國。在離開之前就說了一句話,這是《論語》上講的,「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就是我沒有見到人能夠喜愛有德行的人,就像喜歡美色一樣。換句話說,德和色之間挑選,衛靈公還是選色,他不能選德。古人教我們「賢賢易色」,賢就是賢才,有賢德的人,我們應該尊重有賢德的人,這叫賢賢。第一個賢字是尊重的意思,第二個賢是賢才,易色就是輕視美色,易是輕視。輕視美色而重視賢德,這你才能夠成為有德之人。所以老子這裡講「好色壞德是一病」,這真的不是小病,是大病。衛靈公他就是好色而壞德,最後衛國之亂也都是他自己本人栽下的禍根,衛國後來亂也是因為南子的問題。

  所以要懂得色與德之間應該選擇哪樣,特別是在這男女問題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古人的傳統,在選擇配偶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看德,而不是看色。諸葛亮,大家都知道,三國時代的孔明,神機妙算,很有德行也很有學問,他當年娶太太的時候就是重德不重色。他當時娶的太太叫黃月英,這是一個很丑的女人,相傳頭發是黃的,皮膚是黑的,看起來一點都不可愛,但是這位女子很有德行,也很有才華。諸葛亮他是個美男子,結果去把黃月英迎娶過來,這就是賢賢易色的好例子。

  如果好色,必定跟YIN就掛鉤了。佛家五戒裡面講「不邪YIN」,這是條大戒,根本重戒,而在現在的社會裡面,犯這條的可以說是太多太多。社會的動亂很大一部分原因跟這個YIN字有關,它直接影響到各個家庭的和睦。先生有外遇、太太有外遇,這肯定就造成家的不和。現在,就像美國,離婚率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家庭的破裂,受到最大傷害的就是孩子,孩子得不到健康的成長,看到父母這種作為,他潛移默化,將來他很可能也就會有這種YIN亂的傾向。而實在講,真正離婚率是百分之五十以上,沒離婚的家庭也可能有很大比例都是有外遇問題,你想想社會焉能不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如果過半數的細胞都壞了,這身體就得大病了,甚至會病入膏肓。

  YIN亂第二個問題就跟殺生有關,殺什麼?殺人墮胎。我曾經看過一個統計數字,美國平均一年墮胎次數好像是一百五十萬,十年就一千五百萬,半個世紀來已經超過了二戰時期希特勒殺的所有人數的總和了。二戰是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殺人最多的戰爭,可是這個死亡數目比起美國一個國家殺人(殺胎兒)的數量,那遠遠不足。美國一個國家如此,那其他國家呢?全世界這麼多國家,美國人口三億人,全世界是六十億人,你按這個比例再乘上二十倍,你說這一年平均世界要殺多少人?殺的這些人是自己的親生兒女,不是別人,你說被殺害的這些生靈的怨氣是多深!假如他是投胎來報恩的,你把他殺了,恩變成仇;假如他是來報怨的,殺了之後那是恨上加恨,不共戴天,那你想想,這個社會都籠罩在這種怨氣當中,你說地球能沒有災難,能沒有戰爭嗎?而追究墮胎之根源,其實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邪YIN。所以,好色壞德這個可以說是毀滅社會的一個大罪,不是小事情,那個果報是很難以思議的,多麼的慘烈。

  我們看到一些報導,一些女子YIN亂之後去墮胎,結果墮胎之後,可能手術並不順利,有子宮穿孔的,使得她大小便都不能正常排洩,只能穿個孔,插條管子,外面掛一個塑料袋,大小便就直接排到那個塑料袋裡面,每天就只好帶著這個塑料袋。甚至可能如果再發生懷孕的話,她就會遭到生命的危險。種種此類的情形是不勝枚舉。當然,男子在這方面也是有很深的責任。待人、跟人交往,特別是男女之間的交往超過了禮度的范圍,這就不妥了。所以五常裡面講禮,禮是什麼?人與人之間最健康、最良好的一個距離,最和諧的一個關系。如果超越了禮度,人正氣就下降,邪氣就上升,這種邪氣會損傷人的五髒。仁義禮智信,我們昨天有講到,不仁傷肝,不義傷肺,無禮是傷心,對心髒就有問題,不智就傷腎,不信傷脾胃。

  古德他們的人生修養重視養心,怎麼養心?孟子曾經講過,「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你把欲望降下來,這就是養心之道。這個欲,最重要的一個就是男女之欲,要放下。孟子又說「其為人也寡欲,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如果一個人為人寡欲,他欲望比較淡,對財色名食睡他比較淡,這個人雖有不存焉者,寡矣,這個指的是人善良的天性。善良的天性即使是不存,不存就是有所失,可能是有所失掉,但是所失的也很少,寡矣就是少的意思。這個話是講人少欲知足,他就不會損失很多他善良的天性。如果相反,其為人也多欲,這多欲之人雖有存焉者,寡矣,就是他善良的天性雖然說有所保留,但也保留得很少。所以,欲望可以說是戕害我們善良天性的一把利刃,尤其是YIN欲。

  現代這個社會,可以說誘惑力實在是太強大,我們真正想要在這樣的一個時代中修行很不容易。如果是稍有不留意,在這方面持戒持得不夠謹慎,往往就會墮落於其中,甚至有不能自拔的,所以這個真的是害人的深淵。而佛家告訴我們,YIN欲是輪回之根本。人為什麼會到六道中輪回,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根本的原因就是YIN欲。所謂「一切眾生,皆因YIN欲而正性命」,沒有YIN欲,你不會在六道裡面受生,離欲了就是阿羅漢,阿羅漢已經超越了三界六道。換句話說,我們來到六道裡面,這個習氣多多少少肯定會有,那就要節制。

