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首    頁

法師開示

法師介紹

人間百態

幸福人生

精進念佛

戒除邪YIN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寺廟介紹

熱點專題

消除業障

素食護生

淨空法師

佛教护持

 

 

 

 

 

 

全部資料

佛教知識

佛教問答

佛教新聞

深信因果

戒殺放生

海濤法師

熱門文章

佛教故事

佛教儀軌

佛教活動

積德改命

學佛感應

聖嚴法師

   首頁法師開示

 

淨空法師:信心從哪裡做起?

 (點擊下載DOC格式閱讀)

 

  「至於小始諸教,乃接權小之機」。這是華嚴宗立的五教,小教、始教、終教、頓教、圓教,小始終頓圓,華嚴宗立的,這是五種不同的根性。小教、始教專門接引權教、小乘,接引這些人,好比小學。我們讀書從哪裡讀起?從小學讀起。《華嚴》是研究所、是博士班,小學都沒有念過,去念博士班行嗎?釋迦牟尼佛不承認。「對於上根則有教淺機深之失,亦不應機」,上根人看小教太小、太淺了,這個東西還用得著學嗎?所以不應機。佛法一定要契機,契機、契理才能得到真實的受用。可是學習一定要具備最低限度的條件,用佛法的名詞來說,這個條件叫做善根、福德、因緣。你看《彌陀經》上佛講得很清楚,「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就連淨土宗也不例外。

  什麼是善根?你看善,善的根,沒這個東西不行。佛法是善法,純淨純善,沒有善根你怎麼會學到?多少年來我把佛法介紹給大家,善根怎麼講法?我用信解行證四個字來解釋,這是清涼國師注釋《華嚴經》分為四科,就是四分。第一分是能信,第二是能解,能信能解是善根。我們是不是信了,是不是理解了?如果能信能解,你就有福了,你的福德現前。福德是什麼?你真干,能行、能證!你具足這種條件,末後一個關鍵的就是緣分,你這一生能不能遇到。前面善根福德具足,後面只要有緣分,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教,你都能成就。

  這三個條件同時具足,大難大難!古時候的社會教育好,特別是在中國這個地區。中國的人,古聖先賢,中國人的老祖宗,都懂得教育,有條理、有層次,教我們開悟,教我們證果。世間法裡面,成聖、成賢、成為君子,這都是果報;學出世法的、學佛的,阿羅漢、菩薩、佛陀,果德。得要真干。根本的根本就是信德,「信為道元功德母」,《華嚴經》上說的。信是入道的根源,世出世間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生的,沒有信心就生不出功德。沒有信心生出來的是什麼?生出來的是業,善業、惡業,出不了六道輪回。你看信多重要,信實在太難太難了!

  仁義禮智信這個五德,千萬年前老祖宗世世代代相傳,現在沒了。仁者愛人,愛人一定自愛,人不自愛,他怎麼會愛人!我們想想,現代的人自愛嗎?我能自愛嗎?不想別人先說我,我能自愛嗎?如果真的自愛,決定不會違背性德,那是自愛,違背性德不自愛。老祖宗傳給我們的性德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自愛的人一定遵守,一定不會違背。佛菩薩告訴我們基本的德行是十善、三皈、五戒、六度、六和,我們能做到嗎?不做到不自愛。因為這是性德,你真正做到,世法裡頭你是聖人、是賢人,佛法裡面你是佛、你是菩薩。我們沒有去做,所以我們的信不是真信,這個信有名無實。自己一定要知道、要清楚、要明了,然後才能夠忏悔,才能夠改過,才能夠真的把信心找回來。不知道忏悔,不知道反省,不知道改過,永遠錯到底,還以為自己不錯,以為自己真的信了。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華嚴》跟《大智度論》上說的。《華嚴》稱為大經,《大智度論》稱為大論,一般講大經大論是講這兩部經。《無量壽經》是淨土宗的大經,《華嚴》是一大藏的大經。今天我們要奠定我們的信心,信心從哪裡做起?就真干,要從《弟子規》下手,要從《感應篇》下手,從《十善業道》下手,這是儒釋道的三個根。這三個根沒有,假的,不是真的。我們要恢復自己的信心,必須堅實扎下三個根,我們的信心就具足。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相信自己本性本善,我愛自己,我要把自己的性德統統找回來。說我愛自己,自己的性德完全丟失掉,丟盡了,那個愛是假的,連什麼叫做愛都不懂。那個愛是感情的,裡頭沒有絲毫智慧,那個愛是不穩定的。真誠的愛心,這個愛是永恆的、是堅實的,永遠不會改變的,佛法裡面講慈悲。諸佛如來對一切眾生的慈悲永恆不變,即使造作五逆十惡墮阿鼻地獄也不會改變,這叫真的愛,真有自愛。佛在經上所說的,這些教誨他們全都做到,沒有絲毫違犯,這叫真正懂得自愛,而後才能愛人。如果不具這個條件,學習聖賢之道就難了。

