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修行,我想應該先起疑情,對生命,對人生,對生死起疑情。目前很多人學佛的因緣,都是因為事業,感情等不順利,或者身體不健康來學佛。就希望事業感情更好,希望身體健康。這個心態還不是入道的心態。
能真正入道的人,必定先大死一番。很多修行人,他學佛是從小就思維生命的問題。比如宣化上人,他十一歲時看到路邊死了一個小孩,問他家人,這個小孩子怎麼不能動了,冰冷冷的。父母跟他說,是死了。上人又問,什麼是死。這個問題,他父母也回答不出來。宣化上人就在找,為什麼會有死的問題。他學佛前,入了基督教,天主教,道教,甚至當時東北的善人會,就在找一個為什麼會死的問題。後來他出家了,也是悟這個死的問題。
要修行的人,他一定是向生命發問。這就是靈性的發問。凡夫不一樣,凡夫追求的是物質越來越好,越來越享受。你沒有向生命發問,靈性都是沒有成熟的。所以學佛是成長人的靈性生命,而不是成長他世俗的生命。
真正修行是需要福報的,第一是物質上的福報,第二是身體的福報。古人講的,身安而道隆。要用功辦道,就要身安。現在資訊發達,你會遇到很多法門,而且每個法門都說自己是最好的,是最齊全的。這裡面就有問題。
比如你去問念佛的,他一定說,念佛求什麼得什麼,智慧福報婚姻財富,念佛都能達到。你再去問一個修《地藏經》的,他也一定說,地藏菩薩百求百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求不到的。你再問修准提法的,或者大悲咒的,或者六字大明咒,或者其他咒語。他們一定告訴你,只要念這個就足夠了。
在這個市場上,我們實在面臨很大困擾。每尊菩薩都很靈,我要選擇誰才好?選了地藏菩薩,又覺得觀音最好,選了觀音,又覺得念彌陀最好。選擇念佛,又覺得持咒最好。出現這個情況,只有一個原因,第一,你太貪心了,第二,你太想貪小便宜了。
很多人抱著貪心來求,求了這尊又求那尊。又貪小便宜,想要找到最好的,用最小的成本來做最大的事情。這兩個心態,都是錯誤的。這個心,根本就不是修道人的心。
修行,選擇法門就是要這樣,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你要看自己根器,了解自己的底。而且要明白自己的風俗習慣,尤其是語言習慣。比如你是漢人,漢地有那麼多祖師,各宗各派的祖師都有,尤其是禅宗和淨土宗。可以去學習他們平常是怎麼修行的。
很多人修行偏於簡單化,每天拿著一個咒語,嘴巴一直念,以為這個就是修行,能念到開悟。從來不會向生命發問。只要沒有向生命發問,告訴諸位,你的靈性都還在沉睡中,不是拿著一個咒語,一個佛號,你就蘇醒了。
第二個,很執著功德,或者拿著一本經,只執著自己是最好的。因為自己選擇的是功德最大的,自然而然,其他人選擇的都是不夠大了。這就造成了修佛號的,從不念佛經,或者持咒的,也不念佛。我們對功德有所誤解。你只要靈性生命沒有蘇醒,你是沒有功德的。只能說種下善根和福報。
學佛的基礎,是先健全人格。人格健全後,才談說我開始進入修行。先念《地藏經》,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健全人格,同時能化解掉過去帶來的負面磁場的作用。要明白,不是說其他經典不能化解,而是說地藏菩薩剛好有這個願力。諸佛的存在是因為願力而存在。地藏菩薩的願力,就是在化解掉負面磁場和情緒。
從功德上來講,念任何一部經,都可以直至成佛。如果從相上來講,每部經有他不同的作用。比如,你要結人緣,法緣,最好去念觀音菩薩普門品。他可以彌補悲心不足,恢復心輪的健康,讓人更加善良慈悲。如果你要去極樂世界,念阿彌陀佛是最好的。如果要開智慧,去五台山拜文殊菩薩是最好的。為什麼,他們都有自己的願力所在。
我推薦《地藏經》,因為很多人,他根本身心都受到逼迫,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心靈上,都有創傷,有傷口。身心都不安寧時,你靈性的能量要如何發起呢。應該先把自己生命的缺欠補上來,心靈健康,靈性能量開了,智慧就成長。
念《地藏經》有個好處,讓你腳踏實地,生命中雜質就減少了,你再修其他經,就比較快。比如《法華經》、《楞嚴經》或《無量壽經》,或彌陀法門、禅宗、密宗等。如果沒有基礎,這些經你要修,要得到穩定的境界,比較困難。
境界分為兩種,一種是殊勝,一種是穩定。比如你念佛,一直念,突然強烈感應,就是殊勝。但要穩定才有用。修行人,身心健康時,外來干擾少時,雖然沒有見佛放光,但這個境界是穩定的。穩定比殊勝更為重要。念《地藏經》讓人很穩定。所以在修《地藏經》之余,我也念,《法華經》。
但我切實感受到,處理人事,以及圓滿世間的福報這一塊,尤其是處理病苦等。《地藏經》是最好的。修行不要聽一些很高深的,但卻用不著的道理。藥師法門講到,想要修行,先要處理好人和人,以及人和天地鬼神的關系,尤其是自己過去世的眾生種種關系。基礎沒有打牢固,你要修靈性生命,是不可能的。
轉自:福安觀音寺 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