  儒家並沒有要求要斷,只是說「欲不可長」,不要增長就好。現在這社會是唯恐你的欲望不增長,這些媒體所播放的內容,一路上的這些廣告牌,這些男男女女所穿著的,好像都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欲望增長。佛家講的就嚴格了,欲要斷才行,因為不斷你不能出三界。所以在《楞嚴經》裡面佛勸阿難,阿難是想這一生出三界,要真修行,佛就跟你說老實話,斷YIN這是「第一清淨明誨」。五戒裡面,一般我們講殺、盜、YIN、妄、酒,YIN是排在第三,這是對普通人講的;可是對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講,YIN就放在第一位了,這是如來第一清淨明誨,要求不同,這是嚴格的要求。所以佛說,「必使YINYIN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我們想得到菩提,想成佛,包括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欲一定要斷。不斷,真的連往生都不可能。《無量壽經》裡面「往生正因第二十五品」就說,它說的十善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YIN欲」,就不是講不邪YIN,是不YIN欲。就是你欲望都不能有,念頭都要清淨,必使YIN機身心俱斷。這個YIN機,機是指微小的念頭,都要在身心上斷盡,不僅不能身YIN,也不能有心YIN,這你才真正心地清淨。心清淨,你身體就健康。像師父上人今年八十多,真的是耳聰目明,那是他老人家一生清淨修行的一個果報。

  我們看到《壽康寶鑒》這本書(這也是勸戒YIN的,印光大師非常推崇)裡面講到一個故事,宋朝包宏齋,這個人曾經做過朝廷樞密使,做過大官,退養之後身體都很好,一直到八十八歲高齡都是耳聰目明、滿面紅光,皮膚也很潤澤,精神很飽滿,走路健步如飛,這跟我們師父一樣。當時宰相叫賈似道,非常的仰慕包宏齋,就向他請教,你的養生之道是什麼?為什麼你這麼老了,身體還能那麼健朗,有什麼養生術傳授給我們?結果包宏齋就說,我是一生服養生藥丸,這是不傳的秘方。賈似道就再三請求,還是把這秘方公之於眾,讓大家都得利益,不要就你自己得受用。包宏齋看到賈似道很真誠懇切,就微笑著跟他說,我是吃了五十多年的養生獨睡丸。他是一個人睡覺的,這叫獨睡丸。結果大家都笑起來了。想想真是,養心也好、養身也好,真的第一秘方就是能夠無欲。所以男子無欲則剛,自然有陽剛之氣,這個藥丸比那個皇帝御用的養生藥丸要好過百倍,吃什麼樣的營養都比不上少欲知足。

  古人講養心有幾個原則,第一,『多靜坐以收心』。人要常常靜下來,把心收起來,不要念頭到處跑,心猿意馬,心浮氣躁,這個身體容易出毛病。我的爺爺這一生他就是比較靜,心情很平穩的,很少見他發脾氣,從來不罵人,現在活到九十二歲,我看他也挺健康的。人心平氣和就有長進,長壽之道就是你的心要平靜,包括人做學問也是這樣,心要是不靜,學問都做不好。孟子講過,「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放心,就是我們的心放出去了。不知道有誰曾經在農村生活過?我以前小時候在農村待過,跟我爺爺奶奶去放雞,放這些生禽。白天帶出去,晚上就要把它收回籠裡頭。放出去的雞我們能夠把它收回來,放出去的心為什麼不把它收回來?可是人往往,雞會把它收回來,心就不收。一天到晚這心思很散亂,胡思亂想,不能夠得沉靜,他所學的一切東西都不是真實學問,因為學問之道就是把我們的放心收回來,靜坐實際上是教我們把心思定下來。《大學》裡面也講,「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得就是你得成聖賢,你得到真實學問了,功夫就在一個知止,知止包括你立志做聖賢,另外你也要懂得持戒。持戒你才有定,定之後你才能靜,安靜。所以一個人能不能夠修學有功夫,就看這個人是不是安靜。如果你看這個人心浮氣躁的,很愛說話,滔滔不絕,那心都是浮在上面,這個人你就知道他沒有真實智慧。有真實智慧的人很安定,少語。靜而後能安,心就安了。

  禅門大德他們都是求心安,你看二祖慧可大師向達摩祖師求心安。不心安很苦,甚至要把自己手臂砍下來,拿著手臂去供養達摩,求達摩祖師給他安心。慧可大師他靈敏度高,他能觀照到自己的心不安,他覺得很苦,所以連身都可以捨,求個心安。「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達摩祖師真給他安心。怎麼安?達摩祖師手一伸,說你把心拿來,我給你安。慧可大師回頭去找自己的心在哪,找啊找,找不到。這個心不是我們心髒的心,它是思想分別、執著的那個妄想心,找不到。他就對達摩祖師說「覓心了不可得」,我找不到。達摩祖師說「吾與汝安心竟」,我已經給你把心安好了,這時候慧可就大徹大悟。確實,心在哪?找都找不到,那叫妄想,妄是虛妄的,不是真的,當然你找不到。你當下心定下來,它就沒有了,那就心安。慧可大師那是真干,真正為安心、為了生死出三界求安心;我們凡夫可以說是麻木了,不要說心在哪找不到,簡直就是一天到晚就像有一句成語叫「失魂落魄」,那個心都不知跑到哪去了。心安了才能慮,慮就有智慧,慮而後能得,你才能夠得成聖賢,得證果位。所以靜坐以收心。

  第二是『寡酒色以清心』,清心寡欲,遠離酒色財氣這些欲望;第三『去嗜欲以養心』,人不要有什麼嗜好,欲望愈淡愈好;『誦古訓以警心』,古訓就古聖先賢的教導,警策我們的心,不讓我們這個心犯過失;『悟至理以明心』,心要明白、要覺悟,要通過學習教理,學習儒釋道的聖賢之教,而且你要悟入;『常布施以善心』,讓我們的心善良起來,那就要真正多布施,多幫助別人。所以養心,他自自然然身就好。

