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經題,上一回講到「佛說」兩個字,今天我們從「阿彌陀」開始:
演【阿彌陀,是梵語,此雲無量,以功德智慧身相光明一切皆悉無量故。是無量佛往昔因中,為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願,今在西方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故釋迦如來為眾宣揚也。】
這一段將佛的名號簡單扼要為我們說出來,意思非常的精確。『阿彌陀』是印度話,譯成中文,「阿」譯作「無」,「彌陀」譯作「量」,「阿彌陀」的意思就是「無量」。通常我們講無量壽佛或者講無量光佛,其實光與壽是無量之中某一部分而已,無法將佛號裡的義趣完全表達出來。實際上講,無量這兩個字非常之好。
下面給我們略舉『功德』,這兩個字也要簡單加以解釋。「功」是講功夫,「德」就是講你的收獲、你所得到。你用一分功夫必定有一分收獲。這個「德」跟得失、得到的「得」是一個意思。什麼叫功夫?戒定慧是功夫。譬如,布施主要是破悭貪,如果布施真的把我們悭貪煩惱捨掉了,這是功夫,得到心地清涼自在。像六祖大師所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就是他所得到的,得的是清淨心。功德是要自己修的,我們今天佛門裡面常常以財布施,這只是布施不能成為功德,這裡面沒有功夫,沒功夫就是不能斷悭貪。雖修布施,布施的力量不足以斷悭貪,功夫不到,不能成為功夫。有些時候不但不能成為功夫,反而適得其反,就是聽說佛門所講「捨一得萬報」,他才肯來布施,這是世間生意買賣,沒有比這個利益更大。今天布施一塊錢,明天就得一萬塊錢的果報,這應該趕快去布施。這種布施不但不能斷悭貪,反而增長悭貪。他為什麼來布施?他是為悭貪心來布施,而不是佛法的布施,佛法所講的是斷悭貪而布施。以悭貪心在佛門布施有沒有收獲?有收獲,那不是功德,是福德,福報。
反正你布施總歸是有福,果報是三界之內有漏的福報。廣種福田,那是沒錯,不能稱功德。福德還是功德一定要辨別清楚。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福德可以給別人,我的福報很大,我不享,我可以送給你享,你能得到。功德不行,功德就是我的智慧、我的才藝,無法給人,我的禅定、般若、持戒也無法給人。功德一定要自己修自己得,福德自己修可以給別人,別人修也可以給我們。明天我們這個道場要舉行冬至祭祖法會,我們把所修的福可以送給歷代祖先。誦經也是如此,對我們自己來講是功德,我們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他所得到的是福德。
「功德無量」,他的三學、六度萬行沒有一條不圓滿,這就是無量功德。「智慧無量」,權實二智都圓滿。「身相無量」,大經裡所說,「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這是無量。釋迦牟尼佛示現劣應身,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相與好都不能稱無量,是有量。阿彌陀佛的相好光明是無量。「光明無量」,光明有常光、有放光。常光、放光都無量,這不可思議!佛陀當年在世他的常光八尺,經典上有記載,有的說一丈,這個光不太大。阿彌陀佛的光明,常光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真正無量。底下總結,「一切皆悉無量」,所以稱他作無量佛。「佛」字譯成中文意思是覺,這個意義就更深。整個翻譯出來,「阿彌陀佛」中文意思是無量覺。無論在什麼境界裡面,他都是覺而不迷,事事覺,法法覺,無有不覺,這叫無量覺;不但自覺,而且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稱之為阿彌陀佛。
