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教授
徐瑾《弘化》2008年第6期
世人皆以為印光大師專弘淨土,而排斥禅宗。竊以為並非如此:印祖三十年閉關修行,早證念佛三昧,出世度人,專弘淨土,亦密護禅宗。
我們先來看一個未能往生的例子。據《增廣文鈔卷二·復江西端甫黎居士書》:“又悟開師宿根固深,好勝心切。始則專意禅宗,藐視淨土。後預通公法會,從茲漸生信心。但負性狂妄,志願則高不可扳。色力尪羸,行持則遠難相應。去冬曾露本心,光遂深加呵斥。奈執心過重,豈能挽回。不億亦白閣下。冬月廿一抱病回山。與其師兄敘外面事未畢,即不能言。至次日未刻即逝,有何祥瑞感應之可言也。楊次公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悟師非不信有西方,但以愛根固結,念頭不一。平生所期,皆成畫餅。”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印祖為什麼一定要提倡修淨土呢?因為現在像悟開師這樣好高骛遠的人多了,“未知淨土之所以,便欲遍研大乘經論。或慕禅宗之玄妙,或慕相宗之精微,或慕密宗之神通。將仗佛力了生死之法,視之若不濟事者。禅宗,縱能悟,誰到業盡情空地位?相宗,縱能記清名相,誰能真破我法二執?密宗之神通,及現身成佛,亦實有其事,然非爾我之根性所可冀及。有欲得神通,欲即成佛,而由茲著魔發狂者甚多。”
細究而言,印祖不提倡禅宗至少有如下三點:
(一) 末法時代禅宗善知識稀少,學者常禅外說禅。更有甚者,自以為是,喪心病狂,壞佛正法,墮入魔道。
這是印祖不提倡禅宗的最大原因。就是說當代真正懂得禅宗真谛的人非常之少,當代人所說之禅並非“真禅”,乃是“狂禅”、“偽禅”、“口頭禅”,普通人不能分辨,就會誤入歧途,猶如以盲導盲,共墮火坑。
一方面,印祖痛斥那些自以為聰明伶俐而藐視淨土的所謂“參禅人”:“今之人,每以世智辯聰之資,研究佛學。稍知義路,便謂親得。從茲自高位置,藐視古今。且莫說現今之人不入己目,即千數百年之高僧,多有古佛再來,或法身菩薩示現者,彼皆以為庸常,不足為法。未得言得,未證言證。聽其言,高出九天之上;察其心,卑入九地之下。” 禅宗悟入何其之難!印祖曾舉例說,趙州谂禅師從小出家,到了八十多歲還在行腳,長慶禅師坐破了七個蒲團才開悟,可是現在這些人剛剛一知半解就狂妄自大,未得言得,實在是大妄語!
另一方面,由於末法時期禅宗善知識稀少,人根陋劣,因此學禅者不明教理,往往是禅外說禅,“至於靜坐澄思,空境現前,亦不過以靜澄伏妄,偶爾發現之幻境耳。若錯認消息,生大歡喜,則喪心病狂,佛亦難醫矣。”由於沒有善知識指導,一旦墮入魔道,非但不能了脫生死,只怕墮入地獄。印祖正是有鑒於此,才提倡實修,認為老實念佛、往生淨土最契末法人的根機。
(二) 即便禅宗有善知識住世,亦只對上根人,不能普被三根。
禅宗直指人心,當下承當,非一般小根器人可以為之。歷來禅宗明心見性的祖師皆具大根器、大福報。而末法時期上根人稀少,怎麼能夠只提倡禅宗,明著了脫生死,暗裡拒千萬中下根人於其外呢?若只弘禅宗,只怕業障深重之中下根人落得個“無禅無淨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悲慘境遇,這絕非印祖乘願而來的大悲心啊!
(三) 即便禅宗能夠悟入,了斷生死出三界亦極難。
這裡印祖舉了五祖戒和草堂青的例子警示世人:
蘇轼的母親剛懷孕的時候,夢見一位身軀瘠瘦、眼睛眇細的出家人,後來就生下了蘇轼。多年後,蘇轼的弟弟蘇轍在高安為官時,和真淨、文聖、壽聰等三位法師時常在一起論道參禅。有一天這三位出家人同時夢見迎接五祖戒禅師,三人正在交談時,蘇轼剛巧來寺拜訪。三人於是把夢境告訴蘇轼,蘇轼也說自己七八歲的時候常夢見自己身為僧侶,往來行化於陝右一帶。真淨法師說:“戒禅師也是陝右人,晚年來游高安,五十年前圓寂於大愚。”細問之下,蘇轼當年剛好四十九歲,大家才知道五祖戒原來就是蘇轼的前身。
宋朝草堂青是位禅門宗匠,一生精進。晚年偶然見到宰相告老還鄉,十分榮耀,動了一念羨慕之心,身後竟轉世為曾氏之子。因為前世為僧,常修福修慧的原因,很年輕的時候就中了功名,最後官至宰相。
印祖告誡世人說:這些修為這麼高的禅門宗師尚且不能了斷生死,出離三界,稍一不慎就重回六道,修為退轉,我們怎麼能不暗自警醒呢?所以我們更要依仗佛力,以求往生淨土。
由上可知,印祖提倡淨土是對末法人的根機的,但是為什麼說又是密護禅宗呢?