  我們怎樣把這個條件彌補過來?在古時候,父母懂得,老人懂得,所以小孩在懷孕的時候就教,叫胎教。出生之後,到三歲這一千天,嚴密的照顧、防范,凡是與性德相違背的,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見,不能讓他接觸到。他能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是純淨純善,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樣經過一千天的薰習,他的根種下去了,根深蒂固,他一生不會改變。所以古時候諺語有句話說,「三歲看八十」,三歲種下來這個善根,八十歲不會動搖、不會改變。那是什麼?聖人、賢人。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個時代是走下坡,所以一代不如一代。不是沒有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真正原因是我們自己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控制不住,一直在爆發。所以真正有聖賢人來教,我們不接受、不聽,父母的教誨也不聽,於是世間教誨的標准也不斷在改變。

  我能夠記事的時候,我還記得,我們小時候,六、七歲的時候,有一門功課叫「修身」,那是倫理道德的課本,修身。我大概只學了兩年,之後就變了,不叫「修身」,叫「公民」。好像三年,我小學沒有畢業,小學是五年級、六年級又改了,改作「社會」,「公民」沒有了,改成「社會」。不斷在改標准,跟原來的倫理道德距離愈來愈遠、愈來愈遠,到現在沒有了,現在小學沒這個課程。我們的習性,習性不善,本性本善,距離愈拉愈遠,遠到把本性忘掉了,不知道有本性,只知道習性,不知道有本性。

  本性是聖賢,習性是貪瞋癡慢,這還得了嗎?現在人只有貪瞋癡慢,不貪、不瞋、不癡在這個社會好像行不通了。早幾年我在香港,何守信先生曾經采訪過我,他問了我一個問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大家都公認的,問我怎麼看法。我說錯了!我告訴他,我說孔老夫子不為己,天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釋迦牟尼佛沒有為自己,天也沒有誅他,地也沒有滅他;我這一生學習聖賢的教誨,也不為自己,天也沒有誅我、也沒有滅我。這句話說錯了,不必再說了,再說對社會會產生嚴重負面的影響。真正明白的,受過這一點教育,還能把持住,守住不改變。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是我們起心動念、一切行為的規范、軌道,人生的軌道,不可以越軌。你在這個軌道上,這軌道通到哪裡?通到聖賢,通到佛菩薩,只要在軌道上不越軌,肯定成佛成菩薩、成聖成賢。這裡頭有真樂,真實的利益、真實的智慧。現在不但說是不越軌,這個軌道沒有了、不見了,所以人迷失了生命的方向,造成社會的混亂,造成地球的災變。

  所以,整個問題到底出在什麼地方?出在我們把祖宗的教育丟掉了,就是把倫理、道德、因果教育丟掉了,出了問題。如何挽救?得把它找回來。古人有句諺語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這一代的人不聽老人言,現在吃了大虧。怎麼辦?還不肯認錯嗎?還不肯回頭嗎?那後來再往前面還有大虧吃,比這個虧還要嚴重。古人還有句話說「回頭是岸」,看你什麼時候回頭,回頭就得救,回頭就消業障、免災禍。可是現在人很難回頭,他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了,他不懂得回頭。真的,他沒有智慧,愚癡,沒智慧,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也沒有人來帶頭,幫助他覺悟。這個就是嚴重災難怎麼發生的。