底下,略說他名號的來源。『是無量佛往昔因中』。這一段事跡在《無量壽經》裡面,我們通常稱為《大本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裡面講,阿彌陀佛最初發願修行,『為法藏比丘時,發四十八願』。他當時是以國王的身分,把王位捨棄出家。諸位想想,出家要不比作國王好,他怎麼肯捨棄王位去出家?世間人所求功名富貴,人間富貴之極莫過於帝王,所謂「貴為天子,富有四海」。這比不上出家人,他寧願捨王位,出家修行作比丘。比丘是出家人的通稱。「法藏」是他的法名,稱為法藏比丘。他在世自在王佛會下出家,出家時發四十八願。
『今在西方』,諸位要記住,是娑婆世界的西方,不是我們地球的西方。我們地球沒有西方,因為地球會轉,你說西方過了二十四小時它又到東方來,講的是娑婆世界的西方。娑婆世界動不動?也動,因為這個世界太大,自從釋迦牟尼講這部經一直到現在三千年,他在大宇宙中動,只動那麼一點點,方位沒有變。娑婆是個大世界,是一個銀河系。我們銀河系也是流動,銀河系范圍太大,三千年它的角度才移了幾度而已,大方向不變,所以今天在西方是正確。西方世界距離我們這個世界,是相當遠的一個地方,這個遠不要害怕,很容易就可以到達,這也都留到以後再討論。『攝念佛人歸於淨土』,攝是攝受,意思是佛樂意接引這些念佛的同學,願意幫助這些念佛的同學。只要願意到他那個世界,他都非常歡迎,而且享受的是平等待遇,不會說是有偏差。『故釋迦如來為眾宣揚也』,因為這個緣故,釋迦牟尼佛才為我們大眾宣揚這樁事,希望我們能信受依教奉行,將來都能到西方親近阿彌陀佛。
演【經者,釋有多種,不出常法貫攝四義。】
『經』,印度文稱為「修多羅」,我們中國人把它譯為「經」。修多羅的意思很多,有它的本義、有它的引申義。中國人對於古聖先賢的教誨,尊稱為「經」。經的意思,它是真理,超時間、超空間,永遠不變的,尊稱之為經。佛法也具足這個條件,所以佛法到中國來譯成「經」。佛經的意義,比我們世間人稱經典的意義還要豐富,所以特別要加以注解。注解有很多,《華嚴經》裡面有十個意思,可是一般都是以『常、法、貫、攝』這四個意思來解釋,這是最普遍,大師在此地也用這四個。
演【常者,三世不易。一切諸佛皆如是說,故雲常。】
『三世』是講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易』是改變。這個說法、這個意思永遠不會改變,這叫『常』,「常」就是真理。釋迦牟尼佛是這個說法,阿彌陀佛也是這個說法,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這個說法,這是真實的真理。說法,諸位要曉得,說的言詞可能不一樣,多寡不一樣,意思一定是一樣。為什麼?都是他親證的境界,佛法的術語叫現量境界。他是現量境界,不是推想,不是聽人說,是自己親證,所以說出來都是一樣,這叫常。常就是永遠不會改變,這是講超越時間。
演【法者,十界同軌。四聖六凡由之解脫,故雲法。】
『法』的意思,超越了空間,十法界這一切有情眾生都要依這個軌道。「法」就是軌道的意思、規則的意思,像火車行駛一定要在軌道上,不能脫離軌道,這個軌道就是法。這個法的意思是狹義不是廣義,指什麼?指佛的經律論三藏經典。四聖六凡,他們得到自在解脫都要依這個方法,離開這個方法他是得不到,一定要依照這個方法來修行。『四聖』是指佛、菩薩、聲聞、緣覺;『六凡』是指六道凡夫: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我們看這一句,如果是細心的人恐怕就有問題出來,「菩薩要得解脫還可以說,佛還要嗎?」佛到究竟果位,佛怎麼還要有解脫?佛也要。為什麼?佛有很多種,藏教的佛、通教的佛、別教的佛還要依經律論三藏來修行。為什麼?他所證的佛果不是究竟佛位。他那個佛是分證佛位,他證的是正等正覺,不是無上正等正覺。