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遇到不如意的對境,自然就會生起嗔心。嗔心細微時,往往表現為不高興或文雅地抱怨;嗔心再嚴重一點,文雅地抱怨就會演變為喋喋不休地抱怨和指責;嗔心較大時,抱怨就會演變為怒罵甚或大打出手。所以,抱怨在本質上是細微的嗔心,如果一個人能止息抱怨這樣的細微嗔心,自然就可以止息較大的嗔心。
當嗔心生起時,不管是大的還是細微的,內心立即就會體驗一種難以言說的痛苦。《入行論·安忍品》中說:“若心執灼嗔,意即不寂靜,喜樂亦難生,煩躁不成眠。”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的心處在不滿與嗔恨之中,那麼這個人的心就得不到安詳和寧靜,喜悅和快樂也難以在內心生起,內心煩躁,甚至晚上都難以入眠。
一個喜愛抱怨和嗔怒的人,不僅自己會痛苦,還會常常傷及周圍的親人。什麼人如果染上了喜愛抱怨和發火的毛病,此人這一生注定會遭親人怨恨甚至遺棄。即便此人曾經百般饒益過那些親友,也不能幸免被厭惡和遠離的命運。如《入行論·安忍品》中說:“嗔令親友厭,雖施亦不依。”
所以,愛抱怨、愛發火,絕對不是一個小毛病,是會摧毀自己和他人一生幸福的惡魔。因此,我們需要想盡一切辦法來讓自己不生氣、不發火、不抱怨。
引發凡夫生氣、發火、抱怨的對境無量無邊,但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生活中自己不得不面對的種種不悅意的對境,諸如天氣炎熱或寒冷、自己生病、不得不生產勞作等等;二是對自己和自己所喜愛的人直接作危害的對境;三是自己所厭惡或嫉妒的人獲得了安樂。
這裡先談談如何面對會引發抱怨的第一種對境。《菩薩地》中將一個修行人生活中所不得不面對的種種不悅意的對境分為八類:
第一類是由生存所依的物質資料的粗劣所造成的痛苦。例如,衣服、飲食、坐具、臥具、房屋、環境、天氣等比較粗劣、不如意,面對這些對境,凡夫往往會心生抱怨與惱怒。
第二類是精神所依的衰敗所造成的痛苦,例如失敗、默默無聞、他人嘲笑、失去、生病、衰老、死亡、親人離別等,面對這些對境,凡夫也會心生抱怨與憂惱。
第三類是行走坐臥所造成的勞累和痛苦。是人就要行走坐臥,不修行的人為了勞作,行走坐臥會產生相應的痛苦;而修行人打坐、跑香、行腳等,也需要忍受身體的痛苦。
第四類是為了生存而勞作所導致的痛苦。人生在世就需要通過工作養家糊口,在家人需要上班、經商、學習、燒火做飯等,出家人也需要置辦衣缽、營造修行住處等。
第五類是修行人從事供養三寶、承侍師長、諷誦經典、修習禅定等法行時需要忍受身體上的痛苦與勞累。
第六類是修行人受持攝善法戒而勤修善法時需要忍受的勞累和痛苦。例如,放生時忍受烈日暴曬、救濟災民時需要深入災區等。
第七類是修行人受持饒益有情戒而利益眾生時需要忍受的勞累和痛苦。例如,帶病宣說佛法等。第八類是出家修行人遠離世間享受,以頭陀行而活命需要忍受的種種痛苦。
這八類需要安忍的痛苦之境,前面四種幾乎概括了所有世人需要忍受的所有苦境,而後面四種則是修行人需要忍受的苦境。前四種苦境,一旦降臨在凡夫面前,他們往往就會莫名其妙地找一個對境來抱怨、指責;對於後四種苦境,降臨在修行人面前時,如果沒有正知正念,也會像凡夫一樣,任運生起抱怨。
凡夫面對這些苦境時,之所以埋怨並生起痛苦,主要是由於內心有三重障礙:一是不接受這些對境;二是心裡認為這些對境於己有害;三是懼怕自己無力承受。
如何去除第一重心理障礙呢?我們知道,當這些苦境出現時,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有辦法去除,二是無辦法去除。若有辦法去除,就不必要不歡喜,而應積極主動地去解決問題;若已無法去除,即便不歡喜、不接受也沒有任何利益。如《入行論·安忍品》中說:“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憂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若事尚可改,雲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
抱怨、不接受,不但沒有利益,而且還有損害——也即使得自己越來越嬌氣、脆弱,忍耐力越來越差,最後連小苦都無法承受;相反,若能堅強而不脆弱,忍耐力就會越來越大,最後連大苦都能忍受。所以,我們應當對治內心脆弱、懼怕苦境的心態,讓心變得堅強。在此世間遍布各種痛苦,如果任憑自己內心脆弱、懼怕,就會漸漸成為“膽小鬼”,最後一丁點痛苦也會讓自己內心產生極大痛苦。如《入行論·安忍品》中又說:“蛇及蚊虻噬,饑渴等苦受,乃至疥瘡等,豈非見慣耶?故於寒暑風,病縛捶打等,不宜太嬌弱,若嬌反增苦。”
如何去除第二重心理障礙呢?一味地認為苦境對自己有害,這是一種極其狹隘的觀點與想法。其實古今中外的智者一致認為,苦境對成熟我們的心智與人格具有巨大的幫助,我們應該用感恩與難得之心來對待。世間人也說:“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志;感謝絆倒你的人,因為他強化了你的雙腿;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覺醒了你的自尊;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入行論·安忍品》中也說:“無苦無出離,故心應堅忍。”沒有苦境的磨練,我們無法從幼稚與怯懦中出離,也無法從輪回中出離。世出世間的一切成就,都源於出離;出離實際上意味著超越與升華。又說:“苦害有諸德,厭離除驕慢,悲愍生死眾,羞惡樂行善。”也即苦境有很多功德:一是因親自感受痛苦而生真切的厭離心,因厭離而超越;二是讓我們認清自我,去除驕慢心;三是因自己親自感受痛苦故,更容易對生死輪回中受苦的眾生生起悲憫心;四是對自己身上會導致痛苦的惡習生起羞恥心以及勇猛的改過心;五是使自己更加樂於行持善法。
如何去除第三重心理障礙呢?其實人的潛力是無限的,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這樣,一開始漸漸學會承受小苦,最後連大苦降臨也不覺得什麼了,所以沒有必要懼怕自己無力承受苦境。《入行論·安忍品》中說:“久習不成易,此事定非有,漸習小害故,大難亦能忍。”經過串習之後不易成辦的事必定是沒有的,也即只要串習沒有不成功的;逐漸串習安忍小苦,最後大苦也能安忍了。所以,如果內心披上了安忍的铠甲,不再懼怕痛苦,用接受、歡喜、難得、無畏之心面對種種困境,我們面對痛苦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大。
實際上,事情本身並不會傷害我們,真正傷害我們的是我們看待事情的心態。對我們通常認為的苦境,心態一轉,痛苦就會煙消雲散。“不接受、憂惱、認為對自己有害、懼怕自己無力承受”的心態,只會讓自己的心變得越來越脆弱,痛苦越來越多。其實,並非是外境上的痛苦真的越來越多了,而是自己的心比原來脆弱了,不能接受的東西就變多了。
凡是一顆心不能接受的對境,都會對這顆心形成逼迫,讓這顆心感受痛苦。改變心態,讓心變得更加接納、包容、更有柔性,心就再也感受不到痛苦了。
摘自《永不抱怨》(明如居士 著)