  本經所提倡的持名念佛的法門,能救社會、能救災難。什麼道理?因為這個法門首先教我們建立信心,你沒有信心,不能接受這個法門。首先要信自己,相信自己像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的,我們本性本善,我們要相信。我為什麼不學善?學善就是相信自己,學善就是愛自己。違背性德的事情不能做,那就是錯誤,那就叫罪孽。首先恢復對自己的信心,然後恢復對家庭的信心,我要信我的父母,要信兄弟姐妹。現在父子沒有信心,夫妻沒有信心,兄弟沒有信心,人活在這個世間好可憐,孤獨!你在急難的時候誰會幫助你?誰關心你、誰照顧你?沒有,一個人都沒有。

  跟古代社會不一樣,古代社會你再無能、再沒有智慧,你有人照顧你,誰照顧你?家照顧你。你的家人愛你,你的家人關懷你,無論你走到哪個地方去,你的家人都記念著你。所以落葉歸根,你年歲大了,不能再工作了,回老家,老家照顧你。老家裡面是父子有親、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老家照顧你。你小的時候,只要你好好念書,你不會失學。為什麼?家庭幫助你;父母沒有能力幫助你,你的家庭幫助你。年老的時候回到老家,享受天倫之樂,家族養老。家裡面的家學,私塾,就是子弟學校,就是從幼兒園培養你到大學,家學。以前教育,家把教學的責任擔負起來。國家也辦學校,很少,它的學生來源是從家學裡面考試錄取的,上國家的學校。國家為培養各級管理人才干部,設立有縣學,每個縣一個學校,有省辦的學校,中央辦的學校,叫太學,它懂得。所以現在人生活得真苦、真可憐,人生在這個世間毫無保障,確實苦不堪言,濁惡達到了極處。

  本經教我們起信,教我們發願,教我們修行,修行的方法,老方法,老方法不是釋迦牟尼佛創立的。這個方法就是因戒得定,因定開慧,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共同使用的辦法,釋迦、彌陀也不例外,都遵守。中國古人有句話說得很好,你看這個家庭它是興還是衰,如果這個家庭有興旺的將來,從哪裡看?它的家裡面的規矩一定非常整齊嚴肅,一絲毫都不苟且,這家庭決定興旺。如果這個家庭裡面的規矩松弛了,都很隨便,這個家庭慢慢就衰了。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所以中國古人教養下一代,在幼年的時候非常嚴格。現在人反對,小孩管得那麼嚴,他那一點天真爛漫全都沒有了,都贊成外國的方法。外國兒童是天堂,老年是墳墓;中國小時候,小時候嚴加管教,退休老年是天堂。中國人享福在晚年,外國人享福在幼年,兒童的時候把福享光了,老年可憐,老年就是墳墓。中國人小時候嚴加管教,為社會服務,為家庭服務,年老的時候他享樂。我們到底是願意年輕就把福享光,還是把福留到老年來享?外國跟中國恰恰相反,中國老人受到社會尊重,一看到老人都會禮讓。外國人不是的,老人他欺負你,沒有人尊重你,沒有人讓你。兩種完全不同的社會、不同的教育。

  說到這個地方,我們對這個信心有無限的感觸,信心就是建立不起來。根有沒有?根肯定有。為什麼?根是性德。所以,我們決定不能懷疑,根沒有了、拔掉了,根沒有了,那就錯了,根決定是有。而我們是迷得太深、迷得太久了,雖有不知道,就擺在面前不認識,不識貨,我們今天遭難的原因在此地。現在我們唯一的一個希望,希望佛門同學,希望淨宗,修學淨宗的同修,特別是我們在一起學習這部《無量壽經》的,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從我做起。不去問它將來有沒有效果,不要去問它,只問耕耘,不問收獲。我們老老實實的,活一天做一天,做出一個好樣子給大家看,這對得起自己,對得起父母,對得起老師,對得起佛菩薩,對得起祖宗,對得起一切大眾,叫問心無愧。要真干!