別教的佛,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十地破十品無明,等覺破十一品無明,佛不過是破十二品無明而已,無明有四十一品,他才破十二品。他要不依經律論三藏來修行,他不能證無上菩提,無上正等正覺那是圓教的佛。十界裡面包括佛法界,佛法界不包括圓教佛,包括的是藏、通、別三教的佛。不依照這個法門不行,沒辦法證無上菩提,這是講三藏經典。這裡面還有很深的意思,專指這部經,常、法、貫、攝就是指這部《阿彌陀經》,這《阿彌陀經》的分量可就重了。
演【貫者,貫穿所應知義。若無文字,無以貫穿義理,煥然可觀故雲貫。】
『貫』,言語、文字,我們今天所講章法、結構、組織有條不紊,這就是「貫」的意思。言語、文字裡面含的有道理,這個道理我們今天所謂是一種精嚴或者細密的思想,這是用世間意思來說。其實佛法裡面它是離心意識,它不屬於思想,但是它這個道理確實是有層次、有脈絡,一點都不紊亂,理事都是如此。
整個宇宙雖然是森羅萬象,無量無邊,它不亂。世間人看到這個情形他就覺得奇怪,一定有個人在那裡安排,如果沒有人安排,為什麼會有這麼好的秩序?什麼人安排?於是妄想一定有個神、有個上帝在安排,其實他不知道本來就是有秩序。佛在經典裡告訴我們宇宙形成發展的順序,它不亂,是從真如本性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不覺生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它一個層次一個層次發展過來,不亂!佛法沒到中國來,我們中國古人也彷佛通達這個道理,中國文化的根本是《易經》,可以說是《六經》都是《易經》的注解。《易經》講宇宙的起源,它講「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也是很有秩序、也是有條不紊。我們中國人沒說是神造的、沒有說是有一個人安排,這種觀察與佛法的觀察法非常接近。
但是沒有言說、文字,對宇宙間這些真理就無法表現出來,無法傳達令他人也能如是觀察,所以言說跟文字就很重要。佛陀在世以音聲為教體,教就是講教學,拿什麼來教學?用言語。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把它記錄下來寫成經典,我們今天學佛法就是以經典為教科書。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一定要記住佛的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對經典要深信不疑,要認真的研究、修學。我們要想了解宇宙人生的真實義,這個真正真理,必定要讀經、要研究。『煥然可觀』,煥然是非常明顯的意思。像火光,燒的光有很大的光明,很遠的地方都能看得見。
演【攝者,攝持一切眾生。若無語言,不能開曉眾生出生死海故雲攝。】
『攝』就是『攝持一切眾生』。「攝」簡單的說,好像它有一股力量,我們所謂是吸引力。你不接觸不覺得,一接觸之後就常常想親近它,欲罷不能,有這個味道,這叫攝。經典確實如此,你要是展開經卷,真的欲罷不能,看一遍歡喜,看二遍更歡喜,十遍、二十遍、千遍、萬遍,永遠看不厭,這是攝。你們看報紙,看一遍之後還會看第二遍嗎?為什麼?那個文章沒有攝這個字。攝是欲罷不能,為什麼佛經有這麼大力量?那就是它裡面有無量義。一遍發現一點,再看又發現一點,天天有新發現,它不是死的,它是活的。經有沒有講法?給諸位說,經沒有講法,因為有個講法那就是死的。我們在此地講這部經,一遍是一個意思,第二遍又是一個新意思,第三遍又是新意思,遍遍不一樣。如果把這遍講下來都用白話文寫出,死的。這個死的東西,攝沒有了,常、法也沒有了,頂多有個貫字,四個意思裡面只有一個,其余三個都沒有。所以,經遍遍有新意思。