  彭鑫大夫在講課當中就提到,欲望多,對於心傷害很大,其中一個表現就是對於血管的傷害。因為心跟血管是相通的,現在很多人都得一種病叫中風,中風是什麼?一種是因為腦血管破裂導致的,另外一種是腦血管阻塞或者痙攣導致的。所以中風實際上就是所謂身體內在的火氣上湧,使得上焦的氣紊亂,導致疾病。在中醫裡面講,中風有多種的原因,一種是肝火上炎,或者是痰濁內擾;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腎氣不足導致的,肝腎不足,也就是一般講的腎虧,男子如果是常常不節制自己的色欲,那就會導致腎虧。

  彭大夫曾經有這麼一個案例,一位三十多歲的企業家,這個企業家三十二歲就中風了。在沒有病之前,他找彭大夫也看過身體,給彭大夫說他很有錢,半年就換了三個女朋友,他還引以為豪。這現代的社會簡直就是沒有道德的准繩,好像男人有錢就要變壞,是正常的;女人變壞就有錢,這也變成正常了。這個企業家很有錢,青年企業家,就包養情人,結果他得了腎虧的毛病,兩條腿很細,下肢沒有力氣,很典型的肝腎不足的症狀,腳踩在路上軟綿綿的,好像沒有後跟似的。而且小便很頻,這是房事不節而導致嚴重的傷腎,晚上也睡不著覺。結果他找彭大夫診治,他就希望彭大夫給他開個藥,讓他能夠合理睡眠。彭大夫就給他開了個「引火湯」的方子,吃了以後是見效了,不尿頻了,晚上只是起來一、二次,睡得比較安穩,以前是一個晚上七、八次。

  然後他又找彭大夫說怎麼樣更好的保養身體,彭大夫就告訴他,只有一種方法,就是你得禁欲一年,因為你的身體傷害太嚴重。他就覺得很難做到,人完全被欲望所牽制,成了欲奴。結果彭大夫就警告他,如果你還不節制,那你可能一年之後會出現中風的預兆。結果這個人沒有聽勸告,果然一年之後就出現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走路都走不平衡了,嘴也歪在一邊。結果到了後來,因為中風,他事業也就一落千丈,所有跟他原來好過的女子全部都離開他,只剩下他自己在醫院裡孤零零的,每天只是找一個護工推著輪椅,讓他去曬曬太陽,連說話都連不成句。你看三十多歲就得中風,中風本來是老年人才得的,竟然三十多歲就得中風,完全是因為YIN欲所致。古人講的「萬惡YIN為首」,真的,首先傷害的是自己的身體。

  所以唐朝呂洞賓(呂祖)曾經有這麼一首詩說到: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催人骨髓枯。這個骨髓枯就是腎虧,因為腎主腦、主髓(主骨髓)。腎虧了之後當然骨髓也會枯,嚴重的就好像剛才這個人一樣中風,甚至導致死亡。這首詩講,雖然不見人頭落,這種殺人的利刃就是色欲,它不是鋼刀,但是勝似鋼刀,不斬人人頭落,但是它折磨人比斬人頭落還更加的可怕。

  當然色欲也會感來人頭落地的情況,在《安士全書.欲海回狂》裡面,我們就看到安士先生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明朝有一位讀書人,他到南京去應試。他住的地方,對面一家是個指揮使,做官的,他有一個女兒,這個女兒比較輕佻,看到這位讀書人風度翩翩就起了愛慕之心。等讀書人考完試,這個女兒就讓自己的婢女去跟他約會,想約他當天晚上來相會。這讀書人,古人讀書確實明理,特別知道因果報應,尤其是「萬惡YIN為首」,他知道如果是要考功名,德行有虧缺,損了陰德,恐怕文昌帝君就把他的名字給削掉,上不了金榜,所以他就拒絕了。結果跟這個讀書人住同宿捨的一個同學,男生,就比較的輕浮,看到對面這個指揮使的女兒竟然來找自己的同學,所以他就冒充這個書生去約會。這個婢女也不認識是誰,就把冒名頂替的這個人帶來了,晚上也看不到,所以就跟這位小姐同房。結果第二天一早,這個女兒的父親從外面歸來,看到這個小姐的房門沒鎖,可能昨天晚上急急忙忙門沒關,就進去看。一看,竟然看到這一對狗男女在一起,就非常的氣憤,拔劍就把兩個人給斬了。第二天一早發榜,就發現那個沒有去約會的書生竟然高中榜首。

  安士先生在評論這個案例當中,他有這麼一段話說,「一登舉子錄,一登鬼子錄,榮辱苦樂,皆天淵矣。念別於幾微之界,而報分於旦夕之間,良可畏哉!」你看這兩個人都是來考試應試,這兩個人的前途是截然相反。一個登了舉子錄,考上舉人,金榜題名;一個登了鬼子錄,到閻王爺那去報到了。榮辱苦樂天淵之別,所以榮辱苦樂、吉凶禍福全在我們一念之間。你看這個書生一念正氣提起來了,拒絕這種色誘,結果他的功名就保全了;另外一個人一念不正,竟然因此而喪命。念別於幾微之界,這個幾微就是非常小的念頭。老子前言當中,我們上次講到的,「災生於稍稍,病起於微微」,這個稍微就是講非常微細,一個念頭就決定了你得災禍還是吉祥。念頭的分別雖然是很細微,那是差之毫厘就謬之千裡,那個果報分於旦夕之間,果報相差就太遠太遠。所以良可畏哉,怎麼可以不產生敬畏心?