  持名念佛法門,這個法門是妙極了。就這一門,這一門能幫助我們開智慧,能幫助我們通達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世間人情事理,出世間法的修行證果,能通達。但是你一定要相信,相信佛菩薩的教誨,相信老祖宗的教誨。老祖宗教給我們,「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佛教導我們,持戒、修定、開智慧,這是一門三個階段。持戒就是守規矩,現在人不懂規矩,也不會遵守規矩。我們遇到一個有緣的就幫助一個,好!遇到兩個有緣的就幫助兩個。我們今天在一起學習,我們用網路、用衛星,在這個時候他能夠打開頻道接收我們的節目,這都是有緣人。我們在一起真干,真有成就。自己成就就是成就眾生,為什麼?自他不二。我們這一生一個方向、一個目標,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不但世尊為我們介紹,十方諸佛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熱心把這樁事情介紹給我們,我們要感恩,我們要接受,依教奉行。

  這個法門「聖凡齊收」,聖是聲聞、緣覺、菩薩,凡是六道凡夫,都有資格修學這個法門。而且都有這個能力成就往生,無論是利根,無論是鈍根,個個都有分。所以這個法門就變成無上法門,變成究竟圓滿的法門。「徹上,則如普賢文殊」,華嚴會上的二大菩薩,他們是華嚴會上的上首,都學這個法門,「尚發願求生極樂」,這《華嚴經》上看到的,他們都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普賢偈雲」,這是《華嚴經》上的原文,普賢菩薩發願,「願我臨欲命終時」,這個「我」是普賢菩薩自稱,「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安樂剎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普賢菩薩發願的。再看文殊菩薩,意思完全相同,文殊說得簡單,「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剎」。我是在《華嚴經》上看到這兩首偈子,我才相信淨土法門。為什麼?對文殊、普賢的仰慕已久,今天看到這兩位大德發願求生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一定殊勝,不殊勝他們怎麼會去?他們平常在哪裡?在華藏世界,在毗盧遮那佛的旁邊,幫助毗盧遮那佛教化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何等的人物,還發願求生淨土,這淨土還能差得了嗎?

  「又如本經雲:佛告彌勒」,本經前半部的當機是阿難尊者,後半部的當機是彌勒菩薩。佛告彌勒,「於此世界」,此是指娑婆世界,指這個大千世界,這個大千世界「有七百二十億菩薩,已曾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當生彼國」。這是釋迦牟尼佛為娑婆世界這些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菩薩們,這些菩薩善根厚,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數諸佛。植眾德本,眾德的根本。這根本是什麼?眾德之本就是孝親尊師,淨業三福第一條,「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眾德根本。人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這人就沒法子學習了。師裡面最重要的,是古聖先賢,他們都是我們的模范,都是我們的典型,我們應當向他學習。諸佛菩薩是老師,我們稱釋迦為本師,我們修淨土的人稱彌陀為本師,我們的根本老師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能對得起父母嗎?能對得起老師嗎?能對得起一切眾生嗎?一切眾生人人為我,我要怎樣去報答他們?我們每天吃的、穿的、生活所需的,多少人在工作提供,有沒有想到?這一餐飯是多少人貢獻出來的,少一個都不行。我們今天在享受,有多大的福報在享?就像這個經上說的,我們過去生中已曾供養無數如來,這麼大的福報在今天享福,福享盡了怎麼辦?福要是享盡了,惡報就現前。為什麼?還造了很多惡,不善的習氣,這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的。生生世世覺悟的時間少,迷惑的時間多,修善的時間少,造惡的時間多,我們這一點善福報盡了,惡業果報現前。惡業果報現前肯定時間長遠,我們要受長劫的苦難,這苦難在三途,你能不害怕嗎?三途苦報不遠,可能就在眼前。真正覺悟的人,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這些修行總歸結為一處,那就是專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已曾供養無數諸佛,佛說的,說給誰聽的?說給我聽的,我們人人都有分。所以要有高度的警覺心。

淨土大經科注  (第十二集)  2011/10/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012

 

上一篇:淨空法師:一切功德都是從信心裡面生長出來
下一篇:淨空法師:對這三個信心不足,你在佛門只能修到福報、福德,功德就沒分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台灣學佛網 (2004-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