佛經有沒有講法?沒有講法,佛經沒意思,般若無知;我們談談,討論討論,無量義,無所不知。因此學佛不能死在字裡行間,不能死在言語之下,萬萬不能執著,一定要記著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教給我們,「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心緣相就是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聽得清清楚楚,神聽,這樣聽法會開悟;聽不懂,我想一下應該會懂,愈想愈糟糕,想就落在第六意識,落在妄想裡面。妄想怎麼會開悟?妄想障礙你的悟門,不會開悟。悟是一接觸就豁然明了,這叫悟。通過思考就落到心意識去了,那個開悟是世智辯聰,不是真正的開悟,真正的開悟不用心意識。諸位要是離心意識讀經,那其味無窮,真是快樂無比。所以,它有一個力量能攝持一切眾生。
『若無語言,不能開曉眾生出生死海故雲攝。』佛攝受眾生就是用言教對我們娑婆世界說,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所以音聲為佛事。我們讀,不見得能看清楚,一聽就容易覺悟、容易體會。在印度釋迦牟尼佛的教學,在中國孔子的教學,都是以音聲為教體。
演【千葉良規,百靈常軌,诠真利物,目為經也。】
這幾句是總結。『千葉』是講盧捨那佛,這是《梵網經》上說,盧捨那佛坐的是千葉蓮花。『良規』是最良好的規范,這是經典。『百靈』是指諸佛菩薩,乃至於一切天龍八部,他們要想出離三界、要想破迷開悟,都要依靠這個經典。言說、文字是方便法,方便裡面有真實的東西,『诠真』。世間法常講「文以載道」,道是真的,道在哪裡?道在文裡面。但是要曉得,文並不是道,道確實在文中,文又不是道,道確實在言語當中,言語卻不是道,你要體會到這個意思。
好比指路碑一樣,指路碑放在那裡,指著那條路叫什麼路,這個碑並不是就是那條路,它指你那個方向,你尋著這個方向一定可以到達那條路。《楞嚴經》上說指月,手指不是月亮,尋著手指去看一定可以看到月亮。禅宗有所謂《指月錄》,言說、文字就是指,你要的是什麼?要的是月,不是要指。離開這個指,你得不到月,必須依靠這個指去悟那個月,這是佛法。所以你學佛要學到真實法,必須要言說、必須要文字。六祖大師不識字,他真正得到月亮。不認識字當然就不會講經,可是你拿經念給他聽,他就會給你講,講的就能叫你開悟,這高明,這叫真正的講經。
不會講經的人,把這個經在這裡講,講得天花亂墜,叫你聽的人愈聽愈迷惑、愈聽愈顛倒,他是不善說。善說的人,輕描淡寫就叫你大徹大悟,會講的。怎樣才會?必須你自己證到真,你就會;你自己沒見到真,在文字裡面摸索,怎麼能把真東西給別人,指示給別人?這是做不到的事情。以真實的東西在裡面,能夠令他悟入,這叫『利物』。「物」字用得好,它不叫利人,如果講人或者人天,十法界只包括兩道,其余的包括不到,說個物,十法界有情眾生全部都包括了,這才能稱之為經。
經必須要具備「常法貫攝」四個條件。世間學術、文章、言說達到最高的標准,只能有這四個標准裡的一個,那就是貫,其他的沒有。世間再好的書會讀厭,讀到最後不想看了,為什麼?那個意思有盡的時候,不像佛經,佛經意思沒有止盡,愈讀愈歡喜。我們程度淺的人,讀孔子的書讀一、兩遍就打瞌睡,枯橾無味,讀佛經更不必說,為什麼原因?那個味道體會不到,沒嘗到。甜甜的糖給你吃,一嘗就嘗到,這個很不錯。小學生念小學的課本很有味道,中學生不要念,沒有味道。佛經是一切書籍當中最高的標准,古來這些祖師大德怕我們不夠這個水准,嘗不到法味,所以加以注解,這就是幫助。注解恐怕還太深,你還是嘗不到這個味道,所以注解裡再加注解。有疏,又有鈔,又有演義,一層一層的來解釋,怕諸位同學這個味道還是嘗不到,我體會到一點,在此地貢獻給諸位,無非是誘導諸位親自嘗到法味,那你才能真正得到法喜充滿。
演【又此經,唐譯為稱贊淨土佛攝受經。今為此名者,以佛名人所樂聞,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