  我們最近看到,中國文化部部長就在接受新華社記者的采訪中說到,對傳統文化我們一要有感恩心,二要有敬畏心。這兩個心確實說得很到位,接受傳統文化要有這兩個心。感恩心是什麼?是孝道,知恩要報恩,那是講道德;敬畏心那是知道有天地鬼神,有因果才有敬畏之心,因果教育才能使人有敬畏。所以倫理道德教育能使人生恥心,他恥於作惡,知道作惡是很可恥的,不願意去做;因果教育讓人知道報應,他就生敬畏心,不敢作惡。在現在這個時代,因果教育比倫理道德教育效果更好、更有效。

  講到好色壞德的一個例子,我想舉一個名人,這是民國時代著名的詩人徐志摩,大家都有聽過他的名字。徐志摩,大家都知道他很會寫詩,當年他的戀愛史和婚變史可以說比他的文學作品更轟動於世。他是出生於浙江一個大富人家,留學英國,父母做主給他找了一個媳婦,夫人叫張幼儀,端莊善良,具有傳統婦女的美德,敬重丈夫、孝敬公婆,而且給徐志摩也生了個兒子。後來,父母家有錢,把夫人送到英國去陪讀。沒想到徐志摩這個人喜歡文學,很浪漫,在英國就結識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學生,叫林徽因,這都是名人,結果他就一見鐘情,於是就想把自己現任的夫人拋棄掉,要追求林徽因。當時徐志摩就想出用種種的方法要跟夫人離婚,當然夫人肯定不願意,這是有傳統婦德的。過去沒聽過什麼「離婚」,現代人變得好像一個很常用的名詞,以前哪有這些事?她說如果你要離,你得要徵得父母同意。父母當然也不會讓他離,而且當時張幼儀已經又有了身孕。徐志摩卻狠心讓張幼儀去墮胎、去流產。當時張幼儀說,墮胎是很危險的,有的人打胎會死掉。徐志摩就冷漠的說,坐火車還有出車禍的,難道就不坐火車了嗎?你看這樣的一種心地,完全沒有恩義。張幼儀很痛苦,又懷了孕,只好跑到德國去找她的兄弟,在兄弟那裡先過一段日子,後來兄弟就讓她把這個兒子生下來。結果徐志摩又追到了德國,拿著離婚書一定逼著張幼儀去簽字,徐志摩還揚言「我要成為中國史上第一個離婚的人」。在徐志摩的強逼之下,張幼儀只好被迫簽字,真的成為了第一例離婚案。徐志摩終於如願以償,立刻就跑回英國去找林徽因。沒想到林徽因竟然悄悄的回國了,她因為當時嫌棄徐志摩已經是有婦之夫,而且她覺得徐志摩雖然有詩人的那種熱情,但是人品不足以信賴,所以就回國了,而且嫁給了另外一個人,嫁給了另外一位男子。

  當時徐志摩就很懊喪,簡直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沒辦法,最後他回國了。回國回到北京,又認識了他的一位朋友的妻子,就是陸小曼,這是很有名的,徐志摩跟陸小曼的戀情。陸小曼也是一個漂亮的才女。女子長得漂亮有時候也會招惹很多麻煩,再加上有才華,她肯定就會比較的出眾,自然就會招蜂惹蝶。所以古人有句話講,「女子無才便是德」,這也有點道理,讓你減少麻煩,你才能保全你的德。才華出眾,所謂的才女出名了,這人人就追求。當然,無才便是德真正的意思是講,真正賢女心中沒有把才看得很重,即使是有才華也若無若虛,好像沒有才華一樣,是這個意思,這就是真正的大德。徐志摩就追求陸小曼,兩個人就真的好起來了,不顧社會的非議,不顧兩家父母憤怒的反對。陸小曼最後成了第二例離婚案,離了婚之後就跟徐志摩結婚了。當時陸小曼其實也懷了孕,就懷了她前夫的孩子,這件事情她不敢告訴任何人,連她自己的前夫都不敢告訴,連徐志摩也不敢告訴。因為什麼?她自己願意離婚而跟徐志摩過,結果想了個法子就去做流產,把孩子打掉了。沒想到自己打了孩子以後,身體就一蹶不振,不僅不能再生育,而且一過夫妻生活就會暈倒、就會昏迷,所以這墮胎真的是很大很大的傷害。我們知道三世因果就曉得,自己的兒女如果是被墮胎殺掉了,你看他的怨氣有多深,他豈能放過這個人(這個母親)?所以陸小曼從此身體就很差很差,得了肺病。我們學了中醫就知道,肺對應於義,如果一個人不義,他就容易招感肺病。陸小曼就很典型,她不義,夫婦之間要講義,道義、恩義、情義,沒有,完全是追求自己所謂的情感、所謂的愛欲,好色壞德。

  徐志摩和陸小曼結婚之後,徐志摩父母很氣憤,斷絕了對於徐志摩的供給。以前徐志摩有錢,父母在後面給他支持,現在一斷絕了給養,就得靠自己工作去維持生計。偏偏陸小曼又是習慣於散漫、奢侈的生活,因為她也是出身於名門,她的前夫曾經在美國西點軍校學習過,後來回到哈爾濱做過司令員。你想想這樣的家世,所以養成了糜爛而奢侈的生活習慣,用錢是大手大腳,累得徐志摩東奔西跑。他只能教課,一身兼著好多個大學的任課,後來他們移居上海,而徐志摩又在北京大學教書,疲於奔命,來往於北京、上海之間。那時候已經有飛機,飛機是很古老的那種飛機,而且很小,徐志摩他有關系,就是認識人,所以他能夠坐飛機來往於上海和北京之間。陸小曼最後竟然又在上海過上了糜爛的生活,吃鴉片,跟戲子們又打得火熱。徐志摩只是有苦不能言,最後,在一九三一年十一月的時候,他為了到北京去聽他所追求過的林徽因演講,林徽因在北京有個演講會,他要從上海飛到北京。結果飛機中途失事,就墜落於濟南的開山,徐志摩死的時候才三十五歲。