(一)業消智朗,障盡福隆,這是學禅修淨的根本前提。
印祖雲:“念佛方能消宿業,竭誠自可轉凡心。”修淨土之人一定要做將死想、將墮地獄想,務使念佛一心不亂、淨念相繼,這樣才能消除業障、上品往生。但是對於如何證得“念佛三昧”,印祖卻不多說,所謂三昧者,已得實相也,亦即禅宗明心見性的境界,這是因為印祖勸人一向重實修、輕所謂玄理,而且這也是密護諸宗。因為佛法八萬四千門,每一門要想成就,業障深重絕不可能,所以印祖提倡以念佛消除業障,業障消除了,福慧自然現前。禅門悟入需要大福報、大根器,業障不除,如何能入無門之門?
(二)業障消融,念到極處,自然證得念佛三昧,即是真禅家。
印祖雲:“於一塵不染心中,持萬德洪名聖號。或聲或默,無雜無間。必使念起於心,聲入乎耳,字字分明,句句不亂。久之久之,自成片段。親證念佛三昧,自知西方宗風。是以觀音反聞聞自性之工夫,修勢至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淨業。即淨而禅,孰妙於是。”這即是“禅淨圓融”的境界。念佛至淨念相繼,一心不亂,自能證念佛三昧,與禅何易?所以印祖又說:“念佛所重在往生,念之至極,亦能明心見性,非念佛於現世了無所謂也。”
(三)即便業障未消盡,亦可帶業往生。
待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印祖雲:“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禅,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可見參禅人也密修淨土,又如死心新禅師作勸修淨土之文,有雲:“彌陀甚易念,淨土甚易生”,又雲:“參禅人最好念佛。根機或鈍,恐今生未能大悟。且假彌陀願力,接引往生”,甚至說:“汝若念佛不生淨土,老僧當墮拔舌地獄。”為什麼禅門宗匠也提倡修淨土呢?因為和仰仗自力出離生死的參禅比較起來,淨土修行仰仗佛力,兩者功效不可同日而語。如果參禅人根器不夠、福德不夠,不能夠明心見性的話,還可以修行淨土往生西方。往生之後,隨其根器深淺自然漸悟或頓悟,永不退轉。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印祖的一片苦心,因為淨土最對末法人根器,是特別法門,所以大力弘揚淨土,但是也並不排斥禅宗等其他諸宗。印祖反對的是“狂禅”、“偽禅”、“口頭禅”,而且提倡具深信願,一心念佛,念到極處,即是真禅宗境界,這便是密護禅宗。印祖說:“他人教人,多在玄妙處著力。光之教人,多在盡分上指揮。設不能盡分,縱將禅教一一窮源徹底,也只成一個三世佛怨而已。況尚無窮源徹底之事乎?”有鑒於淨宗簡易當機的法益,所以印祖不願充莫測高深的善知識支持禅宗門庭,而以平實的家風弘揚淨土。印祖的很多在家弟子都受過高等教育,甚至留學歐美,但印祖決不和他們高談佛法之哲理、禅宗之玄妙,只是勸其專心念佛,從這也能夠看出印祖自行化他的大慈大悲。
總而言之,對於世人來說,因為禅宗悟入的艱難,所以印祖提倡“無禅有淨土,萬修萬人去”,這是最穩妥、最契機的法門;對於那些大根器人來說,同樣可以通過念佛得證三昧,即“有禅有淨土,猶如戴角虎”。印祖反對的是“有禅無淨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尤其極力反對的是那些壞佛正法、喪心病狂的所謂“佛子”對世人的誤導,那樣只會使得世人落得個“無禅無淨土”的悲慘境地。
如果我們能夠深刻理解印祖的一片悲心,切實遵照印祖的法語專修淨土,“畢生堅持,唯佛是念。念極情忘,即念無念。禅教妙義,徹底顯現。待至臨終,蒙佛接引。直登上品,證無生忍。”豈不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