這是指本經,本經是姚秦時代鸠摩羅什大師翻譯。玄奘大師到印度時,他是抱著一個懷疑的態度去,這正是一個最標准做學問的人,也是一個標准的修道人。經典從外國文翻譯成中國文,假如裡面翻錯,我們依照這個學,那不是冤枉?翻經那個人雖然是罪過無量,我們自己吃虧太大了。我們今天多少人對佛的經典懷疑,當時翻譯究竟靠得住靠不住?所以現在有些人要找梵文經典來讀,直接讀原本。其實,原文經典找來,你能看得懂嗎?縱然是文字看通,它是意在言外,不在文字裡面,這個麻煩大。玄奘大師這個懷疑,怕古人羅什大師翻譯的不太可靠,親自到印度,在印度住了十七年。他來回一共十九年,那時候是騎馬、走路,交通沒這麼方便,從印度到中國長安,差不多要走一年才能走到,往返十九年。回來之後對於古大德所譯的經典一句話沒說,完全正確。《阿彌陀經》原本、梵文本,他在印度也看過,也帶回來,自己也翻譯一遍。他翻譯這個經是同樣一個梵文本,玄奘大師又翻譯一次,經題叫《稱贊淨土佛攝受經》。原本是一樣,兩個人翻譯,當然翻的文字不相同,可是裡面的意思決定是相同。
現代人真像《地藏經》上所說的「剛強難化」,感情太重,這個要命,這是生死輪回的根本。我們這一次,特地把窺基大師的《阿彌陀經》注解印出來供養諸位,他的注解注得好。我分送這本注解還有一層很深的意思,就是提醒諸位「依法不依人」。玄奘是窺基的親教師,是他的老師;窺基是玄奘大師最得意的徒弟,是他的繼承人。老師翻譯的《阿彌陀經》,他要做個注解,他采用鸠摩羅什的本子,不用老師的本子。如果在今天,老師一定很生氣,我翻譯的本子,你這個徒弟寫注解不用我的本子,還用鸠摩羅什的本子干什麼!難道我翻譯的不如鸠摩羅什?他這個注子,玄奘大師也歡喜,不生氣,不怪他。他自己不用老師的本子,用鸠摩羅什的本子,這就是依法不依人。在我們今天,他一定用老師的本子,不會用古大德翻譯的。為什麼?人情!人情不能了生死。
他老人家這一示現,就是教給我們「依法不依人」。老師所譯跟古人所譯一樣好,既然是一樣好,古人已經流通,那就用古人的。玄奘大師譯的《阿彌陀經》收在《大藏經》,沒有單行本流通。這對我們末世的眾生是很大的啟示,我們今天拜一個師父,師徒難分難割,你看人家怎麼樣?人家一切為法,這是對的。所以在此地特別提起,玄奘大師有譯本。佛原來的經題是《稱贊淨土佛攝受經》,梵文原來的意思就是這個。可是羅什大師他不用釋迦牟尼佛所定的經題,他用阿彌陀佛的名號來作經題,這是羅什大師的創舉。他翻譯許多經都是依照佛所講的題來立題,唯有譯此經,他完全不用佛定的經題,他自己用阿彌陀佛名號來作經題,這是他獨特的見解。
他有他的道理,什麼道理?『佛名人所樂聞』,樂就是愛好,阿彌陀佛這個名字大家都喜歡聽、喜歡念,喜歡這個意思;這個意思是無量覺,我們念這一個佛的名字,就是念念中提醒自己要覺而不迷。譬如我們眼見色,起了一念貪心,阿彌陀佛!這是無量覺。貪心是迷,一句阿彌陀佛,貪心就沒有了,覺了,覺就不迷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阿彌陀佛!把那個妄念馬上壓下去,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佛的名號就是修行,提醒你自己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順境逆境都要覺而不迷。『又一切功德,言佛便周故』。佛,他所證得是究竟圓滿的功德。佛是什麼?佛是覺,覺性裡本來具足一切功德。理與事都要明了,我們在事相上見到佛像,立刻就曉得,要覺悟,要求覺。「佛」代表覺,「阿彌陀佛」代表無量覺。經題介紹到此此。此地是略說,後面還有細說。
演【疏者,疏也,通也。】
『疏』就是疏通的意思。
演【謂經中義理甚深微妙。】
這是真的,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