  你看他們,徐志摩、陸小曼只結婚五年,結果徐志摩就命喪黃泉。這個是什麼?一個人不講道德仁義,天就會把你收回去,所以是非常可悲。這也是真人真事,大家都曉得的,只是可能沒有人像我這樣把他的身世來揭秘。實際上就是這樣,不外乎就是因果報應。我原來在大學的時候也讀徐志摩的詩,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看他的詩,因為讀起來有點飄飄然。實際上現在學了佛之後明白,那完全都不是建立在道德仁義上,不是真正的學問。那種完全是什麼?教人迷惑顛倒的,所以這個詩我以後再不看了,真的不值得我再去看。首先要看他的人品。

  好色之人必定是壞德,壞德之人必定遭報應。陸小曼她後期結果也並不很好,徐志摩死了以後她當然自己心裡很傷痛。因為她得病,遇到一位醫生,這個醫生叫翁瑞午,常常給她做推拿。結果兩個人常常在一起,陸小曼於是後來也委身於他,雖然沒有正式結婚,但等於是同居。最後陸小曼在上海,身體很差,到了六十三歲那年就過世了,死得也算是比較早,六十多歲,因為個人的人品不注重,所以身體一定是不好。特別是女子,如果不講究貞操,而全隨著自己所謂的情感愛欲,那招致的果報就不可避免。有一句古話講,「三精成一毒,專傷不潔女」,就是一個女子如果跟三個男人過,這個人身體肯定不好,她會受到很大的傷害,她就有毒了。他們所謂的文學藝術,那就是應了《弟子規》上講的「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

  我們再看看被徐志摩拋棄的第一任夫人張幼儀,她被先生遺棄以後,這個人很有德行,很能夠自強,她對於徐志摩的父母依然是孝敬,就好像還是公公婆婆一樣。雖然是解除婚約了,但是徐志摩父母把張幼儀認作義女,這個義女對他們繼續保持孝敬。後來張幼儀也很能干,在上海經營一家女子銀行,另外也經營服裝生意,事業上很成功。後來她還撫養徐志摩的遺孀,就是給陸小曼寄錢,這種心量確實令人佩服。她沒有嫉妒,反而還幫助給養陸小曼,而且把徐志摩的兒子養大成人。二兒子後來夭折了,大兒子養大成人。並且張幼儀還在台灣給徐志摩出版了《全集》。張幼儀去世的時候八十九歲高齡,這是長壽。為什麼?人有德,德必定得康壽,必定得幸福,必定有兒孫的孝順、人們的尊敬。

  好色壞德,我再給大家講一個例子。這是在近年,現在特別是所謂網上交友的問題,往往會出現很嚴重的後果,特別是對年輕的男女,如果交友不慎,會產生不可設想的災禍。我講其中一個例子。在香港有個華娛集團,這是一個很有名的電視媒體集團,它的一個副總裁在網上交友。有一次就約這個女友(他自己本身已經有家庭、有妻兒了),結果到廣州約這個網上的女友來見面,到了酒店,兩個女子來了,年輕的女子,都是二十二歲年輕女子。沒想到這兩個女子背後其實是一個犯罪集團,他們是用色誘的手法來謀財害命。結果這個副總裁就成了獵物,跟這兩個女子一起歡心的時候,喝酒,酒裡放了迷藥,他就不省人事。等他醒來之後發現他面前站著一個年輕人,男人,手拿著刀逼他講出他的銀行卡密碼,因為他所有的錢財都給拿走了,剩下這個卡還需要有密碼。結果這個副總裁看到前面站著是個年輕人就想嚇唬他,大喊大叫想要求救,沒想到前面站的人真的是殺人不眨眼,就連續捅了他十幾刀,當場就斃命。這個副總裁年薪一百四十萬,有很好的家庭、很好的事業,結果就這樣死得不明不白。這是後來案子破了才得知這樣的消息。

  所以好色壞德實際上正是把自己推向了地獄的深淵,怎麼能夠不防備!有惡念,要知道災生於細微的惡念,一念不正可能就遭災禍。要防止YIN欲這個事確實不容易,有很多的年輕人,包括同修道友也都問過我,說YIN欲怎麼樣降伏?在現代社會確確實實這個問題很嚴重。如何來降伏YIN欲心?我們總結主要有三條,第一:要知因果。像我們剛才講的例子,這就是很明顯的真實的因果報應。現在的因果報應可以說觸目皆是,幾乎每天的報紙、雜志、網上的新聞,多多少少都會有這類的案件發生。剛才舉出這個副總裁這是男子,女子也是一樣。我早上去九龍公園散步的時候,就看到那個大幅的廣告,這個廣告是政府出的,提醒年輕的女孩子,叫「謹慎交網友」。可能這些在網上互相通信息的都是有犯罪傾向的人,它廣告上面這邊畫著一個女孩,那邊畫了一只狼,一只色狼,戴著一個人面的面罩,然後提醒我們交友要注意。在這個問題上墮落的、招致禍殃的那是不勝枚舉。

  上次陳靜瑜老師在此地講女德的時候,特別講到貞操觀念。她就提到她所認識的一個朋友,一個女孩十九歲,大學生,長得很漂亮,身材也高,結果她就跟她哭訴過一個自己發生的事情。說有一次她的一個同學,也跟她同齡的,也長得很漂亮,找她一起,說去掙點錢,陪陪客人。說有個老總找她們陪陪酒,沒有什麼,就是陪陪酒,收入也很豐厚。這女孩覺得好玩就過去了。結果沒想到剛喝了一口酒,這個女孩就覺得肚子疼,不對勁,整個腦袋天昏地暗、天旋地轉。她說她一定要回家,不能再喝下去了。大家想勸止她,她自己堅持要回去,回去之後才知道自己原來是吃了帶有迷藥的酒。結果她那個同學就受害了,在昏迷當中就被人強暴,後來還去墮胎。然後這個女孩跟陳老師談起這個事情心有余悸,後怕,講起來她眼淚直流,幸好當時逃出來了,太危險了!這個同學就沒有逃出虎口。所以現在確確實實應該強調女德教育,這是維護社會安定的一個大根大本,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貞操觀。這是因果教育,還有一個是倫理道德的教育。人要立志做聖賢,做聖賢是什麼?就是要遵守倫理道德,守禮、守戒這是根本。

