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好在哪裡呢?佛法的不共就是認清了輪回的道路,然後還能夠給予我們超脫輪回的方法,這是其它宗教所沒有的。一切生命都追求快樂,這是生命的本能,但是不知道追求快樂的方法。
我們在三皈依時,早晚課的誦本裡面就講“佛未御宇”,就是佛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眾生求升反墮。因為一切眾生都是追求快樂的,這是所有生命的本能,但是由於不知道方法,結果求升反墮。越自私,越想追求自己的快樂和利益,這反而是惡的根本。造了惡還會不會得到快樂?不可能的,這就叫“求升反墮”。
佛教的智慧是什麼?彌勒菩薩講過“手把青秧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後原來是向前”。這“退後原來是向前”,佛教就叫辯證唯物主義。怎樣才能求得快樂?給予別人快樂,才是自己得到快樂的方法。欲只想得到自己的快樂,那是苦的因;只有給予別人快樂,才是自己快樂的因。中國有個詞匯叫“捨得”,“捨”放在前面,你要想“得”,就必須先要“捨”。
在輪回路上,這就叫“正報依報”,“果報”嘛!我們人的身體跟蒼蠅、蚊子相比,優越很多,這其實是人的自我感覺。如果你仔細觀察,蒼蠅可是很快樂的,前爪搓搓洗臉,洗完臉洗翅膀,翅膀抖抖飛起來,哪裡臭就向哪裡飛,自由自在,無憂無慮。蟑螂能入水,能飛天,你說人比它好,它不承認:“我怎麼輸給人呢?人就二個腿,我有六個腿,我的配備比人好。”
佛菩薩看我們人真苦啊!那你要想追求快樂,你是不是把苦要放下一點點?苦怎麼放下來?在“捨”中去修,當你有“捨”的時候,你的心量是不是開闊了?你的心量開闊了,那個小我是不是放下了?小我很大的時候,你會很吝啬啊,一分錢看得像一百萬一樣。
所以當你把小我放下的時候,你的佛性會開始回歸,真正的福德開始回來了。我執越重,越吝啬,這小我越是緊,佛光就越沒有,盡是業果,怎不苦呢?因此只有小我放下一分,佛光就有可能照進一分。中華文化早在千年之前就教育我們要捨得去掉自己的吝啬悭貪,培育自己的寬宏、慈悲,這樣才會真正做到我們中國人說的“量大福大”。中華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輝映,共同創造人類文明與社會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