演【未易窺測故。】
一般常人真的沒辦法,所以佛在《華嚴經》裡講:「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那個智是講世智辯聰,世間什麼樣的博士,他也不懂佛法,為什麼?因為博士他落在心意識裡面,他是凡夫。佛法是離心意識,佛法的言語、文字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而世間聰明智慧的人是以心意識。意識的功能非常之大,對外它能緣到盡虛空遍法界,對內它能緣到第八識,就是緣不到本性。所以用意識心來修行,不能見性。佛在《楞嚴經》上說得好,意識心修行,修的最正確,沒有走錯路,如理如法,只能證得阿羅漢、辟支佛而已,不能見性。這就說明為什麼世智辯聰不懂佛法,不要說是人間聰明智慧的人沒法子,天上聰明智慧的人也沒法子。那麼,什麼人說呢?明心見性的人,這樣子的人來說,沒錯!他是真正通達,為什麼?他自己證得。佛見到性,他也見到;佛見到是圓滿的,他見到一分、兩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與佛同一個知見,正知正見,這樣的人才能說經,才能注經。
從前古來的大德不敢輕易下筆給經做注解,為什麼?背因果,怕錯下一個字的轉語要墮五百世野狐身。他錯一個字,就要受那樣大的果報,那要是把意思搞錯還得了,不得了!從前人相信因果,怕因果,所以小心謹慎。真正有悟處、有見地,見了性,才敢。明心見性之後,你一定要弘經,你不弘經對不起諸佛菩薩。沒有到這個程度你要自修,這是菩薩。到這個程度之後,一定要利益眾生,要流通大法,這叫菩薩道,菩薩行。講經亦復如是,沒有這個見地不能講。到了現在怎麼辦?我們講經的人是不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沒有。沒有,那真是膽大妄為,也在這裡講經。其實我們在講台上這麼多年,早就跟諸位說得清清楚楚,我不是在「講經」,我是在「學經」,沒敢說「講」,是在這裡學習。怎麼學習法?依照古人的注解來講,不是講經,是講古人的注解。古人注解是文言文寫的,我們用口語把它翻成白話文,在講台上當古人翻譯而已,不敢說講經,當然更不敢說注經。
演【以疏疏通,使無疑滯也。】
義理甚深,以疏來疏通,以疏來幫助我們破除疑惑,來帶動我們向上,不至於止在這個境界裡。
演【又亦疏理之義。古雲,人有發兮,旦旦疏理,身有心兮,胡不如是。】
這是用比喻來說。古人都是留長頭發,天天要梳頭發,不梳頭發就亂了。你曉得梳頭發,理得整整齊齊,你有個心,心裡一天到晚千頭萬緒,亂七八糟,比頭發還要麻煩,為什麼不把它疏一疏、理一理?疏有這個意思,將你那個亂想整理整理,叫條條都有頭緒,有條理。
演【今乃疏理經中奧理,使人得開通心地也。】
這是說明古人作疏的意思,疏理經中奧妙的道理,把它整理出來,一條一條給我們介紹出來,使我們後來的人讀到之後能夠心開意解,能舒暢明達經中的義理。疏是這個意思,就是經的注解。
演【鈔者,抄略也。】
『鈔』是簡略的注解,不是講詳細的注解。簡略的注解叫「鈔」,小抄,抄筆記。
演【隨順本疏略加解釋。】
因為疏已經是注解經,怕注子裡還有些難的地方,把難的字句再加以簡單的注解,那就是注解的注解。「疏」是注經,是經的注解。「鈔」是注疏,是疏的注解。
演【使經疏妙義渙然冰釋也。】
叫我們愈看愈明白,今天我們看演義,「演義」是鈔的注解。注解裡面又有注子,注子還有注解,那個注解還有注解,我們在講台上再注解,是第四重的注解,可見得經的意思實在太深太微妙,所以重覆再重覆的注解。我們看起來很煩,但是它有頭緒、有條理。