  顏淵(顏回)向孔子請教仁的道理,「顏淵問仁」。孔子告訴他如何下手,就是四勿,「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勿要做到。凡是不健康的、不合禮的這些畫面、這些內容、這些所謂的活動我們都不參與,不受其污染。自己要真正立定志向做聖賢、做君子,女子也一樣能成為聖賢,像周朝三太那就是聖人,孔母、孟母這些都是聖賢的女子。男子更是如此。

  在明朝有一位很著名的文人叫劉理順,他曾經考上了狀元的。他在沒有考上功名的時候,家裡比較貧寒,所以在當地的一位富翁家裡面做私塾先生,給他教子弟。這個富家的主人非常敬重劉理順的德行和學問,也想好好照顧他,於是在家裡挑了一個非常年輕而美貌的侍女來給他照顧生活,讓她住在劉理順的房間裡面,跟他同起、同住、同吃、同喝,如是過了三年。本來主人的意思就是讓這個侍女將來就做他的侍妾,結果三年以後劉理順要上京趕考了,要辭別主人,特別感謝主人的好意,對他的照顧,他說這個女子可以給她再另選婚配。這個主人聽了之後心裡就有點不高興,就跟劉理順講,說先生跟這位女孩朝暮相處三年也該有感情了,就讓她給你做一個侍妾,何必還要說讓我給她另找婚配?劉理順就非常嚴肅的跟主人講,說主人您的美意我心領,但是我絕不是那種好色之徒,讀書人明理,怎麼能夠說沒有娶正室之前就有侍妾?因為古人是允許一夫多妻,有妻有妾,但是先要明媒正娶正室,而且往往是正室譬如說沒有辦法留後代的時候,才考慮娶侍妾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滿足欲望,真的是為了傳後代。結果這個主人聽到劉理順這樣的振振有詞,心裡有點半信半疑,就找人來問這個女孩,並且給她驗身,才知道她真的是清白的,於是主人對劉理順就非常的敬仰。後來劉理順果然考上了狀元。所以一個人德有多高,他的功名、他的成就就有多高,劉理順立志希聖希賢,他後來真的成為一位著名的理學家。所以人有大志,自然就不會在這些男女之色上去用心。這是一種方法。

  剛才講的,一個是因果,一個是要立志。當前面這兩個都不管用的時候,還有最後一道防線。前面這兩道是很重要的,要同時並重,但是第三道完全是自己修心的方法,這就是佛門裡提倡的不淨觀。周安士先生在他寫的《欲海回狂》裡面非常提倡用這種方法,尤其是年輕男女要過這個關,這個是非常有效的。我講一個故事,在唐朝有一位名相叫狄仁傑,他是武則天時期的賢相。他在年輕的時候,還沒有考上功名之前,有一次上京趕考,路過一個客棧,在那裡住宿。這個客棧的主人是一位新寡,她先生剛剛去世,她還很年輕美貌。這女子看到狄仁傑非常的英俊潇灑,就起了愛慕之心,晚上就來找狄仁傑。狄仁傑晚上正在看書,聽到有人叫「開門」,去開了,一開,看見一位盛裝美艷的女子在自己的眼前,當即一愣,後來立刻提起觀照,心就定下來了。

  知道這個女子的來意之後,狄仁傑就跟她講,說過去我有一天遇到一位老和尚,這個老和尚跟我講,說我的面相是將來主貴,就是會有達官顯貴,可是要注意一個「色」字。如果在這色字上栽了跟頭,陰德一損,恐怕你的富貴就不保了。狄仁傑就問,在美色當前的時候能夠不亂,一般人難以做到,有什麼方法可以能夠見色不亂?老和尚就傳授給他一個方法,就是不淨觀。就是當你見到美色在前的時候,你立刻要提起觀照,她的美色只是外面一層面皮而已,你看她皮底下包的肉、包的骨、包的筋、包的這些體液那全都是臭穢不堪。你看身體裡面,吃進去的東西還沒排出來,那是很臭穢的。做解剖的時候你把這身體打開,裡面都是非常垢穢的東西,時間久了連貓、狗都不想吃。然後再想想一個人美色現在是年輕,如果是有病的時候,她形容枯槁、面色蒼白、頭發蓬松,早上起來沒有洗臉,很難看,像一個鬼一樣。再想想一個人老了,總是會老的,即使是西施也會有老的時候,皺紋滿臉、滿頭白發,也就不是那樣可愛了。你再想想她死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得病,身上臭穢,剛斷氣沒多久,屍體就開始腐爛,就長蛆蟲,蟲從肚子裡就咬出來了,一個洞、一個洞的,不久就全身都是密密麻麻的蟲洞,然後你走到旁邊就一股屍臭味。你就想想,這麼一副尊容,你還會有什麼愛欲?所以狄仁傑跟前面這個女子說,我剛才看到你,第一念愣了一下,差點被誘惑了;第二念立刻提起老和尚的教誨,我就觀察你就是這樣的。你現在也可以觀察我也是這樣的。結果這個女子也觀察了,觀照了一下,然後拜倒在地,說感謝這位相公不僅保全了她的貞操,而且教給她戒YIN的方法,以後就可以為自己的夫君守節了。