我們用上三年功夫念這部《阿彌陀經》,三年不長,三年果然諸位把《阿彌陀經》甚深微妙的義理都能通達,信心堅固,具足信願行三資糧,你就一生成佛。人家成佛要三大阿僧只劫,你成佛是三年,哪一個能比得上你這麼快?窺基大師在《通贊疏》裡說,這個法門是圓頓大法,它太快,八萬四千法門哪個法門三年能成就?這個法門三年必定成就。諸位可以看《淨土聖賢錄》、《往生傳》,古來修這個法門三年成功的人多得是。我這麼一說,也許有人下次不敢來了,為什麼?三年就要死了,壽命就三年,這個道場不敢來了,把你嚇跑掉。換句話說,你對於娑婆世界還貪戀,阿彌陀佛極樂國雖然好,現在還不想去,還願意在這裡多受幾年罪。那個地方衣食自然,住的房子是七寶宮殿,地下不是磨石子地是琉璃地,路上鋪的不是柏油,鋪的是黃金,黃金為地,這麼好的地方,還是不想去,這沒法子。
諸位要曉得,三年決定成就,成就怎麼樣?成就就自在了,成就之後想去就去,想多住幾天就多住幾天,這個自在。換句話說,生死沒有了,來去自由。成功之後不去,不是對這個世界有留戀,而是希望多帶幾個人去。一個人去很好,那裡很歡迎你,帶一大堆人去,那個地方開大歡迎會來歡迎你,那更好。希望諸位成功之後要多帶些人去,那就是弘揚這個法門,普遍的勸大家修學這個法門,自利以後一定要利他。我們求的是一心不亂,如果理不通達,你有障礙,你得一心很難,方法不懂,境界不明白,全都是障礙。這三年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理論要搞清楚,方法真正懂得,境界明明白白,順逆境界都是我們修一心不亂的增上緣,那我們菩薩道上一帆風順,無往而不利,這是應當要認真修學的。
再下面講「卷」,《疏鈔》一共只有四卷,第五卷是事義,現在講就是參考資料。
演【卷者,卷懷之義,一軸之中包含無盡義理、無量法門故。】
古時候的書,不像我們現在裝訂成冊,還沒有。蓮池大師那時書本裝訂成冊的很少,都是卷子,就像我們現在字畫一樣卷起來,一卷一卷,這稱為卷子。唐朝、宋朝的東西都是卷子。把卷子改成方冊,這樣裝訂叫方冊,這個方冊最先就是我們中國線裝書。從卷子改成方冊,這個在書本來講,可以說是一個大的革命,誰做的?明朝的紫柏大師。紫柏大師出來提倡,卷子不容易保存,把它改成方冊。佛經從卷子改成方冊是紫柏大師開始,他倡印《嘉興藏》。《中華大藏經》第二輯《嘉興藏》,是紫柏大師發起、募捐來刻,刻成之後就是一頁一頁裝訂成冊,稱之為方冊大藏經。從前佛經是摺本,那是佛經裝訂的方式,我們中國古人的方式都是用卷子。所以「卷」是最初翻譯時用的字,以後雖然變成方冊還用卷字,一卷就是一冊。
一軸之中,因為卷子有軸,就像我們裱的畫,它底下有個軸子,有個木頭棍子做中心,因為它好卷,容易保存,不容易損壞,所以「一軸」就是一卷。一卷經文裡面包含著有無盡的義理、無量的法門,這兩句話說得也不過分,確實是如此。蕅益大師開示裡面,引用蓮池大師的話說,「一句彌陀赅羅八教,圓攝五宗」,一句阿彌陀佛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因為在中國講到佛法常說的宗門、教下,就把整個佛法包括了。宗門就是指禅宗,除禅宗之外都以「教下」來包括。五宗是禅宗裡面五個派別,這是六祖大師以後形成的,像臨濟宗、曹洞宗,這是指宗門。八教是講天台判教:化儀四教、化法四教。他是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之法,用藏、通、別、圓來判攝。化儀、化法八教,把整個佛法都包括了。這就說明一句阿彌陀佛把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裡面,一法都不漏。
幾個人知道阿彌陀佛的好處?念佛的人雖多,盲修瞎練,不曉得這個法門的好處,所以他很難得受用。講這部經的人,通常在佛七或者法會七天當中就講完,七天我們連經題都講不下來,粗枝大葉、含糊籠統這麼講一遍,也是無法明白其中的義理。從前江味農居士在《金剛經講義》裡提倡,他主張這個經不講則已,要講一定要深講、一定要細講,才能叫人得受用。如果略說,只有對高人、老修行才行,對我們初學的人來說,一定要深講、要細講,要不厭其煩。
大師又說:「一旦往生,永無退轉,種種法門,鹹得現前。」這句話對我們喜歡研究教的人是莫大之安慰,我們要學這個、學那個,到哪裡學?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要在這個世間學,這世間好老師、好同參都找不到。到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學,跟諸佛菩薩學,絕對正確,沒有錯誤。為什麼不好好的花幾年時間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完成你的學業?這個世間,尤其是現代,《楞嚴經》上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你有什麼樣的慧眼能辨別邪正?遇到一個好的老師難,可遇不可求,邪師太多,到處都是,這是學佛的困難。為什麼不死心塌地去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心地清淨,你就有慧眼、法眼,換句話說,邪正、是非、真妄你有能力辨別;心不清淨,沒有能力辨別。可見得這個一心重要!
如果說到其他法門,佛說:「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禅。」有很多人他喜歡禅,沒把念佛瞧在眼裡,以為禅高,不曉得念佛比禅還要高。念佛這個法門,在《楞嚴經》裡面是「楞嚴大定」,楞嚴會上它是特別法門。諸位要明白,特別法門是從裡面提出來,不按順序排列,依照順序是普通法門。《楞嚴經》有兩個特別法門,一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如果按順序排列,它應該是第二。六根、六塵、六識、七大,它按這個排列,六根:眼、耳,耳根應該排在第二,把它抽出來擺在最後,這就告訴我們這是特別法門。一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也是特別法門,它在七大裡面的順序是根大,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根大是見,應當在識的前面。識是彌勒菩薩代表,應當在彌勒前面,把它提出來排在後面。兩個特別法門就告訴我們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念佛最妥當,不是明白指出來嗎?所謂楞嚴大定是什麼?就是這個。
讀《楞嚴經》不曉得念佛是楞嚴大定,冤枉!讀《華嚴經》不曉得善財童子五十三參主修的是念佛法門,那也很冤枉。善財童子第一個善知識德雲比丘教他念佛,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個開始,一個結束,可見這是主修法門,自始至終從來沒有離開過。其余的無量無邊法門,那是五十一位菩薩所代表,是助修法門,用也可,不用也可。不用,一個法門就成無上道。讀《華嚴經》沒看出這個門道,《華嚴經》是白讀了。讀《楞嚴》不曉得念佛,讀《華嚴》不知道念佛,那是經義沒看清楚、經沒念得通。三千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六度萬行,都在這句「阿彌陀佛」四個字裡面,樣樣具足了。你得到定,定共戒;你得一心不亂,道共戒,它怎麼不具足?我們才真正曉得這一句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才真正肯把這句阿彌陀佛當作命根一樣抓住,一時一刻絕不放松,曉得抓牢了這個,一生成佛,決定沒有疑惑。現在時間到了。
資料恭摘:阿彌陀經疏鈔演義 (第二集) 1984/12 台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1-003-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