  後來狄仁傑上京趕考果然考上進士,而這位女子也因為很好的德行、女德操守而被朝廷表彰。所以就是這一念之差,禍和福就在旦夕間分判,這個要領就在平時認真的去修這種不淨觀。狄仁傑曾經說過這話,教我們怎麼做不淨觀,說「人至美色在前,急思此婦,異日抱病而死,其屍潰爛,蛆蟲攢聚,臭穢薰人,懔乎可畏,邪念便釋矣」。這是看到女色在前,當然女人看男色在前也是一樣,馬上提起這樣的思惟,前面這個美色異日抱病而死的時候,她的屍體潰爛,蛆蟲攢聚,就是我剛才講的,咬得遍身潰爛,臭穢薰人,那個味道很難聞,懔乎可畏,你就覺得很害怕,這樣的一個屍體哪裡會可愛?這種所謂的YIN念欲火就被冰釋,冷水澆頭就沒了。這個確實很管用。

  佛家教我們不淨觀,如果能夠常常觀照,實際上你不要害怕,你反而得到身心清淨。經上講的,常修不淨觀的人,身體會有優缽羅花香,優缽羅花就是青蓮花。你看虛雲老和尚,這是禅門泰斗,持戒精嚴,他的衣服一年都不洗,頭發也不剪,也不洗澡,身上污垢很多。當時在香港(他有一次來過香港),有個居士給他鋪床的時候,發現他的蚊帳裡面就有一股蓮花香味,這個香不是哪傳來的花香,更不是香水,老和尚怎麼會用香水?完全是什麼?他戒德的清香,心清淨。所以,這是很好的一個方法,常常觀想,平時就用這個心,真正遇到了境界現前,遇到考驗的時候,你自然能如如不動,這是一個很好的功夫。這是講到好色壞德,我們就講到此地。下面第四條:

  專心系愛是一病。】

  『專心系愛』也是講這種情愛,前面好色壞德主要是講欲,這裡講情。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這個情也是一件麻煩事情。當然人不能沒有情義,可是情義它是以智慧、以道德做為標准,以義做為標准。如果超乎道德、違反仁義、沒有智慧的這種情,這叫迷情,這種情就有害了。尤其是所謂的兒女情長,男女之間的情愛也要把它遠離。應該講什麼?講道義、講恩義,不是講情愛。你看徐志摩和陸小曼之間是講所謂情愛,但是沒有道義,這是不能夠被人所認同,也不符合道德,他的果報也就很明顯了。

  在唐朝我們知道很有名的例子,唐玄宗寵愛楊貴妃。楊貴妃是天生麗質,而且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她本來是唐玄宗(就是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之妃,玄宗是她的公公。結果看到楊貴妃有傾國傾城之色,就把她納為自己的妃子,這本身就亂了禮法。把楊貴妃招到自己後宮,這是迷戀於酒色,《長恨歌》上面寫的「從此君王不早朝」,他就不再管朝政,一天到晚專心系愛楊貴妃,楊貴妃的家族也因此而得到顯赫的權貴。後來的事情大家也知道,有安史之亂,安祿山造反。本來安祿山曾經立過大功,玄宗皇帝對他也很賞識,還讓貴妃的姐妹跟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據說楊貴妃在宮中跟安祿山還有染,楊貴妃也不是什麼賢良的女子,但是玄宗因為不能割捨楊貴妃,所以對此事也就不再計較。後來安祿山叛亂,結果滿朝文武都把這個罪歸於楊家,所以把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要求玄宗皇帝給斬了,斬了以後還要求讓楊貴妃自缢。貴妃不斬,讓她自殺,如果不殺她,大家就不走了。因為當時玄宗皇帝遇到了危難,他們逃出長安往南逃,在馬嵬坡三軍將士不走了,非得要皇帝殺了楊國忠和楊貴妃才能夠服氣,結果沒辦法,玄宗只好讓楊貴妃自缢而死。所以「宛轉蛾眉馬前死」,這個是《長恨歌》上的詩句。

  我們看到唐玄宗是以色取人,專心系愛,而沒有履行好自己為人君之責。楊貴妃當然也是不賢,如果她能夠像長孫皇後那樣,長孫皇後是輔佐唐太宗的,那真是一位賢德的女性,使得唐太宗能夠治國安邦,有貞觀之治。玄宗皇帝早年治國也治得不錯,也是一個勵精圖治之人,他還挺推崇傳統文化。你看他還注解《孝經》,我講《孝經》的時候還用他的注解,確實也是很難得的一位君王。但後來見了楊貴妃之後就神魂顛倒,這是大病,專心系愛是大病。所以楊貴妃固然有她的果報,玄宗皇帝也是因色而亂國。

  我們看到歷史上因為色而亂國的帝王太多,凡是國家有亂,我看多半都與色有關,酒和色。你看從第一個朝代夏朝開始,末代皇帝是夏桀,寵愛妺喜;商朝末代皇帝纣王寵愛妲己;周朝,西周末代皇帝幽王,周幽王寵愛褒姒。褒姒很有名的,就是所謂的千金一笑,烽火戲諸侯,騙諸侯來,博得貴妃一笑。燃上了烽煙,這是軍事訊號,把諸侯都招來了,結果沒有什麼國家的危難,諸侯都很生氣。後來真有國家危亂了,犬戎之亂,燃起烽煙的時候諸侯都不來救,結果幽王就死於兵亂,而褒姒也就被犬戎所奪走了。

  所以專心系愛,老子前言裡面講到的,「老子曰: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壽命」。凡是在愛欲上太過分,就會出現問題。有君者是國家,皇帝不能保其社稷,就是不能保國、不能安民;有身者,身體也會出現問題,不能保壽命。所以男女之間,即使是夫妻之間也不能縱欲。前面好色是講邪YIN,這條系愛就是夫妻之間的愛欲,也不能過分,過分傷身,也會敗德。

  印光大師在《壽康寶鑒》的序文當中就講到了他的一個弟子,真人真事。他一個弟子叫羅濟同,四川人,四十六歲經商於上海。他是一個性情忠厚、深信佛法的人,後來找印祖皈依。因為羅濟同害了一場病,要發心吃素念佛,所以病就好了。三寶加持他,面色也紅潤了,本來是大瀉不止,結果不藥而愈,面色紅潤,神采也很足,來見印光大師,印光大師看了也很歡喜。印祖很有智慧,大概看出他的問題,就提醒他。提醒他什麼?說「父母唯其疾之憂」,這是《論語》上的話。孔子說,父母擔心兒女,兒女要是很好、很孝順,各方面都很好,其他都不用擔憂了,只擔憂他的身體,會怕他生疾病,所以唯其疾就是疾病,之憂,只怕他害病。勸他說,「你現在病剛好,還沒有復原,要慎重」。但是印祖當時也不好說明慎重什麼。後來這個人回去大概將近一個月,又回來見印祖的時候,他的面色已變得很蒼白,就像死人一樣,印光大師就知道他回去跟自己的妻妾犯過房事。本來大病初愈的人要避免,因為你元氣沒有恢復,夫妻生活會大傷元氣。沒有多久,這個居士果然就死掉了。印光大師當時非常痛心,就是很後悔當時沒有告訴他要慎重房事,出家人也不好意思說這個話,聽的人沒用心聽就沒聽懂,就導致自己自斃。印光大師特別把這個故事寫到他的《壽康寶鑒》的序文當中,這是勸戒YIN的一本書,非常的好,讓我們引以為戒。所以夫妻之間正YIN尚且不能泛濫,你想想邪YIN就更不可以了。男女之間的情一定要淡,要用理智,不能用感情。理智愈高,這個人境界愈高;愛愈高的人,他的境界愈低。所以地獄的眾生是純情而無智,全是用情,他沒有智慧;天人的智慧就高,情就比較淡。

  當然情愛、系愛不光是對男女之間,也包括對於一切物的執愛,如果有一絲毫的執愛,它就成為我們的障礙。曾經有一個將軍,他是上陣殺敵勢不可擋,骁勇無比,而且出生入死一點恐懼心都沒有。有一天他在玩弄他自己喜歡的一個玉石,一個工藝品,他最喜歡它,愛不釋手。結果東擺擺西弄弄,一失手差點就掉在地上了。幸虧他動作敏捷一下子就撈住了,可是他已經嚇了一身冷汗。這時候他就想,我上陣一人敵萬人都不害怕,為什麼這個玉石搞得我竟然冒了一身冷汗?他想想之後,干脆把這玉石往地下一摔,就摔碎了。凡是讓我們生畏懼心的東西要把它「摔碎」,什麼事讓我們生畏懼?你系愛這樣東西,就會因此而生畏懼,就是害怕失去它;如果你對這個世間一絲毫都不牽掛,什麼事、什麼物你都不會執著、不會系愛,那你得大自在。這對於我們念佛求往生的人真的很有啟示。所以我們想求往生,沒別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能放下,那你決定往生。假如你對這個世間還有一絲毫的系愛,那你所系愛的東西就成為你往生的障礙。

  在明朝有這麼一個禅門的公案。明朝開朝皇帝朱元璋,他在沒有成就霸業之前就認識了一位金碧峰和尚。我們知道朱元璋也出過家,他對佛法也很敬仰,找金碧峰和尚向他請教。當時金碧峰和尚也對朱元璋有很好的建議,所以朱元璋聽取了之後果然統一天下,建都南京,成為了明太祖。結果朱元璋是很念舊的,想到過去這位金碧峰和尚對他有恩,於是給他特地建了一個碧峰寺供養他,而且賜給他袈裟,還賜給他一個寶貴的玉缽。出家人什麼都不用,就三衣一缽,就給他一個玉做的缽,這個缽確實很名貴。金碧峰禅師他是一個很有定功的人,常常入定,就是入了三昧。有一天閻王爺看到金碧峰陽壽已盡,於是差了兩個小鬼去抓拿他。一個人如果沒有開悟之前,沒出三界,都是受閻王爺的管制,你壽命到了他就來拿你,除非你出三界,他就拿不住了。這兩個小鬼就來了,當時禅師正在入定,定中小鬼是找不到的。結果就問金碧峰現在在哪?就找土地公來問。土地公想來想去沒有辦法找他,忽然想到,金碧峰雖然道行很高,但是可能他對玉缽還有點牽掛,「你就干脆在這方面打打注意」。小鬼聽了之後就會意了,於是就敲那個玉缽。一敲玉缽就有響聲,金碧峰在禅定當中聽到有人在弄他的玉缽,因為他心裡還有這罣礙,他就出定了,看誰在拿他的玉缽。一出定,這下子小鬼就把枷鎖套在他脖子上,拿住他了,他當時就想這下我上當了。他讓這兩個小鬼等等,我先辦完一樁事才走。他就把這玉缽拿起來往地下一摔,摔完之後他就說了一個偈子。這個偈子是什麼?「若人欲拿金碧峰,除非鐵煉鎖虛空;虛空若能鎖得住,再來拿我金碧峰」。這開悟了。你看,把系愛一打碎了,他就大徹大悟,他就融入虛空當中。虛空怎麼能鎖得住?鎖不住,他跟虛空法界融成一體了。

  這就是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對這個世間還有貪戀,還有放不下的,這就是我們六道輪回生死的根源。一定要放下專心系愛,什麼系愛都沒有,只專心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決定成功。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謝謝大家。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資料恭摘:《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身心淨潔 與善相應  鐘茂森博士主講  (第二集)  2010/9/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57-036-0002

 

上一篇:鐘茂森:《太上老君說百病崇百藥》學習心得 第1集
下一篇:淨空法師法語:什麼叫早晚課?做早晚課的目的是什麼?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